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安徽省主要农用土壤中硫形态组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胡正义  张继榛  竺伟民 《土壤》1996,28(3):119-122
对安徽省6种主要农用土壤耕层(黄潮土、灰潮土、砂姜黑土、黄红壤和水稻土)22个样品中硫形态组份的分析表明:供试土壤中总硫(S)含量为112.4-237.0(均值为205.8)μg g^-1。各土壤的有机硫和无机硫含量有所不同。其中,黄潮土、灰潮土的总S含量相对较高,潜在供硫能力相对较强,但土壤有效硫低;砂姜黑土、水稻土的总硫含量中等,潜在供硫能力较大,土壤有效硫中等;黄褐土、黄红壤的总硫含量小,潜  相似文献   

2.
湖北四种典型土壤硫肥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炯  郑泽厚  吴志峰  刘平 《土壤通报》2005,36(5):720-722
选择黄棕壤、红壤、灰潮土和水稻土等湖北省四种主要土壤类型,对油菜和水稻分别进行盆栽和田间硫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黄棕壤、红壤和灰潮土三种土壤盆栽油菜施用硫肥后,均能促进油菜的生长发育并增加油菜的干物重,但总体上施石膏的效应比施硫磺要好。水稻土田间水稻硫肥试验后,明显提高了水稻产量,但施硫磺粉的效果要比施石膏好,前者的增产率达到27.44%,后者是14.88%。试验前后土壤有效硫的变化进一步说明施用硫肥可以维持土壤硫素平衡,满足作物营养需求。使用澳大利亚KC l—40方法测定土壤有效硫含量,能反映土壤供硫水平与作物产量的相关性,这对于指导我国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氮形态和硫水平对烤烟氮、硫、钾等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勤 《土壤通报》2006,37(6):1171-1174
红壤和潮土培育烤烟,100%铵态氮、100%硝态氮和50%铵氮+50%硝氮等3种氮形态和2种硫施用量的盆栽试验研究表明,增加硝态氮肥供给比例,有利于烤烟生长,烟株叶片干重、株高、干径增加。施硫增加,各叶位全硫含量均显著增加,下部叶片明显累积较多的硫。硝态氮处理红壤和潮土生长烟叶硫含量降低。烟叶氮含量也受供氮形态影响,硝态氮供给比例增加,烟叶全氮含量均较高。供硫增加,烟叶钾含量下降;100%铵氮处理烟叶钾累积较多,NH4+没有抑制K的吸收。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了探明土壤–烤烟系统硫素对烟草燃烧性指标元素及其有关指数的影响,找出适宜的烟叶硫含量区间,以便指导调控烤烟硫素营养。 【方法】 选取了2009—2011年间曲靖烟区9个植烟县区的3507份土壤样品和对应的烟叶样品,分析了土壤有效硫含量和烟叶硫、钾和氯含量,研究了土壤有效硫含量与烟叶硫含量以及烟叶硫含量与其钾、氯含量、钾氯比值和有机钾指数的关系。 【结果】 1) 曲靖烟区植烟土壤有效硫含量丰缺不均,土壤有效硫含量和烟叶氯含量变异较大;2) 随着土壤有效硫含量的增加,烟叶硫含量递增,且两者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P < 0.01);3) 烟叶硫含量对烟叶钾含量及有机钾指数有重要影响,随着烟叶硫含量的增加,烟叶钾含量和有机钾指数均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4) 烟叶硫含量对烟叶氯含量亦有重要影响,随着烟叶硫含量的增加,烟叶氯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 【结论】 对曲靖烟区而言,要保持较高的烟叶钾含量和较适宜的氯含量,适宜的土壤有效硫和烟叶硫含量范围分别为3.84~48.53 mg/kg和0.3%~0.6%。   相似文献   

