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分别介绍了油菜主要病虫害油菜菌核病、油菜霜霉病及油菜病毒病(油菜蚜虫)的侵染过程、发病症状及发病原因,并从农业措施、药剂防治两方面概述上述油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策略,以期为科学防治油菜病虫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甘蓝型与白菜型油菜杂交选育复果油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甘蓝型与白菜型油菜杂交选育复果油菜InducationofPolysiliquaRapeseedThroughCrossingBetweenBrasicanapusandBrasicacampestris利用复果作为增加油菜单株和群体角果数、提高...  相似文献   

3.
水田油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山区水田起旱种植油菜,采取地膜全程覆盖技术,配合垄作稀植栽培,可有效克服土壤冷、湿、板、渍等问题,具有改土、保肥、抑草、防病、早熟、增产造次我重功效,一般可增产菜子30-50%。该技术尤其适于常年积温较低的高山同山水田,以及低山冷浸、渍水严重田块推广 。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抗虫油菜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抗虫油菜除前期叶片稍大、叶色稍淡、苗期抗虫性较强外,其他形态性状、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及生育期与湘油13号相同。  相似文献   

5.
油莱是我省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近年来杂草危害日趋严重。据初步调查,油菜田杂草约有10科。近20个种,其中以看麦娘、大巢菜、猪殃殃、繁缕等为主要优势种,分布在豫南、豫东及郑州等油菜主产区。一般杂草密度达每平方米540株以上的田块,减产10~30%,对油菜生产威胁很大。据两年的试验结果,采用丁草胺、氟乐灵、禾草克等  相似文献   

6.
选育双低甘蓝型杂交油菜是克服优质油菜品质与产量矛盾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从1980年开始向双高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导入“双低”基因,建立了恢、保性状与品质性状同步筛选程序,育成了5个配套的双低雄性不育“三系”,强优势组合产量接近秦油2号水平。  相似文献   

7.
杂交油菜制种的几个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交油菜制种,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制种的目标是在获得高质量杂种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制种的产量,达到杂种质量和产量的统一,以便很好地用于生产。目前我省用于油菜生产的杂交组合主要有三个,即秦油二号、郑杂油一号和华杂二号,结合制种试验和实践,现将制种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双低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种植双低油菜的意义出发,阐述了双低油菜的生育特性、高产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和贮存,为推广和种植双低油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不同的油菜田除草剂,其杀草谱、使用浓度及方法都不尽相同。因此,在使用时必须全面了解每一种除草剂的性能,方能因草施药。1乙草胺对于直播油菜田,可在油菜播种后出苗前,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75ml,对水30~40kg,进行土壤喷雾。对防治一叶期看麦娘效果最佳,超过一叶一心期除草效果明显下降。对于板茬移栽油菜田,最好在水稻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随即施药。每亩用50%乙草胺75ml,对水30~40kg,进行土壤喷雾处理。油菜成活后,及时开挖排水沟,在沟边、沟帮、沟底,每亩用50%乙草胺10~15ml,对水5~6kg,进行喷雾。在施用乙草胺…  相似文献   

10.
11.
油菜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等营养元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作物。基于此,本文针对油菜栽培技术,从播种、定苗到施肥环节进行分析,通过进行科学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冻伤等措施来提高油菜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 华杂油菜(华杂3号、华杂4号)是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院士利用自己发现的波里马雄性不育材料育成的甘蓝型“双低”优质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被农业部定为“九五”期间重点推广的优质杂交油菜品种。襄樊市为全国主要的华杂油菜制种基地,5年来,边生产、边试验、边探讨、边总结、边完善,研究出华杂油菜制种每667m~2(1亩)产75kg以上的栽培技术,应用面积733.33hm~2,平均每667m~2产54.5kg,生产合格种子59.95万kg,其中每  相似文献   

13.
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简称BR)是一种新型植物激素。其生理效应与已知的五大类植物激素有所不同,又称其为“植物第六激素”。BR的生理活性极高,作用浓度低,效果明显而无药害。近些年来在水稻、小麦、果蔬、烟草等方面的应用进展较快,但在油菜上应用尚未见报道。我们就BR在油菜苗期、返青期和花角期的使用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把质粒pBI101-Chi-Bmk(抗虫、抗病)导入油菜,取得抗卡那霉素植株183棵。经PCR检测,在107株转化植株中检测到待检成分的存在,转化率为58.5%。活虫喂养试验表明,大部分转化植株对油菜菜粉蝶具有较强抗性;同对照植株比较,幼虫存活率明显减少,存活幼虫的发育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ELISA检测的结果也证明目的基因在转化植株中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15.
AFLP与SSR标记及其在油菜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FLP(扩增片段多态性)标记和SSR(简单重复序列)是应用广泛的分子标记技术,从遗传多样性、品种鉴定与指纹图谱构建、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概述了这2种标记在油菜上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去年12月份,某乡供销社生产部及农技站出售油菜除草剂,农友们使用后,有的是油菜与杂草“同归于尽”;有的是油菜死得精光,而杂草却“岿然屹立”。受害面积上百亩,农民叫苦连天,纷纷找上述单位扯皮、索赔。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中游组生产试验油菜农艺性状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育种实用性的视角为着入点,从农艺性状角度对参加国家长江中游组生产试验油菜的多样性作出评判,文章用10个农艺性状指标作为聚类依据,用离差平方和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1个品种比较明显的分为四大类,多样性偏少。四类中产量高、抗倒性、抗病性好的一类有较高的生产推广应用价值,其他类需要对组配的亲本材料进行一些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的试验、示范结果,优化栽培技术研究及高产创建应用,探讨了玉米高产栽培中的关键因子——氮、磷、钾肥、密度与产量的回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邯玉66’大面积高产群体产量结构指标为:收获株数63000~67500株/hm 2 ;每穗450~600粒,千粒重325~345g,穗行数14~18行,行粒数33~35粒,单穗粒重160~210 g,穗长17~22 cm。‘邯玉’种植密度及N、P、K优化栽培技术方案:产量9750~10500 kg/hm 2 ,优质有机肥60-75m3/hm2,SN 115-150kg/hm2,SP2O5 300-375kg/hm2,SK2O 225-300kg/hm2。在玉米品种邯玉66特征特性、生产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播种技术、施肥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制定了‘邯玉66’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为玉米“高投入、低产出”向“高产、高效”的转变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郑莉 《福建农业》2007,(2):22-22
油菜是我县主要冬种油料作物。随着油菜生产的发展,尤其是单、双低油菜的种植推广,病虫为害有加重的趋势,特别是自然条件适合发生的年份常常流行成灾。其中,菌核病已成为油菜的主要病害之一。油菜菌核病俗称白秆、宝杆、烂秆、霉萖等,是一种真菌性病害,  相似文献   

20.
四川地区水稻旱直播田除草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筛选四川地区水稻旱直播田有效除草剂,本试验选用了噁唑酰草胺、氯氟吡氧乙酸、氟吡磺隆、双唑草腈、苄嘧磺隆、丁草胺和丁.苄复配剂进行防除杂草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10%噁唑酰草胺乳油+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1.8%双唑草腈水分散剂和35%丁.苄复配可湿性粉剂防除禾本科及阔叶类杂草总防效较好,30天总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都达91%以上,并且对水稻苗安全性好,可在四川地区水稻旱直播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