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河北省地下水资源超采越来越严重,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已经成为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河北省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河北节水的重点在农业,农业节水的重点在小麦,经专家研究,小麦灌溉用水占总用水量的50%,河北省约3 500万亩小麦,田间亩少浇一水,可节水17亿m3。因此,小麦节水栽培技术是种粮朋友应掌握的必  相似文献   

2.
《河北农业》2021,(9):51-52
正华北平原的黑龙港流域年平均降水量523.1毫米,有效积温平均4654.1℃,位于黑龙港流域的县大部分都是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的农业县,小麦和玉米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大面积种植。冬小麦生育期间,春夏降水量少,小麦消耗用水占农业总用水量的60%,玉米生育期在雨季,缺水不是很严重,但是玉米需水量也较大,玉米消耗用水仍占农业总用水量40%。因此属于地下水资源比较匮乏地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进行小麦-玉米一年两季节水增产技术研究推广非常重要。一、小麦节水增产栽培技术1.选用节水抗旱品种是实现节水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冀中南地区是典型的地下水资源匮乏、地下水严重超采的区域之一,而农业消耗用水占整个用水的60%~70%,小麦用水又占农业用水的70%左右,一般年份,小麦亩灌溉用水量150 m3以上,为探索小麦节水与稳产的技术体系,笔者于2012年~2014年选择了冀中南的馆陶县进行了三年小麦节水稳产栽培试验,整个生产期灌溉水控制在了100 m3以内,试验田平均亩产达551.6 kg。其关键栽培技术:1选用节水抗旱品种选用节水抗旱品种是节水栽培的基  相似文献   

4.
衡观35冬小麦新品种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独家培育的节水高产“铁秆”小麦新品种,2006年被列为国家重点示范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5.
2009年,山东省农业总用水量161.60亿立方米,占全省总用水量的73%,发展节水高产农业是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措施。除了选用优质高产抗旱小麦品种外,还应采用以下技术:1.选择最适宜的麦田灌溉制度与灌水方式。山东省各地的气候条件各异,鲁西北与鲁中地区,春季干旱少雨,又正是冬小麦返青拔节期,经常出现冬小麦受旱问题,这时可以采取非充分灌溉(非充分灌溉是指在作物生育期内部分满足作物水量需求的灌溉方式),减少灌溉次数和灌溉量,同时非充分灌溉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作物的倒伏现象,达到冬小麦的增产增收目的。  相似文献   

6.
大力推广冬小麦节水高产技术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据测算,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80%以上,小麦耗水占华北地区农业总耗水的70%。在北方冬麦区,冬小麦节水高产技术若能推广6000万亩,每年可节省灌溉用水60亿立方米,增产...  相似文献   

7.
沧州地区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占有水量仅230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量的1/11.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80%左右,其中小麦用水占农业用水的70%.水资源的紧缺已成为本地区提高小麦单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推行冬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技术,对保护水资源、增收节支、维护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在石家庄地区的18个农业县(市)105个试点开展小麦微喷灌技术试验,对使用微喷灌技术的小麦进行了田间用水量研究,同时进行了产量测定。试验结果显示:小麦微喷技术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农业节水技术,具有显著的节水效果,壤质土壤节水较常规灌溉节水在30%以上,沙质土壤较常规灌溉节水在60%以上,并具有明显的增产趋势。  相似文献   

9.
济麦60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水旱兼用型小麦新品种(鲁农审20180023号)。该品种生产潜力大、节水能力强,2018年实打验收11 237.0 kg/hm2,山东省区域试验节水性鉴定结果,节水指数为1.0。笔者围绕该品种的全生育期对其高产栽培技术的规程做了阐述,以期实现小麦生产的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0.
节水优质高产类型小麦系谱特点及超值品种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节水高产型小麦品种石4185、高产优质小麦品种高优503、高产品种邯4564等在河北省小麦生产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选用上述节水、优质、高产3种类型的代表品种,分析了其系谱及品种特点和育种方法等,并对超值小麦品种选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邢台市耕地面积70.13万hm~2,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蔬菜和棉花、油料等,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业用水量占全市总用水量的70%以上。其中,小麦常年种植面积35.33万hm~2,一般年份全生育期需要灌溉4~5次,用水量3 750 m~3/hm~2左右,是农业用水大户。文章主要介绍了小麦保护性耕作节水技术,通过实施该技术,提高耕地的蓄水保墒和抗旱节水能力,实现节支增产,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宁夏农林科技》2014,(7):26-26
<正>2014年6月12日,由宁夏农林科学院生物中心主持,宁夏大学、澳大利亚农业研究中心和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共同完成的自治区科技攻关国际合作项目"小麦节水种质创新与高产节水新品种聚合选育"顺利通过了科技成果登记。该项目主要针对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小麦生产上缺乏节水品种,且节水、高产性状难于统一的现状,从提高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入手,积极与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ACIAR)合作,利用其提供的先进选择指标、技术及不同抗旱  相似文献   

