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毛竹精油和正己烷提取物的化学组分和得率,寻找潜在价值的活性化合物。[方法]水蒸气蒸馏和正己烷超声波辅助分别提取4个不同竹龄毛竹精油和正己烷提取物,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柏木醇(46.39%)是7年毛竹中部精油的第一主要挥发性成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9.46%)是3年毛竹中部正己烷提取物的第一主要挥发性成分;毛竹正己烷提取物得率高于精油得率。[结论]柏木醇是一种具有潜在价值的活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桑叶和日本花柏心材外缘精油的组成。[方法]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别分析了桑叶精油和日本花柏心材外缘精油的挥发性成分。[结果]醇类[植醇(59.47%,桑叶3h提取)、α-杜松醇(38.77%,日本花柏心材外缘6h提取)]是它们第一挥发性主成分。植醇通常用作药用原料,α-杜松醇是具有抑菌功能的活性有机化合物。[结论]水蒸馏提取的桑叶精油和日本花柏心材外缘精油具有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桑叶和日本花柏心材外缘精油的组成。[方法]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别分析了桑叶精油和日本花柏心材外缘精油的挥发性成分。[结果]醇类[植醇(59.47%,桑叶3h提取)、α-杜松醇(38.77%,日本花柏心材外缘6h提取)]是它们第一挥发性主成分。植醇通常用作药用原料,α-杜松醇是具有抑菌功能的活性有机化合物。[结论]水蒸馏提取的桑叶精油和日本花柏心材外缘精油具有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段晓玲  王海英  杨国亭  冯晨  崔莹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746-11748,11777
[目的]探究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叶精油的抑菌和抗氧化活性成分,为白桦木醋液、精油等高附加值植物天然产品的加工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白桦叶为原料,采用多相同时蒸馏萃取(SDE)法提取白桦叶精油,研究其抑菌、抗氧化活性,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析其挥发性化学成分。[结果]白桦叶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均具有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1.90±2.17和(9.01±1.31)mm;白桦叶精油对羟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其EC50为2.294mg/ml;白桦叶精油主要由烷烃类、酯类、酮类、酚类、醇类、醛类等化合物组成,GC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十一烷(58.02%)。[结论]白桦叶精油在抑菌和抗氧化等深加工产品领域具有潜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5.
红花超临界提取物的GC-MS成分分析及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红花超临界CO_2萃取物的化学成分并检测其抑菌活性。[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超临界CO_2提取的红花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滤纸片法检测萃取物对6种常见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从红花萃取物中鉴定了41个化合物,占总萃取物的52.11%。红花超临界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球菌、枯草芽孢菌有抑制作用。[结论]该试验为红花的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32种中草药抑菌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淑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361-1362,1366
[目的]研究连翘(FRUCTUS FORSYTHIAE)、黄连(RHIZOMA COPTIDIS)和刺五加(RADIX ET RHIZOMA SEU CAULIS ACAN-THOPANACTS SENTICOSI)等32味中草药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方法]利用95%乙醇提取药物的有效成分,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中草药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结果]32种中草药中,虎杖等26种中草药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连翘等23种中草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具有抑制作用,且抑菌效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药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其中,连翘和黄连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是4和10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是6和8 mg/ml。[结论]虎杖和连翘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赵文生  王建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00-12102
[目的]对铺地柏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结合计算机谱图检索,对铺地柏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铺地柏挥发油提取率为0.68%,共鉴定出88种化合物,占分离物质的85.74%。主要成分为β-水芹烯(17.06%)、(-)-4-萜品醇(2.96%)、β-香茅醇(2.34%)、2-十一烷酮(8.35%)、3,7-二甲基-6-辛烯酸甲酯(5.87%)和α-杜松醇(4.07%)。[结论]该研究通过对铺地柏挥发性成分的研究,为铺地柏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金钮扣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采用药敏纸片扩散法及2倍稀释法测定金钮扣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0种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微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痢疾杆菌、白色葡萄球菌6种供试菌有抑制作用。②及③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微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痢疾杆菌6种供试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②及④对白色葡萄球菌有较弱的抑菌作用。[结论]金钮扣不同提取物对供试菌抑菌效果不同;②的抑菌效果优于①;而③及④是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9.
