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本试验以2份发芽率不同的高丹草种子(Lot1和Lot2)为对象,研究比较不同的老化温度(39℃、41℃、43℃和45℃)和老化时间(24h、36h、48h、60h、72h、84h和96h)对高丹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筛选高丹草种子进行人工加速老化测定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在老化温度处理中,随着老化温度的升高, Lot1和Lot2发芽率显著下降(P〈0.05),43℃老化效果最明显,Lot1发芽率由65%降至25%,Lot2发芽率由46%降至16%;在老化时间处理中,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Lot1和Lot2发芽率显著下降(P〈0.05),老化60h后种子发芽率降幅最大;老化温度与老化时间是促进种子老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不同活力种子的萌发与出苗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娟  胡小文  何学青  王彦荣 《草业科学》2011,28(6):998-1003
摘要:研究测定了老化处理后几种禾本科牧草种子的萌发、幼苗以及出苗期的相关指标,进一步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除羊草(Leymus chinensis)种子外,老化处理显著降低其他参试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胚芽以及幼苗长度,出苗率、出苗速率;2)牧草种子的耐老化能力因种而异,休眠可显著提高种子自身的耐老化能力,如羊草;3)除羊草种子外,其他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胚芽以及幼苗长度与出苗率、出苗速率极显著正相关(P<0.01);4) 相比其他萌发指标,发芽率用于种子活力批次的划分在所有物种中表现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3.
草坪型高羊茅种子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韩建国  毛培胜 《草地学报》1995,3(4):269-275
对美国俄勒冈州引入的六个种子批的草坪型高羊茅种子用加速老化测定法、电导率测定法、温室出苗测定法、田间出苗测定法和标准发芽测定法进行的种子活力研究表明:不同种子批的活力有明显的差异。标准发芽测定中高发芽率且差异不显著的种子批其加速老化后的发芽率、田间出苗率、电导率都有显著的差异。加速老化后的发芽率、电导率与田间出苗率之间都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加速老化后的发芽率比标准发芽率测定的发芽率更接近田间出苗率。从高发芽率到低发芽率种子批也表现出种子活力从高到低,但标准发芽测定的发芽率从高到低降低的速度较加速老化后的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降低的速度缓和的多。各种子批的千粒重与种子活力、种苗芽长和种苗芽重之间不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但种苗的芽长和芽重在某种程度上受种子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源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s,BR)引发对老化燕麦(Avena sativa)种子活力的影响。[方法]以人工老化后的燕麦种子为试验材料,经不同浓度(0、0.01、0.10、0.50、1.00、10.00μmol/L)的BR溶液引发0(CK)、1、6、12、18、24 h,分析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平均发芽时间和幼苗活力指数的变化规律。[结果]不同外源BR浓度、引发时间以及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老化燕麦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平均发芽时间、幼苗活力指数均存在极显著(P<0.01)影响。BR浓度为0.01μmol/L引发24 h时,老化燕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幼苗活力指数均最高,平均发芽时间最短;在BR浓度为10.00μmol/L时,1~24 h老化燕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活力指数均低于其他浓度,而平均发芽时间显著(P<0.05)高于其他浓度。[结论]低浓度外源BR引发能够提高老化燕麦种子活力水平,而高浓度则降低其活力水平。该试验条件下,浓度为0.01μmol/L的油菜素内酯引发24 h是缓解燕麦种子老化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温高湿(40℃,RH100%)人工老化法处理、20%甲醇人工老化法处理均可不同程度的降低驼绒藜种子活力,并可以较理想的模拟种子的劣变过程.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种子内呼吸酶活性下降,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降低.TTC含量与活力指数呈显著正相关,TTC法是检验华北驼绒藜种子活力的良好指标,而电导率、丙二醛含量与种子劣变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人工劣变处理对华北驼绒藜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高温高湿(40℃。RHl00%)人工老化法处理、20%甲醇人工老化法处理均可不同程度的降低驼绒藜种子活力。并可以较理想的模拟种子的劣变过程。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种子内呼吸酶活性下降。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降低。TIC含量与活力指数呈显著正相关。TTC法是检验华北驼绒藜种子活力的良好指标。而电导率、丙二醛含量与种子劣变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引发对老化燕麦(Avena sativa)种子活力的影响,以老化5 d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0.1,0.2,0.5和1.0 mmol·L-1)GSH溶液引发不同时间(12 h, 24 h和36 h)下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老化后燕麦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显著下降(P<0.05),平均发芽时间显著增加(P<0.05),苗长、苗重、根长和根重均显著降低(P<0.05)。不同GSH引发浓度和引发时间处理后对老化燕麦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各项指标的影响有所差异,其中0.2 mmol·L-1 GSH引发24 h是缓解种子老化的最佳处理,显著缩短了老化种子平均发芽时间(P<0.05),显著提高了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苗长、苗重和根长(P<0.05)。燕麦种子引发处理可以为保持种子活力提供有效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8.
