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机引悬挂犁进行适当调整,可降低耕地成本,延长拖拉机使用寿命,减少驾驶员劳动强度,提高耕地效率和质量。1.拖拉机轮距的调整进行耕地作业时,拖拉机的轮距应与犁耕幅宽相一致。若不一致,应调整拖拉机的轮距。调整的目的是使犁耕时犁的阻力中心线基本上能与拖拉机的纵轴中心线相重合,以消除机组的偏牵引。计算轮距的方法是:拖拉机的轮距=犁的工作幅宽+1/2单铧幅宽+1个轮胎宽度。调整方法:用千斤顶或其它工具将拖拉机支起,使后轮悬空,拧松驱动轮在驱动轴上的定位螺钉,向里或向外移动驱动轮,使其与犁耕幅宽相适应后,再拧紧定位螺钉。2.犁与拖…  相似文献   

2.
正确调整机引恳挂犁,对于降低耕地成本,延长拖拉机使用寿命,减少驾驶员劳动强度,十分重要。 1.拖拉机轮距的凋整。进行耕地作业时,拖拉机的轮距应与犁耕幅宽相一致,否则应凋整:调整的目的是使犁耕时的掣阻力中心线基本上能与拖拉机的纵轴中心线相霍合,以消除机组的偏牵引、计算轮距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3.
1.轮式拖拉机的轮距调整一般悬挂犁与轮式拖拉机相配,因受牵引力限制,轮式拖拉机轮距总是大于犁的耕幅,通常轮式拖拉机犁耕机组耕地时,拖拉机一侧驱动轮走在前趟犁沟中,当拖拉机轮距过宽时易出现偏牵引现象,影响机  相似文献   

4.
正拖拉机与悬挂犁的正确挂接与调整,是提高机组工作效率,保证耕翻地的质量的重要前提条件。在翻耕的过程中,悬挂犁在拖拉机上的挂接应正、直、平,即犁的纵梁应与前进的方向一致,直线前进,犁架前后左右都呈水平,犁的阻力就会较小。1拖拉机轮距调整进行耕地作业时,为使拖拉机轮距与犁的总耕幅相适应,实现正牵引,在农具挂接前应对拖拉机轮距进行必要调整。调整的目的是使犁耕时犁的阻力中心线基本上能与拖拉机的纵轴中心线相重合,  相似文献   

5.
1正确牵引轮式拖拉机配挂悬挂犁时,拖拉机的轮距必须与犁的总耕幅相适应,才能保证正确牵引,也有利于采用内翻法耕地时耕到地边。拖拉机轮距可按下式调整:拖拉机轮距=犁总耕幅+1/2单犁体宽+轮胎宽度(cm)履带式拖拉机,例如东方红—802型配挂悬挂犁时,可采用两点悬挂,即左右下拉杆的前端合并成一个铰接点,这样有利于拖拉机耕地时走直。悬挂犁正确牵引的标志是耕地过程中拖拉机左右下拉杆处于对称位置,犁架纵梁与机组前进方向一致,前犁铲翼偏过拖拉机右轮内侧约10~25mm,即单犁耕宽的重叠量。2调整犁的前后、左右水平调整。应根据…  相似文献   

6.
(1)犁地作业时不应将限位链调得过紧拖拉机在悬挂铧式犁进行作业时,不可将限位链调至绷紧的程度。因为悬挂犁的耕宽是靠犁体在土壤中几个方向的平衡来稳定的,所以应采取调整悬挂犁上的调整机构的办法,来达到目的。若强制将限位链绷紧,不仅使限位链承担了一部分侧向力,当在限位链将此侧向力传递给拖拉机,使其产生跑偏时,还使悬挂犁失去了相对于拖拉机应具有的一定偏摆量,即当拖拉机偏转较大的角度以矫正行驶方向时,悬挂犁就会受到一个很大的侧向力,而导致犁架变形或拉断限位链。此外,有的拖拉机受限位链位置的影响,升起农具时…  相似文献   

