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茶在南方各省栽培有悠久的历史,多为自然落籽成林和萌芽成林的林分,但油茶林相不齐,残林老化,品种混杂,单产不高,效益不好。一、油茶林低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油茶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对保障我国粮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修剪是保证油茶丰产、稳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本文在阐述油茶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油茶幼林、成林以及低产林的修剪技术,为油茶的丰产栽培和低产林改造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金寨县地处皖西大别山北坡,气候和水肥等各项条件都较适宜油茶的发育和生长.境内有大面积油茶林分布,主要是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大集体时发展起来的.全县现有油茶成林约6万亩,近几年新发展油茶幼林基地2万亩.  相似文献   

4.
油茶成林修剪生理效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适应性强,栽培范围广.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油茶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油茶成林修剪仍是薄弱环节.我们于2000年进行了油茶成林修剪生理效应试验研究,现初步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油荼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我国油荼林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油茶林低产和发展缓慢的原因,进而探讨了油茶的栽培方法,包括种植地的选择、育苗方法、整地施肥与造林、幼林管理、成林修剪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油茶大分舌蜂观察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大分舌蜂(Colleles gigas Ckll)是油茶花期的主要授粉昆虫之一,对促进油茶异花授粉,提高着果率,增加产量有一定作用.我省麻城县五脑山林场有油茶林一万亩,其中成林三千五百亩.林场内有大分舌蜂成块集中分布.我们于1977-1979年进行了初步观察.观察表明,大分舌蜂对提高油茶产量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金寨县地处皖西大别山北坡,气候和水肥等各项条件都较适宜油茶的发育和生长。境内有大面积油茶林分布,主要是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大集体时发展起来的。全县现有油茶成林约6万亩,近几年新发展油茶幼林基地2万亩。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油茶主要病害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标准样地调查法对湖南省主要油茶产区(耒阳、常宁、浏阳)的不同类型油茶林的油茶病害进行了逐月调查。调查显示,危害湖南省油茶种植的病害有油茶炭疽病、油茶软腐病、油茶根腐病等7种主要病害,这些病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有明显的季节性。通过对苗圃地、新造林、幼林、成林、采穗圃、老林和低改林等不同类型油茶林的对比调查,总结了不同类型油茶林的病害发生特点,为及时准确防治油茶病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我区栽培油茶有着悠久的历历,为我区食油的主要来源。可是,在十年动乱期间,油茶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粉碎“四人帮”后,油茶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目前全区油茶经营情况如下:(一)生产概况我区现有油茶林442万亩,其中成林330万亩,幼林112万亩。全区十九个县(市)中,20万亩以上的县有10个,10万亩以上的县有5个,10万亩以下的县(市)有四个。从1951年  相似文献   

10.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经济价值高。提高油茶单位面积产量的途径有多种,其中加强现有油茶成林的抚育管理是重要措施之一。本文根据油茶生物学特性和成林经营现状,就其抚育管理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油茶丰产管理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油茶的生物学特性阐述油茶林的管理技术,分幼林与成林的不同生长阶段采取不同的集约经营方式,必将获得油茶高产、稳产、丰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油茶低产林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从幼林低产改造、成林低产改造及老残林低产改造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有效解决了油茶低产的问题,为油茶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油茶林施肥效应研究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分布广泛,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油茶林的经营管理,不断地由粗放经营向高效经营管理转变,施肥作为油茶重要的管理措施,对油茶有明显的增产、增益效果。综述分析了油茶林施肥对油茶生长指标、经济性状、生理特性以及土壤性状的影响,总结油茶施肥方法,并探讨今后研究的方向,为油茶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花期喷施油茶保果素、树型培育、叶果比调控、种草养园、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叙述了油茶成林保花保果综合技术。该技术的实施能够有效减少油茶落花落果,提高油茶座果率,年平均产茶油可达709.5kg/hm2,提高了油茶林经济效益,可实现油茶林丰产稳产。  相似文献   

15.
贵州油茶区划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贵州现有传统栽培和自然分布油茶林的分布区域、地貌、土壤、岩石、海拔以及面积、年龄、产量等的调查,以《贵州森林》的自然地理分区为基础,综合贵州气候区划、现有油茶分布和产量,结合当地社会经济现状,对贵州油茶栽培进行了区划,划分了优先发展区、次优先发展区、一般发展区和限制发展区及其栽培小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邵东县黄草坪林场油茶优树混系林的遗传增益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各无性系间的优劣,同时分析了4个最优无性系的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二十三株初选油茶优树的广义遗传力为O.46,利用初选优树枝条嫁接而建的混系林,第9年的产量为现有油茶成林一般产量的5——7倍。  相似文献   

17.
新造油茶林地水土保持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号召发展油茶产业以来,全社会参与油茶开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油茶的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但在油茶栽培生产过程中忽视了对新造油荼林地水土保持,许多新造油茶林地由于施工等原因而裸露,未采取水保措施,极易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油茶林高效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油茶种植过程中存在的不施肥、盲目施肥等问题,分析筛选出适合油茶专用的有机肥、复合肥种类,并归纳总结出油茶新造林、幼林、成林等三种不同林龄的高效施肥技术,为油茶林的丰产、稳产提供科学保障。  相似文献   

19.
油茶林培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主要木本油料树种。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油茶资源,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从油茶的良种选育、育苗技术、种植技术、幼林抚育管理、成林管理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我国油茶林培育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20.
桐城市现有油茶面积2万余亩,树龄多为40年,地域分布以吕亭为主,大关、唐湾、龙眠、黄甲及青草等镇均有栽培。目前产量基本稳定在500吨左右。结合我市现有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及发展潜力,到2020年,规划新建高效生态油茶基地3万亩。实施油茶低产林改造1万亩,一是对现有油茶疏林进行良种壮苗补植;二是林相整齐的油茶林进行深挖垦复、引放土蜂、修剪和施肥等措施促使油茶提高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