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蛇龙珠葡萄品种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4个酿酒葡萄品种和11个鲜食葡萄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从3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6个扩多态性引物,用于15个样品的正式扩增。共扩增出134条DNA带,其中多态性扩增带99条,占73.9%。根据DNA扩增结果计算出品种的遗传距离,并构建聚类树状图。分析结果表明,红地球、瑞必尔与其它13个品种的遗传距离最远,巨峰系列的葡萄品种间遗传距离值较小,蛇龙珠品种与其它3个酿酒葡萄品种在遗传基因上存在差异,与品丽珠的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2.
基于ITS技术的11个茶花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温州特色山茶花品种遗传多样性,采用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lation spacer, ITS)序列分析技术,对11个样品基因组DNA进行了ITS-PCR扩增、多重序列比对及种系发生等研究。结果表明,11个样品所扩增的ITS序列位于640~668 bp之间(含ITS1、5.8S、ITS2),而且具有较高的序列一致性和位点多态性;基于N-J(邻接法)和ME(最小进化法)(MEGA 5.0, Bootstrap, 1000)所构建的种系发生树表明:11个样品中,样品‘十景牡丹’单独成支,其余10个样品聚类一起;在10样品分支中,2个样品(‘粉丹’和‘六角大红’)形成1个亚分支,其余8个样品形成另1个亚分支。本研究显示:11个样品中,‘十景牡丹’遗传距离最远,‘粉丹’和‘六角大红’遗传距离次之,而其余8个样品遗传关系比较近(其中,样品‘复色倚阑娇’与‘立春八宝’、‘狮子笑’、‘无暇玉’、‘粉霞’、‘大东方亮’、‘玛瑙’、‘胭脂莲’等样品遗传距离依次降低);2种种系发生树(N-J、ME树)树型结构高度一致,揭示了所构建的种系发生树比较接近11个样品间的真实遗传关系。  相似文献   

3.
龙眼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RAPD技术对龙眼的95份种质资源和一份荔枝种质资源进行研究。从20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8条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197条带,DNA扩增带的多态性为100%,这表明96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资源的丰富性。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RAPD表型数据矩阵进行分析。根据欧氏距离(ED)法计算各样品间的遗传距离,采用UPGMA(类平均法),进行分析,建立亲缘关系聚类树状图。结果表明,RAPD标记能在分子水平揭示龙眼的遗传背景与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4.
SSR分子标记对24个春小麦育成品种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进一步了解新疆春小麦品种的遗传基础,给春小麦育种工作提供有益参考,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4个新疆春小麦育成品种进行了遗传背景分析。结果表明:41对SSR引物共检测到432个等位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占93.1%,引物多态性信息量(PIC)平均0.86;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0.8处,供试春小麦品种可分为4个大类,具有亲缘关系的品种并不一定能聚成一类,说明新疆春小麦育成品种间具有很丰富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四川省马铃薯地方品种与栽培品种间遗传关系,评价其在遗传研究与育种利用价值,指导杂交亲本选配,对21份地方品种和10个栽培品种进行了RAPD分析。选取8份差异较大的材料对170条RAPD引物进行筛选,获得20条多态性高、条带清晰、稳定的RAPD引物。20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191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72个;平均多态性位点比率90.1%,平均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822;栽培品种、地方品种平均PIC分别为0.823和0.814。遗传距离与聚类分析表明:31份材料间平均遗传距离0.4274,变幅为0.1481~0.5852,地方品种间平均遗传距离和变幅均高于栽培品种间,地方品种与栽培品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4496;表明地方品种中可能存在更广泛的遗传变异,具有较高的育种利用价值。大部分地方品种出乎意料与栽培品种聚在不同的类中,与供试栽培品种间亲缘关系较远,可能具有较高的杂交组配潜力;而N5-33、N5-38和N6-22可能分别源自于大西洋、疫不加与南湖塔(或米拉),值得深入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6.
粤西龙眼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保护和利用粤西野生和栽培龙眼种质资源,通过RAPD技术对粤西野生和栽培共5个龙眼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100个10 bp长的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4个重复性好、稳定性高的有效引物,共扩增出70条带,其中多态性带42条,占总扩增条带的60%。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个龙眼品种间的遗传差异性不大,但野生龙眼与其他4个龙眼品种的遗传距离相对较大,平均为0.07375,在系统树上单独聚为一支,其余4个品种聚为另一支,说明野生龙眼与栽培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双孖木’与‘大乌圆’的遗传距离最小,仅为0.01236,在系统树上构成姊妹类群,推测二者具有共同起源或为近缘品种。  相似文献   

