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按血清运铁蛋白等位基因频率分析了柴达木黄牛和青海东部黄牛与我国其它地方品种黄牛间的遗传关系,如果发现,黄牛与蒙古牛、延中、复 州牛、蒙山牛和安西牛等北方品种黄牛的遗传距离最短(0.00305-0.06131),且与这些品种牛聚成一个树系。由此将青海黄牛归属于诺-蒙古利亚系统的第一大类无峰牛内。  相似文献   

2.
对青海黄牛两个种群柴达木黄牛和青海东部黄牛与其它8个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就3个乳蛋白基因座而言,柴达木黄牛与青海东部黄牛之间有高度的遗传一致性(遗传相似系数0.99037,遗传距离为0.00967),两者聚成一个支树系而存在最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169头柴达木黄牛和256头青海东部黄牛血红蛋白的多态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柴达木黄牛和青海东部黄牛血红蛋白的多态性受HB^A,HB^B和HB^C等3个等位基因控制,以HB^A和HB AA为优势基因和基因型;(2)柴达木黄牛与青海东部黄牛血红蛋白多态性特征相似。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黄牛和青海东部黄牛红细胞钾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火焰光度法对238头柴达木黄牛和263头于海东部黄牛的红细胞钾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①柴达木黄牛全部为低血钾型,而青海东部黄牛有高血钾和低血钾两种表型;②青海东部黄牛的K^L和K^h基因频率分别为0.826和0.174。  相似文献   

5.
青海本地黄牛及引进良种牛β-Lg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醋酸纤维素薄膜和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法对364头青海本地黄牛和924头引进良种牛的乳样进行β-乳球蛋白分型。结果发现:①青海本地黄牛和引进良种牛的β-Lg位点均有β-LgA和β-LgB两种变异体,组成β-LgAA、β-LgAB和β-LgBB三种基因型。②青海本地黄牛的β-LgA基因频率和基因杂合度低,而引进良种牛的β-LgA基因频率和基因杂合度均高。③柴达木黄牛β-Lg位点的多态性特征与青海其它黄牛相似。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柴达木黄牛和青海东部黄牛HB,KE,TF,PTF,PA,AMY1,ALPA,ALPB,RBC-LDH1,S-LDH1,α-LA,β-LG,αs1-CN和β-CN14个生化遗传基因座多态性的分的,研究青海本地黄牛的遗传变异性及两个群体间的基因分化。结果发现:(1)青海本地黄牛14个生化遗传基因座的Ppoly为85.7%,H为0.2662,Ne为1.4861个,H.I.为0.5798;(2)柴达木黄牛与青海东部黄牛两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058,基因分化系数为0.0071,表明青海本地黄牛两群体间的基因分化程度极小。  相似文献   

7.
青海牛乳中αs1-酪蛋白的电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青海省 4个品种 56 0头牛乳中的αs1 酪蛋白进行了电泳研究。结果发现 :(1)青海牛乳中αs1 酪蛋白基因座受αs1 CNB,αs1 CNC,αs1 CND 和αs1 CNE4个等位基因的控制 ,有αs1 CNBB ,αs1 CNBC ,αs1 CNBD ,αs1 CNBE ,αs1 CNCC和αs1 CNCD 6种基因型 ;(2 )在青海东部黄牛中发现一种新等位基因αs1 CNE 和一种罕见等位基因αs1 CND ;(3)在αs1 CN基因座上 ,柴达木黄牛与青海东部黄牛之间有最近的亲缘关系 ,而杂种牛与黑白花牛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对379头青海黄牛血清淀粉酶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⑴青海黄牛存在AMY1,AMY2和AMY3三种同工酶,但只有AMY1同工酶存在多态性;⑵AMY1同工酶受AMY1^B和AMY1^C一对共显性等位基因控制,两者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5277和0.4723;⑶柴达木黄牛AMY1同工酶的多态性特征与青海东部黄牛相同。  相似文献   

