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甜菜含糖率的高低与气候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其中温度、水分和日照时数的影响最为重要。本文以黑龙江省呼兰县甜菜生长期的旬降水量、旬日照时数、旬平均气温和甜菜含糖率的资料,用积分回归和逐步回归方法,初步探讨这一地区甜菜含糖波动的主要气象因子及这些气象因子的时间分布对甜菜含糖的效应(变动信息)。  相似文献   

2.
我县位于冀东平原,地理位置在北纬39°43′,东经119°10′。海拔13.3米,年平均气温11℃,年降水量700毫米左右,无霜期187天。我县甜菜均夏播,收获期10月末到11月末,贮藏期从11月初到翌年8月底。据近十年的气象资料,这期间的月平均气温,11月4.2℃,12月-3.2℃,1月-3.5℃,2月-2.6℃,3月5.2℃,极端最低气温即-17℃。初霜期10月7日,终霜期4月29日。冬季气温一般白天在0℃以上,晚上0℃以下。从11月初就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农安县开安镇山东窝卜村单喜移植的7.5亩纸筒育苗甜菜,平均亩产3,880公斤,比当地直播甜菜增产2.5倍,含糖率提高1.3%。主要经验是:提早育苗,延长甜菜生长期。4月6日育苗,4月10日全苗,生长期比直播甜菜延长了25~30天;精心管理苗床,棚内温、湿度控制得当;移栽适时,密度适宜;小苗第4片真叶展开时(5月10日、终霜过后)进行座水移栽,  相似文献   

4.
甜菜经济价值的高低取决于产量和含糖率,而准确地测定其含糖率又是育种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无论是确定一个群体的含糖率还是确定一个单株的含糖率,都存在着一个取样代表性的问题。由于甜菜块根的不同部位含糖不同,因此,要准确地测出一株甜菜的含糖率就有个取样部位的问题。本试验进行了对单株取样部位代表性的研究,以确定能够代表整株含糖率的取样部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甜菜不同生长期叶柄锤度与产质量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看出,在营养生长期甜菜叶柄锤度与根产量、产糖量二性状的相关不密切,而同褐斑病病情呈负相关,同块根含糖率呈正相关,且到生育后期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通过对甜菜营养生长期叶柄锤度的测试,进行育种材料的高糖性状的预选,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昌黎县糖厂自七二年建厂以来,收购甜菜不检糖,一律按国家规定价格(每吨75元)收购,农民不关心甜菜的含糖率。因此,生长期随意打叶子;为追求产量,单一追施氮肥,收获前灌水;起收过早,切削不按标准等不良倾向日趋严重,造成甜菜含糖率逐年下降。七五年到八○年平均含糖率由18度降到14.3度。为扭转这种倾向,我厂在  相似文献   

7.
河套灌区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甜菜基地之一。早在1936年曾推广栽培甜菜,后因抗战而中断。建国后,甜菜种植面积随着我国制糖工业的发展,城乡人民生活的需要,作为农村主要经济来源而得到迅速发展。1979年以来甜菜生产连续五年获得丰收。1983年全灌区种植甜菜30万亩,总产15亿斤,平均单产5000多斤,创历史最高水平。但是,由于各年气候条件的不同,甜菜含糖率的年际波动较大,高糖年含糖在19%以上,低糖年含糖则低于16%。为此,本文采用积分回归、事件相关、数值相关和偏相关及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河套灌区甜菜含糖率与相应的气侯因子进行统计分析。试图定量地探讨甜菜含糖率与光、热、水等农业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寻求含糖率上升和下降的原因及关键时段、影响程度等。为趋利避害,提高甜菜含糖率采取有效的农业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_国营栢各庄农场位于河北省唐山专区渤海沿岸,属于低窪的滨海盐垦区。一般海拔高度在2.5-3.5米之间。常年平均温度为11.2℃,结冻期较长,全年有12、1、2三个月在零度以下,初霜期多在十月中旬,终霜期多在四月上旬,无霜期—般为180—185天,生长期(昼夜平均温度高于5℃的日数)为220天,常年降雨量在600毫米以上,但分布不  相似文献   

9.
焉耆糖区气象条件与甜菜含糖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条件对甜菜的含糖有很大影响。在焉耆糖区干旱、人工灌溉的条件下,甜菜营养生长期内8月和10月份的温度与甜菜最终含糖关系最密切,呈显著正相关,日照时数与含糖呈正相关关系,降雨与含糖呈负相关,尤其在8月份,降雨多,空气湿度大,含糖下降。  相似文献   

10.
甜菜是重要的糖料作物。栽培甜菜的目的,在于从块根提取蔗糖。甜菜含糖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单位面积产糖量和工厂的出糖率。自1747年化学家马古拉夫发现甜菜含有同甘蔗一样的蔗糖以来,糖甜菜的历史己有250来年。甜菜块根的含糖率,1848年为9.8%,1898年为17.8%,经过150年甜菜含糖率提高了16%(绝对值),到1908年提高到18.5%,同目前甜菜生产水平相近。可见,近几十年来甜菜含糖率提高的速度是相当缓慢的。但近几年来世界主要甜菜生产国家以及我国的甜菜含糖率又有大幅度降低的趋势。例如,苏联甜菜主产区乌克兰甜菜块根含糖率由1961~1965年的18.05%,  相似文献   