13.
在灌溉条件下克服高产与倒伏的矛盾,需降低株高培育矮秆、高产品种。矮秆小麦是耐密植、耐肥水、抗倒伏的水肥型品种。节水灌溉新型小麦种植模式是以现代灌水技术为条件,在的水肥型矮秆小麦品种上实施的。发展该模式可大幅提高小麦产量,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和产出率,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冬小麦节水高产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的1/4,列为世界第88位。近年来自然灾害频繁,尤其旱灾严重,由于降水减少,冬季变暖,使北方河川断流,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农业用水更加困难。我国由于灌溉工程和灌水技术落后,灌水利用系数低,只有40%,而先进国家可达80%,高出我国1倍以上。一般农田的水分利用效率也只有1 kg/m3左右。节水已成为我国农业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据统计全国国民总用水量中,农业用水量占70%左右,而在北方农业用水中,小麦用水约占70%,因此,节水首先应是农业节水,其中首要者应是小麦节水。小麦生长在一年中的干旱季节,多年经验证明…  相似文献   

15.
邢台市小麦节水技术推广措施及成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是邢台市的第一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在530万亩左右,总产约220万t,在全市粮食生产乃至整个农业生产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邢台市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比较严重的问题。一方面,水资源严重匮乏,全市水资源总量17亿m3,人均280 m3,亩均166 m3,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和1/11;另一方面,小麦生产年耗水量大,约占整个农业用水量的70%左右,占社会总用水量的50%左右,且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部分地区灌水偏多,水分利用率低。因此,推广小麦节水技术,努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解决当前水资源紧缺,实现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自2008年以来,全市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致力于小麦节水栽培技术的集成研究、示范和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6.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农业用水量占整个用水量的70%-80%。如何科学灌溉节约水资源,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优化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麦用灌溉是农业用水的主要方面。阐明不同灌溉模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可为节水优质高产栽培提供依据。以郑农16为供试品种进行这方面研究,结果表明强筋小麦在足墒播种的情况下,不浇越冬水和返青水,控制麦黄水,仍可达到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均优的效果,产量虽有所下降,但降低幅度小,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因此.采用浇拔节-灌浆水这一灌溉模式,可兼顾品质、产量、与环境条件互作的生理生态基础,指导制定高产、优质、高效的节水灌溉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春播小麦在唐山地区发展较快,以丰润、玉田为重点的春播小麦面积已达到13万亩以上,一般亩产在375 kg左右,高产地块亩产可达到400~450 kg。由于春播小麦具有高产、节水、优质的特点,在水资源短缺,节水农业越来越引起重视的大气候下,将具有较好的发展前  相似文献   

18.
品育8012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以临优20165为母本、济麦22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的节水多抗高产小麦新品种。2018年12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5—2016年度参加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单产8115kg/hm~2,比对照良星99增产6. 5%。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单产8421kg/hm~2,比对照增产7. 6%。该品种性状稳定、节水、丰产特点突出,适宜在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水地种植。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起辛集市开始实施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高产节水综合试验站项目,按照项目书要求征集品种16个,开展小麦品种展示示范,筛选适合辛集市栽培的节水高产小麦品种。总结一年的展示示范和田间调查,提出以下注意事项。1品种选择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农田灌溉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 70%~ 80%,而大田作物 (小麦、玉米、地瓜等 )的用水量占农田灌溉用水的 50%~ 60%,因此农业节水的重点应放在大田作物上.目前,大田作物的灌溉方式以管灌、渠灌为主,其中渠灌仍占有很大比重.管灌与渠灌相比,虽然在节水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但仅是提高了渠系水利用率,而田间水利用率并无大的提高.固定式喷灌与管灌相比,虽然节水效果有很大提高,但由于与传统的耕作方式不协调,不能大面积推广.半固定式、移动式喷灌由于操作、管理不便,也很难大面积应用.为探讨大面积作物的最佳节水灌溉模式,肥城市自 1996年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