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荠菜又名护生菜、地米菜等,为十字花科荠属植物。荠菜以幼嫩的茎叶供食用,营养价值高,具有特殊的香味。据测定:每100 g幼嫩茎叶含蛋白质2.7g、脂肪0.4 g、碳水化合物1.6 g,同时含有人体所需的胡萝卜素、核黄素、抗坏血酸、维生素E、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2.
荠菜学名bursa-pastoris,别名荠、荠菜、荠荠菜、护生菜、荠菜花、地米菜、菱角菜、粽子菜,河北有些地方俗称小烧饼、白菜花,南京人又称“磕头菜”.荠菜的全草无论从药理还是食疗效果都值得重视,荠菜的嫩茎叶可食用,含有较多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炒食、做汤,风味清香,与肉做馅,味道更美.营养价值更高,含芳香物质,具独特的鲜味,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因其具有利尿、止血、清热及明目之功效,古医学常用荠菜嫩茎叶和花治疗高血压、慢性痢疾、乳糜尿及出血诸症.它是北方食用最广的一种野菜,历来为我国人民所采集.但它却一直处于野生状态,沦为田间、路边的野生杂草.只是近几年,随着对野菜价值的重新认识和开发利用,荠菜才为人们所重视.一些地区特别是一些大城市郊区作为特产蔬菜来栽培.   1 形态特征鼢   荠菜属十字花科,一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20~40厘米,单一或基部分支,被单毛、分支和星状毛.基生叶莲座状丛生,长可达10厘米,大头羽状分裂或羽状分裂,顶生裂片较大,呈三角形或为不规则的粗状锯齿状,具长叶柄.茎生叶互生,短圆状或披针形,长1~2厘米,宽2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抱茎,边缘有缺刻或锯齿,两面绿色,有细毛.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白色,直径2毫米;萼片4,绿色,具白色边;花瓣4,短角果三角形,扁平,顶端微凹,种了2行,椭圆形,小颗粒,淡棕色.花期4~6月份,果期5~7月份.种子繁殖.   2 主要种类   野生荠菜因地区不同,形状各异,无固定品种.目前栽培荠菜主要有板叶荠菜和花叶荠菜两种类型.   ……  相似文献   

3.
目前栽培上主要有板叶荠菜和花叶荠菜两个品种.板叶荠菜冬性弱,春播易抽薹,只能秋播;花叶荠菜较耐热、耐旱、冬性强、抽薹迟,故春播宜选花叶荠菜.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不同浓度矮壮素对荠菜生长的影响,用100~600mg/L矮壮素及清水做对照,喷施荠菜叶片.结果表明,喷施适当浓度矮壮素有利于抑制荠菜抽薹、促进生长、提高产量,当矮壮素处理浓度为233.3mg/kg时,荠菜产量最高;矮壮素浓度过高时,会抑制荠菜生长,导致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野生荠菜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且价格较高,人工栽培荠菜日益受宠. 一、特性荠菜为十字花科荠菜属二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生长适宜温度为12℃~20℃,不耐高温和干旱.  相似文献   

6.
0 引言 塔城盆地野生荠菜以散叶荠菜为主,又称小叶荠菜、花叶荠菜,该菜通常叶20片左右,叶片窄小,较薄,长10 cm,宽2 cm.野生状态下植株塌地生长,开展度18 cm左右.绿色,遇低温后叶色转深,并带紫色.羽状全裂,叶缘缺刻深.在果园、菜地肥水条件较好地点,荠菜分布较多,香气浓郁,味道鲜美,是当地春季主要野生绿叶蔬菜之一.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对荠菜食疗价值认识的深入,荠菜已成为城市居民喜爱的保健蔬菜.翻秋栽培的荠菜,不仅可补野生荠菜市场供应"淡季",而且此期整个蔬菜市场都处于淡季,因而价好畅销.  相似文献   

8.
荠菜水饺     
有句谚语说:吃了荠菜,百蔬不鲜.说起美食,我不由地想到荠菜水饺来.荠菜在我们这里的田埂地边随处可见,信手就会拈来一大篮,用那翠绿的荠菜做成的水饺,其独特口味定会令你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9.
绿色保健野菜——荠菜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荠菜,学名(Capsella bursapastoris),别名护生草、菱角菜、地米菜等.十字花科荠菜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荠菜原产我国,目前遍布世界温带地区。我国自古就采集野生荠菜食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上海郊区已开始栽培荠菜。目前普及至全国各地,荠菜生长期短,可一次播种多次采收,周年供应,且因其为纯天然无公害野生保健食品,在人民日益重视营养与保健的今天,荠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绿叶蔬菜。本人从事种植、推广荠菜多年,现将荠菜的特  相似文献   