7.
1正确牵引轮式拖拉机配挂悬挂犁时.拖拉机的轮距必须与犁的总耕幅相适应,才能保证正确牵引.也有利于采用内翻法耕地时耕到地边。拖拉机轮距按下式调整:拖拉机轮距一犁总耕幅十1/2单犁体宽十轮胎宽度(。m)履带式拖拉机,例如东方红一802型配挂悬挂犁时,可采用两点悬挂,即左右下拉杆的前端合并成一个铰接点,这样有利于拖拉机耕地时走直。悬挂犁正确牵引的标志是拖拉机耕地中左右下拉杆处于对称位置.犁架纵梁与机组前进方向一致,前犁铲翼偏过拖拉机右轮内侧约Ic~25mm.即单犁耕宽的重叠量。2调控2.l犁的前后、左右水平调整。应…  相似文献   

8.
<正>2BMK—12型地膜棉播种机由农一师七团研制.该机幅宽5170mm,播种行数12行,由铁牛—55拖拉机悬挂牵引作业.一、调整(一)拖拉机的调整1.把前后轮距调整一致,中心线间距为1700mm.2.两大驱动轮调整后,轴头余出尺寸相等.3.悬挂机构的斜拉杆、吊杆、拉链等螺丝能自由调整.4.液压系统升降性能灵活可靠.(二)地膜机架的调整1.地膜机悬挂好后,把左右拉链调紧,使斜拉杆处于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9.
曾经在 60年代和 70年代通过正规培训的拖拉机驾驶员 ,由于各种原因相继退出了驾驶员队伍 ,接着又有大批“新兵”加入。他们虽经拖拉机驾驶和农机具操作的培训与考核 ,但仍有些人缺少悬挂犁的正确牵引和调整知识 ,直接影响耕地质量。为此 ,本文将对悬挂犁的正确牵引和调整作一些介绍。一、正确牵引轮式拖拉机配挂悬挂犁时 ,拖拉机的轮距必须与犁的总耕幅相适应 ,才能保证正确牵引 ,也有利于采用内翻法耕地时耕到地边。拖拉机轮距可按下式调整 :拖拉机轮距 =犁总耕幅 1 /2单犁体宽 轮胎宽度 ( cm)履带式拖拉机 ,例如东方红— 80 2型配挂悬…  相似文献   

10.
农用拖拉机在不同的作业情况下 ,为保证作业质量应调整驱动轮轮距。一、几种作业情况的轮距调整1 .运输作业 :将驱动轮轮距调整到最大位置 ,车辆行驶稳定。2 .旋耕作业 :旱地旋耕时 ,如果采用橡胶轮胎 ,轮距应偏小 ,可以用 63 0mm轮距。水田旋耕时应采用最大轮距 ,保证转弯时轮不与旋耕机相互刮碰。3 .犁耕作业时 ,根据犁铧的总耕作幅宽 ,重新调整轮距 ,一般采用最大轮距。但为避免漏耕 ,需将右侧驱动轮内移。内移方法 :拆下车轮毂 ,驱动轮按大轮距位置先套入半轴 ,而车轮毂按小轮距位置安装。4.其他作业时 ,按照作业要求及农作物行距适当…  相似文献   

11.
拖拉机水田作业的注意事项1.在无专用水田耕整机、机耕船的地区,如采用拖拉机及配套装置作业时,在轮距选择上应遵循下列原则:采用防滑装置进行旋耕作业,轮距应调整到最大值;进行犁耕作业,轮距应调整到最小值;其他作业,视作业特点和农艺要求而定。2.水田作业时...  相似文献   

12.
<正>1.第一犁体的配置 一般轮式耕地机组工作时,拖拉机的右轮走在犁沟内。为使第一犁与上一犁行程衔接,保证不漏耕或重耕,一般第一犁体犁铧的未端至后轮内侧的距离为1—2厘米,并将拖拉机的轮距调整至与工作幅宽相配合。 2.耕深调节 采用高度调节的悬挂犁提高限深轮的高度,则耕深加深;而下降限深轮的高度则减少耕深。作业时,要使液压系统处于浮动状态。这样,限深轮可根据地形控制犁体升降,工作部件对地表的仿形性好,容易保持耕深一致。  相似文献   

