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文章主要介绍了局部电网控制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结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技术应用,介绍了局部电网控制综合自动化概念,并对局部电网控制自动化的发展前景和系统结构、能实现的基本功能和输入输出系统、子系统、数据通信系统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4YFZ-140型自走式亚麻脱粒翻铺机整机的结构、液压系统的组成、各工作子系统的设计要求及工作原理,通过计算分析选择确定各子系统的元器件。大面积试验结果表明,该液压系统与控制系统相匹配,工作稳定可靠,能满足亚麻脱粒翻铺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联合收获机整机制造品质检测自动化水平不高、缺乏成套检测系统等问题,结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和企业实际需求,提出了2种整机制造品质检测方案,即多工位流水线式检测和多功能单元线式检测。通过数字化手段建立了2种整机制造品质检测系统的虚拟仿真模型,包括联合收获机、车间、检测仪器设备、传感器和虚拟工人等,并在Visual Components环境中分别对2种检测系统进行了仿真,对2套检测方案的适用范围、人员作业强度、仪器使用效率等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多功能单元线式检测系统更适合联合收获机整机制造品质的检测。在建模仿真的基础上,以联合收获机电气系统为检测对象,开发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检测系统,实现了对整机电器工况、起动性能等工作参数的快速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本研究通过构建数字车间仿真模型为检测工艺评估和系统开发提供了有效的评价方法,进而为制造品质检测优化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基于 CAN总线开发的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及各子系统的任务、网络图和部分信息流。为了解决整车控制的实时性与汽车车身网络控制系统数据传输量大的矛盾 ,系统采用了高、低速双 CAN总线结构 ,并且通过信息交换模块实现对高、低速 CAN网络中的部分需交换信息的数据交换。  相似文献   

5.
以某汽车车身电器为对象,以CAN总线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性价比优于传统汽车车身电器控制的方案,并通过台架试验的方式验证了所开发系统的可行性。阐述了该方案的功能、结构原理、通信编码及软硬件设计方法,并介绍了试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办法,为开发一般CAN总线系统提供了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针对拖拉机作业机组自动驾驶控制要求,基于ISO 11783提出了一种分布式控制系统结构模型,其主总线完成整机通信和系统监控,子系统分总线完成部件控制.该模型属于多总线互连、分层管理的网络控制系统方式,具有数字化、模块化强的特点.运用TrueTime工具仿真该模型,各任务可调度.与单处理器集中控制方式不同,由于子系统采用了分总线,系统的控制性能由网络协议和控制算法综合决定.试验结果表明,系统的网络控制性能与仿真分析一致,可以有效地完成控制任务.  相似文献   

