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甲鱼穿孔病以其不当的人为生态性状及其治疗上的失控已导致近几年全国性蔓延之势。并发生过好几处大、中型养殖场覆灭性惨重损失。大部分养殖场都为此而叫苦不迭,且无可奈何;被称之为甲鱼的癌症。该病症的大规模突发性特征,使不少专家们认为穿孔病与地球气候性环境污染有关,或认为全球气候异变的某些因素与穿孔病的传染因素发生了契合等等。早在人们对穿孔病的病因众说纷坛,莫衷一是之前,湖北省当阳市实用技术研究所就立项对该病的病因、病理进行了专题研究。该所的亚洲两栖动物研究学会、专家试验室的总工程师周天元先后将湖南、江苏…  相似文献   

2.
牛子宫冲洗引起穿孔致死许进步(山东省临沭县兽医站,276700)于志旺(临沭县临沭镇兽医站)我们遇到1例由于母牛不孕症,用药物进行子宫内冲洗而引起穿孔致使母牛死亡的病例。现报告如下。1发生过程1995年11月10日上午11时,我县临沭镇赵庄村村民赵某...  相似文献   

3.
顾耘 《山东饲料》2013,(13):24-25
一、桃细菌性穿孔病穿孔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病害。叶片受害后,先出现很多水浸状的小斑点,然后扩大成病斑,最后病部干枯脱落,形成穿孔。该病还可以侵害枝条,形成溃疡斑。果实受害后出现水浸状的小斑点,然后逐渐变黑,在发病的地方常出现许多裂纹。该病尤其对晚熟桃为害严重。  相似文献   

4.
某牧业总公司所属的4个万头猪场,自1996年12月份开始陆续发生一起罕见的猪膈肌穿孔病,4个猪场从1996年12月~1997年6月共发病362头全部死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经剖检、细菌学检查,在饲料中加亚硒酸钠VE粉和肌注0.1%亚硒酸钠,控制了该疾病的发生.该病经多方面分析,诊为微量元素硒缺乏引起的.现报告如下,以便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5.
随着养熊业的发展,活熊人工手术造瘘引流胆汁的时间延长,手术引流胆汁熊长期受引流管异物刺激,造成个别熊腹部腐烂穿孔,严重影响熊的健康。1991年我场对3例引流胆汁致使腹部穿孔的患熊,采用补漏手术后均治愈,现将典型病例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1 病例介绍棕熊,雄性,8岁龄,1987年10月进行外科引流取胆手术,胆汁引流正常。1991年7月2日,该熊食欲下降,精神不振,毛焦无光泽,喜卧。11日在腹部引流管后5厘米俏偏右侧出现6×8厘米小紫色隆凸肿块,口服消炎药联磺片地塞米松;健胃药龙胆酊大黄酊结合患部外科药物冲洗,治疗5天后食欲有增加,隆凸部破溃有2×3大小穿孔,有  相似文献   

6.
1998年10月21日,福清市某养猪场发生一种以膈肌陈旧性穿孔为主要病变、保育猪至中猪突然死亡的猪病,经剖检、病史调查等诊断为乳猪腹腔注射感染使膈肌穿孔致死。笔者未见有此报道,故特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该猪场为自繁自养场,存栏生产母猪350头,一向生产成绩正常。10月21日左右开始,在刚断奶的保育猪群中陆续有猪只突然死亡,饲养员未观察到猪只有可疑症状,死亡猪只体况、体表与其他生猪未见有差异。转栏的400头保育猪,共死亡32头。2剖检病变脐部在腹腔内口处有干酪样脓性物,周围组织发黑,腹腔内所有组织器…  相似文献   

7.
岱玉杏是从泰山地方杏种群中选育出的优良新品种,果实发育期60天左右,丰产,稳产,抗细菌性穿孔病及褐腐病。2006年通过山东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良种  相似文献   

8.
1996年以来,在湖北、湖南和河南三省的8个大中型集约化猪场发生一种横膈膜穿孔的疾病,肝、胃或小肠进入胸腔,造成严重气胸,患猪10o%死亡。8个场共发病死亡千余头,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及实验室诊断,初步确认因饲料中缺乏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E(VE)为主的营养代谢病继发衣原体感染,并通过给母猪、仔猪补充硒和VE和注射衣原体病灭活疫苗,使各发病猪场的疫情得到有效地控制。现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l.l发病季节在8个猪场中,3个场从1996年2~3月开始发生,常年不断。另5个场从1996年12月…  相似文献   

9.
刘金章  张清海 《养猪》1997,(4):37-38
某牧业总公司所属的4个万头猪场,自1996年12月份开始陆续发生猪隔肌穿孔,经剖检和细菌学检查,又经多方面分析,初步诊断为微量元素硒缺乏。后饲料中加亚硒酸钠VE粉和肌注0.1/亚硒酸钠,控制了该病的发生。现报告如下,以便与同行商榷。1发病经过该公司所属的4个万头猪场,  相似文献   

10.
香蕉是五大热带水果之一,也是备受人们喜爱的一种水果,而香蕉穿孔线虫对香蕉的危害是一种毁灭性的危害。为了明确5个香蕉穿孔线虫种群对香蕉的致病性,通过在温室中采用盆栽接种的方法,分别测定了5个香蕉穿孔线虫花卉种群对巴西蕉、皇帝蕉和粉蕉的寄生性。结果表明,5个香蕉穿孔线虫种群对巴西蕉都有强致病性;Rs1种群对粉蕉存在弱致病性,其它4个种群对粉蕉均没有致病性;皇帝蕉不是这5个香蕉穿孔线虫种群的寄主植物。香蕉穿孔线虫寄生巴西蕉后,造成香蕉植株明显矮小、长势弱,严重时地上部叶片出现萎蔫黄化,根部形成褐色病斑甚至坏死变黑腐烂等症状,对巴西蕉危害显著。  相似文献   

