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也木勒白羊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在不同生长时期(0~6月龄)的表达量,采用2-ΔΔCt分析不同生长阶段表达量的差异,旨在掌握也木勒白羊不同生长时期MSTN基因的表达规律,为也木勒白羊肌肉生长性状的选育提供遗传学资料.结果发现,MSTN基因在3月龄也木勒白羊肌肉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月龄(P<0.05),其余各月龄差异不显著(P>0.05);MSTN在脂肪中的表达量0月龄相对较低,随月龄增长,表达量升高,在5月龄达到最高,后随月龄增长表达量降低.MSTN基因在肌肉和脂肪中的表达量随着月龄增长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其表达规律可为也木勒白羊肉用性能的选育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笔者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从也木勒白羊核心群里抽出4.0~4.5月龄羔羊公、母各20只(共40只),进行屠宰、剔肉,并通过测定分析,初步得出了也木勒白羊羔羊的屠宰率(54%)、胴体重(18kg)、净肉率(41.22%)和骨肉比(1:3.7kg)等主要产肉指标指数。研究结果证实,也木勒白羊的脂臀小、净肉多,属于不可多得的产肉型绵羊类群。同时,笔者通过研究为今后也木勒白羊的选育及将来制定品种标准和鉴定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新疆也木勒白羊羔羊体重增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也木勒白羊羔羊从初生到断奶之间体重增长规律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公母羔羊平均初生重的差异不显著(P0.05),而到121日龄时,公羔羊平均体重与母羔羊平均体重之间的差异同样不显著(P0.05),说明也木勒白羊羔羊断奶之前,性别的差异对于公母羔羊体重增长的影响不大,在幼龄期的体重生长强度较强。也木勒白羊公母羔羊体重增长规律与巴什拜羊、阿勒泰羊羔羊有所不同,具有一定的遗传独特性,属于羔羊早熟型绵羊品群。  相似文献   

4.
为了克隆也木勒白羊抑制素α(inhibin α,INHα)亚基基因和表达其重组蛋白质,本试验采集发情期也木勒白羊卵巢组织,并从中快速抽提总RNA,以此作为模板并根据白羊INHα亚基基因编码区序列(GenBank登录号:XM_004004955.1)设计合成1对引物,经反转录扩增获得了也木勒白羊INHα亚基基因编码区全长序列.并将扩增产物克隆到表达载体(pEGFP-N1)的Scal Ⅰ和EcoR Ⅰ酶切位点之间,构建重组质粒pEGFP-INHα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后进行鉴定、测序,证明成功构建了INHα亚基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将也木勒白羊INHα亚基基因与人、大猩猩、牛等动物的INHα亚基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相似度都在50%以上,说明了抑制素基因具有高度保守性.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验证了INHα亚基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在BHK细胞中的成功表达及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5.
为了克隆也木勒白羊抑制素α(inhibinα,INHα)亚基基因和表达其重组蛋白质,本试验采集发情期也木勒白羊卵巢组织,并从中快速抽提总RNA,以此作为模板并根据白羊INHα亚基基因编码区序列(GenBank登录号:XM_004004955.1)设计合成1对引物,经反转录扩增获得了也木勒白羊INHα亚基基因编码区全长序列。并将扩增产物克隆到表达载体(pEGFP-N1)的ScalⅠ和EcoRⅠ酶切位点之间,构建重组质粒pEGFP-INHα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后进行鉴定、测序,证明成功构建了INHα亚基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将也木勒白羊INHα亚基基因与人、大猩猩、牛等动物的INHα亚基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相似度都在50%以上,说明了抑制素基因具有高度保守性。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验证了INHα亚基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在BHK细胞中的成功表达及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也木勒白羊MSTN基因在不同组织(心、肝、脾、肺、肠、肾、尾脂、半膜、半键、股二、股三、背最长肌)表达量的多少,分析MSTN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规律,为也木勒白羊肌肉生长性状的选育提供遗传学资料。结果表明:也木勒白羊MSTN基因在肌肉半膜、半键、股二、股三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织(P0.05),背最长肌表达量显著高于各内脏组织和尾脂(P0.05),尾脂、肝、脾、肠、肾中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织(P0.05),内脏组织中肺的表达量最高,心居于第二,其余各内脏组织表达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MSTN基因在12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内脏和尾脂中的表达量低于肌肉组织。  相似文献   

