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州休闲农业中的乡村饮食文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具有苏州地方特色的乡村饮食文化对苏州休闲农业发展带来的作用、存在的不足及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指出挖掘和开发乡村特色饮食资源,对于促进休闲农业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经济的增长有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吉林市着力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2113"工程,即建设丰满、蛟河两个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区),围绕万昌、桦皮厂、孤店子等7个温泉节点镇建设一条温泉休闲农业产业带,打造10个最美休闲乡村,创建30户国家级星级休闲农业企业。吉林市丰满区以朱雀山为轴心,以"四山、两湖、一江、一库"生态资源开发为重点,以乡村田园风光、特色农业景观、乡村民俗文化、山水美食体验旅游为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国务院办公厅此后下发《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农业部、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引发《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休闲农业跨入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发展期  相似文献   

4.
马剑平 《农技服务》2011,28(1):82-84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将农业自然资源和乡村文化资源结合起来的一种休闲方式,对推进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以贵州桐梓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为例,阐述桐梓县立足"三农"资源,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借助特色民俗文化,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促进农业功能拓展,吸引游客观光休闲,实现农民就业增收,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进一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休闲农业景观资源的旅游开发已逐步成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和乡村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四川省四大旅游扶贫片区休闲农业景观资源旅游开发的实例,规划适合片区发展的休闲农业景观资源旅游开发模式,提出休闲农业景观资源旅游开发的思路与具体举措,为发挥旅游精准扶贫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农旅融合、强农兴旅"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长治市郊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提出了未来发展长治市郊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思路、引导、规划及对策。认为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可以很好地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并从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三方面,提出了长治市郊区今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2018年,国家推出了"乡村振兴"的发展纲要。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为了提振经济,贯彻中央"乡村振兴"的精神,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提升经济附加值不失为一条有效路径。站在产业融合的基础上提出休闲农业的有效发展路径。在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休闲农业成为目前发展的新亮点,在未来也将带来更大的机遇。以产业融合为基础,对湖南休闲农业资源开发现状进行调研,并对湖南农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进行研究,分析两者之间的产业关联性,提出产业融合是助力休闲农业产业升级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把农业基地打造成旅游景点,把农村建设成乡村旅游景区,把农产品开发成旅游商品。近年来,新化县坚持"农旅结合、农旅共强、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将地域特色与文化禀赋、农业资源与旅游要素相结合,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大力拓展乡村旅游发展空间,走出了一条特色文化旅游、农业生态旅游、原生态休闲旅游相互融合的新路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一个农业基地就是一个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河北唐山曹妃甸区结合自身丰富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依区位和交通优势,立足产业发展实际,以现代农业为基础载体,科学规划、统筹布局,致力于现代农业与旅游开发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的产业带动作用,将旅游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旅游开发及生态建设统筹推进,做好"农旅结合"文章,打造了备受城市游客欢迎的"特色农产品产地游"和"休闲农业采摘游",拉动了该区特色农产品和水产品的销售,为农民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天水市秦州区以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乡村人文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挖掘秦州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的社会经济价值,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展现特色,力争打造成一个以观光、休闲、娱乐、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区。以伏羲文化游和秦州古城游联动发展,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秦州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知名度,改善乡村居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新化县委、县政府站在"旅游立县"的战略高度,牢牢把握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湖南省文化旅游特色产业重点县"这一契机,紧紧围绕"全民兴旅、全业融合、全景梅山"的目标,有力推动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2015年,全县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生产总值达2.4亿元,接待人数310万人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452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总结起来,主要归功于以下几方面:1.支撑强劲一是顶层设计。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提到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议程,明确纳入省文化旅游特色县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2021,(8)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完善配套设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本质是农文旅融合,需秉持"农业是根、文化是魂、旅游是路"的理念。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13.
常熟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且面临地域特色不明显、休闲农业项目形式单一等问题。但常熟市在经济和地域等方面具有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具有巨大的潜力。为进一步推进常熟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需做好全面系统的规划、制订行业标准、统筹经营、挖掘特色和内涵、加强营销、优化旅游消费环境等。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长野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特点,主要包括实施农业生产法人制、开发特色农业旅游产品、注重原生态保护。总结了长野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经验与启示,强调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农民的参与和创新,以及将环境发展定位为绿色和持续。长野县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丰富成功经验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1 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支持政策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业部将积极推动落实11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精神,主要包括积极探索有效方式,改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重点村基础服务设施,鼓励建设功能完备、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休闲农业专业村和休闲农业园;鼓励通过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 “四荒地”、可用林场和水面等资产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加强品牌培育,开展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活动、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推介、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星级企业创建活动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青海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归纳提出我省休闲农业初步形成五种发展模式;指出目前存在的季节性、单一性、品牌意识等六方面的主要问题。提出"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为指导思想,科学规划,通过"吃、购"的产品开发、建美景开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特色新农村等提升休闲农业发展,并提出促进全省休闲农业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为了推动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接二连三进四"的农业发展理念,这其中农业表示一、工业表示二、第三产业表示三、第四产业表示四,"接二连三进四"指的就是农业也要依托于工业,发展第三产业,进而壮大第四产业,其中第三产业指的是农业观光,也就是和农业有关的旅游项目,第四产业指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本文主要研究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就是"接二连三进四"的三,我国为了让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更加规范化,近年来依据各地不同的农业产业推出了极具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以地区特色农业带动了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农业旅游项目的发展,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本文对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助推全区域美丽乡村建设做了具体分析,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正望城区休闲农业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着力优化乡村旅游环境,先后获得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区)、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特色县(区)、湖南省旅游强县(区)等荣誉称号。截至2017年,望城区休闲农庄、企业共有194家,从业人员6478人,年接待游客近770万人次,休闲农业产业年营业收入达到14.4亿元,其中农副产品销售额达2.1亿元,带动9886户农民。望城区主要做法是抓好3个"坚持"。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三农"工作已经转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阶段.发展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已逐步成为推动我国农业转型升级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新媒体手段能有效对休闲农业进行宣传推广,对打造休闲农业特色品牌、传播乡村文化,提升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实践证明,其发展不仅可以充分开发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可以促进城乡和谐发展。我国台湾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形成了规模经济,政府重视和政策的引导,群众组织作用的发挥,促进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其发展策略和类型,对北京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管理体系、政策法规、规划与开发等方面起到启示和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