10.
荠菜,别名护生草、鸡心菜、净肠草、荠荠菜等.荠菜原产中国,遍布世界温带地区.  相似文献   

11.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环境化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微量元素在土壤中的迁移、存在状态,探讨了影响微量元素化学行为及生物有效性的主要土壤环境因素,分析了这些元素在土壤中形态转化的机制及平衡状况,为评价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变化,提高其生物有效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环境化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微量元素在土壤中的迁移、存在状态,探讨了影响微量元素化学行为及生物有效性的主要土壤环境因素,分析了这些元素在土壤中形态转化的机制及平衡状况,为评价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变化,提高其生物有效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穿龙薯蓣中微量元素含量与产地及生长年限的关系。[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不同产地及生长年限穿龙薯蓣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测定了64个批次穿龙薯蓣中Fe、Mn、Zn、Cu4种主要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其Fe、Mn、Zn含量丰富,且2年及3年生的穿龙薯蓣中微量元素含量相对较高,1年及4年生含量相对较低。[结论]不同年生穿龙薯蓣中微量元素含量存在差异,且与产地有一定相关性。综合考虑,在生产上采收2年生穿龙薯蓣性价比最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紫苏叶中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新疆产地紫苏叶中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种类和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测得紫苏叶中含有17种氨基酸和4种微量元素,其中有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结论]紫苏叶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及人体必需的Fe、Zn、Mn和Cu等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5.
高锦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1908-1909
[目的]讨论常见谷物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及相关性。[方法]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6种陕西常见谷物中微量元素Fe、Mn、Cu、Zn和Ca的含量。[结果]不同地区由于土壤、气候等因素不同,所产粮食中微量元素存在一定差别。[结论]采用对应分析法对谷物微量元素相关性进行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作物根茬留田对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了玉米根茬留田与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在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无论在玉米生长发育的任何时期,玉米根茬留田的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均高于相应的刨茬对照,即玉米根茬在其腐解过程中,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加强了不可给态微量元素向可给态(有效态)的转化,从而提高了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培肥效果明显。从试验结果还可看出,玉米对不同的微量元素有不同的吸收高峰期。  相似文献   

17.
刘梯楼  简红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344-11346
[目的]研究玉竹中微量元素的溶出特性。[方法]以HN03-HClO4为消解体系,应用火焰原子吸收法(FAAS)和氢化物发生一原子荧光法(HG—AFS)测定邵东玉竹中12种微量元素Fe、Cu、Zn、Mn、Ni、Ph、Cd、cr、As、Sb、Se和Hg的含量,同时比较微波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和传统煎煮法对玉竹中12种微量元素溶出的情况。[结果]试样中各元素含量的相对偏差(RSD)为0.04%~4.37%,加标回收率为90.0%-106.O%。玉竹溶出液中含量较多元素的顺序为:Cu〉Fe〉Zn〉Mn,其余元素的含量均很少。[结论]微波萃取法在有效成分的提取中具有快速、高效和安全等特点。FAAS和HG.AFS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玉竹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8.
青海湖区牦牛体内微量元素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青海湖区牦牛内脏中微量元素的差别。[方法]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青海湖区牦牛内脏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青海湖区牦牛内脏中Mg、Cu和Se含量显著相关,Mn含量与Fe含量显著相关。牦牛肾脏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最高,其次为肝脏、心脏、肌肉、肺、脾脏。肾脏、肝脏、心脏中微量元素含量高于内脏微量元素含量的平均值,而肌肉、肺、脾脏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低于平均值。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了3个主因子。Mg、Cu和Se是影响第1主因子的最重要元素,与第1主因子有强相关性。Fe和Mn是影响第2主因子的最重要元素,而Ca是影响第3主因子的最重要元素。[结论]多食肾脏、肝脏、心脏等牦牛内脏可为人体补充多种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9.
在测定洞庭湖区自然与人工养殖鱼肝脏,肌肉中7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基础上,研制了鱼用饵料中的微量元素配方.经养殖试验表明.饵料中添加了微量元素的D组,鱼的生长速度、成活率,尾均重.总重明显优于其它组.此外.测定了试验中、后期池水和鱼肝及肌肉中的微量元素含量,经t检验表明,D组水样中7种微量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组(P<0.05);试验后期鲤鱼肝脏中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D组明显高于C组(P>0.05).由此说明,在洞庭湖区,鱼饵料中补充适宜的微量元素,不但能促进鱼的生长,而且可提高水体及鱼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山茱萸微量与稀土元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山茱萸果肉中20种微量及稀土元素含量的测定值,分析结果表明,山茱萸中微量及稀土元素含量丰富,其变幅和稳定性主要受制于种质、立地条件和树龄,并且除Zn、Cu 2元素外,其它各元素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