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采用由6个金属氧化物气敏传感器组成阵列的电子鼻对2个等级的信阳毛尖茶进行检测,并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判别分析(LDA)和BP神经网络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识别.PCA和LDA结果显示,可以将2个等级的茶叶完全区分开.采用3层BP神经网络对数据矩阵进行茶叶等级的定量预测,预测结果平均相对误差为1.16,最大相对误差为13.32.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气敏传感器阵列对信阳毛尖茶等级的检测具有很高的定量分析精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春季不同时期生产的信阳毛尖茶香气成分差异,为评价信阳毛尖茶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6年3月25日(样品1)、3月30日(样品2)、4月5日(样品3)和4月9日(样品4)生产的信阳毛尖茶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其香气成分,分析春季不同生产时期对信阳毛尖茶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从4个信阳毛尖茶样品中共检测出61种主要香气成分,其相对含量总和为81.99%~86.81%;4个样品共有的香气成分为34种.清明节前生产的茶叶样品香气组分中醇类、醛类和酮类的相对含量高于清明节后,酯类、碳氢化合物、含氮化合物、杂氧化合物和其他化合物等香气组分的相对含量则相反;酮类化合物相对含量随着生产时期的延后而逐渐降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春季不同生产时期的茶叶样品共有香气成分间呈极显著相关(P<0.0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时期对信阳毛尖茶中的香气成分有重要影响,清明前的茶叶样品l和样品2聚为一类,清明后的茶叶样品3和样品4各自聚为一类.[结论]春季不同生产时期对信阳毛尖茶中香气成分的含量和种类影响存在差异,清明节前后信阳毛尖茶中的香气成分存在差异.因此,香气成分可作为信阳毛尖茶生产时期判别的指标,也可作为评价春季信阳毛尖茶品质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不同等级信阳毛尖茶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不同等级信阳毛尖茶香气成分的差异,采用SDE法提取4个等级的信阳毛尖的香气物质,应用气谱-质谱联用分析信阳毛尖香气成分。试验结果表明,在鉴定出的香气化合物中含量比较多的依次为:十六酸、十四酸、十二酸、芳樟醇、香叶醇、亚油酸、亚麻酸甲酯、橙花叔醇、叶绿醇、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信阳毛尖茶叶等级越高,香气物质中香叶醇、橙花叔醇、顺-茉莉酮和β-紫罗酮的含量也越高。  相似文献   

4.
何奕波  严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842-6843
[目的]为了研究影响信阳毛尖茶叶品质的因素。[方法]通过测定不同级别信阳毛尖茶多酚、总糖、氨基酸、咖啡碱和水浸出物的含量,对影响信阳毛尖茶叶品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茶叶品质越高,茶多酚类化合物含量也越高。茶叶品质高低与可溶性糖和氨基酸的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高品质信阳毛尖不但茶多酚的含量高而且总糖的含量也高,但酚糖比较低。各级别信阳毛尖咖啡碱的含量无明显的区别,水浸出物总量随茶叶品质降低而升高。[结论]信阳毛尖茶叶品质主要由茶多酚、糖类、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决定,但每一种物质的含量过高或过低对茶叶品质都不利。高品质信阳毛尖茶叶应具有较低的酚氨比(10%~13%),较低的酚糖比(9%~13%)和合适的酚碱比(17%)。  相似文献   

5.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信阳毛尖香气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信阳毛尖香气品质的评价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对不同等级、品种、季节所制的8个信阳毛尖茶样品的香气组分进行分类和主成分提取,构建香气数学评价模型.结果显示:构建的信阳毛尖茶香气组分质量评价模型为F=0.458 99F1 +0.253 53F2 +0.197 61F3;通过感官评价法进一步对模型评价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2种方法评价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说明所构建的香气组分质量数学评价模型是可靠的.构建的评价模型具有客观性和重复性,避免了感官审评的主观性,在信阳毛尖香气等级划分方面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何奕波  严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1914-1914,1920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信阳毛尖茶叶中的微量元素(铁、锌、锰、铜、硒),结果表明:信阳毛尖茶叶中含有较为丰富的微量元素,特别是硒含量比较高.  相似文献   

7.
黎新荣 《南方农业学报》2018,49(9):1827-1832
[目的]利用电子鼻技术对不同贮藏时间的沃柑进行检测分析,为快速判断沃柑的新鲜度及建立沃柑品质快速评价体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PEN3电子鼻系统获取不同贮藏时间沃柑的气味特征值,通过载荷分析法分析传感器对沃柑芳香物的相对重要作用,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对气味特征值进行分析并建立预测模型,并以样品果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不同贮藏时间的沃柑会产生不同气味响应信号,经载荷分析发现传感器7(W1W)、9(W2W)、6(W1S)、2(W5S)和8(W2S)在沃柑贮藏期识别中影响最大;建立模型时选取90~92 s时的稳定响应值作为特征值;采用PCA无法对贮藏间隔5 d的沃柑进行区分,而应用LDA能很好地区分不同贮藏时间的沃柑,总贡献率85.12%.预测模型能对样品果进行贮藏时间的初步判别,平均准确率达98.23%.[结论]电子鼻结合LDA的无损检测方法能对不同贮藏时间的沃柑气味特征进行识别并区分,可应用于沃柑贮藏时间快速判断.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科技》2015,(19):350-351
信阳毛尖茶的销售需要抓住互联网发展的契机。从茶业销售的普遍问题、互联网销售环境带来的问题和信阳毛尖茶自身问题这3个方面分析了信阳毛尖茶在进行互联网销售时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互联网销售信阳毛尖茶的对策,如重新进行产品定位、开拓网络茶叶礼品市场和标准化茶产品市场;以价格优势吸引传统消费者转向网络;注重茶叶的有形展示;充分利用多种网络营销方式等。  相似文献   