7.
试验对0~120日龄新疆也木勒白羊羔羊体尺指标、体重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也木勒白羊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选择222只也木勒白羊初生羔羊,每30 d对其体尺、体重进行测量,直至120日龄。结果显示,也木勒白羊公、母羔早期各月龄体重、体尺累积增长差异极显著(P<0.01),公羔生长发育较母羔快,公、母羔30~60日龄生长速度最快,30~60日龄公羔平均日增重(ADG)较母羔多6.8 g/d;体尺指标分析结果显示,体长、体高、管围、脂臀宽和脂臀厚在0~30日龄增长最快,胸围和脂臀长在30~60日龄增长最快,公、母羔脂臀长指标在90~120日龄差异明显;120日龄断奶羔羊体尺与体重表型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羔羊胸围与体重的相关系数最大,脂臀长与体重的相关系数最小。通径分析结果显示,羔羊胸围对体重的直接作用较大,体高、体长、脂臀长和脂臀宽主要通过间接作用影响体重。公羔管围对体重的直接作用大于间接作用,母羔管围对体重的间接作用大于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8.
试验对0~120日龄新疆也木勒白羊羔羊体尺指标、体重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也木勒白羊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选择222只也木勒白羊初生羔羊,每30 d对其体尺、体重进行测量,直至120日龄。结果显示,也木勒白羊公、母羔早期各月龄体重、体尺累积增长差异极显著(P0.01),公羔生长发育较母羔快,公、母羔30~60日龄生长速度最快,30~60日龄公羔平均日增重(ADG)较母羔多6.8 g/d;体尺指标分析结果显示,体长、体高、管围、脂臀宽和脂臀厚在0~30日龄增长最快,胸围和脂臀长在30~60日龄增长最快,公、母羔脂臀长指标在90~120日龄差异明显;120日龄断奶羔羊体尺与体重表型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羔羊胸围与体重的相关系数最大,脂臀长与体重的相关系数最小。通径分析结果显示,羔羊胸围对体重的直接作用较大,体高、体长、脂臀长和脂臀宽主要通过间接作用影响体重。公羔管围对体重的直接作用大于间接作用,母羔管围对体重的间接作用大于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不同品种绵羊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表达水平及其与生长性状(体重、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的关联性,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方法比较阿勒泰羊、吐鲁番黑羊、也木勒白羊、哈萨克羊、巴什拜羊不同月龄(初生及1、2、3、4、5月龄)肌肉和脂肪MSTN mRNA的表达水平,运用SPSS 19.0软件分析与其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在肌肉中:初生时,阿勒泰羊、哈萨克羊、巴什拜羊MSTN基因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其他各月龄;也木勒白羊3月龄MSTN基因mRNA水平均显著低于其他各月龄(P<0.05);阿勒泰羊、吐鲁番黑羊MSTN基因mRNA在4月龄表达水平最高;哈萨克羊MSTN基因mRNA初生时表达水平最低,5月龄表达水平最高.在脂肪中:也木勒白羊MSTN基因mRNA表达水平初生时显著低于其他各月龄(P<0.05);阿勒泰羊、也木勒白羊、巴什拜羊MSTN基因mRNA 5月龄表达水平最高,巴什拜羊MSTN基因mRNA 5月龄显著高于其他各月龄(P<0.05);哈萨克羊MSTN基因mRNA 2月龄表达水平最高,显著高于5月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MSTN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生长性状多呈负相关关系.阿勒泰羊在肌肉和脂肪中MSTN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其生长性状均呈负相关关系;吐鲁番黑羊MSTN基因mRNA在肌肉中的表达水平与体高、体长呈负相关,其余均呈正相关;也木勒白羊MSTN基因mRNA在肌肉中的表达水平与胸围、管围呈正相关,在脂肪中表达水平与体长呈正相关,其余均呈负相关;哈萨克羊在肌肉和脂肪中除与体长呈正相关外,其余均呈负相关;巴什拜羊在肌肉中MSTN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体长、管围呈正相关,其余均呈负相关.MSTN基因mRNA在不同月龄不同品种间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性,无固定表达模式;且与生长性状多呈负相关关系,与部分体尺性状呈正相关关系.MSTN基因mRNA表达水平可能与生长性状和骨骼生长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6,(4):9-14
为了构建羊抑制素α亚基(IHNα)基因靶向siRNA真核表达载体,以也木勒白羊为试验动物,依据Gen Bank的INHα基因序列(KP-113678.1)设计3个不同位点的干扰片段,利用RNAi技术和实验室常规方法将3个干扰片段连接到干扰RNA真核表达载体中,并对干扰载体进行相关检测和鉴定。结果表明:干扰表达质粒能在绵羊颗粒细胞中成功表达,且转染率50%左右,通过Q-PCR和蛋白表达试验发现,沉默率达到83%。  相似文献   

