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淡水水体和沉积物中孔雀石绿(MG)及无色孔雀石绿(LMG)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方法进行改进。主要对水及沉积物中孔雀石绿及无色孔雀石绿提取试剂进行优化探索,结果表明:二氯甲烷作为提取试剂提取效果最佳,两种待测物线性范围为0.20~100ng/mL,r~2≥0.999,空白水体在2.0、10、25ng/L 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8.3%~88.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3.3%,检出限(LOD)和定量下限(LOQ)分别为0.20ng/L和0.40ng/L。空白沉积物基质在0.2、2.0、10μg/kg 3个加标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78.9%~86.7%,RSD为0.6%~3.3%,检出限(LOD)和定量下限(LOQ)分别为0.020μg/kg和0.040μg/kg。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适用于淡水养殖环境水体和沉积物中MG和LMG的残留测定。  相似文献   

2.
对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及隐色孔雀石绿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进行了优化。样品依靠缓冲盐体系将目标物质离子化后用酸性氧化铝除脂,利用乙腈提取,浓缩后过中性氧化铝小柱净化,35℃旋转蒸发近干,用1.00 m L 5 mmol/L乙酸铵0.1%甲酸-甲醇溶液(1∶1,V/V)定容,经0.22μm滤膜过滤后上机检测,采用同位素内标法定量。方法优化后孔雀石绿和隐色孔雀石绿的线性范围为0.5~20.0 ng/m L,相关系数均为0.999 9,检出限为0.500μg/k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3.4%~101%和86.1%~101%,相对标准偏差(RSD,n=5)分别为3.44%~7.76%和2.28%~8.74%。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与现有国家标准相比,本方法减少了有机溶剂使用量、简化了前处理步骤,并且稳定了目标物质回收率。通过验证,该方法适用于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及隐色孔雀石绿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对GB/T 19857—2005的方法进行优化,建立了鱼肉中孔雀石绿和隐色孔雀石绿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中性氧化铝小柱净化后,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C18色谱柱进行分离,以乙腈-5 mmol/L乙酸铵缓冲溶液为流动相,以电喷雾正离子化模式(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和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扫描模式进行测定,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孔雀石绿和隐色孔雀石绿含量在0.5~20.0 ng/m 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方法检出限均为0.05μg/kg。在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鳜鱼(Siniperca chuatsi)、金鲳鱼(Trachinotus ovatus)、乌鳢(Ophiocephalus argus Cantor)6种鱼肉中添加水平为0.5、1.0、2.0μg/kg时,目标物的平均回收率为81.3%~103.3%,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n=6)。该方法定量准确、分析时间短、试剂用量少,适用于鱼肉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回收率较高、较稳定的内标定量法(对养殖水体中氯霉素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养殖水体中氯霉素残留的检测方法。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养殖水体中氯霉素的含量,量取250 mL水样,用100 mL乙酸乙酯分2次萃取,萃取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近干,以40%的甲醇-水溶液定容至1 mL。氯霉素标准系列溶液浓度为0.25、0.50、1.00、1.25、2.50、5.00 ng/mL,氘代氯霉素的含量均为2.0 ng/mL,上机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氯霉素为外标,氘代氯霉素为内标,其峰面积比值(y)与浓度比值(x)的曲线方程为:y=1.136512x+0.012050(R2=0.9990);该方法氯霉素的检出限为2 ng/L,定量限为4 ng/L,仪器线性范围为0.25~5.0 ng/mL;加标浓度在2~20 ng/L时,平均回收率在80%~11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实验证明该方法比较稳定、灵敏度高,适用于检测养殖水体中氯霉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检测曾投放过孔雀石绿(MG)养殖池塘中水样MG和隐性孔雀石绿(LMG)含量,并以此数据为基础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LMG养殖水体中生长的罗非鱼(Tilapia)和淡水白鲳(Colussoma brachypomum)肌肉中的积累情况。结果显示:所选取的5个池塘中LMG平均含量为30.32 ng/mL,6个月前使用过孔雀石绿的5个鱼塘的养殖水体中仍有一定量LMG残留。室内模拟实验显示:在LMG初始浓度为1.00 ng/mL的养殖水体中,LMG在罗非鱼和淡水白鲳肌肉中积累浓度分别高达60.0 ng/g和70.8 ng/g;罗非鱼肌肉中脂肪含量为0.53%,淡水白鲳为0.75%,说明脂肪含量高的淡水白鲳更容易积累LMG。