9.
电子鼻技术对普洱熟茶香气判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电子鼻技术对10个不同贮藏年份(2006-2015年)普洱熟茶的香气进行了研究.通过电子鼻Winmuster软件自带的模型识别方法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和传感器区分贡献率分析(Loadings),对不同年份普洱熟茶的干茶、茶汤和叶底的香气进行分析和识别.结果表明:10个传感器中,W1W(对硫化物敏感),W2W(对芳香成分、有机硫化物敏感)、W1S(对甲烷敏感)和W2S(对乙醇敏感)对干茶香气灵敏度较高;W1W,W2W,W1S,W5S(对氮氧化合物敏感)对茶汤和叶底香气灵敏度较高,对普洱熟茶香气测定的贡献率较大;PCA和LDA能很好地区分不同贮藏年份普洱熟茶干茶、茶汤和叶底的香气,且年份差别越大,分离效果越好.Loadings结果分析显示:传感器中W1S,W1W,W2W和W2S在普洱熟茶香气判别中起主要作用,表明普洱熟茶储藏期间其挥发性有机硫化物、甲烷、部分芳香型化合物和乙醇类物质可能发生了较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电子鼻技术在普洱茶香气的检测领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为普洱熟茶的香气品质判别以及年份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稻米气味检测与品种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商用PEN2电子鼻,通过分析测定样品质量、项空空间及静置时间等匹配的试验参数,以及对传感器信号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方法,对5个不同水稻品种进行区分与识别研究.结果表明:10g样品时以200 mL顶空空间、60 min静置时间的电子鼻响应值相对较稳定;PCA和LDA法均对谷物状态和精米状态区分效果较佳,对米饭状态区分欠佳.该实验能将样品进行较好的区分,验证了电子鼻检测是对稻米中所有含量较高的、可被检测到的挥发性物质的综合状态的识别,从而为利用电子鼻进行稻米气味检测技术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信阳毛尖产区的部分茶园因长期不合理施肥导致土壤板结,土壤肥力和生产能力下降,严重影响信阳毛尖产量和质量的问题。本文进行了有机肥在茶树上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不仅能改良土壤,而且还能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2.
信阳毛尖是我国传统名茶,本文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信阳毛尖茶感官品质因子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信阳毛尖茶四项外形因子与外形总分,四项内质因子与内质总分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除净度外其余七项品质因子与品质总分呈极显著正相关;外形品质因子间的相关性相对较小,内质品质因子间的相关性较高,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特别是香气和滋味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150。干茶的色泽与内质各因子及内质总分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净度、嫩度、条索三项因子与内质各因子及内质总分的相关性较小,所以信阳毛尖茶的审评必须干湿兼评,不能只评外形。最后对信阳毛尖茶审评品质因子的评分标准和各因子的权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信阳毛尖茶生产对茶树品种的基本要求是发芽早、芽叶绿色多茸毛,抗寒性强,在化学特性上要求茶多酚含量不超过25%,氨基酸含量高于3%,酚氨值小于7;按照“鲜叶采摘—鲜叶摊放—杀青—做形—干燥”工艺生产的信阳毛尖茶,其针型系列,主要是以采摘灌木型中、小叶良种茶树1芽1叶初展至1芽2叶的鲜叶生产,产品外形特征是色泽翠绿、外形圆细紧直、形似松针;而芽型系列,主要以小乔木型良种茶树的芽或1芽1叶初展的鲜叶生产,产品外形特征是外形似芽、形直、白毫满披。  相似文献   

14.
以信阳毛尖为材料,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进行从信阳毛尖中提取咖啡因的工艺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80%,提取时间为3 h,沉淀剂为氧化钙,咖啡因提取得率为0.594%。  相似文献   

15.
不同硬度和pH的水对绿茶冲泡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水质对茶汤感官品质的影响,测定了5种不同水的硬度和pH,对5种不同水质冲泡名优信阳毛尖茶的感官品质进行感官审评,同时测定了茶汤化学成分的浸出量。结果表明,水的硬度对茶汤的内质影响不大,超出软水范围,就会表现出其显著影响;水的pH在较小范围之内,对茶叶冲泡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以中低档信阳毛尖茶和桂花鲜花为原料研制成桂花毛尖茶,对桂花毛尖茶加工的关键技术参数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信阳毛尖茶的饮用安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微波消解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测定信阳毛尖茶中的16种稀土元素和9种重金属元素,并根据已有的文献报道对其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信阳毛尖茶中稀土总量、铅、镉和铜的含量分别为0.785 6 mg/kg、0.875 6 mg/kg、0.072 2 mg/kg和18.855 6mg/kg,均低于国家现行标准。消费者饮用信阳毛尖茶摄入稀土、铅和镉的最大估算量分别为13.54×10-3 mg/d、2.14mg/d和0.04mg/d,分别占各自每日允许摄入量的0.306%、17.89%和10.06%。  相似文献   

18.
信阳茶叶略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阳茶叶生产始于西周,至今已有2300年的历史。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色、香、味俱美的饮料佳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