5.
土壤中植物有效硫的评价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本文综述了土壤硫素形态及有效性、土壤有效硫的测定方法以及不同方法测定的土壤有效硫与植物生长的相关性。土壤有效硫的测定主要考虑表层土壤可溶性和部分吸附态硫酸盐,但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机硫含量和组成、土壤机械组成、pH值以及下层土壤硫素状况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目前还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统一方法能够合理评价土壤有效硫状况。今后应进一步研究不同土壤的供硫特性,并对不同有效硫评价方法进行筛选,找出适合我国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的土壤有效硫评价方法和指标,以期为合理施用含硫肥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24年(1981-2004年)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分析探讨了有机无机肥长期配施对潮土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除增施秸秆外,增施化肥也能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但同时增施化肥和秸秆更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在提高有机质复合量方面,施用化肥的效果好于施用秸秆,而有机无机结合效果较单一施用秸秆或化肥都要高;随秸秆或化肥施用量的增加有机质的复合度逐渐降低,但有机无机结合施用可以提高有机质的复合度。有机无机结合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田间持水量和饱和含水量,增加了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单施秸秆肥和单施化肥均有显著的增产效应,而化肥的增产幅度远远大于秸秆肥,有机无机结合的增产幅度在同等施肥量下较单独施用秸秆或化肥的产量都要高。结果表明,有机无机结合较单一施用秸秆肥或化肥能更有效的提高潮土的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柑橘园土壤硫素及施硫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湖南省柑橘园土壤硫素含量丰缺程度和柑橘施硫效应,2000~2004年开展了柑橘园土壤硫素含量调查与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柑橘园020cm土层有效硫含量平均为47.7.mg/kg,低于临界值的占9.9%、潜在缺硫的占17.3%。随着土层加深,有效硫含量逐渐增加、全硫含量依次减少。土壤有效硫的地区分布,020.cm土层,81.3%的调查县中有10.0%~75.0%的柑橘园存在缺硫和潜在缺硫。柑橘叶片全硫含量平均为2.32.g/kg,有27.2%的柑橘园低于临界值。在有效硫含量不同的土壤中,柑橘连续4~5年施硫肥平均增产5.3%~30.0%,4个基点平均增产10.7%。连续施硫肥明显提高了柑橘叶片硫和氮含量,柑橘果皮中硫含量提高、氮含量降低,有利于果实品质的改善。施硫肥的增产优质效应表现为有效硫含量缺乏的土壤潜在缺乏土壤中等和丰富土壤;较长树龄较短树龄。随着施硫肥年数延长,施硫增产优质效应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辽宁大豆主产区土壤硫素状况及不同硫肥肥效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大豆主要产区(8个县)土壤全硫及有效硫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阐述了不同类型、不同肥力土壤硫素状况。在不同地区开展的硫肥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效硫含量很低的土壤上施用硫肥增产效果都很明显,而有效硫含量较高的土壤上施用硫铵增产效果较好,石膏和硫磺的增产效果不稳。  相似文献   

9.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腐殖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以潮土、旱地红壤和红壤性水稻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长期施肥对土壤腐殖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NPK化肥、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均能提高潮土、旱地红壤和红壤性水稻土耕层的有机质、腐殖质和活性腐殖质含量,其中胡敏酸、富里酸也相应地增加,但以有机无机肥配施的效果最好。施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还能提高土壤腐殖质的胡/富比值。施肥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土壤耕层(0-20m),而且影响耕层地下层次,但以0-60cm土层的效果显著,且以潮土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不同控释肥对土壤无机硫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硫包膜、硫加树脂包膜和树脂包膜3种控释肥,研究在池栽培养下不同控释肥对土壤无机硫各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棕壤中无机硫存在形态主要以水溶性硫(H2O-S)和盐酸可溶性硫(HCl-S)为主;施用硫包膜和硫加树脂包膜控释肥可显著增加0-20 cm土层水溶性硫含量;在玉米生育期间土壤吸附态硫(Adsorbed-S)与水溶性硫之间相互转化并保持平衡;随着作物的吸收利用,土壤中无机硫总量处于逐渐下降的趋势,但硫加树脂包膜控释肥的施用增加了土壤中无机硫总量;在淋溶作用下SO42-有向土壤深层迁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潮土、砂姜黑土基本性质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少丛  万红友  王兴科  陈杰 《土壤》2014,46(5):920-926
通过对河南省潮土、砂姜黑土的室外采集与室内测定,对其基本性质的时空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潮土和砂姜黑土表层质地均以粉砂壤土为主,潮土颗粒大小级别以壤质为主,砂姜黑土颗粒大小级别以细壤质为主;21979—2012年,潮土表层p H平均值由8.3降为8.2,砂姜黑土表层p H平均值由7.8降为6.9,有机质、全氮平均含量均随时间变化上升,CEC均随时间变化而降低;砂姜黑土速效钾平均含量增加了51.3 mg/kg,潮土速效钾平均含量降低了21.2 mg/kg;潮土、砂姜黑土有效磷平均值分别由5.8 mg/kg和4.8 mg/kg上升至27.9 mg/kg和33.6 mg/kg,变化幅度较大,且变异系数较高,都达70%以上;3潮土、砂姜黑土不同地区及不同剖面层次的基本性质均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变化。  相似文献   

