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沈Ⅰ型日光温室内环境的测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沈Ⅰ型日光温室室内的温度、光照、空气湿度、CO2浓度等环境因子测试结果表明:白天室内气温接近及超过25℃的时间近5h。室内外温差达到30℃;在打开地中热交换系统的情况下,20~30cm深处的地温在12℃以上;透光率在中午时段大于85%;在不施肥的情况下,室内CO2浓度为430~920mg/kg。施CO 10min后,CO2浓度为840~1430mg/kg,施CO2 20min后,CO2浓度为1420~2020mg/kg。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温室大棚中增施CO2气肥,探索不同作物、季节、温室结构与种植面积对增施浓度的要求,经济、合理增施CO2气肥,对温室内CO2浓度进行在线测量提出适合设施现场校对方法.[方法]在研究CO2感测技术及设施应用需求的基础上,采用英国GSS公司CO2传感器与DigiMesh无线模块,优化网络协议构建低功耗Mesh网络,通过新材料应用、封装设计、提高该传感器精度的环境适应性,试验分析环境快速/长期校对法、零点校对法、参考点校对法.[结果]开发CO2传感器精度小于±20 mg/kg,一致性小于±30 mg/kg,采样响应时间小于6 min,网络寿命长,一致性高,稳定周期和校对周期长,可远程校对.[结论]该传感器能够改变当前CO2检测装置在温室生产中难以批量推广的现状,实现CO2气肥增施的精确调控及科研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CO2浓度升高与施氮对棉花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以及产量的影响,为全面评价农田生态系统对其的响应提供依据.[方法]在大田开放系统中,利用半封闭开顶式气室,采用裂区设计的方法,设置主区为CO2浓度,副区为不同氮肥水平,在棉花进入盛花期每天12:00 ~ 15:00释放CO2气体,连续20 d,研究测定此状态下棉花倒四叶净光合速率、SPAD值、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以及产量.[结果]CO2浓度增加0.5倍使棉花盛花期倒四叶光合速率在450 kg/hm2施氮量时增幅最大,达121.1;,在不施氮时增幅较小,为47.2;,在150和300 kg/hm2氮水平时反而减小;增加氮肥施入与CO2浓度增加0.5倍对叶绿素含量有明显的正向效应,但浓度倍增会使其降低;CO2浓度升高与增施氮肥对棉花花后干物质积累有正向效应;单铃重和籽棉产量CO2浓度升高处理均高于本底浓度处理,最大增加0.3g和增产428.6 kg/hm2 (P< 0.05),增幅为6;和6.6;,且在0 ~ 300 kg/hm2施氮范围内单株结铃呈增加趋势,同时CO2浓度升高使衣分显著下降,但增加氮肥施入可使其改善.[结论]CO2浓度适当升高与在一定范围内增施氮肥可以提高棉花盛花期倒四叶叶绿素含量、促进光合速率提高,进而对棉花花后干物质积累产生正向效应,且同时使单株结铃呈增加趋势,并显著提高单铃重及籽棉产量;但高CO2浓度使叶绿素合成受阻,并使光合速率下降,同时降低衣分含量.  相似文献   

4.
咪鲜胺对采后番石榴防腐保鲜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咪鲜胺用于采后番石榴防腐保鲜的效果。将采后的番石榴用浓度为500、1000、1500mg/kg的咪鲜胺药剂浸泡1次或2次,每次浸泡2min,塑料保鲜袋单果包装后置于20~25℃常温和5~7℃低温下保存。结果表明,20~25℃下贮存15d和20d后,经咪鲜胺药剂处理的番石榴好果率均达到90%和84%以上,明显优于用清水浸泡处理的对照的54.76%和45.24%;不同浓度药剂处理间差别不大;不同浸泡次数处理间差异较大;低温有利于番石榴的贮存。咪鲜胺对采后番石榴有良好的防腐保鲜作用,建议药剂使用浓度为500~1000mg/kg,浸泡时间为2min,浸泡1次,使用保鲜袋单果包装后在低温10℃左右保存。  相似文献   

