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别采用层积沙藏(2个月)、温水浸泡(40℃,50℃,60℃)、超声波(40 k Hz,50 k Hz,60 k Hz)、赤霉素(100 mg/L,200 mg/L,300 mg/L)浸泡4种不同的方法对暴马丁香种子进行预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对暴马丁香种子萌发、育苗的影响以及不同处理的协同效应,以期筛选出能够快速打破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均提高了暴马丁香种子的萌发率及育苗效果。4种不同方法的处理效果依次为:层积沙藏100 mg/L赤霉素浸泡50 k Hz超声波50℃温水浸泡。用50 k Hz超声波和100 mg/L赤霉素进行协同处理,暴马丁香种子发芽率高达92.36%,出苗率达90.13%,平均发芽天数比对照减少了3.71 d.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具有实际生产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暴马丁香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赤霉素浓度(100 mg·L^-1、200 mg·L^-1、和400 mg·L^-1)和浸泡时间(12 h、24 h和48h)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暴马丁香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浓度和浸泡时间对暴马丁香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有显著影响,以赤霉素浓度为200 mg·L^-1、浸泡时间为24 h时,暴马丁香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分别为49.33%和67.67%。赤霉素浓度和浸泡时间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交互作用,不同浸泡时间下,赤霉素浓度对暴马丁香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3.
宋丽琴 《防护林科技》2019,(6):54-55,88
以暴马丁香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赤霉素浓度(100、200、和400mg·L^-1)和浸泡时间(12、24和、48h)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暴马丁香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浓度和浸泡时间对暴马丁香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有显著影响,以赤霉素浓度为200mg·L^-1、浸泡时间为24h时,暴马丁香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分别为49.33%和67.67%;赤霉素浓度和浸泡时间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交互作用,不同浸泡时间下,赤霉素浓度对暴马丁香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赤霉素(GA_3)处理对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以紫斑牡丹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浓度水平的赤霉素处理(0、100、200、300、400mg/L),测定分析紫斑牡丹种子首粒生根时间、生根率、主根长度等生根指标和幼苗的枝长、叶片数、叶宽和苗高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赤霉素对紫斑牡丹种子的生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同浓度处理首粒种子的生根时间均为35d,赤霉素浓度为300 mg/L时,生根率和主根长度均为最大,分别为83.04%、4.53cm,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浓度赤霉素对紫斑牡丹幼苗的生长也表现出显著地促进作用,其中赤霉素浓度为300mg/L时效果最好,幼苗的枝长为1.6cm,叶片数为3.4片,叶宽达到5.9cm,苗高达到7.3cm。综合分析表明,赤霉素处理对紫斑牡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促进效果最好的浓度为300mg/L。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华西小石积种子的形态、吸水性能、发芽试验和种子萌发抑制物的研究,并利用浓硫酸酸蚀和赤霉素处理其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旨在探寻华西小石积种子休眠的原因并寻求相应的破眠方法。结果表明,华西小石积种子休眠的原因源于其外种皮的机械阻碍和种子内源抑制物的存在。用浓硫酸和不同浓度的赤霉素综合处理可以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其中以浓硫酸酸蚀20min再以浓度为300mg/L的GA3浸泡24h处理可以使种子的萌发率达到50%。研究结果将为华西小石积种苗繁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核桃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处理对核桃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该文以核桃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赤霉素100、200、300、400、500mg/L浓度梯度处理,对核桃种子的发芽数、发芽率、烂种数、烂种率及幼苗苗高、地径、主根长、叶片数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发芽率最高的处理是300mg/L GA3处理,发芽率为87.2%,烂种率为0;幼苗生长较好的处理也是GA3300mg/L,苗高达到16.5cm,地径达到3.3mm,叶片数为5片,显著高于对照;但GA3200mg/L处理的幼苗主根长高于300mg/L处理,为最大值14.7cm。  相似文献   

7.
