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虹鳟鱼俗称鳟鱼,属鲱形目鲑亚目鲑科鳟鱼属,原产于北美州的太平洋沿岸溪流中,属于底层冷水性鱼类.虹鳟鱼雄性性成熟早于雌性.虹鳟鱼雄鱼性成熟一般在2~4年,雌鱼性成熟在3~5年,通常成熟雄鱼以2龄、雌鱼以龄居多.虹鳟鱼孵化对条件要求较严格,虹鳟鱼卵在孵化时应避免强光刺激和外来环境的干扰,所以受精卵孵化应尽可能在室内进行,孵化室面积可根据生产苗种的量来决定.培育数百万尾稚鱼,孵化室在200 m2左右即可.另外,育种孵化室应靠近水源,水质一定要清洁,无污染.池底应高出地面,便于水和污物的排出.延长每天的光照时间可促使产卵期提前,但是不应超过12 h.在平均水温过高的水体中,虹鳟的性腺也会不能按期成熟,不仅会出现异常卵,而且卵的发眼率显著下降.受精卵孵化的水温的范围6~13℃,最适水温为8~10℃.在水温10℃时,孵化期为30d左右.  相似文献   

2.
一、亲鱼: 神仙鱼是产卵繁殖,体外受精。性成熟时雌雄鱼择偶配对,临产时相互追逐发情.在产卵过程中雌雄鱼互相陪伴,然后雌鱼排卯而雄鱼尾随射精于卵子上使其受精。卵粘附于繁殖器具上孵化。在受精孵化过程中.亲鱼会时常守在鱼卵附近,并经常用一双胸鳍不停扇动卵子表面水流,增加鱼卯的供氧.轮流守卫鱼卯、遇有敌人,通常一鱼守卫、一鱼出击把敌人吓跑。  相似文献   

3.
<正>2.取卵方法雌鱼含卵孵化一般会持续20天左右,鱼苗才能发育成熟,在此之间雌鱼一直处于不进食的状态,身体消耗巨大。雌鱼在孵化期间受惊后会出现吐卵或吞卵的情况,影响孵化率。在工厂化养殖中,为保证阿里鱼的出鱼率,同时做到苗种规格一致,一般会采取取卵后统一孵化的方法。可在投喂时观察雌鱼的状态,当发现雌鱼含卵时,在1周内实施人工取卵。取卵时应佩戴实验专用手套,将含卵雌鱼用捞网捞出并轻轻放置于预先准备好的毛巾上,并用毛巾包裹雌鱼身体。  相似文献   

4.
于2017年4月底至6月初,进行台湾泥鳅的人工繁殖。亲鱼为天津鸿腾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2014年春天从我国台湾省引进。共选用台湾泥鳅约2 500kg,其中雌鱼约1 800kg;雄鱼约700kg,雌雄比例约为2.5∶1,雌鱼、雄鱼平均体重分别为121.88g、126.98g。雄亲鱼平均"胸鳍长/体长比"为15.71%,显著大于雌亲鱼的10.08%(P<0.001),并且雌、雄鱼之间数据不重叠。雌鱼背部肌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加鲫鱼脑垂体催产,雄鱼不使用催产素。人工授精后,将受精卵均匀地洒在孵化池内的网框上进行孵化,孵化水温18.5~22.5℃,受精约48~52h后破膜孵化。雌鱼每尾产卵量28.7g,平均每克卵数2 061粒,受精率82.98%,平均孵化率97.4%。2017年获得水花约7亿尾。  相似文献   

5.
2015年7月,在大理州鹤庆县黑龙潭采集性腺成熟的秀丽高原鳅个体200尾,在水温17.0℃条件下,以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5μg/k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IU/kg的药剂背部肌肉一次注射(雌鱼0.2mL,雄鱼减半),获卵1517粒,效应时间约24h。秀丽高原鳅卵呈黏性,成熟卵粒卵径为1.03mm,发育至眼囊出现时达到1.33mm,在水温(17.5±1.0)℃条件下,观察受精卵的胚胎发育过程,经历卵胚盘形成阶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胚阶段、神经胚形成阶段、器官形成阶段和孵化出膜阶段共7个阶段,经约77.75h孵化,开始出膜,出膜后仔鱼全长3.66mm,卵黄经约120h吸收后,开始平游觅食。  相似文献   

