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桃蛀螟在桃树上的危害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泽陆 《植物医生》2005,18(3):20-21
桃蛀螟在桃产区发生普遍,是危害桃果实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时能造成"十桃九蛀",被害的果实品质变劣,商品价值降低,甚至失去利用价值,给广大果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探讨桃蛀螟在桃树上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很有必要,只有掌握了桃蛀螟的发生规律,才能有效地控制其生长发育,降低桃蛀螟对果实的危害,提高桃树果实品质,增强桃果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桃树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树的病害种类比较多 ,但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病害主要有桃树流胶病、根癌病、缩叶病和细菌性穿孔病。1 流胶病桃树流胶病是桃树枝干上的一种重要病害 ,在南方温暖多雨桃区普遍发生。桃树受害后 ,树势衰弱 ,树体早衰 ,影响产量 ,已成为当前桃果生产上的重要问题之一。1 .1 症状流胶一般发生在主干和主枝上 ,严重时侧枝也可发病。发病初期病部膨胀 ,随后分泌出透明、柔软的树胶 ,同空气接触后 ,树胶慢慢变褐色 ,最后变成茶褐色硬质胶块。病部皮层及木质部随着流胶数量的增加逐渐变褐腐烂 ,杂菌极易腐生 ,树势日趋衰弱 ,树叶变黄变小 ,桃…  相似文献   

3.
赵永根 《植物医生》2004,17(6):17-17
据笔者近3 a来观测,桃缩叶病在海门及邻县各地桃园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使桃子产量减少10%~20%,商品性下降.2004年入春以来,自桃树嫩芽萌发开始,继续选择了典型桃园进行该病系统观测,病株率为61%~100%,平均62.2%.并且发现桃缩叶病发生轻重因天气状况、桃树品种及用药情况而有所不同,特别是2004年春季在桃树现花、展叶期出现连阴雨天气,给桃缩叶病初侵染提供了低温高湿的有利条件(平均气温15~16℃),十分有利于桃缩叶病的再侵染,导致该病大面积流行成灾.  相似文献   

4.
文摘(5则)     
《广西植保》2001,14(3)
克螨特 :梨树禁用。波尔多液 :桃、李树在生长季节较敏感 ,应慎用。石硫合剂 :对葡萄、桃、梨等果树的幼嫩组织易发生药害 ,使用要慎重。稻丰散 :对桃树和葡萄的某些品种会产生药害 ,使用要慎重。磷胺 :桃树忌用。敌敌畏 :核果类果树禁用。乐果及氧化乐果 :桃、梨、枣树对稀释倍数小于 1 5 0 0倍的药液敏感。因此 ,在使用前要先做试验 ,确定安全使用浓度 ,防止药液敏感现象发生。砷制剂 :核果类、柑桔和梨树的某些品种不可使用。草甘膦及克芜踪 :这 2种灭生性除草剂只能在果树行间定向喷雾除草 ,不可喷溅到果树枝叶上。韦成礼 (广西大学 南…  相似文献   

5.
桃树上啤酒花矮化类病毒(Hop stunt viroid)的检测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8月和2006年2月从中国北京、陕西、河北、山东、广西等地共采集76个无明显症状的桃树样品,经斑点杂交、RT-PCR以及生物学鉴定检测,来自北京和陕西的11个样品中检测到啤酒花矮化类病毒(Hop stunt viroid,HSVd),总感染率达14.5%。上述3种方法检测桃树上的HSVd具有一致性。将5个样品中的HSVd进行克隆测序,得到12条不同HSVd核酸序列,与GenBank中D13764序列(日本桃果实HSVd分离物)同源性为93.29%~100%。可以看出,国内桃树HSVd分离物核酸序列变异比较小,地域和品种间核酸序列无明显差异。这是首次比较系统地检测中国桃树上HSVd发生情况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氨基寡糖素5%水剂对桃细菌性穿孔病的防治效果和增产作用,特进行了相关试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桃树上喷施氨基寡糖素5%水剂后,对桃树主要病害桃细菌性穿孔病的防效可达63%以上,与单独使用常规化学药剂防效基本相等,具有防病、抗病、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环境的效果;同时可提高果实外观品质,增产率在7%左右。可在桃树生产中大面积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7.
正四川是种桃大省,尤其在丘陵地区,桃子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但桃树由于其自身生长特性,超过一定年限后桃园将面临土壤毒素增多、桃子品质下降、数量减少等问题。如何破解桃园的衰老难题成为桃农们的热切期盼。1老桃园遇到新难题广汉市松林镇地处丘区,当地主栽的水果品种中桃子占到70%,桃树大多栽植在丘区二、三台地以上,主要栽植年限在2000年以前,树龄已有15年以上,60%以上桃树已进入衰老期,经济效益急剧下  相似文献   