11.
九三地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海拔288.1m,土壤属黑土类,地势以平坡地居多,肥力中等。这里种植甜菜已有近30年的历史,一般年份含糖率在16.5度以上,个别年份在17~18.5度。近几年由于甜菜栽培水平的提高,产量逐渐上升,而含糖率有下降趋势。特别是...  相似文献   

12.
甜菜为我县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发展很快,但栽培水平不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含糖量很低,并有逐年下降趋势。海伦县三十年来甜菜产量始终徘徊在一吨左右,每年只是增加种植面积来保证制糖工业发展的要求,而含糖率却从60年代的平均17—18%下降到70年代的15—16%,近两年平均只有14—15%。为使我县甜菜生产水平尽快搞上去,1982年开始应用综合栽培方法,摸索出提高产量和含糖率的一些途径,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省甜菜生产,面积不断扩大,单产逐年提高。但是,甜菜含糖率却有下降的趋势,并且波动的幅度较大,直接影响制糖工业企业和种植者的经济效益,也影响人民食糖需求量的增加。引起甜菜含糖率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气象、施肥、土壤、品种和栽培措施等。根据多年的试验和研究,气象因素的影响是主要的,但是,栽培措施和生产条件,可以影响和控制气象条件,进而达到提高甜菜含糖率。  相似文献   

14.
甜菜黄化毒病在我国所有甜菜栽培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随着栽培面积的扩大而迅速漫延。轻病区发病率为0.1—25%,一般病区发病率为25—50%,重病区发病率为50—100%,黄化毒病的发生为害,显著地降低甜菜块根产量、含糖率及种子产量。下述黄化毒病病情调查及产量、含糖率损失估计方法,供生产实践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5.
塔城盆地是新疆重要甜菜生产基地,1995~1997年甜菜年总产量13.6~29.9万吨,平均单产32.9~38.7t/hm2,含糖率17.1%~17.9%。1998~2000年甜菜年总产量15.6~38.3万吨,平均单产44.6~49.2t/hm2,含糖率降至14.9%~15.3%,由于含糖率降低,生产成本增高,制糖企业连续两年亏损,针对含糖率大幅降低这一突出问题,本文主要从品种布局、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栽培措施论述了造成含糖率降低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甜菜块根中含糖率受品种、土壤气候条件及栽培技术等多种因素影响。一个品种含糖率的高低,与其育成及种子繁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方法有密切关系。本文仅就糖分检测与甜菜含糖率的关系,从以下三方面予以赘述。 检糖在提高甜菜含糖率上的作用 甜菜起源于野生种,它是经欧洲风土驯化的前亚细亚根用甜菜与起源于西欧的叶用甜菜间的杂种,并兴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内蒙占土默特右旗甜菜低产低糖区甜菜生育动态规律的观察结果,试图从中找出低产低糖的原因,为制定甜菜高产高糖综合栽培技术措施.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产量和含糖都达到了较高水平.说明这个地区的低产低糖,是由于栽培技术和管理不当造成的.并从上一年同一块地里设置的肥料试验进行分析,主要是土壤严重缺磷.施磷的处理,产量和含糖,都获得较高水平.试验还表明,含糖率增长速度在整个生长期内基本是从始至终匀速增长,并没有明显优势。所以以前生育期的划分称9月为糖分积累期,不如称为成熟期或工艺成熟期为准.  相似文献   

18.
甜菜含糖率的高低是经济效益的重要标志,在生产实践中如何提高块根含糖率乃是十分重要的技术问题。 山东省种植甜菜已有十几年历史,全省播种面积20多万亩,平均亩产块根1—1.5吨,高者可达3吨多。然而近几年来甜菜含糖有下降趋势,特别是几个老区尤为显著。随着夏播甜菜的推广,也不能完全扭转含糖率下降的局面。因此为了提高甜菜含糖率,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工作,现就甜菜含糖的栽培技术措施,谈谈几点看法,以供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甜菜的产糖量取决于甜菜的根产量和含糖率。近年来甜菜的含糖率有下降的趋势,致使不少糖厂亏损。如何提高甜菜块根的含糖率,是一重要的研究课题。栽培上适当合理的密植、应用高糖型品种、增施磷肥等均能提高一定程度的含糖率。近十多年,在甘蔗和甜菜上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以提高产糖量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甘蔗增糖剂的介绍国内巳有报导,但甜菜增糖剂的综述则未见报导。我们查阅了国内外有关资料,并根据三年来我们在这方面的科研成果按照化合物的结构,对一些较有前途的甜菜增糖剂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微量元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甜菜生长发育及块根产量和含糖率的影响,在甜菜的生长发育期间进行了不同微肥处理试验,为生产上合理施用微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甜菜块根产量及含糖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