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高效节能木材真空干燥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制出一种带有热能回收装置的木材真空干燥系统,并探讨了对流加热连续真空干燥新工艺。马尾松(pinusmassoni-ana)小方材从初含水率37%干燥到7%仅需21h,每干燥1m~3木材耗电34.7kWh,耗汽144.7kg。初步运行试验结果表明,该项技术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和较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切口处理对落叶松方材高频/真空干燥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兴安岭落叶松髓心方材采用纵向切口处理后,进行高频/真空干燥试验。结果表明,落叶松髓心方材切口处理,能明显减少表面开裂,总表裂长度降低了39%~50%;对干燥速度、含水率分布以及干燥收缩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罗建才 《福建林业科技》1995,22(2):79-80,36
杉木小径材胶拼技术以6-12cm的衫木小径材为原料,通过制材、胶拼、干燥和加工等工艺,生产出较大规格的板方材,可代替杉木中、大径材用于家俱、建筑等行业。  相似文献   

4.
木材干燥 第2讲 锯材干燥基准的分析和选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炼百 《林产工业》2002,29(3):48-50
干燥基准是木材人工干燥过程中调节干燥介质温度和湿度变化的程序表,为干燥过程调节的依据。干燥基准是木材干燥工艺的核心,对木材干燥质量的优劣和干燥速度的快慢有决定性的影响。1 干燥基准的种类 干燥基准的种类主要有含水率基准(含波动和半波动基准)、时间基准和连续升温基准三种。1.1 含水率基准 根据木材的含水率阶段控制介质的温、湿度参数。这是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基准。通常随着木材含水率的降低,分阶段地升高介质的温度,降低介质的湿度。但干燥硬阔叶树材厚板或方材时,由于板材中心的水分很难向外排除,故周期式地升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频加热的方法对竹方材进行软化处理,主要研究了不同竹方厚度、含水率、高频电压、加热工艺对竹方材软化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极板间距增加,竹方材加热到软化温度70℃的时间逐渐延长,极板间距每增加20 mm,到达软化温度时间就要增加近60 min;竹方材含水率接近纤维饱和点时软化升温速度最快,纤维饱和点以上时软化升温速度高于纤维饱和点以下时,同时含水率过高,两极板容易被击穿,但是高含水率竹方材加热均匀;高频电压越大,竹方材升温越快;在低压半压时,竹方材各点温度达到40-50℃,温度不再升高;间歇式加热2(加热2 min,停止1 min)平均温度高于间歇式加热1(加热1 min,停止1 min)3.9℃·min-1。  相似文献   

6.
研究以杉木制材板皮为原料,采用梳解加工法制造杉木积成材的制板工艺。结果表明,密度为0.6g/cm^3,厚为16mm的杉木积成材,其较佳制造工艺为木束条含水率6%-9%,施胶量8%-9%,热压压力2.0MPa,热压温度160℃。热压时间10min。  相似文献   

7.
1被干燥材料1.1装修用本方树种:东北产白松;规格:4000mm×40mm×30mm;初含水率:经过阻燃处理后大于80%;要求终含水率:经过人工干燥后应达到12%~15%。1.2装修用胶合板产地:印度尼西亚;树种:柳按;规格:2400mm×1220mm×4mm,2400mm×1220mm×5mm,2400mm×1220mm×9mm,2400mm×1220mm×12mm;初含水率:经过阻燃处理后为95%~100%;要求终含水率:经过人工干燥后应达到10%~12%。2干燥设备采用哈尔滨市兴华木村干燥设备厂生产的木质阻燃材料专用干燥设备,干燥介质为湿空气,蒸汽加热。设备配有外围壳体、供热系统、调…  相似文献   

8.
利用太阳能干燥木材的方法,1961年以来很多研究机关都在研究,采用这种方法的目的是为了缩短干燥时间,而木材最终含水率也能够降低. 这项报告是介绍试验装置的概要和天然干燥与太阳能干燥试验结果的比较. 试验装置的概述试验装置在拜思州哈姆地区,处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中部,平均日照时间很长,与其他地区比较是有利的环境.为了太阳能干燥和天然干燥的比较,分别设立了试验装置(见图).木堆长5 m(东西方向)、宽2.5m.太阳能干燥装置南面高2.5 m,北面高3.7 m.为了夏季太阳光射到屋顶,向南倾斜25°,装置的骨架用宽12c m的方材,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以导热油作载热体,采用高温(170℃)连续热压干燥的方法,干燥美洲黑杨厚单板。可在4min内,将3mm厚的生材单板干至5.1%的终含水率。干单板平整、光滑、终含水率均匀,无撕裂。单板厚度干缩率平均为6.8%,高于网带传送对流干燥的单板3.3%;横纹于缩率4.8%,低于对流干燥的单板7.9%。研究结果表明,此法干燥速生杨木单板是可行的,用此厚单板压制的单板层积材(LVL)已出日到日本。  相似文献   

