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砂六君子汤出自《医方集解》,系六君子汤加香附(现代多用木香)、砂仁而成。六君子汤出自《妇人良方》,乃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而成。四君子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该方能使脾胃之气健旺,运化复常,滋生气血,故为中医学中益气健脾的基础方剂。后世以补气健脾为主的许多方剂,多从本方化裁而来。  相似文献   

2.
理中汤出自《伤寒论》,由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组成,本方加附子名曰附子理中汤(《和剂局方》),对治疗家畜某些脾胃阳虚之阴寒重症有较满意的效果.现将附子理中汤在兽医临床应用简述如下,供参考.1 方剂组成及方义分析1.1 方剂组成:附子30~150g,党参、白术各45g,干姜30g,炙甘草24g.用法:除附子一味久煎(2小时以上)取汁,余药研末,一并候温灌服.  相似文献   

3.
<正>参苓白术散是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方剂之一,为常用传统经典成方,功能补气健脾,渗湿和胃。多用于因脾胃气虚所致的呕吐、泄泻、乏力、饮食不消、脘腹满闷  相似文献   

4.
平胃散源于宋朝《和剂局方》,后经《元亨疗马集》引用,至今仍为中兽医常用方剂。该方加入党参、茯苓取名参苓平胃散,用之于临床治疗脾虚泄泻等疾病,疗效尚属满意,治疗马顽固性胃炎,疗效亦著。为了探讨该方的作用原理,笔者对其药理作  相似文献   

5.
四君子汤对胃肠道作用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君子汤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补气健脾的代表方剂。由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临床主要用于脾胃气虚,胃纳不佳,食少便溏等脾胃虚弱证。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围绕该方的主治和功能,并结合脾虚证本质的研究,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了大量现代药理学研究工作,发现该  相似文献   

6.
《医宗金鉴》是清代医学家吴谦等编纂的一部医学丛书,书中收录了许多中医方剂,其中有不少已移用于中兽医临床,桃花散和九一丹就是有名的两个方剂。笔者就这两个方剂,在兽医临床上进行了一些探讨和验证,以它们为基础方,随症加减,治疗家畜疾病。现报道于后,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平胃散是源出《和剂局方》中的中药传统理气燥湿方剂,并早已移用于兽医临床。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组成,其用量比例一般为苍8甘3陈厚5,并加生姜、大枣作为引药。市场上也有中兽成药“平胃散”出售。多年来,笔者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平胃散加减治疗奶牛消化道杂症取得了很好的效  相似文献   

8.
参苓白术散源于《和剂局方》,中医用于治疗脾胃气虚挟湿之证,笔者用于治疗奶牛脾虚所致的慢草(13例)、水肿(3例)、泄泻(8例)、便血(3例)等证共27例,均获满意疗效,现小结如下,供同行参考。1方剂组成党参60g、白术50g、茯苓40g、炙甘草10g、  相似文献   

9.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调和肝脾的常用方剂,由当归、柴胡、茯苓、白术、甘草、薄荷、生姜等八味药组成。有疏肝解郁、健脾益血之功。临床上随证加减广泛用于畜禽各科疾病。而用于水肿病报道较少见。笔者近几年来在临床上应用逍遥散治疗耕牛水肿多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举二例验案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四君子汤,方出《和剂局方》,后引用到兽医临床上来。本方专为脾胃气虚而设,很多补气方剂都是在此方的基础上变化而来。本方补气养心,健脾养胃,是补气之要方,临床适应症较多,应用广泛。笔者在多年的兽医临床实践中以四君子汤作为基础方,根据临床辨证情况随证加味进行施治,效果较为满意,现整理如下,供同行参考。1四君子汤的方剂组成与功用本方是由党参45g、白术45g、茯苓45g、炙甘草30g组成。其功用是补气养心,健脾养  相似文献   

11.
平胃散见于宋朝的《和剂局方》,在兽医典藉《元亨疗马集》、《猪经大全》中亦有记载。本方是  相似文献   

12.
<正>四君子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治疗脾胃气虚的著名古方。《和剂局方》中说该方"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涨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大宜服之"。现代研究证实该方能显著调整机体免疫和胃肠功能,促进骨髓造血及改善休克。笔者近几年来用该  相似文献   

