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洞庭湖渔业资源现状、基本特性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建平 《内陆水产》2002,27(7):44-45
洞庭湖位于长江中下游,湘北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14°41″~113°10″,北纬28°30″~30°21″,城陵矶水位34米时,面积为28.2万公顷,为全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由东、南、西三个湖泊群组成,一面承受湘、资、沅、澧四水的汇注,一面接纳长江自松兹、太平、藕池三口分泄的水量,经过湖泊调蓄后,从城陵矶注入长江,是长江最大的通江调蓄湖泊,在长江流域渔业生态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被誉为长江渔业资源的宝库和鱼类种质基因库。因此,保护洞庭湖渔业资源,具有重要深远意义。1渔业资源现状1.1丰富的…  相似文献   

2.
小体积网箱养殖不同鱼类的试验陈云波(皖西联合大学,六安237010)陈荣宁(舒城县库区办231000)安徽省龙河口水库座落在舒城县西南山区,东径116°45′、北纬30°18′,为湖泊型水库;库面宽阔,东西长,养殖水面30km2;库区水源充沛,水质清...  相似文献   

3.
东海区渔业水域图(第一批)图1东海近海中上层鱼类分布洄游示意图中上层鱼类主要包括鲐鱼、蓝圆、鳓鱼、马鲛鱼等,其中鲐鱼的产卵场主要分布于北纬27°-28°30',东经122°30'以西、北纬27°45'-30°30',东经122°-123°15'及北纬34°15',东经121°30'以西水域,产卵期3-5月。索饵场主要分布于北纬30°-32°30',东经122°30'-125°00'和北纬32°30'-34°30',东经123°-125°30'水域,索饵期5-10月;越冬场主要位于北纬25°30'-30°和北纬…  相似文献   

4.
1982年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建立呼玛河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东经123°3'—126°40',北纬52°35'—51°20',面积为3000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大麻哈鱼、鳇鱼、细鳞鱼等特产鱼类。呼玛河沿岸地貌是丘陵山区,生长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和天然次生林,沼泽地与河流长满了野稗、水葱、香蒲等水生植物,岸边野生动物有水獭、麝鼠等,主要的珍贵冷水鱼有:1大麻哈:体侧扁、呈纺锤型、口端位,口型大,上下颔不相愈合,体长可达77—81cm,体重达4.5kg左右,体色变化大,产卵时浓。大麻哈鱼属洄游鱼类,每年秋季…  相似文献   

5.
呼玛河发源于大兴安岭吉里山西侧,地处北纬51°13',东经122°4'—121°3',位于大兴安岭的北部,黑龙江省的西北部,经呼中、碧水、塔河、呼玛等县(区),在呼玛镇荣边乡汇入黑龙江。呼玛河全长524公里,属黑龙江上游右岸较大的支流,流域面积3140平方公里,河宽110—118m,水深2.5—4.0m。该河地形属低山丘陵区,平均海拔800m,河砾底质,水质澄清,透明度为20—30cm。水温为0.1—18℃,结冰期为11月上旬—4月上旬,ph为6.6,氧量8.3mg/L。一、气候特征该河区属寒温带,呈现冬季…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土著鱼类种类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海省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地域辽阔,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形成了水生浮游动植物-水生昆虫-鱼类-鸟类-湿地的复合生态共生体系,其中土著鱼类在该生态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介绍了青海省50种土著鱼类的种类、分布水域、濒危状况,并提出了一些保护建议:设立青海省重要渔业资源禁渔区(包括玛柯河水域常年禁渔区及种质资源保护区;长江通大河段、澜沧江上游常年禁渔区;青海湖、扎陵湖、鄂陵湖、星宿海禁渔区等);利用现有增殖放流设施加大土著鱼类的增殖放流;进一步加强青海省黄河段水利水电工程渔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及补偿机制的研究;开展渔业环境监测工作;加强多方合作筹措保护资金.  相似文献   

7.
我国湖泊分布很广,面积很大,其中栖息繁衍的鱼类种类很多,有些大湖(如洞庭湖、太湖、鄱阳湖)均在100种以上。可以进行鱼类等经济水生生物增养殖的湖泊数量很多,总面积约2,800余万苗。湖泊是我国淡水渔业生产的重要水域,湖泊渔业生产历史上多是以捕捞自然鱼类为主,由于对水域生态效益的忽视,对水产生产的重视不够,并一度受“以粮为纲”的影响,围湖造田,水利、水工设施闸坝的阻隔,  相似文献   

