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淡水常规鱼类养殖 1.苗种培育和放养.7-8月份是常规鱼类苗种培育和放养的重要时期,应做好夏仡和鱼种培育工作.苗种放养前应及时做好清塘、消毒,放养时必须用食盐水或高锰酸钾等浸浴消毒.从外地购进苗种,必须进行病害检测检疫.  相似文献   

2.
从选择池塘条件,清塘消毒,投施肥料,鱼种放养,投喂管理,水质管理及鱼病防治等方面综合介绍了鲫鱼高密度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3.
1.池塘建设 幼甲鱼放养前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新建的甲鱼地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公斤化成石灰浆全地泼洒,7天后再投放甲鱼种;旧塘除进行清塘消毒外,还要检查防逃设施,发现损坏及时修补。盛夏可在池塘岸边栽大叶瓜类作物或搭棚架,为甲鱼遮荫。  相似文献   

4.
(一)清塘消毒经过2~3个月培育鱼种的池塘,水质老化,天然饵料减少,有害物及病原菌增多。因此,到了秋季最好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消毒的池塘,再进行培育。在水源和鱼塘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可将鱼种全部转出暂养,对原鱼种塘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按  相似文献   

5.
(一)清塘消毒 经过2~3个月培育鱼种的池塘,水质老化,天然饵料减少,有害物及病原菌增多。因此,到了秋季最好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消毒的池塘,再进行培育。在水源和鱼塘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可将鱼种全部转出暂养,对原鱼种塘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按常规方法将水质培肥,待药性消失后再将鱼种转回原塘。  相似文献   

6.
(一)常规鱼类的养殖 1.苗种培育期管理。6月份是鱼类的苗种培育期,应根据生长情况及时分池疏养或出售夏花苗种,控制养殖密度。进入鱼种培育期苗种放养前应做好清塘消毒工作,苗种放养前必须用食盐水或高锰酸钾等浸浴消毒后入池;从外地购进苗种必须进行检疫,不得从疫区进苗,避免带入病菌。  相似文献   

7.
(一)清塘 入秋后应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消毒的池塘进行培育,以便鱼种安全越冬。在水源和鱼塘周转有困难的地方,可将鱼种全部转出暂养,对原塘每亩用生石灰75~100公斤消毒,按常规方法将水质培肥,待药物消失后再将鱼种转回。  相似文献   

8.
1.清塘: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消毒的池塘培育.水源和鱼塘周转有困难的,可将鱼种全部转出暂养,再对原塘每0.067公顷用生石灰75~100千克消毒,并按常规方法培肥水质,待药性消失后将鱼种转回.  相似文献   

9.
1.清塘: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消毒的池塘培育.水源和鱼塘周转有困难的,可将鱼种全部转出暂养,再对原塘每0.067公顷用生石灰75~100千克消毒,并按常规方法培肥水质,待药性消失后将鱼种转回.  相似文献   

10.
一、病毒性疾病 (一)主要病种 虾鳟等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胰脏坏死病、蟹抖抖病、鳗狂游病、鳗出血性张口病、鳜传染性肝肾坏死病、草鱼出血病、鲤痘疮病等。 (二)综合防治 (1)放养前。干池清淤,彻底清塘,水深不超过0.3米,每0.067公顷用生石灰150公斤或清塘净0.5公斤或富氯2公斤全池泼洒。(2)放养时。用聚维酮碘溶液给鱼苗鱼种浸泡消毒,500~600克药加1 000公斤水中,浸泡鱼体10~20分钟。草鱼苗种可浸泡或注射疫苗。(3)放养后,每15~20天,可用富氯、溴氯海因、二溴海因、灭毒净、富碘等轮换消毒水体和食物,剂量为0.2~0.3克/立方…  相似文献   

11.
1池塘条件 饲养加州鲈鱼,池塘适宜面积为2~3亩(每亩667平方米),水深1.5~2.0米,不渗漏,淤泥较少,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溶氧量高,注排水方便,鱼种放养前必须用生石灰等药物彻底清塘消毒,生石灰用量为每亩75~100千克,清塘后,每亩放有机肥150~250千克作基肥,大量繁殖天然饵料以供鱼摄食.  相似文献   

