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富裕县地下水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富裕县地下水的生活饮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的水质进行评价,论述丰、枯期生活饮用水均超标的氟化物、锰、总铁的分布和超标程度,简述农田灌溉用水评价指标的超标现状。经地下水污染程度评价分析,表明当地已经出现中度污染程度的点,由此可为地下水水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探讨"生态-经济-城镇化"三维系统(以下简称"EEU"系统)的协调发展关系,以期为推动三者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参考。以南疆五地州为例,在构建EEU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对南疆五地州EEU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10-2019年南疆五地州EEU系统评价值呈上升趋势,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系统评价值呈波动上升态势,明显高于生态环境系统评价值;(2)南疆五地州三大子系统的协调度上升等级不同且未能达到优质协调等级,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有经济发展滞后型和生态环境滞后型两大类;(3)未来5年南疆五地州协调度将稳步提升,但演进差异明显。基于此,提出要遵循科学方法,补齐生态环境短板,突破薄弱环节,推进系统协调发展,重点关注克州,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晓光  申志强  张焱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848-11849
监测了安阳县饮用水源地珍珠泉、濮阳水泥厂、水冶炼铁厂和安阳县一中4个监测点地下水的11个水质指标,分析了各监测点水质指标的污染情况,评价了各监测点的水质等级,并分析了安阳县饮用水源地地下水水质年际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安阳县地下水中总硬度和硝酸盐氮为重度污染,硫酸盐为中度污染,氰化物和亚硝酸盐为轻微污染.除总硬度和硝酸盐氮明显偏高外,其他水质指标均能达到Ⅲ类标准.与2012年相比,2013年安阳县饮用水源地地下水质整体上趋于好转.  相似文献   

4.
对水稻覆膜旱作条件下稻田地下水水质变化作了动态检测。结果表明 ,与常规淹水栽培区相比 ,覆膜旱作区水稻不仅极显著增产 ,而且稻田地下水总氮含量 ,包括NH4 -N、NO3--N、特别是NO2- -N含量明显降低 ,氯根 (Cl-)含量也较低 ,地下水总磷含量、水溶性磷含量有所降低 ,但总体上相差不大。水稻覆膜旱作栽培方式能对施肥造成的稻田地下水水质非点源污染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新疆主要城市地下水水质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2003年4至6月份新疆7个城市地下水42个水样监测结果,以各城市为评价单元,以《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93)为评价标准,选择总硬度、矿化度、氨氮、挥发酚、高锰酸钾指数、硫酸盐和氯化物这7个项目作为评价因子,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新疆7个城市的地下水水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矿化度和总硬度较大,总体水质较好。应加强地下水保护及地下水资源质量管理,实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并对地下水污染防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临沂地区浅层地下水进行质量评价,确定地下水的污染现状。[方法]按每16km2一个采样点的采样密度采集临沂地区的浅层地下水,共分析35项指标,选取其中影响水环境质量的17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临沂地区浅层地下水较差和极差的比例达到了42.69%,影响浅层地下水质量的主要指标为Mn、Pb、Cl-、F-、NO2-、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和高锰酸钾指数,多分布在居民聚居区、工矿企业及周边地区。[结论]该研究可为临沂地区地下水水质改良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7.
湖南湘江半年水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熬州(湘江上游)、乔口(湘江中游)、鹿角(湘江下游)3个国控断面作为评价断面,以pH、DO、CODCr、NH4 -N、NO3--N、TP等6个指标作为参评因子,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内梅罗指数,综合分析评价了湘江2006年4~9月的水质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湖南湘江水质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物为TP和CODCr。  相似文献   

8.
以重庆市城市发展新区的3座生活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对象,2013年对3座垃圾填埋场的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价。除B垃圾填埋场的亚硝酸盐和高锰酸盐指标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Ⅲ类水标准要求外,其余2座垃圾填埋场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Ⅲ类水标准要求。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座垃圾填埋场的地下水水质均为未污染,但存在污染的风险,建议进行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浅层地下水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下水是河南省重要的水资源。采用模糊评价法、国际F值法、一票否决法对河南浅层地下水进行评价。选用Fe、Mn、Cu、Zn、Hg、As、Cd、Cr6 、Pb、Ni等19个指标,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进行评价。通过对比分析典型地下水样超标组分与各种评价结果的一致性,统计分析各种评价结果的分布特征,确定了适用于河南地下水质量评价的方法是模糊评判法。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浅层地下水中,Ⅱ类水分布面积占全省面积的54%,V类水分布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4%;控制河南地下水的关键指标为SO42-、Cl-、Fe、Mn,溶解总固体、总硬度,NO3-、NO2-。文章还对地下水水质的成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以新疆塔里木盆地平原区5地(州)地下水水质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2003年与2011年57对(原位点52个,就近点5个)取样点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及各项水质指标.结果表明,2003-2011年,盆地中劣质水(Ⅳ、Ⅴ类水)水样点占总取样点由2003年的63.1%升至2011年的82.5%,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内的水样点均恶化为Ⅴ类水.分析了造成水质恶化的原因有成井质量差、工业活动和农业活动、超量开采等,提出了控制城镇污染源、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分层开采地下水等塔里木盆地平原区地下水水质改良与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