12.
外源铅在土壤中的形态、分布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加入外源铅的砂姜黑土、黄褐土、红壤进行培养处理,测定土壤中各形态铅及水溶态NH4 ,K 和速效态磷的含量,研究外源铅在各类土壤中的形态分布特点及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交换态和残渣态的铅为红壤>黄褐土>砂姜黑土,碳酸盐态铅为砂姜黑土>黄褐土>红壤,铁锰氧化态铅为红壤>砂姜黑土>黄褐土,有机结合态铅为黄褐土>砂姜黑土>红壤;交换态和残渣态所占比例随着外源铅的浓度增大而提高,有机结合态的比例随着外源铅浓度增大降低,碳酸盐结合态铅在砂姜黑土、铁锰氧化态铅在红壤上则呈现外源铅小于500 m g/kg时比例增高,大于500 m g/kg时比例开始下降的状况;加入外源铅的土壤中,水溶态的NH4 和K 的浓度增大,使其流失的风险性增加;水溶态磷和铅离子生成难溶性磷酸铅盐被固结,使速效磷的浓度减少,降低了水溶性磷肥的功效。  相似文献   

13.
寇智瑞  周鑫斌  徐宸  谢德体 《土壤》2020,52(1):195-201
采用长期田间试验,研究有机无机肥不同比例配施对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相比于对照增加了土壤总碳量和活性有机碳库,但未达到显著影响水平。有机肥提供30%氮结合化肥提供70%氮处理,与仅施用化肥相比,显著提高了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轻组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提升比例分别是61.19%、96.03%、52.17%和33.55%。有机肥提供30%氮量处理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了黄壤中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轻组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再增加有机肥投入量,这些活性有机碳没有显著增加。综上说明,本地黄壤烟田采取有机肥提供30%氮结合化肥提供70%氮施肥措施,长期施用可显著培育黄壤烟田基础地力,同时提高烟叶的产质量,这对于保证我国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主要土类有机质及其与供磷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省3大土类中棕壤的有机质含量最高,平均为10.69g kg-1,其次为褐土和潮土;高产农田的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0.9g kg-1,高于中低产田。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的主要养分含量中有机质含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密切正相关,进一步分析表明,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全磷、有机磷、有效磷、磷酸化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转化难溶性磷的强度均呈正相关,而与磷吸附最大缓冲容量MBC、固磷百分率、解吸能Qm呈负相关;逐步回归结果表明有机质对棕壤中的中度活性有机磷MLOP、潮土中的Ca2-P、褐土中的A l-P、高产农田中的A l-P,中低产田的Fe-P均显著的正相关;而且这种相关性均是高产农田大于中低产田。有机质不仅直接丰富了高产农田的磷库,而且通过提高磷酸化酶的活性,降低土壤磷的吸附、固定,促进解吸,增加了土壤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黑麦草-水稻轮作条件下不同类型土壤供钾能力及钾素动态变化,以期为土壤供钾机制研究及合理的钾素调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施钾条件下(NP处理),潮土上种植作物的生物量和吸钾量最高,黄褐土次之,红壤最低;施钾条件下(NPK处理),3种土壤上种植作物的生物量无显著差异,作物吸钾量为黄褐土>潮土>红壤。整个轮作期,红壤、黄褐土和潮土NPK处理的作物生物量较NP处理分别增加55.6%、45.2%和23.2%,作物吸钾量分别增加368.8%、166.8%和74.5%。轮作前季(黑麦草季),NP处理的3种土壤水溶性钾含量和交换性钾含量均降低,潮土非交换性钾含量明显降低,红壤和黄褐土非交换性钾含量在前期变化不大,中期有升高的趋势,后期显著降低;NPK处理的土壤钾含量均高于NP处理,且各种形态钾含量的变化趋势与NP处理基本相同。轮作后季(水稻季),NP处理的3种土壤水溶性钾含量变化不大,交换性钾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非交换性钾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NPK处理的土壤交换性钾含量在水稻生长前期明显升高,中期下降,后期有略微上升,水溶性钾和非交换性钾含量有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综上所述,在不施钾条件下,轮作期内各土壤钾素消耗量较大,水溶性钾和交换性钾含量降低,并促进了非交换性钾的释放;施钾能提高土壤水溶性钾和交换性钾含量,并向非交换性钾方向转化,施钾对黑麦草和水稻有显著增产效果,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供钾水平。  相似文献   

16.
运用生物法对褐土和潮土不同土层供钾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玉米苗对褐土、潮土不同层次土壤进行了钾素生物耗竭试验 ,发现 :当土壤有效钾素趋向匮乏时 ,首先受到影响的是玉米苗的干生物产量 ,其次是植株总吸钾量 ,再其次才是植株含钾量 ;矿物钾对植株吸钾是有贡献的 ,但其贡献率因土壤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 ,褐土矿物钾的贡献率比潮土的要大 ;交换性钾、非交换性钾的生物有效性因土类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 ,总的说来 ,潮土较褐土能提供较多的钾素 ;土壤供钾性能随深度增大而减弱  相似文献   