8.
张玉仙 《植物医生》2010,23(6):21-22
<正>在桃树生产中,常受到多种病害的为害,对桃造成减产。为了有效防治病害,提高桃的产量,笔者现介绍兴义市马岭镇桃树主要病害的发生和防治措施,以供参考。1桃炭疽病  相似文献   

9.
寄主植物对桃蚜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在1995~1996年研究了寄主植物对桃蚜[Myzuspersicae(Sulzer)]羧酸酯酶(CarE)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诱导作用。在试验的甘蓝、茄子和桃树3种寄主植物中,取食甘蓝的桃蚜种群CarE和AChE活性最高,取食茄子和桃树的桃蚜种群CarE活性没有明显不同,而AChE活性取食茄子的桃蚜种群明显高于取食桃树的种群。CarE与底物的亲和力是桃树>茄子>甘蓝,而AChE与底物的亲和力则是甘蓝>茄子>桃树。AChE与毒扁豆碱的双分子速率常数(Ki)值大小顺序为甘蓝>桃树>茄子  相似文献   

10.
桃褐腐病是桃树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桃树的产量和效益。介绍桃褐腐病的为害症状、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鹰嘴蜜桃’是广东的一个特色桃品种,以广东的连平县种植面积最大,但自2008年以来,桃树流胶病严重影响当地‘鹰嘴蜜桃’产业的发展,成为桃生产中的一大病害。为明确广东‘鹰嘴蜜桃’流胶病的病原菌种类,通过病原菌的分离和致病性回接试验,并采用形态学鉴定方法结合基于rDNA-ITS、β-tubulin和TEF1-α基因序列分析的分子鉴定方法对病原菌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引起广东‘鹰嘴蜜桃’流胶病的病原菌为Botryosphaeria dothidea(无性态Fusicoccum aesculi)。  相似文献   

12.
利用Y形嗅觉仪观测了烟碱类杀虫剂影响异色瓢虫对桃树叶片与桃蚜、桃瘤蚜复合体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在正常生长状况下,桃树叶片释放的挥发物对异色瓢虫无明显引诱作用,而桃树叶片受到蚜虫危害后所释放的挥发性次生物质则对异色瓢虫有明显的招引作用;在杀虫剂处理后,烟碱类杀虫剂并不会影响异色瓢虫的搜索行为。  相似文献   

13.
平塘县桃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桃树病虫害防治适期,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综合配套技术,有效控制桃树病虫害的发生与为害,确保桃产品质量与环境安全,实现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雷艳梅 《植物保护》2005,31(2):92-93
桑白盾蚧(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 Targioni)又名桑白蚧、桑盾蚧、桃介壳虫,是一种危害桃、李、梨、杏、梅、枇杷、板粟、桑、茶等多种果树和园林植物的害虫.广西桂南桃园近几年危害呈上升趋势,2003年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桃园90%的桃树受害.该虫在桂南地区桃树上发生危害及防治的研究报道甚少,本人在校桃园对桑白盾蚧的发生危害及防治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李红松  黄婕 《广西植保》2007,20(4):26-29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南方桃树栽植面积扩大较快,品质上乘的鲜桃颇受消费者的欢迎。但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桃园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桃树与梨、李、苹果等果树混栽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在桃树栽培管理过程中,病虫害常严重发生为害,对产品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桃园大多病虫发生为害时段主要集中在生产季节(4~7月),这期间危害严重的病虫害主要有桃蚜、梨小食心虫、刺蛾、炭疽病、细菌性穿孔病、疮痂病、落果、裂果等,采果后(下半年)由于管理粗放,山楂叶螨、小绿叶蝉发生严重,而天牛、流胶病则周年发生为害。笔者通过近两年的实地调查,对南方桃…  相似文献   

