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世界蚕茧和生丝生产量及其产地变迁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顾国达 《蚕业科学》1999,25(2):120-125
世界历年蚕茧和生丝生产量是体现世界蚕丝业的发展历程,各生产国在世界蚕丝业中的地位以及蚕丝在纤维中的地位的基本数据,是蚕丝经济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在掌握世界主产国家蚕茧丝生产量统计的基础上,采用国际丝绸协会和日本蚕丝事业团对非主产国的茧丝生产量的估计,较准确地推算了战后世界历年家蚕茧丝生产量,并比较了主产国的相对地位变化,明确了产地分布的变迁。  相似文献   

2.
巴西蚕丝生产和贸易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国达 《蚕业科学》1997,23(4):226-229
以巴西茧丝生产和贸易的统计及相关资料为依据,简要分析了巴西蚕丝生产条件,经营规模,技术体系,蚕茧和生丝的供求关系及其出口市场。巴西蚕丝业是以出口创汇为目的的市场导向型产业.巴西蚕丝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世界茧丝绸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我国蚕蛹综合开发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夏未铭 《中国蚕业》2003,24(1):12-15
蚕丝业是我国传统的创汇产业,建国以来蚕丝产品出口创汇累计达300亿美元,对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2000年全国产茧45.5万t,生丝约6万t.2001年中国国家经贸委发布的《茧丝绸行业“十五”规划》中预计到2005年,蚕茧产量达到55万t,生丝产量达6.2万t;到2015年,蚕茧产量将超过60万t,生丝年产量将达到8万t以上。通常缫制1t生丝可得1.5t干蚕蛹,蚕蛹产量非常可观。同时随着蚕丝业的进一步发展,蚕蛹的产量将会更大,因此开发利用蚕蛹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叶夏裕 《中国蚕业》2005,26(2):67-68
1现状 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茧丝绸生产国与供应国.自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蚕业生产取得了卓越的成绩,1970年蚕茧产量超过日本而居世界首位,目前年产蚕茧50万t左右,占世界总量的80%左右;年生丝产量7万t左右,占世界总量的75%左右;年生丝出口量1.2万t,占世界总量的80%左右;年丝绸出口量1.15亿m,占世界总量的45%左右;年创汇32亿美元左右.我国在国际茧丝绸生产和贸易中占有重要位置和垄断地位.  相似文献   

5.
蚕业起源于中国,经商业和文化交流传遍全球,丝绸,既是商品又是使者,对东西方文化和商业的交流,对我国出口创汇,起到积极的作用。近代,起源地中国的蚕业曾落后于世界,经过百千年的演变,到70年代,中国才又成为蚕茧和生丝的主产国,蚕茧和生丝产量维持在12万t和1万t以上,九十年代达到解放后高峰,1995年年产蚕茧75.9万t,年产生丝6.4万t。但我国蚕桑生产发展却不稳  相似文献   

6.
关于稳定发展蚕丝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黎静 《蚕桑通报》2009,40(2):57-58
1蚕丝业的地位与作用 我国是世界蚕丝业的发祥地一,距今已有4700多年历史,茧丝绸产业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主导地位的优势产业,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茧丝产量一直位居世界之首,其产量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蚕丝产品75%以上用于出口。浙江省是我国蚕茧生产加工和丝绸出口大省,近年来,桑园面积保持在7.33万hm^2以上。蚕茧年产量维持在7.5~9.5万t,蚕桑产值在20—25亿元,蚕桑产业位居全国领先,桑园面积约占全国9%,居第5位;  相似文献   

7.
1蚕丝业管理科学发展现状 1.1蚕丝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蚕丝业发源于中国,有5000多年的历史,并在汉、唐时期形成了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成为中国文明传播史上的一颗明珠.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蚕丝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蚕茧、生丝产量1996年分别占世界的70.2%、63.29%,分别达到47.1万t和4.0万t.由于蚕丝业生产主要为出口产品,据统计,1949年到1996年间,我国蚕丝创汇累计达363.5亿美元,约占我国现有外汇贮备的1200亿美元的30%,可见该产业对我国的贡献是巨大的.而作为一个传统产业,蚕丝业是一项资源可以再生、具有经济与生态双重效应、符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产业.  相似文献   

8.
调整期的我国蚕业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华 《蚕学通讯》2005,25(3):23-26
1 我国蚕业生产进入了调整期 我国蚕丝业经过1978~1995年的快速发展,蚕茧产量大幅度地增加,1994年全国蚕茧产量达到67.4万t,是1978年的17.3万t的3.89倍.1996年后,我国蚕茧产量急剧下降,从1995年的65.6万t下降到1996年的40.3万t.此后,我国蚕茧产量一直维持在40万t的生产水平.我国50多年来蚕茧产量的变化见图1,从中不难看出:从1995年起,我国蚕业生产已经渐渐进入调整期,我国蚕业生产进入调整期,还表现出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9.
世界蚕茧和生丝生产量的预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顾国达  王昭荣  张磊 《蚕业科学》2002,28(3):242-246
根据世界纤维总产量呈明显的线性增长 ,以及生丝占世界纤维总产量中的比例在 0 18%左右的事实 ,运用趋势外推法 ,在明确世界蚕丝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建立世界纤维总产量线性回归模型的基础上 ,预测了 2 0 0 5~2 0 10年间世界及我国生丝和蚕茧生产量。  相似文献   