刘备  宋玉梅  孙铭  毛培胜 《草地学报》2021,29(2):211-219
为探究种胚线粒体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corbate-glutathione,AsA-GSH)循环响应老化的抗氧化作用机制,本试验通过控制劣变处理获得高活力和中活力燕麦(Avena Sativa.L)种子,以未老化种子作为对照,研究了吸胀过程中的发芽特性、种胚线粒体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以及AsA-GSH循环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随着燕麦种子活力的下降,发芽率、活力指数、发芽指数、根长、苗长下降以及平均发芽时间增加。燕麦种子劣变主要通过降低AsA-GSH循环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活性以及GSH/氧化型谷胱甘肽(oxidized glutathione,GSSG)比值,使种胚线粒体内ROS积累,产生氧化损伤,继而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方青慧  刘欢  赵桂琴  文铜  王婷  孙守江  许铭 《草地学报》2019,27(4):1052-1059
本研究利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cid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A-PAGE)方法,测定1~5年自然老化及高温高湿人工老化的皮燕麦(Avena sativa L.)和莜麦(Avena nuda L.)种子的遗传完整性,旨在比较2种燕麦种质在不同老化方式下的遗传完整性变化及差异。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皮燕麦和莜麦种子醇溶蛋白含量和种子发芽率下降,A-PAGE检测到的电泳条带逐渐模糊,数量减少。A-PAGE可检测老化燕麦种子遗传完整性变化,遗传分析共检测到41个等位基因位点,多态性位点占90.244%;皮燕麦和莜麦种质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342~0.996之间。与自然老化相比,人工老化处理群体的各遗传参数下降程度高,老化后燕麦种子遗传多样性降低,遗传完整性被破坏。不同种质之间,莜麦‘白燕2号’在自然老化和人工老化下的劣变速度和程度均高于皮燕麦‘陇燕3号’。燕麦种子的适宜贮藏年限不宜超过5年。  相似文献   

10.
赵晓静  李秀璋  王萍  李春杰 《草地学报》2015,23(6):1272-1277
以带Epichloë内生真菌和不带Epichloë内生真菌的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种子为试验材料,在58±1℃和100%相对湿度条件下设置0,5,10,15,20,25,30和35 min人工老化时间,研究老化过程中种子的活力变化以及内生真菌对种子的生理影响。结果表明:在人工老化过程中,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胚芽胚根长和活力指数随老化时间增加而降低;浸出液的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含量随老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且与发芽率、发芽势、胚芽长、胚根长和活力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但被内生真菌侵染的种子其老化生理反应变化明显有所减缓。研究认为,与未被内生真菌侵染的种子相比,内生真菌可促进野大麦的发芽,促进芽长根长的生长,降低膜的损伤,减少浸出液电导率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从而降低种子的劣变程度,延长种子贮藏时限。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不同方法处理沙生针茅(Stipa glareosa)种子,测定沙生针茅种子发芽率和种子出苗率,以探明影响沙生针茅种子萌发和播种出苗的制约因素。结果表明:60℃蒸馏水浸泡种子24 h,种子吸水率、发芽率、发芽势分别为26.3%,38.0%和32.0%;-20℃、20℃低温变温处理96 h,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46%和48%;用80 mg/L GA_3水溶液浸泡种子24 h,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54%和48%;沙埋深度会影响沙生针茅种子发芽和出苗,沙埋0.5 cm沙生针茅的种子发芽率和幼苗出土率最高;埋深超过2cm的深度,发芽率和出苗率降低;埋深6~8 cm,随着沙埋深度增加,出苗率显著减少;当埋深8 cm的深度,沙生针茅出苗率为0。  相似文献   

12.
箭筈豌豆种子人工加速老化条件筛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青  吕燕燕  王彦荣 《草业学报》2017,26(11):131-138
人工加速老化法是种子活力测定的常用方法之一,但不同物种适宜的老化条件往往不同。以9个箭筈豌豆种批为材料,在100%相对湿度,41、43及45 ℃条件分别老化处理12、24、36、48、60及72 h,通过测定发芽率及发芽速率,筛选出箭筈豌豆适宜的人工加速老化条件。结果表明,老化温度、时间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发芽率及发芽速率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随着老化温度及时间的增加,发芽率逐渐下降,老化处理48 h后发芽率均显著降低(P<0.05)(除种批6);发芽速率先增加后降低,24 h后呈现下降趋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老化时间对箭筈豌豆发芽率和发芽速率的影响大于温度。在41 ℃-60 h老化条件下,发芽率和发芽速率分别将9个种批分为8和6个质量等级,比其他老化处理条件划分更多的质量等级,且各质量等级之间差异显著(P<0.05)。因此,41 ℃-60 h是箭筈豌豆适宜的人工加速老化条件。  相似文献   

13.