11.
1代森锰锌保护性杀菌剂,常用70%的粉剂500~600倍液。可治黑斑病、炭疽病、白斑病、褐斑病、霜霉病、叶霉病、锈病、灰霉病、缩叶病、细菌性穿孔病、疫病、轮纹病、花腐病、叶斑病、立枯病等,但对白粉病防效差。注意不能同碱性农药混用。  相似文献   

12.
豹子宫内膜炎导致穿孔出血死亡的病例尚未见报道,尤其是青年豹出现这种病在哺乳动物中更是少见。  相似文献   

13.
桑叶穿孔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桑树病害之一,目前尚未明确其病原物。2015年8月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发生桑叶穿孔病的桑园观察桑树感病症状后,将采集的桑树病叶带回实验室分离、鉴定病叶上分布的微生物菌株以及微型害虫种类。采用细菌和真菌的常规分离方法,从病叶样本中分离并依据菌落特征初步鉴定的细菌有5种43株,基于细菌菌株的16S r DNA序列鉴定为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23株、菠萝泛菌(Pantoea ananatis)10株、栖稻假单胞菌(Pseudomonas oryzihabitans)2株、Pseudomonas argentinensis 3株以及醋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5株;分离并依据菌落特征和菌株ITS r DNA序列初步鉴定的6种真菌分别是黑孢菌(Nigrospora sp.MF01)、稻黑孢菌(Nigrospora oryzae MF02)、球黑孢霉(Nigrospora sphaerica MF03)、白腐真菌(Phanerochaete sordida MF04)、拟茎点霉(Phomopsis sp.MF05)和黑附球菌(Epicoccum nigrum MF06)。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病叶叶面有桑蓟马(Pseudodendrothrips mori)、桑粉虱(Pealius mori)、叶螨(Tetranychus sp.)和叶甲(Chrysomeloidea sp.)4种微型害虫,这些微型害虫危害桑叶的创伤可能有利于病原菌感染致病。上述结果为进一步探究桑叶穿孔病的发生机制及致病菌的鉴定积累了重要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4.
幼虫腐臭病的防治美洲、欧洲及亚腐臭病等腐臭性疾病对养蜂业构成很大威胁。这些由各种微生物引起的幼虫疾病的共同特点是产生幼虫在巢脾的“花子”。这些疾病的鉴别特征如下:美洲幼虫腐臭病:封盖幼虫受害,封盖子的房盖变黄、下陷井穿孔,挑取虫尸时可拉成长的细丝,具...  相似文献   

15.
穿孔、爆破是露天开采基础且重要的两个环节,且占开采成本的很大比例,针对司家营铁矿穿孔废孔率高,炸药消耗大问题,通过加强穿孔管理降低废孔率、使用强力膜降低炸药单耗、降低后排孔装药量三项措施,降低了矿山穿孔爆破成本。  相似文献   

16.
龙垦玉黄杏是从黑龙江省龙垦3号杏和山东红玉杏的有性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优良品种,2010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表现出抗寒、抗细菌性穿孔病、丰产稳产、早  相似文献   

17.
貉子胃、十二指肠穿孔为秋冬季节多发病,主要由胃、十二指肠溃疡引起。临床中多见貉无症状性减食、不食,2d左右死亡,有很强传染性,外观无明显典型症状,养殖户一般找不准致病原因,给其造成困惑,进入治疗误区,下面就谈谈笔者接诊的一例貉子十二指肠穿孔致死病例。  相似文献   

18.
几种危害较重的鳖病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养鳖业规模的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鳖病频繁发生,危害日益严重,使养鳖业蒙受巨大的损失。我国鳖病的种类很多,归纳起来有30多种,其中最常见的、危害较重的鳖病有10余种。现将几种常见的鳖病的防治经验总结如下。1疖疮病(打印病、穿孔病、洞穴病、烂壳病)病原:点状气单胞  相似文献   

19.
康健 《中国家禽》2001,23(7):15-15
鹌鹑“黑嗉病”又称鹌鹑肌胃糜烂病。主要表现为肌胃发生糜烂和溃疡,甚至穿孔。本病死亡率较高,常给养鹌鹑户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2000年 3月 10日凤阳县某鹌鹑养殖户从南京购入 2000只朝鲜蛋鹌鹑,于 4月 27日发病。发病 82只,死亡 19只,发病率为 4.1%,死亡率为 23.2%。1症状  患鹑精神不振,闭眼缩颈,羽毛松乱,站立懒动,采食减少或废绝,体弱消瘦,冠苍白,眼角湿润,呼吸急促。口腔多有粘液,嗉囊空虚;倒提或用手挤压,可见从口中流出黑褐色稀薄如酱油的液体。粪便黑稀,最后消瘦衰竭而死亡。2病变  嗉囊壁薄而脆弱,内有…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龙头阁动物养殖场,在20年的养龟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在龟病防治方面有着独到之处,现将龟类冬春季易发病的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白眼病①病因:眼部受伤或因水质不好,刺激眼部而使病龟用前肢擦眼部,感染细菌所致。②症状:病龟眼部发炎充血,眼睛肿大,眼球外表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