用10~1000 mg/L稀土溶液对马占相思和大叶相思浸种24 h后的试验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稀土溶液可促进马占相思和大叶相思种子内含物的转化,从而促进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但同一稀土溶液对不同树种的适宜浸种浓度不同。马占相思以10 mg/L处理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势并缩短发芽时间;大叶相思10~30 mg/L处理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但没有显著缩短发芽时间。200 mg/L及以上浓度浸种对2种树种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考虑指标多重比较差异及经济因素,10 mg/L处理较利于马占相思和大叶相思幼苗高和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打破种子休眠、提高萌发率的最适方法,以狭叶薰衣草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GA_3、不同浓度NaCl溶液及不同温度对狭叶薰衣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浓度为500mg/L GA_3浸种24h,能快速促进狭叶薰衣草种子萌发,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其值分别为82.22%、61.11%、4.94,且发芽效果最好;盐胁迫处理下,随着NaCl溶液浓度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mg/L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40.00%、30.00%、1.36;种子最适宜的萌发温度为30℃,发芽率达23.33%。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2,4-二氯苯氧乙酸(2,4-D)、萘乙酸(NAA)和稀硫酸结合超声波处理对滇重楼种子萌发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试剂浸种滇重楼种子,采用托盘沙藏,并观察记录种子萌发率、胚根长度,筛选出促进滇重楼种子萌发的最适浸种试剂和浸种浓度。结果表明:50~600 mg/L的GA_3、0.2~0.4 mg/L的2,4-D、20 mg/L的NAA及10%的稀H_2SO_4均可促进滇重楼种子的萌发,4种试剂最佳浸种浓度对比中,500 mg/L的GA3浸种处理萌发率(82.36%)显著高于对照(40.45%),且胚根在90 d时最长的能达到5.08 cm。500 mg/L的GA_3对滇重楼种子的萌发和胚根生长具显著的促进作用,低于或高于500 mg/L的GA3促进作用则会相应的减小,而高于0.4 mg/L的2,4-D、20 mg/L的NAA及10%的稀H_2SO_4则对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赤霉素浸种处理试验中各种浓度对油橄榄种子萌发与生长的影响效果,证明油橄榄种子在赤霉素影响下,有加速种子裂口和促进种子萌发的优良效应,一般以500p.p.m浸种24小时较为理想。同时,对胚胎生长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有提高作用。在对幼苗生长方面也有一定良好的影响。此种催芽前的浸种处理,可作为快速育苗的技术措施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湿地松(Pinus elliottii)种子能够快速整齐的萌发,研究了微量元素硒在湿地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中的作用。试验以质量体积浓度为0,5,10,15,20,25,30 mg/L的硒溶液浸泡湿地松种子,然后进行标准发芽试验,测定硒对湿地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同时测定了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的含量,研究相应的促进或抑制机制。结果表明,当硒浸种的质量体积浓度≤20 mg/L时,发芽势、发芽率、根长、苗高均不同程度的提高,SOD和CAT活性,以及丙二醛含量均没有显著变化。当硒的质量体积浓度≥25 mg/L时,硒表现出离子毒害,造成萌发和生长胁迫,抑制湿地松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综合各指标,10 mg/L硒溶液浸种可以更好的促进湿地松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2.
该文研究了温度和赤霉素处理对胭脂花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胭脂花种子在15~25℃均有较高发芽率,且在20℃有最高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30℃的种子发芽率显著低于其它各组。赤霉素能促进胭脂花种子萌发,但各浓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赤霉素浓度为250mg/L时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最高,而处理浓度为350mg/L时的种子发芽指数最高。综合认为:在胭脂花播种繁殖时,可采用25℃培养条件下250~350mg/L的赤霉素处理或单用20℃温度对种子进行预处理,促进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3.