6.
用剂量为3000-4800尔格/毫米^2的紫外线使虹鳟精子失活,使其与虹鳟卵授精,授精后40分钟,该卵在26-28℃水浴10分钟,然后常规孵化和饲育,辐射雌核发育二倍体虹鳟发生率达86.7%。在其刚开食时,投喂每公斤饵料含5毫克17α-甲基睾丸酮的药饵三个月,然后常规饲育,最后育成假雄鱼占74%的群体。用此假雄鱼与正常培育的雌鱼受精,产生了全雌后代群体。  相似文献   

7.
李禾  李军  王泽仁 《水产科技情报》2015,42(4):202-204, 208
用浅层地下水和河水的混合水将引进的西伯利亚鲟水花鱼苗在水泥池中培育成8龄性成熟亲鱼。在第一次产卵前3~4个月,以2种不同的降温方式使亲鱼越冬。I组17尾雌鱼,17尾雄鱼,水温7~8 ℃;II组19尾雌鱼,20尾雄鱼,水温7~10 ℃。催产前10~15 d将水温升至16~17 ℃。经人工催产,I组10尾雌鱼排卵,14尾雄鱼排精;II组9尾雌鱼排卵,15尾雄鱼排精。雄鱼采用导管法取精,雌鱼切开输卵管手术取卵。试验结果,共获成熟卵19 490 mL,计87.17×104粒,用半干法授精,获受精卵66.22×104粒,受精率17.5 %~90.0 %;孵出鱼苗39.6×104尾,孵化率20.0 %~71.7 %。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鲟在水泥池中经人工饲养、培育能达到性成熟,可用来进行人工繁殖。  相似文献   

8.
乌鳢人工繁殖中关键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鳢雌、雄鱼性腺发育不完全同步,雄鱼迟于雌鱼;准确地鉴别雌鱼的性腺发育成熟程度的方法是用挖卵器挖卵检查;仔鱼成活率高低的关键是开口饵料供给是否及时和仔鱼能否获取足够的氧气。  相似文献   

9.
我们于5用10日和5月16日在锡山市洪伟名水产买业啻限公司堰析分公司进行了二批鳜鱼的催产、孵化,其结果如下:第一批取雌鱼3尾,均为500g左右,注射绒毛膜激素(HCG),剂量力2000国际单位/kg,雄鱼1尾,剂量减半,打针后向地内在入温水,使温水保持25℃,30小时后发情产卵,获得卵1.5方粒,进行人工授精后入抛水式孵化缸进行孵化,出苗仅2000尾左右。第二批取雌鱼3尾,其中1尾为2100g,另二尾均为500g左右,雄鱼2尾,剂量同第一批催产,孵化过程同上,获得卵3万粒,最后共出苗2.3万尾。造成二批人工繁殖出苗数明匾差易的原因主要有:…  相似文献   

10.
<正> 在天津市水产学会的关心和指导下,1982年8月1日,在新地河水库渔场分池时,发现8尾红色草鱼(实际数量多于8尾)。红草鱼来源:为一般草鱼亲鱼人工授精卵孵化培育得到的。1982年6月14日下午,对草亲鱼(雌鱼重6公斤,雄鱼重5公斤)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催情注射,剂量为雌鱼15微克/公斤+1个鲫垂体,雄鱼减半。亲鱼体色正常,呈茶黄色,背部青灰而腹部灰白,胸鳍和腹鳍带灰黄色,其余各鳍色较淡。6月15日上午6时进行人工授精,受精卵放环道孵化,6月20日鱼苗下塘,8月1日分池时发现红色草鱼,体表呈鲜艳的  相似文献   

11.
史氏路是黑龙江大型经济鱼类,人工养殖在我国刚刚开始,市场看好。关于史氏鳄的人工养殖技术已日趋成熟,但催产多是在水温16-24℃下进行,笔者于1999年5月20日在水温为l(k-1℃的低温下,对江边挂养的史氏势雌鱼2尾、雄鱼4尾进行了催产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1.受试材料:史氏抢雌鱼两尾,体重分完IJ为sotg和svtg;雄鱼‘尾,体重分别为10kg、7kg、15kg、skg。雌雄亲鱼均有不同程度的约伤。催产前,用取卵器取卵检查雌鱼,卵细胞发育到w期中,挤压雄鱼腹部,不能挤出精液。2拴养地点:亲鱼拴养在江边背风处,底质…  相似文献   