7.
白菜种质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ISSR标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从分子水平用ISSR标记法对白菜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从100个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11个多态性明显、条带清晰、反应稳定的引物,对65个样品DNA共扩增出107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9.72条带,其中多态性位点102个(93.5% )。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在遗传距离在0.40~0.65 之间,表明白菜栽培种内品种间的遗传基础相对较宽,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性。利用UPGMA聚类分析表明:能将65个白菜地方品种划分为四大类。由ISSR标记聚类结果所表现出的大多种质之间的亲缘关系与其来源地有较大的相关性,但也有地理差别很大的白菜资源遗传关系较近的情况。本研究还表明,ISSR 标记比RAPD 标记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在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标记或克隆研究中,可优先使用ISSR 标记。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区部分马铃薯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时启冬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1):240-245
为对东北地区马铃薯品种鉴定提供分子水平上的依据,选用部分主栽品种(系)18 份,利用筛选出的18对多态性较好的马铃薯SSR引物进行扩增,对供试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指纹图谱。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共扩增出156个等位位点,其中146个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比率达92.4%,扩增产物片段在100~800bp。利用STM1021、STI051、S170、S7、STI030、STPATP1和STM2023这7对引物构建了供试品种(系)的SSR指纹图谱。其中引物S7可以将18份品种(系)完全区分开。经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0.61处,所有供试材可明显分为2个类群,其中14个品种(系)聚在一类,表明,聚类分析结果与供试材料来源有较好的一致性。从分子水平上表明供试材料的遗传基础较狭窄。  相似文献   

9.
文心兰EST-SSR标记的开发及其在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基于NCBI数据库中文心兰的EST序列,对其EST-SSR标记进行分析,并设计了20对EST-SSR引物用于30个文心兰品种遗传多样性性分析研究。对3 183条文心兰EST序列进行搜索,共检索出274个SSR位点,检出率为8.61%。二核苷酸重复类型是文心兰EST-SSR的主要重复类型,占60.58%。通过PCR扩增检测到13对引物有扩增产物,其中10对引物有多态性,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到10个多态性条带,各引物的多态性比率分布为75.00%~100.00%,多态性信息含量变化范围为0.69~0.93。聚类分析发现30个文心兰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变化在0.04~0.58,且在遗传距离为0.39处可将30个文心兰品种分为7大聚类群。  相似文献   

10.
克新系列马铃薯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19份克新系列马铃薯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别提取19份马铃薯品种的DNA,进行随机引物多态性扩增,从1000条随机引物中初步筛选出7条有多态性的引物进行详细研究,每条RAPD引物扩增出4~9条带,共获得52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43条;19份马铃薯品种的遗传距离介于0.17~0.72之间,平均值为0.39,平均遗传距离介于0.31~0.51之间;聚类分析结果在GS=0.53处可将克新系列马铃薯品种划分为三类,聚类结果与系谱分析基本相符,同时也说明克新系列马铃薯的遗传基础有所拓宽。研究表明:RAPD标记简便、快速、成本低,适用于分析马铃薯遗传多样性,指导马铃薯育种实践中的亲本组配。  相似文献   

