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NaCl胁迫对三色堇SOD、POD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色堇幼苗叶片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其SOD、POD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胁迫浓度(0、50、100、150、200、250mmol/L)的增加,SOD、POD活性的变化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SOD在NaCl胁迫浓度(100mmol/L)活性最高,活性值为105.41U/g FW,POD在NaCl胁迫浓度(150mmol/L)活性最高,活性值为624.00U/g FW;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叶绿素在NaCl胁迫浓度(100mmol/L)含量最高,值为1 929.99mg/g FW;在NaCl胁迫浓度为250mmol/L时,全株出现严重萎蔫,即该浓度为三色堇的致死浓度。  相似文献   

2.
一串红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一串红品种(系)为试材,在水分胁迫,即干旱胁迫和水涝胁迫2种处理下的生理反应,测定一串红叶片相对含水量、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处理下,胁迫8 d后,一串红叶片伤害度、MDA含量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明显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平稳下降;叶片相对含水量在第11天后明显下降。在水涝胁迫处理下,一串红叶片相对含水量没有明显变化;水涝胁迫4 d后,叶片伤害度呈明显增加趋势;MDA含量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持续下降。一串红水分胁迫耐受临界点在干旱胁迫下8 d左右、水涝胁迫下4 d左右,在栽培过程中应注意掌握水分供给时间及防止持续水涝影响一串红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3.
外源氮对盐胁迫下库拉索芦荟幼苗生长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外源不同浓度硝酸铵对盐胁迫下库拉索芦荟幼苗生长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施硝酸铵(3.75~18.75 mmol·L - 1 ) 能够显著增加NaCl 200 mmol·L - 1胁迫下植株的干质量。随着供氮水平的增加, 叶片中氮、磷、钾、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总蒽醌的含量均明显增加, 并在外施11.25~15 mmol·L - 1硝酸铵时达到最大值; 而外施硝酸铵浓度增至18.75 mmol·L - 1时, 各指标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不同叶位叶片各指标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上位叶全磷、总蒽醌及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较高, 中位叶可溶性糖的含量较高, 全氮在下位叶积累较多。氮、磷、钾、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等含量的增加在某种程度上是外源氮提高了芦荟植株抗盐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以荷兰彩椒品种‘Mandy’为试材,对温室无土栽培彩椒进行2.5、5.0、10.0(CK)、15.0、20.0μmol/L(以N2.5、N5.0、N10.0、N15.0、N20.0表示)5个不同氮素水平处理,研究其对彩椒生长、产量、干物质及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全氮含量依次为N15.0(1.6148g)N20.0(1.5000g)N10.0(1.4500g)N5.0(1.4132g)N2.5(1.3670g)。株高在N2.5~N15.0氮素处理浓度范围内,随浓度增加呈递增趋势,而在N15.0~N20.0处理浓度范围内则呈递减趋势;单株叶片数依次为N10.0N15.0N5.0N20.0N2.5;单株叶面积依次为N15.0N20.0N10.0N5.0N2.5。各个器官中的氮素分配比例不受不同氮素水平处理的影响,而不同器官中全氮含量则不同。干物质积累方面,在结果期,根部和叶片随氮的增加而增加,果实以施氮量少的增加明显,茎的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在成熟期,茎和叶片随氮的增加而下降,果实随氮的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根的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产量依次为N15.0N5.0N10.0N20.0N2.5。试验认为温室无土栽培彩椒最佳氮素施用浓度为15.0μmol/L。  相似文献   

5.
通过“3414”施肥处理,利用凯氏定氮法、钒钼黄比色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克瑞森”无核葡萄叶营养元素进行测定分析,并对叶片全氮、全磷、全钾含量与葡萄产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当叶片全氮含量为21.95~22.60 mg/g,全磷为3.25~4.60 mg/g,全钾为9.18~10.24mg/g时,葡萄产量随叶片中各元素含量的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在深液流水培条件下研究钾对黄瓜生长发育、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中的最佳钾浓度为350 mg/L,此时黄瓜单果重为228.3 g,小区产量为5980 g,均为最高;当钾的浓度低于350 mg/L时,黄瓜叶片中的全氮、全磷含量随钾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钾浓度高于350 mg/L时,则随钾浓度的增加而下降;钾浓度在50~500 mg/L范围内,黄瓜叶片的含钾量随钾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全锰含量随钾浓度增加而降低。适当钾浓度可以促进黄瓜对钙、镁、铁、铜、锌等金属元素的吸收,钾浓度过高则会抑制它们吸收。  相似文献   