以栽培基地采集的东北铁线莲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种子处理方法对种子活性的影响,不同浓度赤霉素(GA3)溶液处理对东北铁线莲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外沙藏越冬是较为适合东北铁线莲种子的处理方法。浓度为10 mg/L的GA3溶液处理种子30 min对打破东北铁线莲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的处理对野火球种子萌发的影响,测定了不同赤霉素浓度对野火球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度、胚芽长度以及出苗率的影响。研究结果为: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对野火球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从总体上看野火球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度、胚芽长度及出苗率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赤霉素浓度达到300mg/L时野火球种子的各项平均指标达到最高,与对照相比,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度、胚芽长度及出苗率分别提高了45.9%、73.3%、90.9%、110.8%、300.0%和53.8%;但当赤霉素溶液浓度高于500mg/L时,野火球种子的各项指标则低于对照,说明赤霉素溶液处理对野火球种子有一个最适浓度,超过此浓度,野火球种子的发芽会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5.
赤霉素对2个玛咖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色玛咖和黄色玛咖的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0 mg/L、50 mg/L、100 mg/L、200 mg/L、400 mg/L)浸种24 h,测定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根长等指标,比较不同浓度赤霉素对玛咖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均能提高玛咖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根长等指标,当赤霉素浓度为200 mg/L时,对黄色和黑色玛咖种子发芽效果最佳。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后,黄色玛咖种子萌发的各项指标均大于黑色玛咖种子。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青钱柳种子破除休眠,提前播种出苗的方法。采用赤霉素不同浓度溶液对青钱柳种子进行"浸泡后直接播种"、"浸泡并沙藏后播种"2组种子处理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浸泡后直接播种没有打破种子休眠,播种当年出苗率为0,第2年才出苗;浸泡并沙藏后播种能打破种子休眠,播种第1、2年均出苗,总出苗率13.54%~28.13%,第1年出苗率2.08%~5.21%,占总出苗率的9.1%~27.8%。其中,赤霉素500、750 mg/L浓度溶液浸泡及沙藏处理后,破除种子休眠效果明显,当年出苗率为5.21%,依次占总出苗率的23.8%、27.8%,是适宜的种子处理溶液浓度。  相似文献   

17.
硼酸和赤霉素对梨花粉离体及原位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鸭梨和雪花梨为试材,采用液体培养法及荧光显微镜法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梨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离体条件下,较低浓度的硼酸和赤霉素能促进花粉萌发,而超过一定浓度时却起到抑制作用,最适宜鸭梨和雪花梨花粉萌发的硼酸浓度为30mg/L,赤霉素浓度为300mg/L;实体授粉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硼酸和赤霉素能促进花粉萌发,而超过一定浓度时却起到抑制作用,最适宜梨花粉萌发的硼酸浓度为50mg/L,赤霉素浓度为500mg/L。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浸泡沙滩黄芩种子,观察比较其发芽率,从而确定出对种子萌发影响效果最佳的赤霉素浓度;同时研究了提前用蒸馏水浸泡与否及赤霉素不同浸泡时间对沙滩黄芩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浓度在100~600mg/kg对种子发芽率均有明显提高且各处理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以500mg/kg赤霉素处理效果最佳,发芽率最高,达到75%;在最佳浓度500mg/kg下,以处理72h的种子发芽率最高,可达84.7%。试验还表明,直接用赤霉素而不用蒸馏水浸泡处理种子发芽率更高。  相似文献   

19.
为打破滇重楼种子的休眠期,缩短后熟期,提高滇重楼的出苗率和整齐度。开展滇重楼种子不同处理试验,找出滇重楼种子快速萌发的最佳途径。通过保留假种皮,去除假种皮后不做处理和用100、300、500、700 mg/L赤霉素(GA3)处理等6种方式进行试验对比,试验结果:300 mg/L处理时种子出苗率最好达84.1%、700 mg/L处理时种子出苗率最差为56.4%。试验证明去除假种皮和用赤霉素(GA3)处理滇重楼种子对滇重楼的出苗率都有极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赤霉素对紫丁香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浸泡紫丁香种子 2 4h和 4 8h ,分别在光照和黑暗中培养。试验结果表明 :紫丁香种子的萌发对光没有特殊要求 ,但用浓度为 1× 10 -6mol/L的赤霉素浸种 2 4h在光照下萌发 ,能够有效地提高种子的活力 ,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