8.
洞庭湖水系资江干流鱼类资源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江作为洞庭湖一级支流,对洞庭湖乃至长江水系鱼类资源的维持或补充有着重要作用。为了解资江的鱼类资源现状,于2010年11月~2012年12月对湖南境内资江干流鱼类资源进行调查。共采集鉴定鱼类82种(包括1种湖南鱼类新纪录,2种引进种),隶属7目18科52属。种类组成以鲤科鱼类为主,占48.78%。鱼类物种数按上、中、下游依次增加,分别为52种、73种和77种,其中上游与中、下游之间鱼类群落为中等相似,中游与下游鱼类群落为极相似。资江鱼类在洄游、摄食、栖息习性等生态类型上呈现多样化特征。调查江段渔获物组成虽存在差异,但主要以鲫( Carassius auratus ) 、鲤(Cyprinus carpio )、蟹( Hemiculter leucisculus) 、翘嘴鲐(Culteralburnus)、蒙古铂(emongolicus)、蛇绚(Saurogobiodabryi)、鲇 ( Silurus asotus ) 和黄颡鱼(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 等湖泊定居性鱼类为主,“四大家鱼”等洄游性鱼类所占比例极低,鱼类小型化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以西沙群岛七连屿(16°55''N~17°00''N,112°12''E~112°21''E)为代表的典型小尺度范围内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及分类多样性,本文以20世纪70年代、2018—2019年南海七连屿鱼类调查资料为基础,总结七连屿礁栖鱼类物种组成,并利用分类学多样性指数和(科级)多样性测度指数对七连屿珊瑚礁鱼类物种组成及分类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七连屿海域礁栖鱼类隶属于8目33科70属175种,其中鲈形目(Perciformes)鱼类占绝对优势,占比81%;平均分类差异指数(Δ+)约为54.19,分类差异变异指数(低于东海陆架、大亚湾和渚碧礁;其G-指数)平均值为3.09,标准化的F-指数、指数综合来看,七连屿礁栖性鱼类物种多样性较高,且其科、属的分布在历史上较为合理,但2018—2019年科属多样性显著降低,建议对其及时予以保护。  相似文献   

10.
长江天鹅州故道鱼类群落种类多样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3年2月至1994年1月,在长江开敞型的天鹅洲故道采集鱼类49种,分属5目13科,其鱼类群落由湖泊型鱼类和江河型鱼类组成。Shannon指数、Wilhm改进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3.70、4.19和0.89;均度为0.66。年总渔获量为374530.8kg,其中青鱼、草鱼、鲢及鳙共占17.97%。由于捕捞过度,天鹅洲故道鱼类群落表现为强烈的小型化、低值化趋势,年总渔获量的66.18%为小型、低值鱼类。  相似文献   

11.
:2002年7月~2003年4月,通过对长江中游6湖(西洞庭湖、黄盖湖、西凉湖、斧头湖、涨渡湖和赤湖)的实地调查,分析了各湖泊不同时期鱼类物种多样性结构及变化。结果表明:6湖鱼类物种数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但西洞庭湖损失的物种数最少;从各科减少的物种数来看,鲤科减少最多,为7~27种,其次是鳅科和鎨科。经聚类分析,通江湖泊与阻隔湖泊有着明显差异。各湖鱼类物种与高级分类阶元在数量上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各湖鱼类在属水平上的物种频次分布均具规律性,随着物种数/属的增加,频次迅速减少,且乘幂模型拟合较好。认为长江中游湖泊的野生鱼类资源已经严重衰退,当前急需采取有效措施保护野生鱼类。  相似文献   

12.
蒙古鲌的制种及增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古鲌B.mongolicus mongolicus(Basilewsky)俗称红梢。属鲤科、鲌亚科、红鲌属。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一些湖泊及黑龙江流域的镜泊湖。该鱼生活在水体中上层,较活泼,游泳能力强,为凶猛肉食性鱼类,其肉质好。为鱼中上品,非常适合大湖放养增殖,是红鲌属中继翘嘴鲌后的又一名优新品种。为了调整湖泊增养殖的品种结构。开发和增加新的增、养殖对象,充分挖掘湖泊生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湖南洞庭鱼类良种场进行了规模化批量生产蒙古鲌鱼苗和池塘养殖、大湖增殖技术开发、研究。本文将介绍蒙古鲌的制种及增养殖技术,以期为广大养殖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鱼类和水生动物基因组作图研究的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童金苟 《水产学报》2001,25(3):270-278
鱼类和水生动物基因组作图(genome mapping)研究落后于陆生动物。水生经济动物的遗传图谱只是最近二、三年才有报道[1-3]。虽然起步晚,但以鱼类为代表的水生动物的基因组研究已经有了可观进展。本文试图从如下几个方面作一综述:1.分子遗传标记及其在基因组作图研究中的应用,2.水生动物基因组研究的现状,3.水生动物基因组作图的前景。1 分子遗传标记及其在基因组作图研究中的应用1.1 分子遗传标记 遗传标记一般可分为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和DNA分子标记。其中只有DNA分子标记是核苷酸水…  相似文献   