荔枝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荔枝草挥发油化学成分并对其抑菌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荔枝草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鉴定成分并进行抑菌活性研究试验。[结果]从荔枝草挥发油中鉴定其中大部分化合物。抑菌活性试验分别为对巨大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发现荔枝草挥发油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范围分别为20-40μl/ml。[结论]荔枝草挥发油成分中以萜类成分为主,有着独特的生物活性,对于药物开发利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桑枝作为原料,研究其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桑枝乙醇提取物的挥发性组分,主要由酯类(47.76%)、烷烃类(20.27%)、芳香烃类(15.84%)等化合物组成,GC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1.20%),GC含量较高的化合物为十一烷(20.27%)。桑枝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桑枝乙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抑菌圈直径为(11.77±0.54) mm。桑枝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桑枝乙醇提取物50%DPPH自由基清除率质量浓度(IC_(50))为1.570 mg/mL,维生素C IC_(50)为0.001 mg/mL。桑枝乙醇提取物50%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质量浓度(IC_(50))为68.437 mg/mL,维生素C IC_(50)为7.082 mg/mL。桑枝乙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1.
都匀毛尖茶挥发性成分及其抑菌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不同生长阶段鲜叶和不同等级成品都匀毛尖茶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并研究其抑菌活性.【方法】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分别从3种都匀毛尖茶鲜叶和4种成品茶中提取挥发性成分,用气质联用仪进行测定,结合Nist2005和Wiley275谱库鉴定各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用琼脂平板打孔法将7个样品的挥发油对6种常见菌株进行抗菌试验.【结果】7个样品共检出124种挥发性化学成分,相同成分18种.3种鲜叶茶共检出73种挥发性成分,相同成分40种.4种成品茶共检出93种挥发性成分,相同成分35种.7个样品对枯草芽孢杆菌均有抑制作用.除一芽一叶初展外,其余6个样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结论】加工对都匀毛尖茶的挥发性成分有一定影响,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等级茶的挥发性成分也有差异.都匀毛尖茶挥发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深山含笑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体外抑菌是固体试验和抗肿瘤试验研究。[方法]深山含笑鲜叶经过水蒸汽蒸馏得1种淡黄色精油,采用气-质联用法对深山含笑水提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用杯碟法和AlamarBlue法进行生物活性研究。[结果]经毛细管色谱分析分离,共确认出其中34种成分,所鉴定出化学成分的质量占总量的90.10%以上,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分析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其主要化学成分是莰烯(10.030%)、(-)-β-蒎烯(8.826%)、柠檬油(7.935%)、丁子香烯(12.457%);并发现其化学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红酵母无明显作用。在浓度为100μg/ml对肺癌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98.91%±7.90%。[结论]该研究为深山含笑作为优良生态保健树种和药源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福建柏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了解福建柏是否适用于城市生态保健型绿化模式的栽培树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福建柏叶的挥发油成分,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分析各成分的质量分数;采用杯碟法和Alamar Blue法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从挥发油检出14个峰,被确认为14种化合物,含量较高的物质有:β-橙椒烯(22.514%)、τ-杜松醇(19.883%)、石竹烯(10.133%)等;体外生物活性实验表明,该挥发油对大肠杆菌无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红酵母有一定的抑制能力,AlamarBlue法测定福建柏挥发物质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的抑制作用不大,浓度为100μg/ml时抑制率为(24.01±8.01)%。[结论]福建柏适用于城市生态保健型绿化模式栽培的树种。  相似文献   

14.
