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丝瓜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及维生素B1、维生素C1还有皂甙、植物粘液、木糖胶等营养成分。丝瓜除营养成分丰富外,也是夏秋季蔬菜市场堵淡补缺的重要蔬菜,非常受市民欢迎。丝瓜栽培耐粗放耐病,菜农也乐于种植。目前,成都地区丝瓜主要是露地栽培,由于受天气和季节的制约,而且病虫害多,影响了丝瓜的品质和产量,经济效益不明显。鉴于此,本文就成都地区春季大棚丝瓜栽培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
蒲瓜、丝瓜大棚立体栽培是一项在我地迅速发展的新型种植模式。近几年,我地菜农利用越冬蒲瓜大棚已有的温度、空间及棚架设施,在冬季套种丝瓜,即蒲瓜生长在地面,丝瓜在棚架上生长,采用综合配套措施,充分利用大棚内的光、温条件,该模式不但提高蔬菜大棚的利用率和土地的复种指数,而且增加了菜农收入,实现了增产、  相似文献   

3.
随着设施蔬菜的快速发展,涌现出多种设施蔬菜新种植模式和种植技术,其中温室黄瓜套种(间作)苦瓜、丝瓜、豇豆等模式深受广大菜农的欢迎。该技术以越冬茬黄瓜种植为主,以种植苦瓜、丝瓜、豇豆等价值较高的蔬菜作物为辅,极大地提高了温室利用率,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达州地区丝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丝瓜为夏季蔬菜,在瓜类作物中营养价值较高,其副产品具有多种作用。丝瓜广泛种植于达州各区县,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不断创新丝瓜高效栽培技术,可提高其品质及产量,促进当地菜农增收。结合达州本地气候生态条件,从选地整地、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丝瓜在达州地区栽培技术要点,以期服务当地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纲 《农家致富》2013,(8):23-24
江蔬1号丝瓜是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培育的国内第一个棒形杂交丝瓜新品种,其亲本原始材料地域差距比较大,超亲优势非常明显。表现为瓜条整齐,连续结果性好,抗病性强等。该品种一经推出,即受到菜农和市场的欢迎,迅速成为江苏、上海、浙江、安徽、山东等地栽培丝瓜地区的主栽品种,并逐步向其他地区和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6.
蒲瓜、丝瓜大棚立体栽培是一项在我地迅速发展的新型种植模式.近几年,我地菜农利用越冬蒲瓜大棚已有的温度、空间及棚架设施,在冬季套种丝瓜,即蒲瓜生长在地面,丝瓜在棚架上生长,采用综合配套措施,充分利用大棚内的光、温条件,该模式不但提高蔬菜大棚的利用率和土地的复种指数,而且增加了菜农收入,实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据调查,蒲瓜平均亩产2670公斤,丝瓜亩产2520公斤,两项合计亩产量达到5190公斤,比单一种植模式(蒲瓜)亩增1630公斤,扣除新增成本,亩增收2800元.  相似文献   

7.
<正>生石灰价格便宜,能有效防治多种蔬菜病虫害,适量使用,基本没有副作用,菜农应该常年适度储备。1防治丝瓜病虫害。丝瓜藤长至1米以后,雨后天晴,常见丝瓜藤莫名其妙地死亡,不少菜农不知其原因,之所以出现雨后天晴丝瓜大量死亡的现象,是丝瓜藤的根部被地下虫子侵害,在丝瓜藤蔸处撒少许生石灰就可解决。此外,晴天常见丝瓜藤茎叶上有蚂蚁及黄壳虫等,严重影响丝瓜藤叶的正常生长,造成减产,撒少许生石灰也可防治。最好是在丝瓜苗移栽成  相似文献   

8.
五叶香丝瓜,原名太宇香丝瓜,属地方特色品种。从70年代初开始,经过本地太宇菜农近30年的系统选育,提纯复壮,于1997年向工商部门申报注册并定名为太宇五叶香丝瓜。该品种在我市已有30多年的种植历史,种植面积已达万亩以上,是一个无公害、堵伏缺的地方蔬菜品种,条瓜纹理清晰、清香味浓郁,具有清热、解毒、利尿作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9.
为了充分利用大棚设施,提高大棚综合经济效益,我地菜农从1997年起开始进行不同茬口大棚蔬菜高效栽培技术的探索.实践证明,以早熟毛豆、丝瓜、蒌蒿栽培模式经济效益较高.此栽培模式还有两个优点,一是由于早熟毛豆根瘤菌的活动,可有效地改善土质;二是丝瓜生长期间枝叶茂密,有效地降低了伏秋高温,利于蒌蒿生长.  相似文献   

10.
如何靠种菜多赚钱,这是菜农们常常谈论的话题。面是贵州省余庆县白泥镇几位菜农的“种菜经”:“逢贵莫赶,逢贱莫懒”。这是基本经验。1999年当地丝瓜的卖价从头至尾都是每公斤2元左右。2000年丝瓜种植面积及产量大幅度翻番,由于丝瓜几乎不能进行储藏加工,外运又无规模,因而丝瓜  相似文献   

