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做好宗教工作是我们党一贯的方针。舟山市宗教文化资源丰富,但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出现了新变化新情况,如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面临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增强政治认同,增强法制观念,增强价值引领,成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镇化的深入,在2011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舟山市成为中国第四个新区。城市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产物,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城镇化背景下舟山市宗教活动发展迅速,而且舟山市地处海岛,拥有世界闻名的佛教名山——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因此舟山市居民的宗教情结向来十分浓厚。在舟山市城镇化背景下如何让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几十年来,宗教迅速发展,中国农村信徒人数的增加,宗教问题受到重视。宗教对农村社会的影响有利有弊。如宗教文化主导、不规划宗教活动、不健康宗教认识等。规范宗教活动,使其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进入社会转型期后,宗教信仰问题在我国已不再是讳莫如深的话题。值得注意的是,"宗教升温"和宗教泛化在一定程度上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地位和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冲击。在社会多样化的态势中,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整合、尊重包容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引导宗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是做好宗教工作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导地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从农村宗教总的发展趋势来看,农村宗教势力发展迅速,宗教热不断升温。宗教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要正确把握好宗教对社会的正负功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宗教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存在及发展都有其复杂的原因,并且宗教的消亡将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对宗教的社会功能应该做辩证思考:宗教既有心理调适、社会整合、社会控制、社会交往等积极作用,也有引导人们逃避社会现实、消极处事、易形成保守主义的价值观、还可能被敌对势力所利用引发宗教战争等消极作用。我们应该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认识宗教社会作用的二重性,扬长避短,积极引导宗教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干部培训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建立起有中国特色干部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摆在广大农业干部培训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和任务。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农业干...  相似文献   

8.
鸦片战争以来国门洞开,固有政治制度已无法维持,在新思潮和西方文化影响下,中国社会已处在不断变化中,特别是清代饮食在固有状态下,受到西方影响,这是其变革和传承的重要阶段,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宗教传播、外出劳工、留学生、早期移民等群体对不同饮食派系的传播,及清末各阶层饮食习惯、东西方社会交流、作用与价值,说明前后饮食发展变化,对近代中国饮食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根据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论述,正确认识宗教在我国现阶段的情况及问题,对宣传马克思主义,批判唯心主义,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国家的安定团结,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为此,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宗教与迷信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宗教的功能等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准确把握我国传统宗教实用性和宗法性的历史特点, 分析当代中国宗教存在的自然、社会、认识、心理及传统宗教与外来宗教影响等多种原因, 认识当代中国宗教的社会功能和科学评价其消极作用, 进而预测中国宗教未来的世俗化走向, 对于我们现阶段深入地认识当代中国的宗教问题,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宗教文化对茶文化的影响云南保山地区茶叶学会许本荣宗教文化是相信并崇拜超自然神灵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是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意识中的一种虚幻的反映。宗教观念的最初产生,反映了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原始人对自然现象的神秘感①。我国是茶叶的故乡...  相似文献   

12.
宗教与道德,特别是社会主义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不同形式,他们相互区别,相互对立,同时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从总体上说宗教不是一种道德的力量,但宗教道德的某些内容与社会主义道德并不矛盾,在一定条件下还能发挥有益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8):282-283
傈僳族是西南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一个古老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境内,其余分布于四川等地。傈僳族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信仰由信仰原始宗教逐渐过渡到主要信仰基督教,并且在现代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融合了原始宗教,基督教,汉族文化与现代化后形成了目前拥有自己特色的宗教文化。  相似文献   

14.
我党三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对待宗教的基本态度和观点、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的地位、宗教工作的工作方式、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等方面,三代领导人都结合当时特殊的国情,与时俱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宗教信仰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江苏农村实证研究的结果来看,农村居民信仰宗教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所处的地域、职业、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等,这也折射出背后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归属感在发挥作用.为了引导宗教活动健康发展,政府应当大力发展经济,重视农村文化教育,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宗教文化传播,使宗教文化成为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摩奴法典》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哲学与法律的汇编,由婆罗门教僧侣根据吠陀经典和历来的习惯编制而成,维护种姓制度是法典的核心内容。随着印度教的发展,种姓制度涵盖和渗透了印度社会人与人之间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在印度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要想消除它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7.
陈习刚 《古今农业》2021,(1):76-88,36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包含着丰富悠久的葡萄历史文化,不仅保存了大量上古和古代葡萄文化资料,记录了当时葡萄的分布、传播,葡萄的加工,葡萄业管理,葡萄的贸易与消费,葡萄与社会生活等诸多葡萄文化方面的重要内容,还反映出葡萄文化在宗教、社会生活、文化中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及基督教对葡萄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化进程改变着社会同时也改变了宗教的特性,使宗教失去了神圣的光芒,成为个人的宗教,宗教发展出现了世俗化和多元化的趋势。尽管如此,宗教与社会是紧密相连的,对促进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尤其在政治、文化和人的发展方面,宗教的功能还是不能低估的。  相似文献   

19.
职教培养与市场相适应人才之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职教")作为社会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阵地,它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发展而发展。目前,职业技术学院,能否培养出"适销对路"的学生,已成为院校能否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因为当前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毕业生也与全国各类普通大、中院校毕业生一样,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这意味着职业教育推向市场,并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相似文献   

20.
农村妇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家庭、婚姻、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重视和研究农村妇女的心理健康问题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要求的,它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