14.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鱼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外采样时间分别在2006年9月(雨季洪水期)和2007年4月(干季、枯水期),先后2次对怒江进行调查采样。2006年9~10月对独龙江进行采样调查。结果表明,云南贡山县有鱼类30种,隶属3目、4科、17属;其中,土著鱼类25种,隶属3目、4科、15属,分布于怒江水系的鱼类15种,隶属3目、4科、11属;独龙江(伊洛瓦底江上游)水系鱼类15种,隶属3目、4科、10属。全县土著鱼类中,鲇形目鱼类最多,有13种,占总数的52%;鲤形目类有11种,占总数的44%。  相似文献   

15.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其充足的水资源和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据不完全统计,长江流域有水生生物1100多种,其中鱼类370多种,底栖动物220多种,其它水生植物上百种。长江还拥有许多珍稀、特有鱼类和野生动物,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在我国淡  相似文献   

16.
史为良 《内陆水产》2000,25(5):45-46
1引种驯化的概念1.1引种和移植通常把鱼类或其他水生生物从一个国家或地区引入另一国家或地区称为“引种(introduction)” ,将国内或同一地理分布区的生物从一个水域移入另一水域称为“移植(transplantation)"。1.2驯化移植和驯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把鱼类移到与原栖息条件相近的水域叫移植 ,如把长江中下游的团头鲂移入全国许多湖泊、水库 ,其基本自然条件未发生变化 ,仍只能叫移植 ;把鱼类移植到与原产地自然条件不同的新水域 ,鱼类要在某种程度上改变自己的形态构造、生理习性以适应新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7.
<正> 一、淡水水域生态类型水是生物体重要的组成部分,陆生动物体内含水量约为体重的5%,水生生物体内含水量约为70~90%,鱼体含水量一般在70%左右,没有水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将停止。鱼类不仅体内含水量较高,除少数种类外,终生生活在水里,没有水环境就没有鱼类,因此水对鱼类来说,较陆生动物更为重要。我围淡水资源比较丰富,仅次于巴西和苏联,居世界第三位。据统计,我国内陆水域总面积在3亿亩左右,(其中湖泊水面8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南昌市面积1 km2以上湖泊的鱼类群落结构及其物种多样性特征,探究影响湖泊鱼类群落结构空间分布的环境因子,于2019-2020年在南昌市13个湖泊进行了鱼类资源调查。结果显示,采集到的39种鱼类隶属5目、9科、33属;优势种以鲫(Carassius auratus)、?(Hemiculter leucisclus)为主;不同湖泊的鱼类群落结构被划分为3个类群,与湖泊功能定位密切相关。鱼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值平均值为2.15,丰富度指数平均值为2.97,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9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与湖泊面积、水深、pH和透明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冗余分析(RDA)表明,水深、pH、总氮和氨氮是引起鱼类群落结构在南昌市不同湖泊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人为活动干扰可能对调查区域内湖泊的鱼类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特征施加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环境DNA技术在我国已被应用于水生生物监测,但鲜见于湖泊鱼类监测。为探索适用于浅水湖泊鱼类的环境DNA检测方法,掌握邵伯湖鱼类物种组成,于2018年11月利用环境DNA技术对该湖泊的鱼类群落进行监测。共采集邵伯湖15个位点水环境样本,利用线粒体DNA 12SrRNA区域引物和COⅠ区域引物分析鱼类多样性。2种引物相比,12SrRNA引物对鱼类的检测能力显著优于COⅠ引物:12SrRNA引物共检出50 427条鱼类序列,分属71个鱼类运算分类单元;COⅠ引物仅检出990条鱼类序列,分属16个鱼类运算分类单元。利用宏条形码共检出鱼类40种(6目12科),其中36种鱼类的DNA序列注释到种,4种鱼类注释到属。各位点鱼类物种检出数为10~32种,检测到的序列总数较多的物种为鲤、鲫、革条■、鳙、兴凯■等。环境DNA检出的福建小鳔■和粘皮鲻虾虎鱼在传统形态学调查中鲜有检出,进一步丰富了邵伯湖鱼类名录。研究结果表明,环境DNA技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且对生境无干扰,适合浅水湖泊鱼类群落监测。  相似文献   

20.
珠江由西江、北江、东江和珠三角众网河组成,是我国南方最大的水系,历来也是我国传统的鱼米之乡。 珠江流域鱼类有385种(其中140多种为珠江特有),几乎占全国淡水鱼类种类的半壁江山,种质资源非常丰富,居我国江河之首,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水生生物基因库和淡水渔业生产基地,著名的中华鲟标本就采集于西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