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县各养奶牛户的奶牛中,出现一种多年未见的犊牛腹泻,经检验确诊为犊牛大肠杆菌病。其特征是出生后1-3天发病,发病率高,发病急,死亡率高。西药治疗效果较差,为此在临床应用中草药对腹泻犊牛进行治疗,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犊牛腹泻病一直是犊牛健康生长上所面临的一道难题,犊牛腹泻病发病的原因有很多,对犊牛腹泻病发病原因的错误诊断会严重耽误诊治犊牛的时间,这也是当前犊牛死亡率增高的一大原因.为了降低犊牛死亡率,降低犊牛腹泻病带来的经济损失,进行科学的犊牛腹泻病防治是十分必要的.在犊牛腹泻病防治的过程中找准发病原因是十分重要的,应当细致的把犊牛发病原因进行一个综合的划分和归类,同时也应该把预防犊牛患上腹泻病当做主要的任务,以降低犊牛腹泻病发病率为主要目标,为现代化养牛业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犊牛白痢病即犊牛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犊牛胃肠黏膜的炎症,临床上主要以腹泻为主要特征,主要发生于1周龄之内的犊牛,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冬末春初较多见,并且发病快,潜伏期短,死亡率高,给养殖业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临诊具有败血症、肠毒血症和肠炎的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4.
盐酸山莨菪碱在治疗犊牛出血性肠炎中的应用山西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太谷030801)李宏全,丘立和出血性肠炎是新生犊牛的一种常见多发性疾病,在犊牛出生后1月龄内尤为多发,发病急,死亡率高。据我们对山阴县奶牛育种场的调查,其发病率高达36%,死亡率达17...  相似文献   

5.
调查了哈尔滨市某奶牛场377头2月龄以内的犊牛1-6月份的发病情况及相关的因素,调查结果表明,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占各种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别为38.73%和3.71%,其次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9.02%和1.33%,2月龄犊牛1~6月份总发病率为60.67%,死亡率为9.82%,而1-6月份之间,以1月份发病率为最高,以后各自逐渐递减,上述结果提示,犊牛发病原因主  相似文献   

6.
在兽医临床上急性犊牛细菌性痢疾时有发生,发病突然,死亡率高,一般发生于每年秋季,特别是新生1周左右的犊牛发病率最高,死亡率高,有些病例发病6 h左右引起严重脱水和自体中毒而死亡。笔者在兽医临床上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犊牛急性细菌  相似文献   

7.
作为多发生在犊牛身上的寄生虫病,犊牛球虫病是犊牛病死率大大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发病时所引起的急性肠炎、血痢等症状往往会使犊牛暴躁难耐、痛苦不堪。了解犊牛球虫病的临床特征以及发病特点,可以为预防犊牛发病创造前提条件,同时也是治疗犊牛球虫病重要途径和降低犊牛死亡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市各养奶牛户的奶牛中,出现一种多年未见的犊牛腹泻,经检验确诊,为出生犊牛传染性腹泻,即犊牛大肠杆菌病。我市兽医卫生检验室分别从肝、脾、肠分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其特点是出生后1~3d发病,发病率高、发病急、死亡率高。各种西药治疗效果较差,为此在临床应用中草药对腹泻犊牛进行试验治疗,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犊牛腹泻是导致犊牛存活率低、死亡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养殖过程中,初生犊牛自身免疫系统建立不完全、环境影响以及应激等因素很容易引发犊牛腹泻。轻者使犊牛生长缓慢、营养不良,重则使犊牛严重脱水死亡,给养殖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牧场的健康发展。降低犊牛腹泻的发病率,提高犊牛腹泻的治疗效果是犊牛养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任务以及工作目标。本文主要对犊牛腹泻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手段以及预防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犊牛副伤寒也称犊牛沙门氏杆菌病,对犊牛危害巨大,呈地方性流行,发病率高达20%~70%,死亡率高达5%~75%。成年牛也可发病,成年牛多为散发或隐性带菌,主要呈现肠炎、血痢、流产及败血症。犊牛副伤寒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两大类。  相似文献   