7.
以榕树(Ficus microcorpa)为试材,研究了冬季低温条件下不同浓度赤霉素(GA3)(0、15、150mg/L)和硫酸铵((NH4)2SO4)(0、20、200g/L)处理15、30、45d对活性氧代谢酶系统的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G-POD)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非酶系统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GA3和(NH4)2SO4处理后可保持相对较高的抗氧化酶(POD、CAT、SOD)活性,削弱MDA含量的积累。在低温胁迫下随着GA3浓度的增加,POD活性、CAT活性和S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NH4)2SO4浓度的增加,POD活性、CAT活性和SOD活性呈增高的趋势,而MDA含量下降。含200g/L(NH4)2SO4的各处理15d后G-POD活性均表现得极为明显,15mg/L GA3+200g/L(NH4)2SO4处理下,AsA-POD活性均达到最高,15mg/L GA3+200g/L(NH4)2SO4处理30d后SOD活性持续上升并达峰值,15mg/L GA3+20g/L(NH4)2SO4处理15d后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受GA3和(NH4)2SO4处理后榕树叶片MDA含量逐渐下降,在处理15d时达到最低;且30d和45d处理后整体MDA含量较15d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8.
低温处理过程中B_9对蝴蝶兰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永旭 《北方园艺》2010,(23):148-150
以蝴蝶兰叶片为试材,研究4℃低温胁迫4~12 h期间不同浓度的B9(二甲基氨基琥珀酰胺酸)处理下,叶片的活性氧系统、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MDA、细胞膜透性和电渗率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期间,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先上升后下降,MDA含量和膜透性上升趋势减缓。O2.-含量有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H2O2含量则是先上升再下降然后再上升,在4~8 h,500~2 000 mg/L的B9浓度范围内二者出现了相反的变化趋势。这说明喷施B9明显增强了蝴蝶兰叶片的抗低温能力。试验证明,1 000~2 000 mg/L浓度的B9能够提高蝴蝶兰叶片的耐低温能力。  相似文献   

9.
研究干旱胁迫对荆芥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培养皿育种和盆栽两种试验方法,研究了4个PEG-6000浓度(CK、0.05mol/L、0.1mol/L、0.2mol/L)胁迫下荆芥种子萌发、幼苗形态、SOD、POD、MDA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PEG-6000浓度升高,荆芥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胚芽长和叶面积均显著降低;随着胁迫浓度增大和胁迫时间延长,荆芥幼苗叶片组织SOD活性整体呈上升趋势;POD活性迅速下降后上升之后又下降,而对照组POD活性则下降后趋于平稳,各胁迫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5);MDA积累量逐渐增加,在0.2mol/L浓度下胁迫20d时,MDA含量的增长量变化最大。说明荆芥对干旱胁迫能产生积极应对策略,对缺水环境有一定的耐受性。旨在为荆芥推广种植、规范栽培及用水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六年生主干结果型灰枣为试材,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在不同水肥用量的前提下主干结果型灰枣在不同生育期内叶片全氮和全磷含量的变化,以期得到适合主干结果型灰枣生长的水肥用量。结果表明:施肥和水分处理的枣树多年生二次枝枣吊叶片与一年生二次枝枣吊叶片中全氮、全磷含量均在花期最高,在完熟期时含量下降至最低,其中N3(495.0 kg·hm-2)、P3(435.0 kg·hm-2)、W4(787.5 m3·hm-2)处理与其它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N3处理全氮含量较其它氮肥处理最高可增加30%,P3全磷含量较其它磷肥处理可增加96%,W4处理全氮含量较其它滴灌处理最高可增加37%,全磷含量较其它滴灌处理最高可增加80%。  相似文献   

11.
调亏灌溉条件下鸭梨营养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调亏灌溉条件下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1期(萌芽至盛花后25d)还是在2期(盛花后25~80d)进行调亏灌溉,树体营养生长受到显著抑制,新梢长度较对照下降15%~25%,夏季修剪量减少18%~33%,树体叶片的相对含水量显著下降,对成龄叶片叶面积和比叶重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各处理其花朵坐果率均大于85%,没有显著抑制果径和果实鲜重的增长。在水分胁迫处理结束时,2期胁迫和1+2胁迫处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糖含量和全K含量显著高于对照,1+2胁迫处理的果径和果实鲜重也受到了显著抑制。在采收时各水分胁迫处理与对照相比,在产量、单果重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方面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以"桓优一号"猕猴桃为试材,测定了营养枝与结果枝叶片及果实中的N、P、K、Ca、Mg等元素含量及生理指标,研究了叶片中矿质元素变化与果实品质的关系,以期为果实发育中营养的合理补充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种叶片中全氮含量均明显下降;全磷含量在营养枝叶片先大幅增加后大幅下降,在结果枝叶片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2种叶片全钾含量不断下降。全钙、全镁含量逐步增加;随着果实发育,维生素C含量逐渐下降,果实鲜质量与其干物质量逐步增加。总酸含量先稳步增加后持续下降,总固形物含量不断增加。全氮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全磷、全钾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全钙含量下降趋势明显,全镁含量变化不大。营养枝与结果枝叶片中全氮、全钾与果实营养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营养枝与结果枝中矿质营养元素主要用于果实的建成,在一定范围内,要保证果实发育期叶片有充足的矿质元素含量,以利于提高果实的大小和品质。在果实总固形物含量方面,不同时期叶片中N、P、K元素与果实总固形物含量的相关性不同。2种叶片中Ca含量与果实鲜质量、果实干物质量及果实总固形物含量呈正相关,说明适量提高叶片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可提高果实总固形物含量,促进果实成熟。  相似文献   