同时发现,罗非鱼和淡水白鲳积累LMG浓度与水体中LMG浓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准确评估渔业生态环境中的孔雀石绿(MG)及其代谢产物隐性孔雀石绿(LMG)的残留状况,建立了3种渔业环境基质(水体、底泥和底泥-水体混合物)中MG和LMG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通过考察不同前处理方法对不同基质中MG和LMG回收率的影响,优化仪器性能,确定了色谱和质谱分析条件。具体方法是:水体过滤后采用PRS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富集;底泥采用乙腈-二氯甲烷(1∶1,v/v)提取,再旋蒸、富集;底泥-水体混合物用二氯甲烷提取后,采用PRS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采用Thermo C18色谱柱对待测物进行分离,以乙腈-0. 2%乙酸铵(1∶1,v/v)为流动相洗脱,电喷雾-多反应正离子监测模式监测,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3种不同基质中的MG和LMG在1~8 ng/m L范围内线性显著,其相关系数r~2值大于0. 999;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0. 0%~104. 2%、79. 9%~90. 3%和74. 1%~86. 3%,相对标准偏差为3. 3%~5. 8%、4. 9%~8. 6%和3. 2%~8. 3%; MG的检出限(LOD,S/N=3)分别为0. 24 ng/L、0. 02μg/kg和0. 06μg/kg,定量限(LOQ,S/N=10)分别为0. 79 ng/L、0. 07μg/kg和0. 21μg/kg; LMG的检出限(LOD,S/N=3)分别为1. 14 ng/L、0. 17μg/kg和0. 12μg/kg,定量限(LOQ,S/N=10)分别为4. 72 ng/L、0. 56μg/kg和0. 39μg/kg。该法可应用于渔业环境中MG及LMG的定性定量检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水产养殖水体中硝基呋喃类、磺胺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11类、49种药物的分析方法。样品分别采用固相萃取法和冷冻干燥法浓缩后,经Kinetex C18色谱柱分离,乙腈和0.1%甲酸水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正负离子同时扫描,多时段-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测定,外标法定量。各种药物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8。冷冻干燥法各种药物的方法检出限为5~30 ng/L,加标回收率为63.1%~120%,相对标准偏差15.2%。固相萃取法各种药物的方法检出限为1~5 ng/L,除孔雀石绿类外,加标回收率为67.1%~119%,相对标准偏差13.6%。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测定水产养殖场池塘水样中残留的多种类药物。  相似文献   

8.
改进了淡水水体和沉积物中4种硝基呋喃代谢物呋喃唑酮代谢物(AOZ)、呋喃它酮代谢物(AMOZ)、呋喃妥因代谢物(AHD)、呋喃西林代谢物(SEM)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内标法定量,提高了定量的准确性。水及沉积物样品直接进行衍生化后乙酸乙酯提取,化合物采用Thermo C18(5.0μm,100mm×2.1mm)色谱柱进行分离,以0.1%甲酸/甲醇-5mmol/L乙酸铵水溶液(含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200ng/mL,r2≥0.999。空白水体在0.02、1.0、10.0ng/L 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5.4%~82.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2%~8.7%,检出限(LOD)和定量下限(LOQ)分别为0.01ng/mL和0.02ng/mL。沉积物样品在0.3、1.0、10μg/kg 3个加标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77.9%~93.6%,RSD为2.5%~7.8%,检出限(LOD)和定量下限(LOQ)分别为0.1μg/kg和0.3μg/kg。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适用于实际淡水养殖环境水体和底泥中4种硝基呋喃代谢物呋喃唑酮代谢物的残留测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沉积物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分析方法。沉积物经20 m L乙腈-磷酸盐(1∶1,V/V)缓冲液超声提取,0.15 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络合除杂,分散固相萃取材料净化,Ultimate XB-C18色谱柱分离,含4 mmol/L乙酸铵的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甲醇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方式检测,内标法定量分析。通过试验优化了不同提取方法、净化吸附剂比。结果表明,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在2.5~200 n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方法定量限(S/N≥10)为2μg/kg。在2~50μg/kg添加水平内,平均回收率为79.8%~112%,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2%~9.9%,日间RSD为5.3%~8.6%。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三重串联四级杆质谱仪优化了渔业养殖水和底泥中4种硝基呋喃代谢物残留检测的方法。