12.
国外简讯     
鱼类雌、雄性的定向培育日本北海道大学小野里教授应用鱼卵和精子的遗传工程技术,对鲑科八种鱼类的雌、雄稚鱼作了定向培育试验,业已获得成功。该项技术可望对鱼类的品种改良及增产方面发挥作用。研究认为:在生产雌鱼时,先用紫外线照射雄鱼精子,破坏其染色体后再让其与卵结合。这种受精卵不进行分裂,但在施加650~700大气压的情况下,则卵中两条雌性染色体就开始细胞分裂,从而全部育成雌鱼,但其孵化率低于通常的鲑科鱼类(90%),为60%,同时这种雌鱼由于亲鱼的隐性遗传基因强,所以繁殖率低,然而通过选育,用同样方法连续培养2~3代,则可得到较好的纯系雌性鱼。生产雄鱼时,相反地把卵的染色体破坏,使其与普通的精于受精。一般,受精卵的染色体各具雌、雄鱼的一半,但在受精卵分裂时施加与上述相同的压力,  相似文献   

13.
松江鲈鱼繁殖习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松江鲈鱼繁殖洄游、产卵场作了报道,对松江鲈鱼的胚胎发育和幼鱼形态作了描述和研究。松江鲈鱼是一种降海产卵鱼类,在淡水中长成的亲鱼于每年十一月开始向河口洄游,进入浅海产卵。产卵盛期在二月下旬至三月上旬;黄海南部潮间带的蛎牙礁是松江鲈鱼的一个产卵场;卵产于牡蛎壳堆的洞穴顶部。雌鱼产卵后即离开洞穴移向沿岸近处开始索饵;雄鱼留在洞中有护卵的习性,护卵结束后亦离开产卵场开始索饵。雌鱼的怀卵量是5100-12800粒。产出的卵具很强的粘性,结成团块,呈桔红、桔黄色或淡黄色,卵径为1.48—1.58毫米。受精卵在4—14℃水温条件下,约经26天孵化。在胚胎发育中见不到鳔的原基。刚孵化的仔鱼全长5.3—6.3毫米,偶可作垂直运动,但更多时间静卧水底。每年的4—6月,幼鱼溯河进入淡水成长。为保护松江鲈鱼资源,应充分注意到它过河口繁殖的习性,应适时开放通海河道的水闸,以利于亲鱼降海产卵和幼鱼溯河进入淡水育肥。  相似文献   

14.
双斑东方〖Fugubimaculatus(Richardson)〗分布于我国黄海南部、东海和南海。该鱼在江苏、浙江地区十分畅销,国际市场大,养殖前景好,是我国潜在的养殖优良种类之一。笔者于去年3月进行了双斑东方人工繁殖,现将有关卵的不同孵化方式试验介绍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孵化试验用卵来源于3月27日从泉州湾双斑东方自然产卵场采捕到一组亲鱼,雌雄比例为1∶2,采用催产激素(雌鱼按体重注射LRH-A23微克/千克,雄鱼注射剂量减半)催产出的卵,获卵数为22.4万粒。2.孵化工具(1)水体积为0.25米3的普通家鱼用孵化桶…  相似文献   

15.
报刊要闻     
《河北渔业》1993,(4):44-47
<正> 淡水鲳繁殖和混养淡水白鲳人工繁殖期间要抓好三个环节。1.亲鱼培育阶段:以投喂豆饼、小麦、瓜果、菜叶及颗粒饵料为主,3月份后投喂青草、大麦芽.每天加注新水,饵料需经浸泡,日投食量为体重的5~6%;2.催产阶段:用淡水白鲳脑下垂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LRH-A等药物进行胸鳍基部注射、雌鱼有效制量3.8~7.8mg/kg,雄鱼1.4~4.5mg/kg;3.孵化阶段:当受精卵卵径1~1.1mm、卵周隙22mm时,每毫升溶卵11粒采用孵化缸孵化。1991年进行混养试验,与淡水白鲳混养的主要品种有罗非鱼、花白鲢,此外还有少量白鲫和鲤鱼。5  相似文献   