11.
实验旨在验证INHα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表达、纯化以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也木勒白羊INHα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INHα),并将质粒(pEGFP-INHα)作为抗原免疫,制备抗INHα的多克隆抗体。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INHα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INHα);该抗体能特异性地与INHα的抗原以及卵巢组织产生明显免疫亲和反应,说明(pEGFP-INHα)能够有效提高家兔的排卵率。本研究建立了高效稳定的INHα真核表达系统,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蛋白,为进一步获得高特异性的抗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试验对133只也木勒羊的毛绒样品开展了净毛率、毛绒纤维类型、细度、长度、色度等参数检测,分析了也木勒羊毛绒品质和利用价值。结果表明:也木勒羊羊毛平均净毛率61.20%;肩部的绒细度主体范围18.01~23.00μm,说明也木勒羊整体细度较细;长度主体范围50.01~90.00 mm,占样本总数的96.99%,说明长度范围较集中,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13.
在农户放牧饲养的条件下,用波尔山羊和南江黄羊与贵州白山羊进行杂交试验.其杂交一代初生重、3月龄、8月龄、10月龄和12月龄平均体重波白羊与南白羊分别提高81.82%、68.69%、81.55%、91.05%、93.42%和16.08%、26.26%、10.71%、16.32%、20.19%;平均日增重波白羊与南白羊分别为105.75 g和65.58 g,比贵州白山羊54.44 g分别增重51.31 g和11.14 g,分别提高94.25%和20.46%.杂交改良效果显著(P<0.05),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白羊草灌丛草地种群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以Shannon-Wieren指数为基础的生态位宽度计测公式和Pianka的生态位重叠计测公式,在土壤水分、土壤pH值、土壤全氮含量3个资源维上研究白羊草灌丛草地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关系。建群种白羊草的平均生态位最高,为0.905;达乌里胡枝子的生态位宽度仅次于白羊草。表明白羊草、达乌里胡枝子具有最强的耐受北方寒冷干燥及家畜放牧利用的能力。白羊草在3个资源维上同其他种群的生态住重叠值都较高,表明其在群落中具有较强的占据资源优势能力。因此,在对退化白羊草灌丛草地植被恢复时,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是首选草种。  相似文献   

15.
澳洲白羊是肉羊良种之一,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及生产性能高的特点.为了研究澳洲白羊与吉林地区本地寒杂羊的杂交效果,本试验选择30只澳洲白羊与本地寒杂羊杂交F1代和30只本地寒杂羊(公、母各半)进行育肥试验,测定澳洲白羊与本地寒杂羊杂交F1代的生长性能.结果表明,澳洲白羊与本地寒杂羊杂交F1代的体高较本地寒杂羊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胸围显著高于本地寒杂羊(P<0.05);6月龄的体重显著高于本地寒杂羊(P<0.05),日增重显著高于本地寒杂羊,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产肉性能指标均显著高于本地寒杂羊.说明澳洲白羊和本地寒杂羊进行杂交可以显著提高羊的生长性能,可以作为杂交经济配套系生产商品肉羊.  相似文献   

