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对2个典型种植西瓜的大棚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与相邻对照大棚比较,种植一季西瓜以后,大棚0~10 cm土壤pH值下降0.5以上;土壤速效养分富集明显,真州、枣林湾两地西瓜大棚0~10 cm土壤有效磷增加幅度分别达95.08%、225.14%,速效钾增加幅度分别达13.71%、136.25%;阳离子交换量(CEC)分别降低6.10%、0.59%;土壤可溶性盐含量达2.11 g/kg以上,增加幅度150%以上,已产生次生盐渍化。由此可见,种植一季西瓜后对大棚耕层土壤影响较大,生产上应调整施肥结构、延长承包年限,防止掠夺式经营。  相似文献   

2.
蒋学杰 《油气储运》2011,(34):38-40
近几年,山东省莒县大力调整大棚种植业结构,采取大棚西瓜、生姜、西瓜一年三种三收间套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该模式每667平方米(1亩)产第1季西瓜2500千克、第2季西瓜产3500千克、生姜4500千克,正常年份1年收入1.5万元左右。配套技术如下:一、种植规格早春大棚宽5米,棚内中间栽两行  相似文献   

3.
周义苏  杨莉 《农技服务》2009,26(4):32-33
介绍了大棚一年三季轮作早春西瓜—夏白菜—秋延迟番茄的高效栽培模式,从而获得年纯收入12万元/hm2以上。  相似文献   

4.
自大棚栽培西瓜以来,青浦区农技中心科技人员会同朱家角镇科技人员经不断研究总结,摸索出一套大棚西瓜一茬多收高产栽培技术,使大棚西瓜平均亩产达5000kg左右,高产农户亩产达6000kg以上,亩产值7000元,净收入达4000元。2003年共种植大棚西瓜2000多亩。  相似文献   

5.
自大棚栽培西瓜以来,青浦区农技中心科技人员会同朱家角镇科技人员经不断研究总结,摸索出一套火棚西瓜一茬多收高产栽培技术,使大棚西瓜平均亩产达5000吨左右,高产农户亩产达6000吨以上,亩产值7000元,净收入达4000元。2003年共种植大棚西瓜2000多亩。  相似文献   

6.
山东沂水县是种植早春大棚西瓜的大县.以前,西瓜收获后只种一季玉米或一季夏花生,效益低而不稳.沂水县经作站经过两年探索,总结出早春大棚西瓜生姜高效栽培模式,取得了较高的经济益和社会效益,均667米2产西瓜2435公斤,生姜4870公斤.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西瓜味甘甜多汁,营养丰富,是夏天防暑、解渴、消夏的重要水果。江苏省东台市提东区是西瓜的重要产地之一,2013年全市种植西瓜面积达1.77万公顷,大棚三膜覆盖是目前各地普遍推广应用的西瓜早熟栽培方式,笔者根据近几年的种植经验总结,制定出一套适合东台沿海地区早春大棚西瓜膜下滴灌多层覆盖技术,实现了科学的水肥滴灌管理,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促进了产量的提高,也改善了西瓜的品质,提前了西瓜上市的时间。种植大棚西瓜每667 m2产量在6000 kg以上,平均销售收入达1.4万元以上,扣除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8.
大棚三膜西瓜一栽多熟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丘地区大棚三膜西瓜一栽多熟,充分利用大棚种植秋菜前的休闲季节,使西瓜产量增加1倍以上,效益提高50%~80%,促进了大棚三膜西瓜的发展。提出了大棚三膜西瓜一栽多熟品种选用的依据,介绍了商丘地区大棚三膜西瓜一栽多熟高产优质栽培综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小西瓜作为特色品种已在我区农村逐步得到发展。笔者经过三年多来在碧湖平原地区早春大棚种植,其表现出产量高、品质优、早熟、市场价格好等优势。据统计,三年来平均每667m^2产量达2000kg,小西瓜5月10日至25日上市,批发价达3.00元/kg,可实现产值6000元/667m^2。因此,小西瓜是一种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且市场前景较好,可在我区推广种植。现将早春大棚小西瓜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西瓜是我市主要经济作物,全市年种植面积3万余亩,种植方式以春播地膜覆盖或夏播露地栽培为主,收获季节较为集中,生产效益不高、不稳,季亩产量一般在1750kg左右.为进一步提高西瓜种植效益,我们于2005年冬季开始开展了大棚西瓜长季节栽培示范,共建立示范大户3户,连片示范面积152亩,现将一年来大棚西瓜长季节栽培高效技术优势与高产配套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拿比特西瓜大棚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拿比特是小果形优质西瓜品种,具有早熟、皮薄、糖度12~13度、肉质甜脆等特点,适宜温室大棚和春季保护地促成栽培,或秋季保护地抑制栽培。韶关市于2003年起进行较大面积的生产示范取得成功,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一季产值6.75~9万元/hm2,高产田达11.25~13.5万元/hm2,效益明显。特介绍拿比特西瓜大棚栽培技术,即整地、育苗、定植、整枝、通风与保温等技术措施,以期为大面积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 西瓜栽培在青浦地区具有较悠久的历史。但西瓜产量长期徘徊在单产(667m~2)1500kg左右。所以,西瓜生产得不到发展。自从利用大棚栽培西瓜以来,青浦区朱家角镇科技人员经过不断摸索,总结大棚西瓜“一茬多收”高产栽培技术,使大棚西瓜面积不断扩大。2003年种植西瓜133.3hm~2,每667m~2产量在 5 000kg左右,最高单产达 6 000kg以上。  相似文献   

