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7 毫秒
1.
王莉 《农机具之友》2010,(11):50-51
实施保护性耕作是实现农业稳产增产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是把农业稳产增产、节本增效、节能环保3个环节统筹。使农机和农艺、技术与装备等要素紧密结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实现了传统耕作制度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2.
实施保护性耕作是实现农业稳产增产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吉林省大力发展保护性耕作,就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实现农业稳产增产的重要举措,通过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的必要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两方面分析,阐明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和谐 《农业机械》2022,(1):32-33
<正>围绕着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稳产增产这个核心,要实现玉米增产与保护黑土地的双赢目标,必须要以问题为导向,破解秸秆覆盖种植的难题,在坚持按照正常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进行作业实施的同时,为了实现玉米的稳产丰产增产,必须要遵守3大原则和8项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5.
保护性耕作是实现农业稳产增产的重要举措,是传统耕作制度的重大变革。要使保护性耕作技术持续发展,就得做到政府引导与农民主体相结合;试验示范与技术推广相结合;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多元投资与重点扶持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可以实现土壤保墒、培肥地力,增强农作物抗旱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减少作业环节,降低作业成本,实现农业稳产、增产的农机化实用技术。近年来,我省在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方面下大力气,多渠道、多途径推广宣传,投入大量财力物力进行保护性耕作示范基  相似文献   

7.
实施保护性耕作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粮食稳产增产、节本增效、节能环保的集约化高效农业的新型耕作模式.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要从建设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入手,应用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增强农业增长后劲.保护性耕作是利用还田机械或收获机械将秸秆直接粉碎后均匀抛洒在地表,然后实施机械免耕播种,以达到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抗旱能力、实现节本增效、促进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一项先进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8.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可以实现土壤保墒、培肥地力,增强农作物抗旱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减少作业环节,降低作业成本,实现农业稳产、增产的农机化实用技术。近年来,临邑县农机部门在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方面下大力气,多渠道、多途径进行推广宣传,投入大量财力物力进行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建设,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采用该先进技术。机械...  相似文献   

9.
<正>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可以培肥地力,增强农作物抗旱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减少作业环节,降低作业成本,实现农业稳产、增产的农机化实用技术。近年来,鄄城县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实施大推广、服务新农村"的要求,紧紧把握新时期发展现代农业的特点,把发展保护性耕作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10.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减少作业环节、降低作业成本、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是实现蓄水保墒、稳产或增产的农机化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1.
近日,农业部农机化司就抓好保护性耕作项目的督导和考评发出通知。 通知要求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要以“全国秋冬种工作视频会议”精神为指导,在秋收秋种关键环节,组织实施好保护性耕作项目。要充分认识督导和考评工作的重要性,制定计划,精心准备、认真实施。通过督导加快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进一步发挥保护性耕作技术在粮食稳产增产中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机械化深松是当前农机部门重点推广和群众广泛认可的,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内容,它实现了农作物稳产增产和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应用的农机化新技术。本文结合实际,通过对机械深松技术的试验分析,阐述了机械深松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新型的耕作法,又称为免耕栽培,它主要包括免耕施肥播种、深松、控制杂草、秸秆及地表处理等4项内容。其核心是免耕播种,主要作业均使用机械来完成。保护性耕作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增产和增收效益,是对传统农业耕作制度的又一次变革。  相似文献   

14.
根据保护性耕作的技术特征,研究分析农业增产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旱地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南疆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南疆地区得到大面积的试验与推广.事实证明,保护性耕作在抗旱增产、蓄水保水、培肥土壤、节本增效和实现生态农业等方面的优势显著,特别是对于防止土壤荒漠化,减轻和缓解干旱的不利影响有很重要的作用.通过秸秆直接归还土壤,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解决旱区农业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实现旱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分析了南疆地区保护性耕作的现状及应用,阐述了保护性耕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谈旱地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当代农机》2009,(8):72-73
指出旱地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保水、保土、保肥、降本增产、改善环境、平衡生态的一项农业技术,针对旱地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农艺过程、机组优化配置和3种耕作模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山东省农机部门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列为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的重要内容,列为农机化发展的重点。把发展保护性耕作作为建设现代农业、促进粮食增产的主推技术,作为发展生态环保农业和农机节能减排的突破口,作为农民增收节支的重要措施,通过广泛深入开展“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使全省保护性耕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保护性耕作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技术之一,是一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当前与长远利益兼顾、利国利民的革命性农业耕作措施。我省发展保护性耕作,不仅能促进粮食增产、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作业环节、蓄水保墒、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发展,还具有保护黑土地、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民经济效益、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保护土壤、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机械化耕作技术体系。将保护性耕作技术种植小麦的试验数据与常规耕作技术的试验数据相比较,结果表明: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种植小麦的增温、保墒作厢更为明显,麦田含水率较常规耕作的多2.52%,小麦个体发育健壮,平均增产1.6%,节约耕作费用450元/hm^2,新增经济效益570元/hm^2。  相似文献   

20.
保护性耕作高产高效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9 ~2012年3个生产周期的试验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高产、高效体系在基本不增加投入的条件下,小麦比传统耕作平均增产29%,超过了增产20%的预期目标,保护性耕作在正常气候范围内,实现高产、高效是可能、可行的,为提高保护性耕作产量和效益,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小麦高产、高效的原因,主要是在保护性耕作基本技术体系基础上,加入优化种植模式(窄行12 cm、宽行28 cm,小宽窄行)、适当加大播种量(l0%~ 20%)和采用沟灌等新技术内容,形成了保护性耕作高产、高效体系,把保护性耕作的水土优势,转化成了产量和效益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