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今年以来,昌宁县种子部门多措并举,强化种子市场监管。切实抓好种子"源头"监管,严格执行《种子法》《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相关规定,对县民生种业有限公司的种子生产过程实行全程监管,组织执法人员对辖区内种子市场、种子企业、种子经营户进行有效监督。加强种子质量监管。逐步推行种子质量认证制度,健全抽检制度,逐步向经常化、规范化的质量抽检转变,2020年共留案备查农作物种子150个。抓实种子市场监管。加大种子经营市场巡查力度,规范  相似文献   

2.
随着目前供应种子市场渠道的日趋增多,越来越多的种子品种在市场上出现,进而使得经营商良莠不齐,为此,发展一个净化、健康的种子市场对于农民的持续增收、粮食的持续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种子市场的基本概念,从市场监管的角度分析,分别从种子的市场管理队伍、市场种子售后的服务管理、市场种子准入的制度、种子标签的真实制度、种子质量的监管力度等几方面介绍了如何加强种子的监管力度,从而为富源县种业市场全面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首先对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简要的概述,然后结合广西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具体实践,对当前发展的现状与困惑进行研究分析,指出广西高校体育公共服务存在提供方式单一、法规制度引导缺乏、激励和监督机制欠缺等问题。认为广西高校体育公共服务发展应正确处理好体育教学与对外开放之间的矛盾:创新服务机制,扩大服务范围;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导入市场,有效管理;建立和完善评价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4.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000年12月1日起实施以来,澜沧县进一步加强农作物种子市场监管,规范农作物种子市场秩序,降低种植风险,保障农作物用种安全,让农民用上优质、高产、放心的良种。文章首先阐述了种子市场监管体系的背景,对澜沧县农作物种子市场监管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管理力量薄弱、备案重复、不规范经营等主要问题,提出推进种子经营备案制度、严格市场抽检与加强种子市场专项整治等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业质量标准》2009,(2):54-54
3月2日,农业部下发了((2009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全年总体目标是:通过开展监管年活动,逐步建立全国农药市场统一监管平台,构建“统一监管、专业监测、强化执法、配套服务”的农药市场监管体系框架;杜绝违法生产、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5种禁用高毒有机磷农药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在新形势下,做好农药市场监管与服务工作,是农药监督管理部门职责所在,更是农药监督管理部门应该不断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必须结合新形势下农药管理工作的实际,及时对农药市场监管与服务工作进行研究探讨,不断创新和改进方式方法,努力提高监管与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全面营造健康、有序、和谐发展的农药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了解当前猪肉市场有关情况,加强猪肉市场监管,切实维护猪肉市场秩序,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的工作部署,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集中开展了猪肉市场有关情况调查工作。认真总结猪肉市场监管方式、方法,在市场监管中努力做到监管与发展、与服务、与维权、与执法相统一的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对杭州69家茶叶企业QS认证制度实施情况的调查数据,重点分析了QS认证制度的实施效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发现,QS认证制度的实施显著改善了企业经营环境,提高了相关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质量安全意识,也优化了企业管理体制;同时QS认证制度实施程序还比较繁琐,实施成本也较高,相关企业对实施QS认证制度缺乏主动性,并且监管体制还不完善。针对现存问题,在监管体制、配套支撑体系和政府行为等方面要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县区级基层农药市场监管范围广,管理对象复杂,监管难度大,传统监管手段的不足,创新监管方法,提升农药市场监管效率,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建设农药市场电子网络化监管平台。以确保农药购买和使用"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源头可追溯、产品可召回"为目标;以服务广大农民,为农民朋友提供更为安全的农药购买和使用环境为原则,保障农药使用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0.
陈智慧 《吉林农业》2011,(12):100-100
为提高伊通县种子市场监管能力,构建长效监管机制,近几年来,我县种子管理部门在种子市场监管方面不断转变思想观念,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在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不断推进种子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强化种子市场日常监管,保障种业健康发展和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文章分析了新形势下种子市场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种子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休闲体育与竞技体育同样兴起于西方,经过各自漫长的发展历程,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体育形式趋向 于融合,竞技休闲化与休闲竞技化是当代体育发展的总特征。一方面,在过去民族主义推动下的传统意义 的竞技体育在向生活化、娱乐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休闲体育在人类自我发展与完善的基调中,积极 引入竞争因素,从而向竞技化方向发展。而无孔不入的商业则促使休闲体育与竞技体育相互渗透与融合。  相似文献   

13.
实现体育强国梦,学校体育教育必须和身心健康教育、与个人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必须和社会体 育接轨融合。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着眼于人的全面和谐、终生发展;增强学生对延伸和拓展科学 锻炼的实际功能的再认识,把科学体育锻炼作为相互融合的载体;建立一种以高校为中心辐射到家庭、社 区的综合立体保障机制即学区体育模式,有效促进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相互融合,共同发展,达到资源 共享、职责明确,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合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终身体育的意义和高校体育现状的分析,就高校体育在如何实现终身体育方面发挥作用提出了自己的论点,以期高校体育教育和终身体育能够有效地接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动损伤一直以来是运动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其损伤成因研究相对较少。方法:采用文献 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等,对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损伤成因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大众体育损伤成因 主要是准备活动不足、缺乏自我保护等,竞技体育损伤的成因主要是激烈的对抗和疲劳等。结论:大众体 育运动损伤的成因较为单一,而竞技体育损伤的成因较为复杂,受伤程度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6.
17.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理论分析等方法对户外运动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对西方发达国家青少年户外运动的发展概况进行了简要描述,对我国青少年户外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青少年户外运动的发展路径与应对策略进行了论述。研究认为,户外运动能有效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与运动能力,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西方体育职业化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过去人们看到的只是它对经济的贡献,似乎职业体育与休闲体育根本就是两码事。随着现代经济结构的多元化、立体式发展,职业体育与休闲体育有了越来越多的交叉与融合,职业体育对休闲体育的带动作用表现者休闲文化、休闲经济乃至全球一体化趋势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9.
20.
以文献资料法对人与体育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体育与人的关系应该是人回到人自身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和体育自身功能(健身和娱乐)相互统一和谐一致地关系上来,是人与体育在和谐共处的基础上来丰富人生的内容和行完人生的过程。其包括人与体育的“过程化”、“大众化”、“主体化”和“日常化”。此所谓的"人的体育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