5.
铜对空心菜光合作用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铜对空心菜光合作用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以空心菜为供试材料,设计施铜浓度0 mg/kg、30mg/kg、80 mg/kg、100 mg/kg、200 mg/kg、400 mg/kg、600 mg/kg、和1 000 mg/kg 8个处理,采用土培方式分析重金属铜对空心菜干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SOD活性、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空心菜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随施铜浓度的升高而上升,当施铜浓度达到100 mg/kg时,开始下降;施铜浓度为200 mg/kg、400 mg/kg时,空心菜叶片SOD活性相比对照显著升高,而当施铜浓度为600 mg/kg时,SOD活性降低;施铜浓度大于200 mg/kg时,空心菜叶片POD活性相比对照显著升高,说明当土壤中施铜浓度超过200mg/kg时,会对空心菜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施较低浓度的铜(≤80 mg/kg)对空心菜生长影响不显著,施较高浓度的铜(≥100 mg/kg)对空心菜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柑橘果园土壤有机碳矿化在不同温度下对不同氮肥施用量的影响关系,为构建果园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型提供参数。[方法]采用室内模拟试验,在10、20、30℃3个温度条件下,研究施肥施用对柑橘果园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结果]3种温度处理下,各施氮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都表现为培养前期快速下降,培养后期保持相对稳定的趋势。在整个培养过程中,3种温度条件下各施氮处理的土壤CO2累积排放量为1328.25~2219.42mg/kg,100mg/kg(N4)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量最大,CK处理最低,100mg/kg(N4)和80mg/kg(N3)2个高氮处理显著高于低氮50mg/kg(N2)、30mg/kg(N1)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长,不同的土壤施氮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不同,N2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最低,N4处理最高。柑橘果园土壤有机碳矿化受高施氮量影响较大,低施氮影响不明显。[结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增加,氮肥施用和温度的共同作用可能使柑橘林向大气中排放的CO2增加。  相似文献   

7.
进行5%烯效唑20 mg/kg、30 mg/kg、40 mg/kg、50 mg/kg浸种和喷施秧苗试验,研究烯效唑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烯效唑20 mg/kg、30 mg/kg、40 mg/kg、50 mg/kg浸种与对照药剂对比,发芽率提高0.4%~8.1%、出苗率提高2.7%~5.7%;烯效唑浸种和秧苗喷施处理后,水稻植株矮化,基茎宽、叶片宽、单株白根数增加,分蘖提早2~4 d,多蘖,田间有效穗增加,产量增加,效果优于目前常用的多效唑。生产上推荐使用浓度以30~40 mg/kg为宜。  相似文献   

8.
糖萜素饲料添加剂抗应激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糖萜素抗应激作用,在饲料中分别添加500mg/kg(试Ⅰ)和750mg/kg(试Ⅱ)糖萜素与饲料中添加45mg/kg阿散酸 40mg/kg金霉素(对照),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较强的应激环境下(室内日平均温度30℃,饲养密度235只/m2,氨浓度16mg/m3)糖萜素对22~42日龄肉鸡具有抗应激能力,试验Ⅰ组,试验Ⅱ组比对照组成活率分别提高24%和45%,日增重分别提高51%和174%(P<005),料肉比降低47%和72%。肉鸡处在人为创造的室内平均温度2752℃,饲养密度225只/m2,氨浓度282mg/m3的强应激环境下,糖萜素对43~49日龄肉鸡生产性能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9.
植物生理研究表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要求CO2的最佳浓度为1000mg/kg左右,尤其C3植物对CO2浓度的要求更为突出,一般在800~1600mg/kg之间,绝大部分蔬菜又属于C3植物;而大气中CO2的自然含量仅为300mg/kg,远远不能满足这些植物的需要。加之北方大棚蔬菜又覆盖塑料薄膜,影响了与棚外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3年生紫花苜蓿分枝期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植物生理因子的影响。方法以加拿大进口紫花苜蓿品种——阿尔岗金为材料,采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进行测定。结果施氮10kg/hm2光合速率极显著地高于不施氮处理,施氮比不施氮光合速率高出8.07μmolCO2/m·2s(24.05%);施氮10kg/hm2对水分利用率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作用,氮磷配施效果更好,以P40N10配施效果最好,P20N10次之;施磷20kg/hm2叶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都最高,分别达到了14.88mmolH2O/m2·s、1.01cm/s和300μmol/mol结论苜蓿施氮10kg/hm2有助于提高分枝期叶片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在施氮10kg/hm2水平下,施磷20 ̄40kg/hm2范围内,随施磷量的增加水分利用率提高。施磷20kg/hm2对提高叶片蒸腾速率效果显著,并且能明显提高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  相似文献   