水杨酸浸种对高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对高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0.1 ̄2.0mmol/LSA对高羊茅种子发芽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它显著提高了种子的发芽势;3.0mmol/L的SA对其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0mmol/L左右浓度的SA处理显著的提高回干高羊茅种子的发芽势(P<0.01);0.5mmol/L的SA在40温度下浸种处理可以明显提高回干后高羊茅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在干湿交替情况下,SA浸种处理明显提高高羊茅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0.5mmol/L的SA浸种处理效果极其显著。  相似文献   

14.
呼伦贝尔地区野生山野豌豆种子硬实破除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呼伦贝尔采集的野生山野豌豆(Vicia amoena)种子为材料,通过室内及田间试验研究其种子萌发状况,寻找破除种子硬实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在各种破除种子硬实的方法中,擦破种皮及浓硫酸浸泡种子效果最为明显,擦破种皮处理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98.67%和98.00%;浓硫酸不同浸泡时间产生的效果存在差异,其中以浸泡30min效果最为明显,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为99.33%,浸泡5~30min时随着时间的增加发芽率呈逐步增加的趋势,浸泡60min的处理,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为97.33%,与浸泡30min处理相比呈下降趋势;而不同温度水浴、40%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不同时间对发芽及出苗效果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外源H2O2处理对燕麦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燕麦种子为材料,通过不同浓度H2O2(0,0.24,0.48,0.96,1.92和3.84 mol·L-1)处理0(CK),3,6,9和12 h后,分析其发芽率(Gp),发芽指数(Gi),平均发芽时间(MGT)及幼苗活力指数(SVI)的变化,以探讨外源H2O2处理对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的H2O2处理降低了燕麦种子的Gp、Gi及SVI,且提高了其MGT。H2O2浓度、处理时间及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燕麦种子Gp、Gi、MGT和SVI的影响差异极显著。浓度为3.84 mol·L-1的H2O2处理12 h后,燕麦种子Gp、Gi和SVI最小,而其MGT则最大。这表明H2O2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燕麦种子活力的丧失就越严重。因此,高浓度H2O2处理造成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可能是导致种子活力丧失的主要原因,在农牧业生产中外源H2O2预处理的应用要谨慎。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lata‘Narok')种子贮藏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及种子活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以收获后未贮藏的非洲狗尾草种子为材料,进行人工加速老化处理,测定其发芽率、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短期人工加速老化有助于打破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休眠,提高种子活力,而长时间老化处理会使种子活力下降。其中,老化1~2 d的种子活力最高,为对照的1.52~1.72倍(P0.05);人工老化处理能显著提高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保护酶活性(P0.05),且随老化时间的延长,酶活性基本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老化处理后,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种子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P0.05),可溶性蛋白含量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P0.05),萌发抑制物活性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P0.05)。分析认为,在人工加速种子老化过程中,可能同时存在休眠解除与老化劣变两种作用力,它们共同决定了种子活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矮生嵩草和线叶嵩草种子,测定其发芽率。结果表明,NaOH处理对矮生嵩草种子发芽率提高显著(P<0.05),4%NaOH浸泡3h后种子发芽率最高,为86.7%;线叶嵩草经NaOH处理后,4%NaOH浸泡3h、5%NaOH浸泡3、4h后,发芽率均显著提高(P<0.05),5%NaOH浸泡3h后发芽率最高,为18.0%。不同浓度赤霉素(GA)处理对矮生嵩草和线叶嵩草种子的发芽率促进不显著(P>0.05)。低温(4℃)层积30d显著促进矮生嵩草种子萌发(P<0.05),低温层积60d、20℃温水浸泡(10,15和30h)、磨破种皮对2种种子发芽率均无显著促进作用。4%和5%NaOH溶液处理3~5h、低温层积、磨破种皮均提高了矮生嵩草种子发芽指数;4%和5%NaOH溶液处理3~5h提高了线叶嵩草种子发芽指数。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破除赖草(Leymus secalinus)种子休眠的方法,采用浓度为0.01~0.17 mmol·L-1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200~600 μL·L-1乙烯利(Ethephon,ETH)、20~60 mg·L-1吲哚乙酸(Indoleacetic acid,IAA)分别对赖草种子浸种处理12 h,24 h,36 h,通过测定分析4个种子发芽指标,探究这3种物质对破除赖草种子休眠的影响,为赖草种子的人工繁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SA,ETH和IAA浸种处理均能有效打破赖草种子休眠,用0.05 mmol·L-1 SA浸种12 h后种子发芽率最高为64%,是对照的2倍;用20 mg·L-1 IAA浸种24 h时,种子发芽势达到最大为33%,高于SA,ETH处理;其次用50 mg·L-1 IAA浸种36 h和200 μL·L-1 ETH浸种12 h时,种子发芽率分别为51%和48%,均显著高于对照。然而与IAA处理不同,高浓度的SA,ETH会抑制种子发芽。因此,浓度为0.05 mmol·L-1 SA浸种处理12 h破除赖草种子休眠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