12.
一、把好投放关 (一)严格消毒 一是清塘消毒。可将鱼种全部暂养,按每0.067公顷水深1米取生石灰120公斤消毒,按常规方法将水质培肥,待药性消失后再将鱼种转回;二是鱼种消毒。用食盐、漂白粉、高锰酸钾等物进行药物消毒,防止带病入池。 (二)选择适宜温度 冬放鱼种应选  相似文献   

13.
(一)池塘选择和清池消毒 池塘面积为0.134~0.67公顷水深2~2.5米,光照充足,环境安静,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鱼、鳝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杀灭病虫害。用量是:干池(池底水深约10厘米)每0.067公顷75公斤化水金池遍洒;或带水(按1米水深计)每0.067公顷150公斤化水鱼池匀洒。7~10天后投放鱼种。  相似文献   

14.
(一)彻底清塘消毒鱼塘经过修整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投放鱼种前2周进行药物消毒,消毒时,要选择在天气晴朗的中午进行,这样由于水温较高,药效发挥好。常见的消毒方法有:  相似文献   

15.
正"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季是鱼种放养的最佳时期,鱼种放养更是水产养殖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笔者认为做好春季鱼种放养的前后工作是夺取全年丰收的关键。1池塘整修与消毒冬天池塘干池后必须进行改造整修,方法是:挖去过多的淤泥,加高加固池埂,修复漏水塘夯实池埂,使池塘曝晒数日。在鱼种放养前用生石  相似文献   

16.
仲直 《江西饲料》2003,(4):40-40
秋季水温适宜,是鱼种生长旺季,鱼种管理应抓好以下5项工作。1清塘经2~3个月培育鱼种的池塘,一般水质老化,天然饵料减少,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及病原菌增多。入秋后应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消毒的池塘进行培育。水源和鱼塘周围有困难的地方,可将鱼种全部转出暂养,再对原塘每亩用生石灰75~100kg消毒,并按常规方法进行水质培肥,待药性消失后再将鱼种转回。2分养鱼种要按不同规格调整分养,做到同池所放鱼种规格一致。由于规格大的鱼种食量大,抢食能力强,如同时放有小规格鱼种,则小鱼会因得不到足够饲料而体质下降。16cm以上的鱼种,可投放成鱼池套养,…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草鱼池塘的设施条件、消毒、投施肥料的要求;鱼种的选择、消毒、放养模式、规格、密度及放养时间;水质管理方法、饵料投喂方法;病害防治等相关技术与管理内容。  相似文献   

18.
草鱼 ,易得赤皮病、肠炎病、烂鳃病 ,俗称草鱼“三病”。现将这几种鱼病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 赤皮病 又名出血性腐败病 ,擦皮瘟。此病多由于拉网或在运输过程中操作不慎 ,擦破鱼的皮肤 ,使赤皮致病菌 (荧光极毛杆菌 )侵入鱼体而引起。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 ,鳞片脱落 ,尤以鱼体两侧和腹部最为明显 ,严重时鱼鳍基部充血 ,鳍条末端腐烂 ,鳍间组织破坏形成“蛀鳍”。预防方法 :1元旦前后放养 ,因为这期间气温、水温比较低 ,鱼的活动力弱 ,鳞片紧闭 ,鱼种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鱼体不易受伤。 2放养前鱼池一定彻底清塘消毒。鱼种放…  相似文献   

19.
<正>池塘条件。有机黄颡鱼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面积1亩~3亩为宜,水深1.5米~2米。一般在每年的3月~4月放养,放养前池塘应清淤消毒。待毒性消失后,加水0.8米~1米,然后施入有机肥,以繁殖天然饵料生物,供黄颡鱼摄食。鱼种放养。主养时,一般亩放养10克左右的冬片鱼种2500尾~3000尾,另搭配15厘米~20厘米的  相似文献   

20.
快速养鱼法     
快速养鱼法四川蓬安(638250)黄军1选用面积1~10亩、水深15~3米的不漏水鱼池,彻底清塘,施足基肥,放养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的鱼种,每亩鱼种放养量为1500~2000尾,采取多品种混养。混养比例为草鱼占30%,链、鳙鱼占40%,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