16.
运用以Shannon-Wieren指数为基础的生态位宽度计测公式和Pianka的生态位重叠计测公式,在土壤水分、土壤pH值、土壤全氮含量3个资源维上研究白羊草灌丛草地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关系.建群种白羊草的平均生态位最高,为0.905;达乌里胡枝子的生态位宽度仅次于白羊草.表明白羊草、达乌里胡枝子具有最强的耐受北方寒冷干燥及家畜放牧利用的能力.白羊草在3个资源维上同其他种群的生态位重叠值都较高,表明其在群落中具有较强的占据资源优势能力.因此,在对退化白羊草灌丛草地植被恢复时,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是首选草种.  相似文献   

17.
山西白羊草草地主要牧草营养价值综合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在测定白羊草草地五种主要牧草生物量和对其营养成分分析(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灰分、钙、磷、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进一步确认其营养价值重要性次序.结果表明:白羊草、隐子草为营养价值较高的牧草,尖叶铁扫帚属于营养价值一般的牧草,达乌里胡枝子、万年蓬属于营养价值较差的牧草.由综合结果S值的大小得出白羊草草地五种主要牧草营养价值排序为:白羊草隐子草尖叶铁扫帚万年蓬达乌里胡枝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贮藏年限对不同居群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种子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收获于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的5个居群(代县、平鲁、平定、柳林和太谷)白羊草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分析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平均发芽时间及幼苗活力指数随贮藏年限的变化规律,探讨不同居群白羊草种子的耐贮藏性差异。[结果]贮藏年限、居群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白羊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活力指数存在极显著(P<0.01)影响。不同居群白羊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活力指数随贮藏年限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太谷居群白羊草种子收获当年以及贮藏1和2年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贮藏3年时显著(P<0.05)下降,幼苗活力指数随贮藏年限的增加无显著(P>0.05)变化;其他居群白羊草种子收获当年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活力指数均显著(P<0.05)高于贮藏1、2、3年。柳林居群白羊草种子在收获当年的发芽指数、幼苗活力指数均高于其他居群,平均发芽时间低于其他居群,发芽率较高。贮藏年限对白羊草种子的平均发芽时间存在极显著(P<0.01)影响,平均发芽时间随贮藏年限的增加而延长,且居群对白羊草种子平均发芽时间也存在极显著(P<0.01)影响,但贮藏年限与居群的交互作用对白羊草种子平均发芽时间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居群白羊草种子活力均在收获当年保持较高水平,其中,柳林居群白羊草种子活力水平最高。太谷居群白羊草种子活力在贮藏3年内保持较高水平,耐贮藏性最好;而其他居群均不适合长期贮藏。  相似文献   

19.
温性灌草丛类建群种--白羊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优良牧草及水土保持植物———白羊草的种群分布、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白羊草为建群种的群落类型划分、群落组成、种群植物量动态,营养动态,放牧利用,特别是牛在采食时的草地植物营养特性与草地生产性能,不同氮源、不同施氮量对草地生产性能影响等作了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20.
PEG胁迫对白羊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野生型和栽培型白羊草为材料,采用PEG模拟干旱法对其种子萌发期吸水规律及耐旱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子萌发时的吸水过程分为吸胀阶段(0~8h)和萌动阶段(8~22h),之后种子进入萌发状态。干旱胁迫下,白羊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胚芽长均随PEG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呈下降趋势。低浓度的PEG(-0.2Mpa)对种子萌发有引发作用,随着PEG浓度的继续升高有抑制作用。在干旱胁迫下,野生型白羊草种子比栽培型种子表现出更强的干旱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