13.
盐胁迫对孔雀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0(CK)、2、4、8、12 g/L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的孔雀草种子,并置于(25±1)℃光照培养箱中进行盐胁迫试验,测定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鲜重等指标,研究盐胁迫对孔雀草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及NaCl溶液浓度为2g/L时,种子的发芽率最高、鲜重最大;当NaCl溶液浓度为12 g/L时,发芽率只有13.15%,说明低浓度的盐溶液可以促进种子萌发,高浓度的盐溶液则会推迟种子发芽;当NaCl溶液浓度大于2 g/L时,种子的发芽势明显下降;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增加,孔雀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指标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平均发芽时间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延长.  相似文献   

14.
以滇龙胆成熟种子为试材,采用漂浮育苗法及植物生理学实验方法研究了尿素态氮对浮育苗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态氮浓度在25~50 mg/L范围内,有利于幼苗茎叶生长;尿素态氮浓度为25 mg/L时有利于根生长;同时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NR)活性、根系活力极显著(P<0.01)高于未施氮和其它浓度处理;与对照相比,当尿素态氮浓度为100 mg/L时,幼苗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叶片中绿素含量和NR活性降低,根系活力也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对盐胁迫下火鹤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壳聚糖(CTS)对火鹤耐盐性能力的影响,以火鹤幼苗为供试材料,分别用0.42、g/L的CTS喷雾处理火鹤叶片后,再以51、0 mmol/L的NaCl溶液分别进行胁迫处理,系统研究了壳聚糖对盐胁迫下火鹤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5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CTS后能够提高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的酶活性;有效降低叶片细胞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  相似文献   

16.
分别以0、10、50、100、150、200及300mg/L 7种浓度的壳低聚糖溶液对小白菜种子浸种24h,培养箱培养7d后,选长势一致幼苗移栽于1.5kg重的基质中,1kg基质含浓度为2.5mmol/L的Cd2+溶液20mL,15d后测定各项生理指标,研究壳低聚糖对镉胁迫下小白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壳低聚糖浸种处理后,与对照相比,SOD、POD和CAT活性增大;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升高;MDA含量和叶片相对电导率降低。因此,适宜浓度壳低聚糖浸种处理可增强小白菜幼苗的抗重金属镉毒害性,且以150~200mg/L壳低聚糖浸种处理的缓解镉毒害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外源ABA对结缕草在低温胁迫抗性中的作用,以盆栽结缕草叶片喷施5.0、10.0、15.0 mg/L ABA及根部浇灌相应浓度ABA后,在8℃/5℃(昼温/夜温)低温胁迫下,分别于低温胁迫0、1、2、3、4d测定叶片相关生理参数.结果表明:3种浓度ABA处理均能提高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酶的活性,提高叶片可溶性总糖、叶绿素含量和相对含水量,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MDA)含量,减轻低温胁迫对结缕草的伤害,其中以10 mg/L处理的效果最好.说明施用外源ABA可以提高叶片蔗糖合成酶的活性,促进蔗糖的合成,降低细胞水势,提高细胞的保水能力,从而加强结缕草对低温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叶面喷施壳寡糖对葡萄幼苗抗低温胁迫的影响,以2个月苗龄、5片叶的"赤霞珠"葡萄营养袋扦插苗为试材,叶面喷施0(对照)、50、100和150 mg/L壳寡糖3 d后进行人为低温(0℃±1℃)胁迫,对低温胁迫3 d内不同处理的植株受冻率、叶片抗低温胁迫生理指标及活性氧代谢关键酶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叶面喷施100和150 mg/L壳寡糖提高了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质膜ATPase酶基因相对表达量,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了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降低了植株受冻率,并且以100 mg/L表现更优。50 mg/L壳寡糖处理提高了过氧化氢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也降低了植株受冻率,但对其他指标无显著影响,综合效果比100和150 mg/L处理差。  相似文献   

19.
巨菌草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PEG-6000胁迫后巨菌草叶片的生理特性变化,分析巨菌草的耐旱性,为巨菌草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随着胁迫的加重,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与胁迫质量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可溶性多糖(SS)含量升高,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脯氨酸(Pro)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且5项指标变化均与胁迫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与胁迫质量浓度无显著性相关。试验表明,巨菌草幼苗可忍受低于200g/L的PEG胁迫,此浓度范围内巨菌草可以通过3种酶的相互协调作用和调节渗透物质(可溶性多糖(SS)和脯氨酸(Pro)的含量)来减轻干旱伤害,并维持植物体的正常生理代谢功能,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但浓度达到250g/L时,会对巨菌草幼苗造成严重干旱胁迫,甚至导致其死亡,250g/L是巨菌草幼苗抗旱的一个极限浓度。  相似文献   

20.
韩阳 《北方园艺》2010,(7):88-90
以紫鸭跖草为试材,研究了室内常见有毒气体二甲苯对观叶植物的毒性影响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二甲苯处理浓度与叶片损伤程度成正相关;叶绿素含量下降的程度与二甲苯的胁迫浓度成正比,叶绿素a/b比值呈现先降低后回升的趋势;相对膜透性与二甲苯浓度呈正相关;脯氨酸的含量呈明显升高的趋势;丙二醛含量呈现先逐渐升高后降低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