11.
正大肠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细菌病,传染性很强,对7日龄以内的犊牛危害最大。临床表现为腹泻,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本文主要阐述了本地区某养殖场内犊牛发病的实际情况,该养殖场有部分犊牛发病之后,经过2d后,有6头犊牛死亡,主要的症状为腹泻。大肠杆菌病的病程短,死亡率高,必须引起养殖户的高度重视。1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口服硫酸庆大霉素防治犊牛腹泻病的试验窦应龙(陕西宝鸡市农牧良种场陕西眉县721000)犊牛腹泻是初生牛犊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据肖定汉等对北京一奶牛场的调查报道,犊牛腹泻的发病率高达80%,死亡率达35%。本场自1984年以来,每年均有大批犊牛发病(表1...  相似文献   

13.
犊牛腹泻是犊牛饲养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由于饲养管理不当或营养缺乏,使其发病率高达60%,死亡率达30%。该病不仅给奶牛业带来很大损失,且较严重影响到病愈犊牛以后的生长发育和成年期生产性能的发挥。为保护和促进奶牛业健康发展,现将犊牛腹泻病的发病机理与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犊牛线虫病,是由线虫引起的消化障碍性疾病。发病均为出生20~50d的犊牛,吃奶还未开始吃草的犊牛易患本病。成虫主要寄生于5月龄以内的犊牛小肠内。一般都是胎内感染,即母牛吃到虫卵后,发育成幼虫,进入母体组织并潜伏于组织中,当母牛怀孕时,幼虫又活跃起来通过胎盘进入羊水感染胎儿。犊牛出生后,发病急、病程短,治疗不当死亡率很高。近几年来,本人采用驱虫、缓泻、补充电解质及液体的疗法,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犊牛腹泻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疾病。在建场初期,由于基础设施没有建好,犊牛腹泻发病率高达83.5%,病死率48.3%左右。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犊牛腹泻发病率40%,死亡率都很低,在2%左右。特别是在10-15天给犊牛添加颗粒饲料及50天断奶前后的犊牛更易发病,给我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我们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我市各养奶牛户中,出现多年未见的犊牛腹泻,不少畜牧兽医工作者,经过各种检验实践证实,认为是一种初生犊牛传染性腹泻病(犊牛大肠杆菌病)。根据我市兽医卫生检验室化验报告结果。分别从肝、脾、肠分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其特点是发病在初生后1~3天.发病率高、发病急、死亡率高。各种西药治疗效果较差,为此在临床上应用中草药对初生腹泻犊牛进行试验治疗,收到满意效果,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7.
1997年春,山东临朐某镇牧牛群中犊牛发生本病。初步统计,发病犊牛100头,死亡42头,死亡率高达42%,给养牛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 临诊症状 部分犊牛于生后1~2天即发病,表现卧地,不愿站立,不吃奶,迅速衰竭,一般经3~4天死亡。多数犊牛于生后10日龄左右发病,表现体温升高(40℃~41℃),呼吸加快,脉搏增数。病后1~2日,排出灰黄色液状粪便,混有粘液和血丝。少数犊牛发病后表现支气管炎和肺炎症状。一般于发病后,5~7天死亡。2 病理变化 急性病例,心壁、腹膜、胃、小肠和膀胱粘膜有小出血…  相似文献   

18.
我场自1988年以来,犊母牛发生一种以腹泻为主征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1990年经实验室诊断确认为犊牛大肠杆菌病,经试用喹乙醇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一)发病情况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1—10日龄的犊牛发病最多,有的出生后数小时就发病。1月龄以上犊牛很少发病。1988年发病113头,发病率61.75%,死亡23头,死亡率20.35%。1989年发病110头,发病率59.5%,死亡12头,死亡率10.9%。1990年1—10月份发病率高达65.9%,经用喹乙醇治疗,死亡率降为4.12%。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我区各养奶牛户中,出现多年未见的犊牛腹泻,不少畜牧兽医工作者经过各种检验实践证实,认为是一种初生犊牛传染性腹泻病(犊牛大肠杆菌病).根据我区畜牧兽医卫生检验室化验报告结果,分别从肝、脾、肠分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其特点是发病在出生后1-3天,发病率高,发病急,死亡率高,各种西药治疗效果较差,为此,在临床上应用中草药对初生腹泻犊牛进行试验治疗,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我区出现多年未见的犊牛腹泻,我区畜牧兽医卫生检验室分别从肝、脾、肠分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证实是一种初生犊牛传染性腹泻。该病的特点是在出生后1—3天发病,多在48小时内发病,发病率高,发病急,死亡率高,各种西药治疗效果较差。为此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犊牛传染性腹泻412例,治愈410例,治愈率达99.5%。比用西药治愈率提高28%。报道如下,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