13.
大棚嫁接西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延长县栽培西瓜历史悠久,自1998年以来,引进示范推广嫁接西瓜技术后,由一茬变两茬,面积逐年扩大,到2005年发展到885座大棚西瓜,实现总产1 156 t,产值达525万元,2009年增加到2 600座大棚西瓜,占地面积86.67hm2,产量3 580 t,产值4 168.4万元,折合667m2产值1.6万元,最高达到3万元。以种植大棚西瓜为主的重点村仅此一项,人均收入可达1 580元以上。通过大棚嫁接西瓜技术的不断完善及配套措施的施入,使春茬大棚西瓜于清明节前的3月25日陆续上市,且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此项技术经济效益显著,增加了瓜农的收入。延长县已成为无公害瓜菜示范县。在大棚西瓜栽培管理技术上要把握好以下六个环节。  相似文献   

14.
灌云县大力发展设施栽培,截2008年底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10万亩,其中大棚面积达8万亩。在大棚生产过程中,探索出早春西瓜(间作甜瓜)、秋延后青椒的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般亩产西瓜4000~5000kg,甜瓜700~800kg,青椒2500~3500kg,每亩年总产值1.2~1.5万元。现将该栽培模式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大棚西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由于西瓜连作,枯萎病严重,不易坐苗,瓜瓤干结多,品质下降。这为大棚西瓜生产造成了严重障碍,而正常倒茬周期达8-10a。采用西瓜嫁接育苗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嫁接换根实现了大棚西瓜连年种植,既提高了产量,又保证了品质。  相似文献   

16.
正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设施蔬菜种植主要以塑料大棚为主,近几年探索出在塑料大棚西瓜-伏菜-四季豆-菠菜一年四熟高效栽培模式,经过科技示范户种植,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现将技术介绍如下,以期对大棚蔬菜生产者有所帮助。一、四熟高效栽培模式1.茬口安排。西瓜1月中旬育苗,2月下旬带地膜定植,4月中下旬开始采收上市。伏菜6月底播种,大棚上防  相似文献   

17.
1999年,我市示范大棚西瓜30.8亩,亩产量达2500~3000kg,亩经济效益6000元左右,扣除成本,亩净收入1500~2000元.种一亩大棚西瓜的净收入比一亩小麦(油菜)的净收入高15~20倍,比一亩秋季水稻的净收入高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18.
大棚优质小西瓜连续结瓜栽培法是在早春栽培和秋季栽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在保持西瓜正常生长的状态下,针对大棚小气候和春夏气候特点,采用多种栽培措施,调节坐瓜期,延长产瓜期,提高产量.它是在12月下旬播种育苗,翌年2月上中旬移栽,至11月拉藤收获结束.第一批西瓜4月份上市,667米2产达3 000千克;第二批西瓜大暑后上市,667米2产达2 000千克;第三批西瓜9月中旬以后上市,667米2产达1 000千克.  相似文献   

19.
大棚优质小西瓜连续结瓜栽培法是在早春栽培和秋季栽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在保持西瓜正常生长的状态下,针对大棚小气候和春夏气候特点,采用多种栽培措施,调节坐瓜期,延长产瓜期,提高产量.它是在12月下旬播种育苗,翌年2月上中旬移栽,至11月拉藤收获结束.第一批西瓜4月份上市,667平方米产达3000千克;第二批西瓜大暑后上市,667平方米产达2000千克;第三批西瓜9月中旬以后上市,667平方米产达1000千克.全年667平方米产量比双季西瓜栽培增产20%以上,同时取到了省工、省本增产增收的效果.近年来在我镇中南村国家级农业示范区全面推广,种植面积达33.4公顷.现将大棚优质小西瓜连续结瓜的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2001,(1)
2000年西瓜上市季节,嵊州市富丽达石材厂厂长李伟忙得不亦乐乎。他的大棚西瓜以每日5000千克的数量进军上海30多家超市。以亩均1.8余万元计算,他的55亩“红小玉”西瓜产值100万元左右。2000年年初,李伟投资138万元,在嵊州市博济镇上路西村承包了一片农田,建了塑钢大棚,用高薪聘请宁波的瓜果专家负责西瓜种植技术,并引进日本“红小玉”西瓜。专家对大棚西瓜实行严格的科学管理,在育苗期严格控制株距和行距,并用埋在土壤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