确定以2-硝基苯甲醛为衍生剂,样品经60℃高温振荡衍生4 h,再经乙酸乙酯提取,C_(18)色谱柱分离,在正离子反应模式下以大气压电喷雾源电离,采用多反应监测,内标法定量。方法中4种硝基呋喃代谢物的检出限为0.1 ng/mL(g),定量限为0.25 ng/mL(g),在0.25~10 ng/mL(g)线性范围良好,0.5、2.0、5.0 ng/mL(g)3个添加水平回收率范围为91.3%~102.2%,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本方法具有重复性好、灵敏度高、简便、准确以及快速的优点,可以满足渔业养殖环境中硝基呋喃类药物残留的监控要求。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荧光检测器同时检测养殖用水中的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代谢物隐色孔雀石绿和隐色结晶紫的分析方法。孔雀石绿和结晶紫用紫外检测器588 nm波长检测;隐色孔雀石绿和隐色结晶紫用荧光检测器检测,激发波长:265 nm,发射波长:360 nm。孔雀石绿和结晶紫的线性范围5.0~2500μg/L;隐色孔雀石绿和隐色结晶紫的线性范围1.0~1 000μg/L,四种物质的检出限均为0.5μg/L,回收率均在70%以上,RSD15%,此方法也可用于地下饮用水中孔雀石绿、结晶紫、隐色孔雀石绿和隐色结晶紫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水产品肌肉组织中孔雀石绿和酰胺醇类抗生素残留的方法。样品经QuEChERS方法提取净化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内标法定量。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MG)、隐色孔雀石绿(leucomalachite green,LMG)、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AP)和氟甲砜霉素(florfenicol,FF)在0.5~5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4)。甲砜霉素(thiamphenicol,TAP)在2.0~10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6)。MG、LMG、CAP和FF的检出限为0.1μg/kg,定量限为0.5μg/kg;TAP的检出限为0.4μg/kg,定量限为2.0μg/kg。MG、LMG、CAP和FF在0.5、2.0和10.0μg/kg加标水平时,加标回收率为72.0%~102.6%,精密度小于6.4%;TAP在2.0、10.0和50.0μg/kg加标水平时,其加标回收率为76.5%~95.4%,精密度小于5.1%。本方法适用于检测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类和酰胺醇类抗生素的残留,可为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供技术支持。[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20,10(1):60-67]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用紫外和荧光检测器同时分析水产品中有色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有色孔雀石绿检测采用紫外检测器,波长588 nm;无色孔雀石绿采用荧光检测器,其激发波长265 nm,发射波长360 nm,流动相0.1 mol/L(pH4.5)的乙酸铵溶液∶乙腈(20∶80),流速1.5 ml/min。采用ZOBAX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加标量为10μg/kg和250μg/kg(有色孔雀石绿),回收率分别为60.2%和56.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1%和5.6%;加标量为2μg/kg和50μg/kg(无色孔雀石绿)时,回收率分别为95.2%和92.3%,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8%和11.3%。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1.1μg/kg(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总量),可满足欧盟对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的检测要求。检测方法稳定,简便,灵敏度高,无需柱后氧化柱,适合同时进行水产品中有色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孔雀石绿(MG)及无色孔雀石绿(LMG)在鳜体内的残留和消除规律,达到对MG的禁用监控,本实验将初始体质量为(15±5)g的鳜在1 000μg/L孔雀石绿中药浴1 min后,再转移到清水中养殖,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鳜肌肉组织中MG及LMG的残留量。清水养殖过程中,在0~6 h范围内,肌肉中MG的残留量急剧下降,到12 h降为(5.42±4.32)μg/kg。从12~30 h范围内MG的残留量呈现上升趋势,而随后逐渐降低,到240 h后残留量低于检测限(0.5μg/kg)。LMG在0~30 h范围内随时间波动式上升到(56.54±4.82)μg/kg。在30~72 h范围内LMG的残留量急剧下降至(3.40±6.82)μg/kg,而随后缓慢下降,到960 h后残留量低于检测限(0.5μg/kg)。本研究可为加强MG的监督和执法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为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养殖水体中孔雀石绿的快速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筛选柱快速检测养殖水体中孔雀石绿,发现当水样中孔雀石绿浓度为5.0 ng/mL和10.0 ng/mL时,检测过程中未发现颜色变化;当水样中孔雀石绿浓度为50.0 ng/mL或以上时,检测过程中颜色变化较明显,该结果能满足广大基层养殖户快速筛选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淡水、沉积物中阿莫西林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淡水样品通过固相萃取柱富集后洗脱,沉积物样品通过乙腈直接提取,以0.2%甲酸/5mmol/L醋酸铵-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通过C18色谱柱进行分离。