10.
江俊益 《四川蚕业》2004,32(1):41-44
蚕茧的解舒是指蚕茧在缫丝时茧丝离解的难易程度。解舒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生丝的收率、品质及生产效率,被认为是蚕茧质量指标中最重要的项目。90年代以来,我市蚕茧的解舒一直不好,就连春茧的解舒率也多在50%以下,严重影响丝厂的生产和蚕茧生产、经营单位的经济效益,给蚕业的发展造成了威胁。由此引起的争论不断,各生产经营环节相互埋怨,各地也采取了比如使用方格蔟上蔟等不少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是什么原因造成蚕茧解舒率低,怎样才能提高呢?笔仅从理论和实际情况对比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一、世界蚕丝业概况现在全世界有蚕桑生产的国家,大约有20多个.1983年几个主要国家的蚕茧产量和生丝产量如下表,  相似文献   

12.
<正> 一、日本蚕丝业的现状日本曾是世界上蚕茧和生丝的生产大国。1938年其产茧量达到28万多吨,产丝量达4万多吨,分别占当年全世界蚕茧总产量和总丝量的64%和69%,在国际上处于垄断地位。50年代有所下降,但在60年代和70年代,由于日本政府在经济上对蚕丝业制订了一系列优惠和扶持政策,使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四川蚕业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通过品种改良、技术推广、机制创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等措施,实现了稳步发展。2019年我省桑园面积达220万亩(14万hm^2),养蚕225万张,产茧8.8万t,蚕茧产量位居全国第二位。根据中国纤维检验局发布的近三年全国桑蚕干茧和生丝质量公正检验报告,四川茧丝质量指标为全国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14.
陆鹏祥 《广西蚕业》1996,33(2):34-37
本通过对本厂从广西宜山调进的蚕茧,其品种“两广二号”进行抽样缫丝调查,发现这批蚕茧茧丝长短不一,粒间、粒内茧丝纤度开差大,按原来“桂夏二号”的缫丝工艺生产,生丝品位下降.通过改进缫丝工艺设计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1现状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茧丝绸生产国与供应国。自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蚕业生产取得了卓越的成绩,1970年蚕茧产量超过日本而居世界首位,目前年产蚕茧50万t左右,占世界总量的80%左右;年生丝产量7万t左右,占世界总量的75%左右;年生丝出口量1.2万t,占世界总量的80%左右;年丝绸出口量1.15亿m,占世界总量的45%左右;年创汇32亿美元左右。我国在国际茧丝绸生产  相似文献   

16.
<正> 1.改一年一次决定年度进口生丝数量为每季度定一次,并从1997年起调减生丝进口调整金;2.确立以确保交易所指导性茧价的蚕茧资金的填补措施与充实优质蚕茧的生产;3.废除生丝交易所的价格稳定带制度和事业团的国产丝买卖操作业务;4.对蚕丝业法、制丝业法进行大幅度修改;5.推进蚕丝行政关系组织的合理化;6.进一步推动“优质生丝的供给,丝绸需求的扩大,流通的合理化”的蚕丝织绸一体化;7.推动生丝交易所的合并和确保适当的市场运营。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东台市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原料茧生产基地,全市现有桑园1.05万hm^2,2011年饲养蚕种50万张,生产蚕茧1.94万t,行业产值近30亿元,蚕茧产量占江苏省的28%,桑园产茧量、蚕茧质量、单位面积桑园效益、生丝品质等多项指标位列全省、全国前茅。栽桑养蚕已发展成为东台地区高效特色产业,更是成为致富农村、富裕农民的一项传统主导产业,东台蚕业之所以取得良性发展,并经受住市场波动的冲击,主要得益于东台以蚕业合作社为载体,全面推行“八统一”社会化服务,  相似文献   

18.
分析1951-2011年世界茧丝生产规模和主产国生产地位变化,发现世界茧丝生产具有鲜明的寡头垄断特征,蚕丝业具有在世界范围内不断转移的发展规律.而产业转移的速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并且产业链各环节的转移速度和程度并不一致.针对中国“东桑西移”和茧丝原料基地与丝绸加工重心空间分离的现状,建议通过跨区域产业链整合、产业链前端和后端的科技创新及蚕丝业的多元化来推进蚕丝业转型升级,提升中国蚕丝业的国际分工地位,拓展蚕丝业的发展空间,实现蚕丝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蚕桑茶叶通讯》2004,(2):32-32
交易时间生丝日元 kgRMB万元 t蚕茧日元 kgRMB万元 t0 3 -2 3 2 7812 1.42 0 00 3 -3 12 780 2 1.85 0 00 4-0 82 85 7 2 2 .3 5 0 00 4-15 2 7112 0 .93 0 00 4-162 713 2 0 .660 00 4-2 12 72 7 2 0 .840 00 4-2 72 44 918.5 80 00 4-2 92 3 0 917.5 10 00 5 -10 2 2 5 3 16.60 0 00 5 -112 2 90 16.82 0 00 5 -182 3 10 16.810 00 5 -2 5 2 2 0 7 16.2 5 0 00 5 -2 72 13 116.17 0 00 6-0 3 2 5 0 0 18.63 0 0  注:生丝为日本横滨交易所期货收盘价,2 6_2 8条分;蚕茧为日本前桥交易所期货收盘价,干蚕茧近期国际茧丝期货交易行情…  相似文献   

20.
丝绸是我国传统的重要出口商品。丝绸以蚕茧为原料 ,目前我国桑园面积达 950万亩 ,蚕农 30 0 0万户 ,国家每年投入蚕茧收购款达 6 0多亿元 ;丝绸工业从业人数 6 0多万人 ,产值在70 0亿元左右 ,丝绸产品出口对蚕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作为丝绸出口大国 ,我国生丝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 3/ 4左右。在国际市场上 ,我国生丝出口占世界生丝出口总量的 90 %以上 ,绸缎出口占 50 %以上 ,丝绸服装出口也占相当大的比重。由于我国蚕丝生产在世界上具有垄断地位 ,其他国家蚕丝产量不大 ,或主要供应本国需要 (如印度 ) ,世界生丝消费主要依赖中国供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