13.
悬挂犁是一种耕地工具,由犁架、犁体、悬挂架、悬挂轴和耕宽调节装置等组成。犁通过悬挂架和悬挂轴上的3个挂接点和拖拉机悬挂机构的上、下拉杆末端球铰连接。其调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入土角调整悬挂犁的入土角,可通过改变拖拉机悬挂机构上拉杆长度的方法来调节。缩短上拉杆,入土角变大;伸长上拉杆,入土角变小。一般在降落中第一犁铧尖着地时,入土角在3°~6°范围内为宜。  相似文献   

14.
1.配套一般情况下,机具幅宽大于150cm的秸秆粉碎还田机需配套大、中型拖拉机;小型秸秆粉碎还田机以小四轮拖拉机为动力。由于拖拉机本身的结构尺寸不同,其悬挂系统和动力输出轴也有差异。如上海—50型拖拉机的万向节方轴长度为250mm;铁牛—55型拖拉机的为320mm,配套时应予注意。2.安装调试(1)横向水平调节。将机组置于水平面上,通过调整左、右吊杆长度,使机具横向水平。(2)纵向水平调节。调节中央拉杆长度,使机具纵向水平。(3)刀齿与地面的间隙调节。调整地轮,使还田机刀齿端与地面相距1cm~2…  相似文献   

15.
限位链是拖拉机液压悬挂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调整限位链的长度和紧度可限制左右纵拉杆的摆动幅度。由于对限位链的调整使用介绍甚少,故许多机手……  相似文献   

16.
悬挂犁是一种耕地工具,由犁架、犁体、悬挂架、悬挂轴和耕宽调节装置等组成。犁通过悬挂架和悬挂轴上的3个挂接点和拖拉机悬挂机构的上、下拉杆末端球铰连接。其调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悬挂犁的挂接与调整是影响作业质量、生产效率、油耗及机具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拖拉机牵引悬挂犁耕地时经常发生耕后地面不平,拖拉机走不直,驾驶员操作困难等现象。悬挂犁正确挂接和调整的标志是除了耕地时达到规定的深度和耕深均匀外,还应达到“平、正、直”。“平”就是犁架前后、左右水平。“正”就是犁架纵梁同机组前进方向一致,不偏斜。“直”就是拖拉机直线行动性好,操作轻便。做到了平、正、直不仅耕地质量好,而且阻力小,又省油。悬挂犁的正确挂接和调整可按下述步骤进行。1应保证犁的技术状态良好,各部件调节机构灵活,这是正确挂接…  相似文献   

18.
<正>一、拖拉机的播前准备与调整1.调整拖拉机上拉杆(中央拉杆)和左右吊杆,达到播种机机架在纵向与横向都处于水平状态。2.调整拖拉机下悬挂臂限位螺杆,达到播种机横向中心线与拖拉机纵向中心线相重合。3.拖拉机悬挂下拉杆与左右吊杆连接的销轴放置在长孔位置,使播种机工作时达到整体仿形的效果。4.液压系统分配器在拖拉机工作时应放在浮动位置。二、田间作业时气吸式播种机的调整  相似文献   

19.
1.怎样调整农田拖拉机的液压悬挂限位链 农田拖拉机液压悬挂限位链的作用是用来调节农具相对于拖拉机的横向摆动量,保证农具在作业中和在运输状态下处于正确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悬挂犁耕幅调整不当,会造成漏耕与重耕现象,影响耕作质量。 防止漏耕、重耕的方法是:出现漏耕时,可采取左转曲拐式悬挂轴或缩小耕幅调节器的伸出长度的方法,使犁架在水平面内相对于拖拉机顺时针摆转一个角度,这样,犁入土工作时,加强了犁侧板对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