戴小阳  李霞  董新荣  周宝磊  谢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562-11564,11597
[目的]研究云南多花蒿鲜嫩枝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萃取多花蒿鲜嫩枝叶中的挥发油成分,以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离鉴定其化学成分,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供试菌,研究其化学成分的抑菌活性。[结果]测得挥发油收率为0.16%;采用GC-MS分离出42个主要成分,并鉴定了22个组分,占挥发性化学成分总含量的66.1%(面积归一化法)。挥发油主要成分有:桉叶二烯(9.5%)、(E)-2-己烯-1-醇(7.8%)、4,11,11-三甲基-8-亚甲基双环[7.2.0]十一碳-4-烯(5.7%)、石竹烯(3.8%)、α-石竹烯(3.0%)、石竹烯氧化物(2.1%)和(+)-α-松油醇(2.1%)等。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明显,对枯草芽孢杆菌有一定的抑菌效果。[结论]云南多花蒿鲜嫩枝叶挥发油含量较高,化学成分结构丰富,香气宜人,且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极具研究与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气象色谱-质谱法对野生藏茴香和人工种植藏茴香挥发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顶空加热提取挥发性成分的方法,对其进行气象色谱-质谱分析,并结合Kovats保留指数对其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采用顶空进样技术,可鉴定出野生藏茴香中的19个挥发性成分,含量较高的组分为右旋萜二烯(70.32%)、右旋香芹酮(14.02%),人工种植藏茴香中的17个挥发性成分,含量较高的组分为右茴香脑(40.86%)、右旋萜二烯(16.60%)、草蒿脑(7.52%);2种物质的比较,有9种相同的化合物。[结论]野生藏茴香和人工种植藏茴香叶中的挥发油在成分构成上比较相似,但在相对含量上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吴怀恩  黄燕  韦志英  甄汉深  黄晓薇  伍贤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573-11574,11646
[目的]研究红鱼眼叶水提物和醇提物的体外抑菌作用,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方法]采用连续稀释法对红鱼眼叶水提物和醇提物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研究;采用常规化学反应鉴别方法检测红鱼眼叶的水提物和醇提物,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红鱼眼叶水提物和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株、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宋内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醇提物的抑菌作用强于水提物;红鱼眼叶中可能含有多肽、糖类、鞣质、有机酸、黄酮类、酚类、香豆素、内酯类、甾体或三萜类和蒽醌类等化学成分。[结论]该研究为红鱼眼叶中具有抑菌活性的化学成分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和鉴定长叶竹柏叶片和枝条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测定长叶竹柏叶片和枝条挥发油及其甲醇提取物对7种供试细菌的抑制活性,为长叶竹柏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长叶竹柏叶片和枝条的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提取得到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以抑菌圈法和薄层层析—生物自显影法分别测定长叶竹柏枝叶挥发油和甲醇提取物对供试细菌的抑制活性。【结果】长叶竹柏叶片和枝条挥发油的得率分别为0.104%和0.078%。从长叶竹柏叶片挥发油中鉴定出45种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2.63%,主要成分为(1R)-α-蒎烯(34.50%)、大根香叶烯B(22.82%)、大根香叶烯D(5.46%)、绿花烯(4.74%)和α-古芸烯(3.15%);从长叶竹柏枝条挥发油中鉴定出44种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5.51%,主要成分为(1R)-α-蒎烯(43.86%)、δ-杜松烯(7.93%)、1-石竹烯(4.92%)、(3aS,3bR,4S,7R,7aR)-7-methyl-3-methylidene-4-(propan-2-yl)octahydro-1H-cyclopenta[1,3]cyclopropa[1,2]benzene (4.91%)、2-isopropyl-5-methyl-9-methylene[4.4.0]dec-1-ene(3.72%)、古巴烯(3.68%)、γ-杜松烯(3.60%)和蒜头环烯(3.04%)。长叶竹柏叶片和枝条挥发油对供试细菌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但差异不明显;长叶竹柏叶片挥发油对根癌土壤杆菌的抑制活性最强,抑菌圈直径为9.0±0.0 mm,而枝条挥发油对溶血葡萄球菌和黄瓜角斑病菌的抑制活性最强,抑菌圈直径均为8.3±0.6 mm。除桉树青枯病菌外,长叶竹柏叶片和枝条甲醇提取物对其余6种供试细菌均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叶片甲醇提取物对供试细菌的抑制活性强于枝条。【结论】长叶竹柏叶片和枝条中的抗菌活性物质主要为非挥发性的物质,可作为天然抗菌活性物质资源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新疆和田产孜然挥发油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新疆和田产孜然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和生物活性研究。[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新疆和田产孜然种子中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联用技术结合标准谱库对挥发油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共检测出48个峰,鉴定出38种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98.55%,主要成分为枯茗醛(39.03%)、1-甲基-2-枯烯(12.85%)、3-蒈烯-10-醛(9.15%)和4-乙基-3-壬烯-5-炔(8.28%)。孜然挥发油有较好的抑菌、杀菌和抗氧化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均达到1.25μl/ml。[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新疆和田产孜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