16.
水蜜桃作为龙泉驿区果农的一大支柱产业,其栽培历史悠久,种植资源丰富。龙泉驿区现有品种160余个,推广品种20余个,种植面积达6667hm^2,总产7000多万kg。随着种植面积和种植年限的增加,各种病害也相继发生和蔓延。其中桃缩叶病、褐腐病、流胶病、煤污病、细菌性穿孔病、褐锈病等已成为龙泉驿区桃树上的重要病害,这不仅严重影响果实的生长发育,同时也影响了农民的丰产丰收。因此了解和掌握这些病害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是及时预防和治疗桃树病害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桃树谢花后,果枝上接种不同数量的桃蚜[Myzuspersicae(Sulzer)],结果得出不同蚜虫数量均能引起桃树枝叶明显受害,并且随着虫量增加受害程度加重;每果枝蚜量达20~60头时,导致果品产量明显损失;各接虫量都未引起果品糖度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说明,桃树谢花后为桃蚜防治的关键时期,每果枝蚜量20头可以作为防治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桃树蚜虫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危害桃树的蚜虫主要有桃蚜、桃粉蚜、桃瘤蚜3种 ,均属同翅目 ,蚜科。这3种蚜虫除主要危害桃树外 ,还危害杏、李、樱桃等多种核果类果树。桃蚜又是传播病毒的重要害虫。这3种蚜虫寄主广泛 ,夏秋寄主有大豆、烟草、瓜类、白菜等多种作物。冬季较温暖 ,若早春雨水适宜 ,将为蚜虫大发生提供了条件。一、危害症状桃树蚜虫一年发生多代 ,且主要危害幼嫩部位。集中在嫩梢和叶片上吮吸汁液 ,被害桃叶叶绿素含量低 ,苍白卷缩 ,不能展叶 ,光合作用下降 ,最后脱落 ,影响桃果产量及花芽形成 ,严重削弱树势。二、防治的最佳时期由于蚜虫危害造成卷叶 ,…  相似文献   

19.
桃蚜卵巢小管数量的变异及其与起飞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卵巢解剖的方法观察了不同来源及蚜型的桃蚜卵巢小管数量的变异,其中来源于春季桃树上的干母的卵巢小管数最多,平均达12.93根,而晚秋桃树上的无翅雌性蚜则最少,平均仅4.67根,在孤雌胎生蚜中无翅蚜较有翅蚜多。桃蚜的起飞行为包括起飞角度和起飞时间两方面。作者测定有翅桃蚜的起飞势能,结果表明,有翅蚜卵巢小管数的多少影响其起飞势能的大小,卵巢小管数越少,起飞角度越大,起飞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20.
北京十字花科蔬菜上的蚜虫是桃蚜和菜缢管蚜,前者全年都有发生,而后者划在6月才开始发生。桃蚜以卵期在窖藏大白菜和核果类果树枝条上越冬,也有少数有翅成蚜能在窖藏大白菜上渡过参天。但白菜上的卵由于食用及留种株切关剥邦处理,而不能成为有效蚜源。另一部分桃蚜则在温室里连续发生,不进行越冬。阳畦菜苗和风障根茬菠菜上早春很早就发生桃蚜。大白菜留种株三月种植,它的第一蚜源来自风障根茬菠菜——3月下至4月初产生有翅蚜迁飞。桃树上的桃蚜在4月下开始发生有翅蚜,成为种株的第二蚜源。种株上的蚜群5月中产生有翅蚜,连续向外扩散。春菜——主要是甘蓝、花椰等——在定植时(四月)从阳畦带蚜下田;它的第二蚜源也来自桃树。春菜上的蚜群也在5月中产生有翅蚜扩散。从4、5、6月进行杂草调查证明,有9科13种是桃蚜的寄主,未发现菜缢管蚜的寄主,而旋花科的小旋花是唯一能在5月发生有翅蚜的杂草(6月没有)。由此可见,杂草不是春菜地的主要蚜源。桃蚜和菜缢管蚜在夏菜上——包括晚甘蓝、晚苤蓝、萝卜、小白菜、小油菜——混合发生,但有明显的偏嗜现象:桃蚜在甘蓝和苤蓝上占多数,菜缢管蚜在萝卜、白菜、油菜上占多数。从有翅蚜发生期看,甘蓝、苤蓝上的桃蚜正是秋白菜苗期的蚜源,同时萝卜、小白菜、小油菜上的菜缢管蚜也正是秋白菜苗期蚜源。秋白菜上也是两种蚜虫混合发生,但菜缢管蚜多于桃蚜,它们在9月上、中旬产生有翅蚜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