11.
在旋耕方式下,以施用氮肥300 kg/hm2(CK)为基准值对照,研究了减施总氮肥的10%(RF10)、20%(RF20)、30%(RF30)3个处理对小麦产量构成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为保障粮食安全生产能力、实现小麦化肥减量施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300 kg/hm2(CK)施用量条件下,氮肥减量10%~30%,有助于增加穗长、茎、根和总干物质累积量;氮肥减量10%~20%,穗粒数增加,群体穗数、千粒质量下降,且减施20%时千粒质量下降显著;氮肥减量30%,群体穗数减少,穗粒数、千粒质量增加,但是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与CK(7 985.6 kg/hm2)相比,氮肥减施10%~20%,对小麦产量影响不大,RF10(7 761.3 kg/hm2)、RF20(8 071.3 kg/hm2)处理产量变化差异不显著;氮肥减施30%则显著降低小麦产量,RF30产量比对照降低1 066.2 kg/hm2。此外,氮肥减施10%~20%(RF10、RF20)处理的氮肥农学效率比对照分别提高0.42,3.17 kg/kg,减施30%(RF30)则下降0.25 kg/kg;减施10%~30%(RF10、RF20、RF30)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2.13,7.01,6.33 kg/kg。  相似文献   

12.
夏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合理施肥1.1巧施稳施拔节肥夏玉米播种后20~30天,植株有8~9叶时施拔节肥,施碳酸氢铵12.5~15kg/667m2或尿素5~6kg/667m2。1.2重施穗肥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不同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保鲜剂浓度对甜瓜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设计试验,通过定期对处理后贮藏甜瓜硬度、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的测定及统计分析来说明热处理及保鲜剂Amistai Dip对甜瓜贮藏的作用,并探讨其保鲜效果的优劣。用40℃、50℃、60℃热水对甜瓜分别进行2min、3min、4min浸渍,之后,喷施50mg/kg、100mg/kg、150mg/kg不同浓度的保鲜剂。实验结果表明:50℃处理3min,浓度为150mg/kg的AmistaiDip可明显改善甜瓜的品质,延长甜瓜的寿命,延缓其衰老。  相似文献   

14.
于不同时间地点观察加州腔蚓在溴氰菊酯浓度为40mg/kg、20mg/kg、10mg/kg、5mg/kg、2.5mg/kg土壤中的急性中毒症状、异常行为及死亡状况,结果发现:与低浓度相比,高浓度(≥20mg/kg)下蚯蚓环带红肿、粘液分泌、身体翻滚等症状出现的时间较短,不足7min,在浓度为2.5mg/kg时上述症状出现的时间最长,约为60min;蚯蚓中毒翻滚持续时间,在40mg/kg浓度下最短,为233.1min,在2.5-10mg/kg浓下时持续最长,约600min;蚯蚓中毒致死时间,在40mg/kg和5mg/妇浓度下达极值,分别为317.9min和2140min,前者死亡时体重下降9.48%,后者死亡时体重下降近30%。统计分析表明:溴氰菊酯对加州腔蚓的急性毒性效应与中毒时间和农药剂量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了丁硫克百威2、8、20、50 mg/kg 4个浓度处理对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丁硫克百威对土壤放线菌种群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细菌和真菌影响较小。2、8、20 mg/kg浓度处理对土壤蔗糖酶有促进作用,50 mg/kg浓度处理抑制蔗糖酶活性;各浓度处理对脲酶和碱性磷酸酶均表现抑制作用;2 mg/kg浓度处理对过氧化氢酶表现为"抑制-促进-抑制"的变化趋势,而8、20、50 mg/kg浓度处理对过氧化氢酶有很强抑制作用;处理7 d后低浓度丁硫克百威的AWCD值低于对照水平,而高浓度的AWCD值高于对照水平,14 d后基本恢复对照水平;各处理组的Shannon指数在7 d后与对照有差异,14 d后基本恢复至对照水平;Simpson指数在7 d和14 d后与对照基本一致;50 mg/kg浓度处理的Mc Intosh指数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6.
比较了NaOH和Na2CO3对水冬瓜油(酸值22 mg/g)的碱炼效果,并应用正交和单因子试验,分析了Na2CO3溶液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搅拌强度和水洗温度4种因子对水冬瓜油碱炼降酸效果的影响,确定了碱炼降酸的最佳Na2CO3用量和Na2CO3碱炼水冬瓜油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Na2CO3碱炼效果优于NaOH;以碱炼油的得率和酸值为指标,Na2CO3碱炼水冬瓜油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a2CO3水溶液浓度为170 g/L,反应温度为75℃,搅拌速度为100 r/min,水洗温度为80℃,固体Na2CO3用量为105 g/kg;在此条件下,水冬瓜毛油的酸值可降至1mg/g以下,可作为碱催化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原料。  相似文献   