17.
长期施肥对我国典型土壤活性有机质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82,自引:9,他引:82  
对我国重点农区的6种典型土壤红壤、灰漠土、垆土、潮土、褐土、黑土长期耕作施肥后的活性有机质及碳库管理指数(CMI)进行了研究,探讨施肥对不同土壤活性有机质和CMI的影响。土壤活性有机质用KMnO4氧化法测定,采用3种浓度KMnO4(33、1673、33.mmol/L)将土壤活性有机质分为高活性有机质、中活性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3部分。结果表明,只耕作不施肥(CK)10年后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降低,CMI下降11.1~63.6,其中垆土、褐土下降幅度最大、黑土最小。施用化肥也使土壤活性有机质下降,其中单施氮(N)的潮土活性有机质下降最大,达31.3%;化肥配合施用(NPK)的红壤活性有机质下降最大,其余土壤相对较小。施肥使土壤活性有机质和总有机质含量增加,高于初始土壤和CK。施用有机肥或有机肥配施化肥,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和CMI均显著增加,CMI以红壤上升最大,达91.4,潮土最小,仅为4.6。土壤活性有机质的数量及CMI变幅大于土壤总有机质的变化幅度,以CMI变化为大,说明CMI是评价施肥耕作对土壤质量影响的最好指标。土壤活性有机质分组结果表明,红壤活性有机质组成以高活性有机质为主;垆土、灰漠土活性有机质以高活性和中活性两部分为主;潮土以中活性有机质为主。施肥对红壤、灰漠土活性有机质组分影响明显,对垆土、潮土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8.
皆伐对杉木林土壤养分的短期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杉木林刚皆伐和皆伐半年后的土壤剖面的pH值、有机质、水解性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为杉木人工林的更新和维护地力的机制提供依据.与刚皆伐各土层的土壤相比,皆伐半年后相应土层的土壤pH值均有所下降,土壤有机质及除土层0-5 cm外的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有所增加,而水解性氮含量在一些土层增加,在其它土层中下降.  相似文献   

19.
半干旱区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择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黄花甸子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统计学与ArcGIS空间分析工具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密度以及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土层有机碳含量与密度由高到低均表现为:表层(0—20cm)中层(20—60cm)底层(60—100cm)。表层土壤碳密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下降,有机碳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海拔高度的改变无明显变化。同时海拔高度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也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研究区有机碳总储量为2.04×105 t,不同土层有机碳储量由高到低表现为:中层(8.56×104 t)底层(6.41×104 t)表层(5.47×104 t)。土壤有机碳储量与其对应海拔高度下面积的大小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土壤有效硫现状及时空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土壤有效硫是作物硫素营养的主要来源,在获取省域范围耕地土壤有效硫基础数据和硫肥试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以地统计学特征分析和新的土壤有效硫分级指标统计为手段,研究全省土壤有效硫时空变化特点和区域性分布现状,掌握全省耕地土壤硫养分丰缺状况及供给水平,为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安徽省砂姜黑土、潮土、黄褐土、水稻土等11个土类,采集农田0—20 cm耕层土样34.5万个。通过大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利用ArcGIS进行Kriging插值的地统计学分析,按照本省耕地土壤有效硫新的丰缺分级标准,即极缺 (< 10.0 mg/kg)、缺乏 (10 ~16 mg/kg)、较缺乏 (16~22 mg/kg)、中等 (22~34 mg/kg) 和丰富 (> 34 mg/kg) 五级,结合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级指标对应分析,进行省域耕地土壤有效硫丰缺现状和时空分布研究。 【结果】 1) 全省耕地土壤有效硫含量范围在0.10 ~101.90 mg/kg之间,平均值为24.99 mg/kg,中位数为21.00 mg/kg。2) 全省耕地土壤缺硫概率较大。有效硫含量处于极缺 (< 10 mg/kg)、缺乏 (10 ~16 mg/kg) 与较缺乏 (16 ~22 mg/kg) 水平的分别占总样本数的13.76%、20.91%和18.43%。3) 省域总体缺硫状况由东向西递增、南北向中间趋减。按不同农业区域比较,淮北平原的宿州、亳州和阜阳市缺硫最严重,其次是皖南山区,又以黄山市、铜陵市土壤缺硫较严重。4) 土壤类型和时空变化上,以棕壤、黄潮土、粗骨土、红壤、黄壤、紫色土和砂浆黑土等缺硫最为严重。与20年前研究分析比较,沿江平原、江淮丘陵和皖西农区缺硫趋势减弱,而皖南山区土壤缺硫状况明显加重。目前,棕壤、砂姜黑土和黄棕壤缺硫频率和风险增大,而黄潮土、黄褐土和灰潮土缺硫频率降低。 【结论】 省域耕地缺硫 (< 22 mg/kg) 面积约311.19 × 104 hm2,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53.10%。针对棕壤、砂浆黑土、黄潮土、红壤等九类土壤缺硫比率高 (39.67% ~56.89%之间) 的现状,应推荐含硫化肥或补施硫肥,降低作物缺硫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