10.
成材室干过程是否存在没有应力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1是索柯洛夫著《木材干燥》书中有关成材干燥过程中的含水率、内部应力与变形示意图。图1中第Ⅲ行是所谓成材干燥的中间时期内的状态。索柯洛夫认为:“这一状态是干燥的中间时期所特有的,内部各层的含水率已低于纤维饱和点,……中间时期是为时极短的过渡时期,这时期内木材内没有应力(图1—Ⅲ,B)”,且“锯开的方材的两半不变形(图1—Ⅲ,Г)”。另外,由示意图(Ⅲ,б)可以看出:如果将方材锯成齿状,则各齿的长度都是一样。上述论点及示意图,在我国有关木材干  相似文献   

11.
以40 mm厚的辐射松(Pinus radiata)和人工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锯材为对象,研究高温干燥过程中干燥温度和锯材含水率对萜烯类产物释放浓度的影响,并与辐射松常规干燥中的萜烯类释放浓度作比较。高温和常规干燥过程中采抽气样次数均为5次,抽气速度为1.0 L/min,采样时间为30 min,采用Tenax管收集干燥过程中萜烯类产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其成分及浓度。结果表明:高温干燥辐射松萜烯类释放浓度高于常规干燥辐射松与高温干燥人工林杉木,但萜烯类挥发物的组分有所差别。常规干燥辐射松锯材萜烯类释放浓度对环境是安全的,然而在高温干燥过程中,尤其在干燥中后期,当萜烯类挥发物浓度大于1.5 mg/m3时,对辐射松和人工林杉木释放萜烯类挥发物应采取回收措施,以确保对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针对移行材和早材皱缩等主要气干缺陷,拟定出赤桉半干材的干燥工艺,窑干前进行回复皱缩和减小表面硬化的汽蒸处理,窑干至目标含水率时进行终了调湿处理.结果表明:汽蒸预处理可以有效地回复皱缩材和显著地减小表面硬化;5 d内将试材的平均含水率25.61%下降到11.72%;3 h的汽蒸处理和24 h的湿空气处理均可有效地减小含水率梯度和残余塑性变定,但后者效果更佳;板材干燥质量达到国家标准二级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小径木三角形剖分法及其剖分材干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东北林区生长的具有代表性的针、阔叶树种如落叶松、柞术小径木的制材方式及干燥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分析得出,采用三角形剖分法,结合高温、高湿、汽蒸干燥新工艺,可有效解决小径木在干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通过NS(一种化学药剂)改性落叶松材和素材在相同干燥基准下干燥速度和干燥质量的对比试验,研究了Ns改性对落叶松材干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S改性可显著改善落叶松材的干燥性能,40mm厚板材平均干燥速度可提高48%以上,各项干燥质量指标均高于国家二级标准,完全可满足家具等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在对企业50 mm 厚进口辐射松锯材干燥生产调研的基础上,检测和分析干燥速率、干燥周期和锯材干燥质量 的相互关系,制定常规干燥优化工艺和高温干燥工艺。结果显示:以满足国家标准干燥锯材质量二级材的要求为前 提,常规工艺干燥周期可由10.75 d 优化至6.20 d,高温干燥周期仅需3.69 d,干燥效率大幅提高。推荐使用优化的 高效干燥工艺,有条件的企业可采用高温干燥工艺,进一步提高干燥效率。  相似文献   

16.
木材干燥的太阳能供热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我国利用太阳能干燥木材的概况,北京林业大学研制的太阳能与热泵除湿机联合干燥系统;着重介绍了其中的太阳能供热系统实验研究的某些项目,如平板与网板型空气集热器,集热器的202与303阵列布置,以及集热器内不同空气流量(流速)对集热器内空气的温升、得热量及热效率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些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蒸汽爆破预处理对柞木地板坯料干燥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平  庄寿增  刘彬  刘进 《木材工业》2007,21(3):39-41
对柞木地板坯料进行了压力为0.25、0.4和0.55 MPa的蒸汽爆破预处理,并与未处理的对照材进行对比.结果认为:前者干燥速度分别提高了13.6%、27.3%和36.4%.蒸汽爆破预处理的压力越大,干燥速度提高的越多;在设定的试验压力范围内,柞木试材的力学强度未受影响.  相似文献   

18.
顾炼百 《木材工业》1991,5(1):16-19
本文阐明了毛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板材窑干前的处理,高效窑干的设备、工艺及其实用价值。生产实践证明,泡桐板材的高效干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云南铁杉干燥过程中变色的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云南铁杉在干燥过程中的变色问题是困扰许多木业企业的一个技术难题。笔者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和实践 ,从其木材组分入手 ,分析了在干燥过程中云南铁杉变色的原因 ,制定了减轻变色程度的干燥工艺措施 ,使铁杉干燥过程中的变色率降至 10 %以内 ,其质量达到国标规定相应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20.
干燥方法对毛白杨木材力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气干、常规干燥及高温干燥方法,对毛白杨木材进行干燥,并检测分析3种干燥方法对毛白杨木材的抗弯弹性模量(MOE)、抗弯强度(MOR)、冲击韧性及硬度等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干燥方法对MOE及MOR无显著影响,但高温干燥时木材的冲击韧性及表面硬度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