11.
<正>种丝瓜的菜农都知道,"花"是丝瓜的重要卖点。通常情况下,带鲜花的丝瓜价格要比不带鲜花丝瓜每千克高出1元左右。但丝瓜鲜花非常"娇贵",常因管理不当而造成烂花、花干边等症状,影响丝瓜销售。  相似文献   

12.
丝瓜疫病是近两年在我县西岔乡丝瓜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病害,给菜农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对当地丝瓜生产威胁很大.  相似文献   

13.
徐毅 《今日农村》2004,(2):19-19
本月气温明显回升,阴雨天多,日照不足。蔬菜生产进入春耕大忙季节,主要农事有瓜豆等蔬菜育苗,播栽多种春夏菜,继续管好越冬菜,这些工作事关上半年的蔬菜供应和菜农的收入。育苗 1.瓜类 上中旬可继续进行黄瓜、西葫芦、瓠子育苗。冬瓜选用广东黑皮、青皮、湖南的青杂、粉杂以及南昌的扬子洲冬瓜,亩(1亩=1/15公顷)用种量150~200克。露地栽培的西瓜选用丰乐5号、京欣、黑蜜2号,亩用种量60~100克。丝瓜选用肉丝瓜,南瓜选用蜜饼南瓜、板栗南瓜,亩用种量约200克。露地栽培的苦瓜也是本月育苗。这些瓜菜种子经浸种催芽后,用营养钵育苗为…  相似文献   

14.
<正>棱角丝瓜,别名八角丝瓜,高产优质、抗性强、栽培容易、管理方便。其肉质细腻柔软,清甜可口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加上其上市高峰期集中在6—8月份我区蔬菜淡季,市场价格相对看好,表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棱角丝瓜逐渐成为我区菜农广为种植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每年在塔下、西芹、茫荡等村种植面达50公顷以上,平均亩产达7500—8000公斤。如茫荡吴盛伟农户,2008年种植175亩,产量181万公斤,单产超过1万公斤,产值达239万元。  相似文献   

15.
美洲斑潜蝇是危险性害虫,1995年7月在我县首次发现,成为蔬菜上主要害虫之一.据调查,受害面积0.84万hm2.主要危害豆科、茄科、葫芦科等13科28种蔬菜,受害最重的四季豆、豇豆、蕃茄、丝瓜、南瓜,虫叶率100%,虫情指数均26.7以上.为做好美洲斑潜蝇的防治工作,向广大菜农推荐高效、安全农药,我们筛选了8种防治效果较好的农药.  相似文献   

16.
瓜绢螟又名瓜螟、瓜野螟、瓜绢野螟,是驿城区蔬菜的重要秋季害虫,主要为害丝瓜、黄瓜、西瓜、甜瓜、苦瓜、番茄、茄子等葫芦科的蔬菜和瓜果.驿城区每年种植瓜类蔬菜品种较多,面积达3000hm2.由于菜农未掌握瓜绢螟的防治技术,导致每年瓜类等作物生长后期连续被瓜绢螟危害,平均损失达30%左右,防治不力田块损失可达60%以上,对瓜类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7.
丝瓜又名布瓜、天丝瓜、天萝等,为葫芦科丝瓜属1年生攀缘草本植物,其嫩瓜可以炒食、凉拌,用以做汤味道更为鲜美,常食丝瓜可生津止渴,清热解毒。丝瓜是广东紧俏蔬菜之一,秋季种植丝瓜可以在蔬菜淡季上市,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瓜绢螟又名瓜螟、瓜野螟、瓜绢野螟,是驿城区蔬菜的重要秋季害虫。主要为害丝瓜、黄瓜、西瓜、甜瓜、苦瓜、番茄、茄子等葫芦科的蔬菜和瓜果。驿城区每年种植瓜类蔬菜品种较多,面积达3000hm^2。由于菜农未掌握瓜绢螟的防治技术。导致每年瓜类等作物生长后期连续被瓜绢螟危害.平均损失达30%左右,防治不力田块损失可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19.
芦苇琥珀螺在分类上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肺螺亚纲、柄眼目、琥珀螺科、琥珀螺属,该螺系水陆两栖种类,以陆生为主.通常生活在潮湿的草丛、蔬菜、花卉的根部,主要以地衣、苔藓、藻类和腐殖质为食,有时也取食植物的幼芽嫩叶.2005年福州市郊桂山村菜农反映,该村的蔬菜地受到一种蜗牛危害,主要受害蔬菜有大白菜、小白菜、空心菜、长豇豆、地瓜、丝瓜等10多种,且受害面积和损失逐年增加,对蔬菜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经鉴定确认为芦苇琥珀螺,这是福建省的一个新记录种.现将该螺的形态特征、为害症状、地理分布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有关部门和菜农识别和防治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田塍种丝瓜     
袁仁长 《农家顾问》2005,(11):35-36
田塍种丝瓜,是一种充分利用田塍,实现丝瓜优质高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好门路。据菜农经验,田塍种100株丝瓜,年收入可超万元,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