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果树设施促早栽培是近年兴起的高产值种植模式,可大幅提早春季水果上市时间,用于樱桃、草莓、枇杷、桃、葡萄等栽培。设施栽培植物冬季仍处于生长期,易受寒潮影响。现以葡萄为例,讲讲设施促早栽培果树的防冻技术。  相似文献   

2.
红地球葡萄原产美国,具有粒大、色艳、耐储运的优点,是宁夏设施葡萄主栽品种。随着设施栽培技术的成熟,经济效益也日益凸显。但设施栽培条件改变了葡萄本身固有的自然生长规律。促早栽培中,冬春季覆盖塑料薄膜期间,设施内光照及CO2浓度不足,导致葡萄制造的光合产物明显减少,营养积累不足,致使新梢冬芽花芽分化不良,设施促早栽培葡萄翌年产量低,甚至绝产,严重影响了葡萄设施栽培的经济效益,因此,连年丰产问题已经成为影响设施葡萄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设施葡萄"隔年结果"这一现象,本研究以设施红地球葡萄为研究对象,进行设施葡萄栽培技术的改进以及葡萄花芽分化规律的研究,为宁夏设施葡萄的栽培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云南干热河谷区通过采用设施促早栽培技术,‘红地球’葡萄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上市,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然而,上述促早栽培中的花期处于干热河谷区的低温阶段,影响翌年花芽分化,使葡萄容易出现成花逆转现象,造成大小年现象突出等问题[1]。通过采用'两剪一收'方法可以有效降低促早栽培中因营养积累不足产生的成花逆转。本文介绍了云南干热河谷区‘红地球’葡萄'两剪一收'促早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新农业》2016,(24)
正在设施葡萄促早栽培中,葡萄进入深休眠后,只有休眠解除即满足品种的需冷量才能开始加温,过早加温会导致葡萄不萌芽、萌芽延迟且不整齐、新梢生长不一致、花序退化、浆果产量和品质下降等诸多问题。因此,在促早栽培中,经常采取一定措施,使葡萄休眠提前解除,以便提早扣棚升温进行促早生产。在生产中,常采用人工集中预冷等物理措施和化学破眠等人工破眠技术措施达到这一目的。1休眠解除技术1.1物理措施(适用于日光温室)  相似文献   

5.
我区设施葡萄栽培现状及几个技术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设施栽培是指利用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应用现代农业技术,调控适于葡萄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光照、温度、水份、CO2和土壤条件等),达到人工调节葡萄生产的目的。葡萄设施栽培在我国北方地区应用主要是促早栽培和延迟栽培。目前我区是以促早栽培为主。  相似文献   

6.
<正>在设施葡萄促早栽培中,葡萄进入深休眠后,只有休眠解除即满足品种的需冷量才能开始加温,否则过早加温会引起不萌芽,或萌芽延迟且不整齐,而且新梢生长不一致,花序退化,浆果产量和品质下降等问题。因此,在促早栽培中,我们常采取一定措施,使葡萄休眠提前解除,以便提早扣棚升温进行促早生产。在生产中常采用人工集中预冷等物理措施和化学破眠等人工破眠技术措施达到这一目的。一休眠解除技术1物理措施(日光温室)  相似文献   

7.
摘要:研究比较露地栽培、避雨栽培和大棚促早栽培等不同栽培模式下葡萄生产成本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露地栽培葡萄成本低于设施栽培葡萄,但果实品质和效益最低;钢架大棚促早栽培模式下葡萄成本最高,但品质最佳,经济效益好于其他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设施栽培技术的成熟,设施葡萄的生产和经济效益也日益凸显。在实施促早栽培中,冬春季升温过程中不同的温度管理对葡萄的生长及产量等都有较大的影响,严重影响了葡萄设施栽培的经济效益,因此,本试验以不同温度控制对设施夏黑葡萄的生长及产量等展开试验,为本地区设施葡萄的生产管理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园概况试验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81团五连设施日光温室基地进行,年平均气温8.6℃,平均日照时数2839小时。试验地土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设施栽培条件下葡萄生长期叶片的光合特性,采用红地球葡萄日光温室(暖棚)促早,塑料大棚(冷棚)促早及延后栽培3种模式,通过设施内环境和葡萄光合特性测试分析,结果表明:3种栽培模式下葡萄生长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在1.2~2.2 mg/g;暖棚促早栽培与冷棚促早栽培的开花期与浆果生长前期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是单峰曲线,浆果生长中期到成熟期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是双峰曲线;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是否为单峰或双峰与胞间CO2浓度出现的最低值时间没有必然联系,在冷棚延后栽培中,葡萄生长期叶片净光合速率曲线均呈单峰曲线;3种栽培模式下生长期葡萄叶片的胞间CO2浓度日变化曲线都呈现“V”字型,先下降再深高,只是下降到最低值的时间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17,(9)
<正>进入11月份,是设施葡萄促早栽培休眠的关键期、升温的准备期,更是葡萄萌芽前管理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要重点抓好以下技术管理环节。1控制好休眠温度葡萄休眠的最佳温度是0~7.2℃,温度偏高或偏低都会影响休眠效果。所以葡萄休眠期最好把棚温、地温控制在0℃以  相似文献   