9.
旨在利用覆盖全基因组和与性状相关的SNPs标记分析西门塔尔牛和地方黄牛两个亲本群体的遗传结构,通过亲本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预测不同杂交组合在生长、胴体和肉质性状上的杂种优势。本研究选择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牧场的1 222头西门塔尔牛和8个地方黄牛品种190头共组成8个杂交组合,对亲本群体进行遗传结构分析。利用牛770K SNP芯片对两个亲本群体进行基因型分型,通过牛QTL数据库筛选与目的性状对应的QTLs,对全基因组SNP位点进行映射分析得到与性状相关的SNP标记。利用两种SNP标记构建状态同源矩阵,计算各杂交组合亲本间的遗传距离。结果,所有亲本群体聚成3类,西门塔尔牛聚成一类,北方黄牛(蒙古牛、西藏牛和柴达木牛)聚成一类,南方黄牛(昭通牛、平武牛、南丹牛、文山牛和凉山牛)聚成一类。西门塔尔牛与北方黄牛在PCA图上的距离较近,说明两者之间亲缘关系相对较近,遗传背景差异较小。在各性状中,遗传距离最大的亲本组合都是西门塔尔牛与南丹牛杂交组合。除了大理石花纹评分性状是西门塔尔牛与昭通牛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其余性状遗传距离最小的亲本组合都是西门塔尔牛与平武牛杂交组合。据此推测,各性状杂种优势较优的可能组合是西门塔尔牛与南丹牛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0.
应用微卫星标记分析湘西黄牛与其他黄牛品种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湘西黄牛与国内外其他品种的亲缘关系,利用8个微卫星标记对湘西黄牛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发现湘西黄牛等位基因丰富,在57~72个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在0.8547~0.9024之间,为高度多态性;平均杂合度在0.8867~0.9248之间;各杂交牛之间都存在一些特有等位基因和缺失等位基因;通过Nei's聚类...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淀粉凝胶电泳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云南迪庆黄牛血清白蛋白(A1b)、血清运铁蛋白(Tf)、血清碱性磷酸酶(Abp)和血红蛋白(Hb)等四个位点的基因频率。为分析迪庆黄牛这一高原类型地方牛种在中国黄牛中的地位,利用本研究的迪庆黄牛以及文献报道的中国10种黄牛的四个多态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资料,计算标准遗传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迪庆黄牛独自一类,来自于青藏高原的迪庆黄牛在中国黄牛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结合文物考证资料,推测青藏高原很可能是中国黄牛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1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对357头青海东部黄牛血清运铁蛋白的多态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青海东部黄牛血清运铁蛋白的多态性受TF^A,TF^B,TF^D,TF^F5个等位基因控制,有12种基因型,其中TF^D为优势等位基因(0.6050),TF DD型为优势基因型(34.45%);(2)青海东部黄牛TF基因座群体间基因分化程度(Gst为0.05%)以及第一个等位基因的分化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13.
柴达木黄牛血清运铁蛋白的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对 2 33头柴达木黄牛血清运铁蛋白的多态性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 :柴达木黄牛血清运铁蛋白的多态性受TFA1 ,TFA,TFB,TFD,TFF和TFE6个等位基因的控制 ,共有 1 4个基因型 ,其中TFD 为优势等位基因 (0 643 8)。柴达木黄牛TF基因座的群体间基因分化程度 (Gst为 0 74% )和每一个等位基因的分化程度 (最大的Fst为 0 0 66 5)很小。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德令哈地区56头柴达木黄牛和17头杂种黄牛的α-乳白蛋白(α-LA)和β-乳球蛋白(β-LG)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该地区柴达木黄牛的α-LA和β-LG位点均具有多态性,但α-LA位点的基因杂合度很低(0.0089)。(2)杂种牛的α-LA位点,只有α-LABB一种基因型而呈单态,β-LG位点有三种基因型而呈多态性,且基因杂合度较高(0.500)。  相似文献   

15.
蓝白花肉牛杂交改良青海黄牛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互助县引进蓝白花牛细管冻精对青海黄牛进行改良,2003年产蓝杂牛133头。据测定,杂种牛初生重平均为37.51kg,青海黄牛初生重15.ookg,相对提高150.60%;6月龄体重为133.82kg,比同龄青海黄牛提高148.27%;12月龄体重为262.27kg,比同龄青海黄牛提高185.70%。杂种牛表现出了较强的杂种优势,杂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