13.
<正>参苓白术散,出自宋·陈师文等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四君子汤为基础方,加味渗湿止泻类,是治疗脾胃虚弱的常用方剂,也是甘淡扶脾法的主要方剂。笔者将其运用于兽医临床,治疗耕牛脾胃虚弱慢草268例,治愈268例,有效率达100%;治疗脾虚泻泄156例,治愈145例,有效率达93%;治疗脾胃虚寒(胃寒)269例,治愈242例,有效率达90%;治疗慢性、顽固性腹泻(泄泻)46例,治愈42例,有效率达91%;治疗耕牛免疫功能低下38例,  相似文献   

14.
附子理中丸源出<阎氏小儿方论>,为温阳祛寒、益气健脾而设,主治"脾胃虚寒,风冷相乘,心痛,霍乱吐利转筋",后被收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中医学的常用方剂之一.笔者根据方意,谨守病机,将附子理中丸以汤剂剂型运用于兽医临床,疗效满意,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医林改错》是清代医学家王清任编撰的一本医书,该书纠正了前人关于脏腑记载上的一些错误,临床上对人的血瘀证、半身不遂等病证的证治有独到之处,所记载活血化瘀方剂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如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这些方剂还移用至兽医临床上。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挖掘和验证。现将用《医林改错》这两个方剂为基础方,随症加减,治疗家畜疾病的体会报道于后,仅供同行参考。1血府逐瘀汤1.1组成:当归45g、生地50g、牛膝40g、红花  相似文献   

16.
参苓白术散出自《和剂局方》,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形体消瘦、四肢无力、大便泄泻等症。笔者自2000-2006年以来,先后收治牛马脾虚泄泻46例,其中牛37例、马9例,均取得了治愈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二陈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橘红、半夏、白茯苓、甘草组成,功能为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善治痰湿咳嗽等症。我院自 1994年 7月以来,在二陈汤的基础上加减,用于治疗肺炎罗音,急性支气管炎,外感高热,收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1肺炎罗音 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因畜体正气不固,肺卫防御功能减弱,外感风热之邪或风寒外邪郁而化热所致。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肺炎的治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临床上常遇到一些患畜经多种抗生素治疗后肺部罗音仍难以消失,我院采用二陈汤加减治疗 28例肺部罗音,治愈率达 85.7%。 1.1方剂…  相似文献   

18.
<正>《中兽医学杂志》编辑部为读者代办邮购如下书刊资料(以下定价已含邮寄与包装费):《中兽医名著与方剂》,300元。(名著与方剂)《中国传统兽医学》,400元。(传统兽医学)《中兽医方剂诠解》,98元。(方剂诠释)《(英汉对照)元亨疗马集》,480元。(英汉元亨)《(英汉对照)元亨牛驼经》,210元。(英汉牛驼)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兽医杂志》2006,42(1):67-67
由中国农业大学范开博士主编,张克家教授、许剑琴教授、王自力博士共同编著的《中兽医方剂辨证应用及解析》一书已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中兽医方剂大全》及《中兽医方剂精华》的又一姊妹篇,全书精心选取了230余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和现代方剂加以详细介绍。与前两部书相比,本书更注重方剂的解析,依照中兽医组方原则介绍方剂的功能、作用,强调各方剂的临床使用特点以及加减化裁。本书将中兽医方剂理法与生产实践结合,既可供专业人员参考,也可为基层兽医技术人员和养殖业者在生产中合理使用中兽药提供帮助。全书35万字,16开,每本定价…  相似文献   

20.
“君臣佐使”原为中国封建社会官吏等级,其作为中医制方思想源于《皇帝内经》,后经历代医家发展,成为中医方剂和中兽医方剂学组方遣药的重要理论。在很多古籍和现代的中医方剂学和中兽医方剂学中。将“君臣佐使”作为临床组方的原则。而在最新出版的一些教材中,将其作为方剂组成的基本结构。普通高等中医院校《方剂学》五版、六版教材皆以“君臣佐使”为方剂的组方原则。新世纪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方剂学》则将“君臣佐使”作为方剂组方的基本结构,这种描述上的转变,反映出对此问题认识上的变化。笔者认为“君臣佐使”是临床组方遣药的思路,是用以分析成方中药物层次和结构关系的方法之一,很多书籍中将其作为方剂组方原则,有待商榷。事实上,对于方剂学中“君臣佐使”的理论,现代存在很多争辩,对此笔者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分析探讨,以供争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