16.
西伯利亚鲟的人工繁殖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取7龄西伯利亚鲟(AcipenserbaeriBrandt),第1次产卵前4个月,放入2组不同温度的水池中越冬,Ⅰ组水温13~14℃;Ⅱ组7~8℃。每组4尾雌鱼,6尾雄鱼。催产前水温升至15~16℃,人工催产结果,Ⅰ组1尾雌鱼排卵和2尾雄鱼排精,Ⅱ组3尾雌鱼排卵,5尾雄鱼排精;雌鱼排卵全部采用输卵管切割手术取卵,获得成熟卵3.26kg,共计21.5×104粒;用“半干法”授精,获受精卵19.11×104粒,受精率86.7%~95.6%;孵出鱼苗12.5×104尾,孵化率40%~68.9%。结果说明,在人工培育条件下,西伯利亚鲟能够成熟并成功地进行人工繁殖;产前培育温度变化对西伯利亚鲟性腺发育和人工繁殖效果有明显影响;与养殖施氏鲟的人工繁殖比较,催产效应时间基本相同;雄鱼发育较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我国北方塘沽盐场产的卤虫(Artemia salina)休眠卵作为孵化培养的试验材料,对卤虫的形态进行解剖观察并作详细叙述。卤虫以单细胞藻及有机碎屑为饵。一生中经过无节幼虫期、后无节幼虫期、拟成虫期和成虫期的变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经过多次蜕皮,每蜕皮一次,身体就长大一次。雌雄虫的形态区别主要在于第二触角和生殖器官。雄虫一般极为少见。雌虫产两种类型卵子:休眠卵和非休眠卵。后者为孤雌生殖。卤虫的生长和性成熟与其水温等有关系。水温高,生长成熟都比较快。水温还和休眠卵的孵化速度有关。平均水温20.8℃时,经46小时开始孵化;25℃经24小时开始孵化;29.5℃经12小时开始孵化。孵化水的波美氏度(卤度)以4—5度最为合适。在缺乏光照时,孵化率大为下降。卤虫无节幼虫是世界海产鱼、虾幼体的著名活饵料。因此,对其孵化、培养条件的进一步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大口鲇是一个新的优良养殖品种。我们在几年的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现这种鱼的抗病力较强,成鱼养殖阶段从未发生鱼病。但在鱼卵孵化、苗种培育和亲鱼饲养阶段,曾有几种鱼病发生,有的疾病若不迅速诊治,危害较大。现将这几种鱼病防治情况小结如下。 一、水霉病 1.症状及危害。该病主要在鱼卵孵化阶段发生,水温低下19(以下更为严重。首先是在寡卵上滋生棉絮状水霉菌丝,随之在好卵上蔓延滋长,菌丝侵入卵膜内,夺取营养,破坏胚胎发育,传播发展很快,若未及  相似文献   

19.
一、选择雌、雄亲鱼的问题1.从胸鳍、背鳍和白斑点鉴别雌、雄鱼(1)胸鳍雌鱼胸鳍宽而前端圆;雄鱼的胸鳍较雌鱼大,形狭而前端尖,且在胸鳍的第2软条的基部上,有一个小骨板。(2)背鳍在5~6月的产卵期,雌鱼背鳍的末端两侧,没有肉质的小隆起,而雄鱼在同一部位,有明显的肉质小隆起。(3)白斑点在5~6月的产卵期,雌鱼横腹的腹鳍上部有一个白斑点,雄鱼则无。特别是在产卵期捕捞的野生雌泥鳅,几乎都有白斑点。这个白斑点是产卵后的特征。由于产卵时,雄鱼紧紧卷住了雌鱼,压着雌鱼的腹部,鱼卵得以向体外排出,与此同时,雄鱼放出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在这过程中雄鱼的  相似文献   

20.
选择雄鱼时,应选择体色鲜艳,体型健状,尾柄肥大,会来回地追逐雌鱼的雄鱼,选择雌鱼,则要注重尾鳍的形态、颜色等,均能表现其品种应有的特征。最好是已产下一次仔鱼的雌鱼,其腹部膨松,色暗,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