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5~10μg/L,相关系数r0.999。淡水中阿莫西林的平均回收率为77.9%~84.8%,RSD为2.5%~5.9%。沉积物中阿莫西林的平均回收率为76.5%~82.7%,RSD为1.2%~2.7%。方法步骤简单,灵敏度高,可以用于环境淡水及沉积物中阿莫西林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干燥剂、分散吸附剂的种类及质量进行对比及优化,对鲮体内孔雀石绿(MG)及其代谢物的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Qu ECh ERS-HPLC-MS/MS)联用方法进行了优化。方法以乙腈为萃取溶剂,无水硫酸镁为干燥剂,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与石墨化炭黑(GCB)为分散吸附剂,电喷雾正离子模式(ESI+),多反应监测模式,内标法定量。结果显示,无水硫酸镁对样品中水分干燥效果良好,50 mg PSA+10 mg GCB可达到净化效果。在优化条件下,MG和无色孔雀石绿(LMG)在1~50 ng/m 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 21和0.999 37;方法检测限(LOD,S/N=3)为0.5μg/kg。采用该方法对鲮空白样品进行检测及加标回收率的测定,在2.0、10、25μg/kg 3个浓度水平下,MG的加标回收率为82.5%~92.6%,LMG的加标回收率为84.6%~95.1%。将该方法用于鲮体内MG及LMG残留消除规律研究,得到MG和LMG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13.6、178.3 h,表明MG在鲮体内消除相对较快,但是其主要代谢产物LMG消除缓慢,直到40 d后低于检测限。本研究可为鲮等水产品中MG和LMG的检测提供支持技术,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沉积物中全氟辛基磺酸(PFOS)、全氟辛酸(PFOA)的固相萃取净化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测定方法。沉积物样品中的待测组分于70℃,15 m L甲醇超声萃取2次,用C18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富集、净化,经再浓缩、定容至1.0 m L后,用Eclipse Plus-C18色谱柱、甲醇/水(含5.0 m M甲酸铵)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方式进行分离;电喷雾负离子模式(ESI-)电离、多重反应监测模式(MRM)以及内标法对目标物进行定性/定量测定。优化实验条件下,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1.0 ng/g,n=7)分别为8.3%(PFOS)、9.1%(PFOA),沉积物样品添加0.5、2.0、5.0 ng/g浓度水平的待测目标物时,加标回收率在(82.5±9.2)%(PFOS)~(103.2±9.2)%(PFOA)之间(平行测定3次);方法在0.5~20.0 ng/g范围内,质谱信号响应与待测组分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0.999 0;方法的定量限(LOQ,S/N=10)为0.08 ng/g。方法具有样品前处理简单、分析速度快、选择性好的特点,适用于海洋沉积物中PFOS与PFOA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PE-LC-MS/MS)同时检测养殖海水中17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分析方法。海水经酸化处理后,采用HLB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目标化合物,通过对比水样在不同上样pH、淋洗液与洗脱液等条件下的回收率,以此对前处理方法进行优化。收集到的洗脱液经氮气吹干后用流动相定容至1 ml,待测。色谱流动相A相为0.1%甲酸水溶液,B相为乙腈,所有药物经梯度洗脱进行分离,在LC-MS/MS正离子模式的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定性定量分析。17种化合物可以在10 min中内得到较好的分离,线性范围为1–200 ng/ml,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均在2–10 ng/L范围内,定量限均在5–20 ng/L范围内。以空白海水为基质,在20、100、200 ng/L三个不同添加水平下采用内标法定量的加标回收率均在71.3%–125.0%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4%–12.27% (n=5)。采用该方法对黄海灵山湾近岸4个养殖场进行海水采集并检测,共检测出4种喹诺酮类药物,分别是恩诺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其中,恩诺沙星浓度最高。研究表明,该方法快速、可靠,适用于养殖海水中喹诺酮类药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罗靳 《河北渔业》2016,(9):40-42
尝试前处理采用超声波一步提取淡水鱼氯霉素药物残留并液相串联质谱仪检测的方法,相比于GB/T 20756-2006《可食动物肌肉、肝脏和水产品中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前处理步骤相对简单、快速,采用内标法定量,选用鲢鱼为空白,添加0.1μg/kg、0.3μg/kg,回收率在90%~120%,在0.1~2.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相对标准偏差(RSD)9%,满足GB/T20756-2006和GB/T 27404-2008对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要求。通过计算得到理论方法检出限(LOD)为0.002μg/kg,理论方法定量限(LOQ)为0.008μ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