11.
2012-2013年,在福建三明市以3年生夏黑葡萄为试材,研究设施促早栽培对夏黑葡萄物候期、果实品质、产量及效益等多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设施促早栽培可使葡萄提早供应市场,果实成熟期提早17d以上,单位面积收益明显提高。同时夏黑果实总糖、总酸和维生素 C 含量与普通设施栽培无显著差异,很好地保持了葡萄果实的固有品质。  相似文献   

12.
<正>葡萄设施栽培,普遍采用的设施是塑料薄膜日光温室。按照果实上市时间的不同,分为促成栽培和延迟栽培。促成栽培指的是果实成熟期比露地栽培的早,如5月份果实成熟上市:延迟栽培指的是果实成熟期比露地栽培的晚,如12月份果实成熟上市。葡萄设施栽培是一种资金、技术和劳动力密集型的新兴产业,生产中还有许多栽培管理技术需要探讨。一、设施结构和规格1、设施选址:园地要选在地势高燥、排灌良好、背风向  相似文献   

13.
晚熟葡萄品种红提通过设施促早栽培,采用低温打破休眠、扣小拱棚、采后及时解膜并清膛修剪、压蔓等综合配套技术措施,较露地栽培提早上市90天,667m^2平均效益3~4万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北方设施葡萄产业现状及科技动态产业规模呈现迅猛发展势头近10余年来,中国北方设施葡萄生产发展很快,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据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综合研究室设施栽培岗位团队调查统计,截止2009年底,中国北方设施葡萄面积已经超过1.3万公顷,估计到2010年底将达2万公顷。栽培类型涉及促早栽培、延迟栽培和避雨栽培等多种模式。  相似文献   

15.
葡萄设施栽培,按照果实上市时间的不同,分为促成栽培和延迟栽培。促成栽培指的是果实成熟期比露地栽培的早,如5月份果实成熟上市;延迟栽培指的是果实成熟期比露地栽培的晚,如12月份果实成熟上市。我县葡萄种植属于促成栽培,本文从葡萄品种、种植密度、定植后温度控制、施肥、浇灌与气体调节等方面作一促成栽培技术介绍,供我县葡萄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整形修剪,是设施促早葡萄栽培中一项特有的管理措施。它和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与果实管理一起,构成葡萄栽培的四大内容。通过整形修剪,可以使葡萄枝条在架面上分布均匀,光照良好,叶片光合作用效率高,枝条充实,花芽分化良好,病虫害减少,果实品质优良,经济效益提高。目前在吐鲁番设施葡萄生产中,树形普遍采用棚架独龙干形和篱架"Y"形2种。  相似文献   

17.
设施红提葡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6年设施红提葡萄促早栽培试验、示范,从高标准定植、整形修剪、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环境调控、控制大小年等方面提出了设施红提葡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设施红提葡萄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是葡萄生产大县,栽培面积4万多亩,是河北省重点设施葡萄栽培模式县,现对昌黎县设施葡萄栽培技术进行总结归纳,以此为昌黎县葡萄设施栽培提质增效助力。设施葡萄栽培能够减少外界环境对葡萄本身的危害,可扩大葡萄栽培种植适宜范围,提早或延迟成熟时期,达到提前上市、错季上市的效果,有效提高经  相似文献   

19.
南方设施葡萄园提质增效的技术创新与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南方设施老葡萄园出现土壤肥力退化、品种老化、上市期太集中等问题进行土壤降酸、品种更新、促早栽培和延后栽培等技术创新。介绍了其操作要点、主要成效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南方葡萄设施栽培能促使葡萄提早开花结果,减轻病虫危害,控制产量、提高质量,提早上市,种植效益得到显著提高。介绍设施栽培简易联体封闭大棚的基本结构,并根据早春大棚内葡萄的不同生育期,分别阐述了温湿度的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