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沪香F2"为亲本,构建F2代群体,测定85个F2代菌株在PDA平板上的菌丝生长速度、菌包中的菌丝生长速度、原基形成时间、出菇周期、菌盖直径、菌柄直径、菌柄长度、单包产量、单包菇数等农艺性状,利用筛选获得的32对具多态性的SSR引物对F2代群体进行基因型检测,共扩增出93个多态性条带,将观测的9个农艺性状与这93个SSR标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有26个标记能够与这些性状发生关联,关联事件的总数为30;其中有8个标记表现为极显著关联(P0.01),2个标记与菌柄长度极显著关联,6个标记与单包菇数极显著关联。本研究首次探索了香菇F2代群体在表型上的分化以及与分子标记之间的关联性,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在香菇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胡舒  肖昕  贾含帅 《北方园艺》2012,(11):69-72
采用HNO3-HClO4消煮、BaSO4比浊法测定了徐州市污染区和相对清洁区13种树种叶片中的含硫量,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比较了各树种间对大气SO2吸收积累能力的差异性,以期筛选出对SO2净化能力强的树种,为未来徐州市城区绿化结构调整与改造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同一污染条件下,各树种对SO2的吸收积累能力普遍存在极显著差异,随着大气SO2污染的加重,差异越显著;同种树种在不同污染条件下对SO2的吸收积累能力普遍存在极显著差异;女贞对大气SO2具有很强的吸收积累能力,意大利杨、法国梧桐和雪松对大气SO2具有很强的吸收积累的潜在能力,女贞、意大利杨、法国梧桐和雪松是用于净化大气SO2的理想树种。针叶树种对SO2的吸收积累能力普遍弱于阔叶树种。  相似文献   

3.
选择22个树种代料栽培香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树种袋栽香菇均能正常发菌、转色和出菇,树种间栽培香菇产量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以石栎、麻栎、光皮桦、南酸枣、拟赤杨五个树种栽培香菇产量最高,合欢、苦槠为最低。  相似文献   

4.
对大连市7个主要公园的乔木种类和各树种的个体数量进行调查,利用树种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4个指标对大连市各公园的树种组成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个公园内有乔木树种共75种,隶属31科40属;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表现为:甘井子公园星海公园富民公园明珠公园劳动公园中山公园泽龙湖公园;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的表现为:甘井子公园富民公园星海公园劳动公园明珠公园中山公园泽龙湖公园;Pielou均匀度指数的表现为:星海公园劳动公园甘井子公园富民公园明珠公园中山公园泽龙湖公园。  相似文献   

5.
测定及分析广西5种珍贵乡土树种4年生幼树叶绿素含量、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光合参数,进行叶绿素含量、叶片营养元素与光合参数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指标与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与水分利用率呈负相关,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叶片氮元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成显著正相关、与蒸腾速率成极显著正相关;叶片磷、钙元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认为5种珍贵树种间,叶绿素含量与光合作用关联性不强;叶片氮、磷、钙元素含量越高,光合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6.
干旱是行道树种植中的常见问题。为了选择耐干旱树种,本试验从树种本身的抗失水性和根系发育状况2方面进行了测定分析。从抗失水性来看,树种间的差距较为明显。树木的根系深度与地下水位有着密切关系,种植在市区道路的树种扎根明显比地下水位偏高的植物园深。试验根据扎根深度将21种树划分为4个等级。其中不少树种虽然扎根较深,但叶片抗失水性较差,这两方面表现出一定互补性。对树木的耐干旱性而言,横向根系与深层根系也存在一定互补性。事实上,考核树木的耐干旱性要从抗失水性、扎根深度和横向根系3方面进行。通过种间比较综合评估,将21种树划分为4个耐干旱等级,其中常绿种类和悬铃木、臭椿、银杏为耐干旱树种。  相似文献   

7.
几种功能性肥料对马铃薯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几种功能性肥料对马铃薯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种类功能性肥料与马铃薯经济性状、产量、施肥利润由大到小的变化顺序为:营养性专用肥改土性专用肥保水性专用肥生物性专用肥抗重茬性专用肥传统专用肥。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经多重比较LSR检验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调查了锐齿栎林分中主要树种的分布情况,计算了37个主要乔木的重要值和联接系数值,结果表明:锐齿栎的重要值最大(29.0125),其次为四照花、水榆花楸、千金榆和多毛樱桃等;-1、≤0.2的种对563对,0.2、≤0.6的种对103对,各乔木种间具有一定的正负联结性,其负联结性较强。研究结果对小陇山林区次生林可持续经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素试验仿野生栽培红杆天麻(Gastrodia elata Bl.f.elata),分析5种树种菌材对天麻生长、天麻产量及天麻素含量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合仿野生栽培天麻的菌材树种。结果表明:白栎处理各时期新生麻生长最好,采收期天麻总产量达1 394.16g/穴,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5个树种处理中,天麻素含量均达到2010版药典标准,其中白栎处理天麻素含量为0.41%,仅次于漆树处理。综合分析得出,白栎作为仿野生栽培天麻的首选菌材树种。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生物显微制片技术,对西藏半干旱区3种柏树鳞叶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测定其角质层厚度、表皮厚度、下皮层厚度、绿色薄壁组织厚度、树脂道直径和主脉直径等6个旱性结构指标,并用方差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种间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种柏树具有典型的旱生结构——叶退化为鳞叶;具有较厚的角质层;表皮细胞壁加厚;栅栏组织、维管组织和转输组织发达;具有粘液细胞和树脂道等。6个旱性结构指标中,除绿色薄壁组织厚度无显著差异外,其余指标在各树种间均为极显著(P0.01)或差异显著(P0.05);筛选出3项具有代表性的旱性结构指标——角质层厚度、下皮层厚度和主脉直径。3种柏树的抗旱性大小顺序为:香柏大果圆柏巨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