11.
Genetic modification from selfed progenies of 18 rice (Oryza sativa L.) plants regenerated from callus tissues which survived desiccation, were investigated at the DNA level using the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method. Twelve 10-mer random primers were used to amplify DNA of progenies from the regenerated plants, and a total of 228 PCR products and 1780 DNA fragments were obtained by primers, generating between four to thirteen major bands. The size of the amplified fragments ranged from 0.2 to 2.55 kb.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0 out of 12 primers produced polymorphic bands, two primers (RA31 and RA185) showed no polymorphism among plants tested. A dendrogram of the genetic distance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ir polymorphism, demonstrating that somaclonal variation exists in rice plants regenerated from callus which survived the desiccation treatment. Part of this variation can be useful in rice breeding.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2.
瓠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RAPD分子标记对源自中国7个省份的38份瓠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20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04条多态性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多态性带数为5.2条,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51.2%.利用NTSYS-pc软件计算种质问的遗传距离,用15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将供试的38份种质可分为3个类群8组,用EIGEN方法进行主坐标分析,将其分为3个类群13组.两种分类方法所获结果基本一致.RAPD分子标记表现出与瓠瓜的农艺性状分类和地区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刘伟  张新全  李芳  马啸 《种子》2008,27(10)
采用RAMP标记技术,分析了西南横断山区25份野生狗牙根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被测材料间RAMP标记多态性较高。10个引物组合扩增出的56条带中,39条具多态性,PPB为69.64%。每个引物组合可扩增出2~6条多态性带,平均3.9条。RAMP标记遗传相似性系数(GS)变化范围为0.6667~0.9474,平均值为0.8129。RAMP标记可将所有25份狗牙根材料区分开,供试材料可以明显的划分为4大类。聚类结果与材料的地理分布有一定关系。据此认为,西南横断山区野生狗牙根种质资源在分子水平确实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RAMP是评价狗牙根遗传多样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薄皮甜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RAPD分子标记对来源不同的41份薄皮甜瓜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1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78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多态性带数为5.3条,多态性带百分率为74.4%。利用NTSYS-pc软件计算种质间的遗传距离,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将供试的41份种质可分为3个类群8组,用EIGEN方法进行主坐标分析,将其分为4个类群12组。两种分类方法结果基本一致,后者能更为直观地反映群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抗PVY马铃薯品种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RAPD技术分析了国内外37种抗PVY马铃薯资源。提取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新鲜叶片的总DNA,用17种RAPD引物进行随机多态性扩增,利用遗传多样性信息,进行亲源关系的分子鉴定。试验表明:平均每10个碱基引物扩增出6 ̄21条谱带,共获得164条特异性谱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获得9.8条多态性谱带,多态性比率平均为76.3%。RAPD分析表明37种抗PVY马铃薯资源之间的遗传距离介于0.06 ̄0.68之间,平均值为0.35,平均遗传距离介于0.27 ̄0.50之间,聚类分析将37种抗PVY材料划分为三个类,聚类结果同材料的血缘关系密切,并且表现出一定的地域特性。根据扩增的特异性谱带可进行抗PVY马铃薯资源的分子鉴定,为抗PVY育种亲本选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5个桉树原种和3个推广的杂交桉树品种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10条用于ISSR-PCR扩增,共扩增出155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48条,占总条带数的95.5%。通过NTSY Spc 2.10e软件分析ISSR扩增结果,结果表明,桉树资源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8份桉树材料的遗传距离(GD)值范围为0.419 5~1.003 4,遗传相似性(SM)值范围为0.420 0~0.693 3。应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将8份桉树材料划分为3个大类,邓恩桉和赤桉为一类;巨尾桉、尾巨桉、尾细桉、韦塔桉、粗皮桉为一类;托里桉则独成一类。  相似文献   

17.
以西洋梨‘丰产’二倍体及其10个同源四倍体株系为材料,通过微卫星(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西洋梨二倍体与同源四倍体之间的遗传差异性进行了研究。应用10对SSR引物对11份材料进行扩增,共扩增出23条谱带,其中有8条呈多态性,多态性比例为34.78%;10对引物中有3对引物为多态性引物。聚类分析显示,不同同源四倍体株系与二倍体的遗传差异大小亦不同;在10个同源四倍体株系中有3个株系扩增的条带与二倍体完全相同,7个同源四倍体株系与二倍体相比产生了差异性条带。研究结果表明,西洋梨二倍体与其同源四倍体之间以及10个同源四倍体株系之间在DNA水平上表现出了一定的多态性。本研究能够为进一步进行西洋梨多倍体的育种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白菜类蔬菜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200个随机引物对21份白菜类蔬菜种质资源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了扩增,研究了它们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有22个随机引物可得到稳定的RAPD谱带,扩增带总数为135条,其中多态性带为125条,多态性比例为92.6%。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距离(D)=0.25处,可将供试材料分为2类10组,其中第1类包括5个甘蓝品种,另外还包括芜菁;而第2类包括白菜和芥菜2个亚类。这表明芜菁和白菜的亲缘关系较远。芜菁和散白菜的杂交后代与芜菁和其他白菜的杂交后代形态相似,不能从形态学上为李家文的杂交起源假说提供佐证。推测白菜可能起源于野生小白菜的原始类型,在向北方传播的过程中相互杂交,经过长期的自然环境选择,优胜劣汰逐渐演化才终于出现了结球结实的大白菜。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江、浙地区栽培大麦遗传资源的RAPD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标记,探讨了我国部分栽培大麦品种的遗传背景。结果表明:200个随机引物中,有30个引物扩增出的产物具有多态性,30个引物共扩增出223条谱带,其中130条谱带具有多态性,每个引物可扩增出2~9条多态性谱带,平均4.19条。67个大麦品种平均表型多样性值0.369,裸麦的表型多样性高于皮麦的表型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高丹草种质资源SRAP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22份高丹草品种的指纹图谱。该指纹图谱可以准确区分供试的所有22个高丹草品种,置信概率达到99.9 999%,为高丹草品种划分提供了基础。利用筛选出的19个多态性较好的SRAP引物组合对22个高丹草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鉴定,共扩增出450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369个;平均每个引物组合产生23.6个位点和19.4个多态性位点,平均多态性水平为82.2%。通过采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遗传相似系数在0.66~0.94之间,以遗传相似系数0.674为阈值,可将供试材料分为2个类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