17.
新垦幼龄茶园套种经济绿肥的生态效应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刘义平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8):17-18,21
研究了新垦幼龄茶园套种4种经济绿肥对茶园生态环境所产生的效应,结果表明:茶园套种经济绿肥在高温期能平均降低地表温度6.64℃;0~10、10~20、20~30 cm土层温度分别降低5.54、2.95、1.97℃;0~30 cm土层含水量平均提高1.93%;土壤速效养分平均提高为:有机质2.68 g/kg、全氮0.09 g/kg、碱解氮27.81 mg/kg、速效磷2.92 mg/kg、速效钾5.13mg/kg;减少茶园泥沙流失量平均为:坡面41.75%、台面24.64%。  相似文献   

18.
主要环境因子对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工厂化生产杏鲍菇期间主要环境因子(温度、湿度、CO2浓度和光照强度)对杏鲍菇发菌速度、催蕾时间和菇体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杏鲍菇发菌期,可以将温度设置在24~26℃,空气相对湿度设置在60%~75%,CO2浓度设置在3000~4000 mg/L;在催蕾期,温度应保持在14~16℃,湿度应控制在80%~95%,CO2浓度可以设置在1000~1500 mg/L,光照强度可以设置在100 lx;在育菇阶段,温度应保持在14~16℃,湿度应控制在80%~90%,CO2浓度应控制在2000~2500 mg/L,光照强度应设置在100 lx。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根部浇施(RF)和叶面喷施(FF)钼肥对黑果枸杞幼苗生长及荧光参数的影响,选出适合幼苗生长的施钼方式和施钼浓度,为黑果枸杞小浆果产业及荒漠化盐碱地治理提供一定的基础理论.以黑果枸杞幼苗为试验对象,采用室内模拟试验,设置钼浓度为0、5、10、20、30、40μmol/L,用RF和FF等2种施钼方式探究黑果枸杞幼苗根长、株高、生物量、叶面积、叶片叶绿素含量、荧光特性指标变化.RF和FF适当浓度钼肥均能提高黑果枸杞幼苗根长、株高、生物量,RF的最适钼浓度范围低于FF;RF和FF适当浓度钼肥对叶片生长和叶绿素积累均有促进作用,FF的促进效果整体上强于RF;RF方式钼浓度在10~20μmol/L时光合作用潜力更佳,FF方式钼浓度范围在20~30μmol/L时光合作用潜力更佳,这与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结果一致.施钼浓度和施钼方式与黑果枸杞幼苗生长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2种施钼方式下,适当浓度钼肥均能显著提高黑果枸杞幼苗的生长,浓度过高时又会抑制其生长;RF方式钼浓度在5~20μmol/L时效果更佳,FF方式钼浓度在20~30μmol/L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0.
施硫与作物对真菌病害抗病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硫水平下几种作物对真菌病害的抗病性,发现在一定施硫水平下,几种作物对真菌病害的抗性增强,在0~120 mg/kg的施硫水平下,油菜对菌核病及小麦对小麦纹枯病的抗病性随施硫水平的提高而增强,当施硫达到120 mg/kg时,其抗病性最强,施硫水平超过120 mg时,抗病性随施硫水平的提高反而下降;玉米在施硫量0~30 mg/kg范围内,对玉米小斑病的抗病性随硫量的提高而提高,在30 mg/kg时,抗病性最强,继续增加施硫量,抗病性随之下降;棉花枯萎病在施硫水平0~40 mg/kg时,随施硫量提高,棉花抗病性逐渐减弱,超过40 mg/kg时,随施硫量增加,其抗病性有所增强;棉花黄萎病在施硫水平0~40 mg/kg时,随施硫量增加,其抗病性增强,超过40 g/kg时,随施硫水平的提高抗病性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