7.
ADAMS在大马力拖拉机整机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虚拟样机技术应用于拖拉机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拖拉机整机虚拟样机国外已做研究,在国内的研究尚属空白。应用虚拟样机技术可缩短试验物理样机的制造周期,节约制造物理样机的成本,研究意义重大。为此,应用ADAMS软件,以建立拖拉机前桥系统的虚拟样机为例,建立了子系统的虚拟样机模型。根据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表明该子系统模型验证成功,为整机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数字农业精准生产技术平台建设的目的是开发一套新型农业精准作业系统以及完成系统各子系统的研究设计.为此,阐述了数字农业精准生产技术平台的构成、工作原理及要实现的目标,着重介绍各子系统的集成,包括平台车体的装配及运动仿真、各功能模块的衔接、机电设备的安装与布线,提出了比较具体的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9.
针对越野汽车车桥模拟加载试验系统,分析了机械耦合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模拟驱动的转速控制子系统与模拟二桥和轮边负载的转矩控制子系统之间的机械耦合干扰误差较大,明显降低了系统的控制精度.通过在系统中加入特定的解耦控制元件,实现了模拟加载系统的解耦,使各子系统成了接近完全独立的控制系统,有效地消除了耦合的不利影响,使系统的控制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所采用的解耦方法,为实现模拟加栽试验系统的解耦控制、进一步提高整个试验系统的工作性能,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黎华  李方林  夏斌 《农机化研究》2006,(6):204-206,210
利用MapGIS的二次开发功能,自主开发了一个环境地球化学信息系统。该系统具有区域地质介绍子系统、属性数据库管理分析子系统、空间数据库管理分析子系统。为此,介绍了系统的实现思路和设计方法,并且较详细地阐述了空间数据库管理分析子系统,最后将该系统运用于湖北黄石地区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工作中,对该地区的环境地球化学数据进行查询分析和质量评价,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证明了该系统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应用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意义,分析了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实现控制的方法及电子控制技术在发动机中的应用现状,最后对电子控制技术在发动机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器也具有了越来越多的功能和较高的性能。本文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Altera和Xilinx推出的CPLD来实现汽车车灯控制系统VHDL语言实现的初步研究,即用CPLD器件,使用VHDL语言编程实现数字逻辑,最终实现汽车车灯控制系统的VHDL语言数字电路部分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播种机漏播和播种轨迹自动监测报警装置,主要包括控制系统、信号接收系统、信号转换系统和信号放大系统。该装置操作简单、灵活方便、工作可靠,可在国内播种机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对一种电动烟草打顶抑芽机的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研究。该控制系统的主控芯片为PIC18F13K22,输入信号主要包括剪刀位置信号、喷药量调节信号、电池电压信号和工作开关信号。其中,剪刀位置检测采用霍尔传感器,输出控制信号主要控制电机、电磁阀、蜂鸣器及指示灯,电机采用控制芯片MC33886进行控制。对该机械喷药量的准确性进行了试验测试,验证了机械的精准性,其平均偏差为2.26%。该设计实现了电动烟草打顶抑芽机的半自动化,有效提高了烟草打顶抑芽的工作效率及质量,进一步推动了烟草农业机械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刘祎  刘萍  佘勃 《南方农机》2021,(7):46-47,62
家居监控系统通过两个途径实现,即通过用户短信控制,用户通过发送控制短信给GSM模块,然后单片机实现对短信的解读,实现对相应电气的控制;通过传感器各处的信号,实现对电气的控制,从而实现对家居环境温度及空气状况的控制与监控。为了更好发挥GSM在通信与信息反馈方面的优势,将它和AT89C51单片微控制器、传感器相结合,实现控制、反馈、检测的结合。本文设计包括照明控制、家电系统控制以及环境温度及空气状况监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马铃薯机生产实际,在研学外国同类先进技术基础上,设计研究开发了集开沟施肥、仿形开沟、播种薯(薯块)、起垄(培土)于一体的大型4行牵引式马铃薯种植机。为更灵活方便地组织生产,通用机架为基础进行各零部件间的变换与组合,实现各种不同作业的要求。为实现播深一致及对种植深度进行精确调整控制,创新设计播种机构单体仿形装置。  相似文献   

17.
全自动移栽机械关键部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育苗移栽技术的应用延长了作物生长期,有效避开了春倒寒期间的恶劣气候环境,具有对气候的补偿作用和使作物生长期提前的综合效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全自动移栽机械的研发与改进是育苗移栽技术推广应用的有力保障,目前国内外移栽机械正向着智能化、专业化发展。为此,利用文献分析法和系统归纳法,将全自动移栽机械归纳为栽植系统、供苗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3个主要部分,阐述了各个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水平,对比了各类典型全自动移栽机关键部件的基本原理、工作方式和适用范围;同时,重点介绍了栽植系统中开沟式、鸭嘴式和钻入式开穴开穴机构的优缺点和选用原则,供苗系统中自动排苗机构、自动取苗机构和自动投苗机构的运动轨迹和执行方式的优化措施;电气控制系统中PLC控制系统、单片机控制系统、自适应FuzzyPID控制系统的应用局限性;展望了全自动移栽机械的发展方向,为实现自动、高效、准确移栽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奔驰W 220型空气悬架系统的结构、功能、工作原理进行分析,阐述了该悬架通过电脑接受传感器的信号并经处理后,由电脑控制执行机构以实现对气体、液体的控制,从而改变悬架刚度和阻尼,以满足车辆在不同道路状况下行驶对舒适性、操控性和通过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汽车动力转向技术的发展,分别叙述了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控液压转向系统及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主要叙述了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控制策略,探讨了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参数化设计在机械产品设计中非常适用,是农业机械工程人员实现快速造型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通过实例阐述了如何通过AutoCAD二次开发出螺旋面零件三维模型的VBA程序,实现螺旋类零件的参数化造型,提高农业机械产品设计的效率,加快了产品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