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本试验分别对发酵床猪舍和传统猪舍的H2S和NH3浓度进行测定。上午8时发酵床猪舍H2S(mg/m3)浓度为:保育舍(3.14±0.32)、母猪舍(2.25±0.47)、育肥舍(2.31±0.21),NH3(mg/m3)浓度为:保育舍(2.54±0.62)、母猪舍(4.61±0.94)、育肥舍(1.24±0.75);传统猪舍H2S(mg/m3)浓度为:保育舍(5.42±1.63)、母猪舍(6.41±1.73)、育肥舍(7.92±1.46),NH3(mg/m3)浓度为:保育舍(4.84±0.87)、母猪舍(7.42±1.15)、育肥舍(8.26±1.35)。试验结果表明,发酵床猪舍H2S和NH3浓度显著低于传统猪舍。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探讨南方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发酵床猪舍采用水帘降温系统的可行性。试验在发酵床猪舍和传统猪舍同时进行,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启用水帘降温系统,试验期63d,监测两栋猪舍内3个区域(A区靠近水帘端、B区猪舍中央、C区靠近风机端)的温湿度分布特点、舍内空气微生物数量和氨气浓度。结果表明,采取水帘降温系统后,发酵床舍温度降低1.79℃~4.23℃,两栋猪舍3个区域温度分布特点相同,即靠近水帘端最低,发酵床猪舍中央比水帘端高0.58℃~1.04℃,风机端比水帘端高1.51℃。2.49℃。发酵床舍内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数均显著高于传统舍(P〈0.05)。发酵床舍与传统舍的舍内氨气浓度分别为(6.56±0.32)mg/m3,(8.55±0.82)mg/m3,差异显著(P〈0.05)。南方夏季发酵床猪舍采取水帘降温后,可以有效降低舍内温度和氨气浓度,但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数均显著高于传统舍,尤其是靠近风机端。  相似文献   

3.
以岭南黄鸡为实验动物,利用RT-HPLC法为定量手段,研究中药复方连翘制剂以20g/kg(其中黄芩苷和绿原酸含量分别为158和53mg/kg)单剂量经胃灌服给药后在鸡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用3p97药动学软件的非房室模型统计矩原理分析药物动力学参数,有效药物成分绿原酸、黄芩苷在鸡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AUC分别为(10.59±0.69)和(11.15±0.78)(mg/L)·h,AUMC分别是(106.06±3.11)和(138.44±2.86)(mg/L)·h^2,MRT分别是(10.01±0.68)和(12.42±0.43)h,t1/2分别为(6.93±0.18)和(8.61±0.36)h,Cmax分别为(0.98±0.25)和(1.04±0.25)mg/L,tmax分别为(1.93±0.15)和(2.45±0.19)h。结果表明2种有效成分在鸡体内血药浓度的变化表征了中药复方连翘在鸡体内代谢的变化规律,血药浓度一时问关系曲线均出现双峰现象,表示可能存在肝肠循环或胃肠循环,本研究为该复方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监测高架发酵床模式下封闭育肥猪舍的热环境和空气环境特征,试验测定了育肥猪舍的进风口、猪舍层、发酵床层和风机口的温度、湿度、PM_(2.5)、PM_(10)、氨气(NH_3)和硫化氢(H_2S)浓度,为规模化养殖场的高架发酵床模式畜舍的环境调控提供参考。结果发现,各采样点间的温度、湿度、PM_(2.5)、PM_(10)均无显著差异(P0.05);进风口、猪舍层、发酵床层和风机口的NH_3、H_2S平均浓度分别为8.64±0.25 mg/m~3、8.99±0.57 mg/m~3、10.92±1.77 mg/m~3、9.05±0.81 mg/m~3和17.13±5.90μg/m~3、21.04±2.16μg/m~3、22.18±1.69μg/m~3、22.25±3.35μg/m~3;发酵床层的NH_3和H_2S浓度均略高于猪舍层,但无显著差异。该试验各采样点的NH_3与H_2S平均浓度均符合GBT17824.3-2008《规模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且高架发酵床模式下发酵床层并未影响猪舍层的空气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5.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低温时期对新型发酵床猪舍与普通猪舍室内平均温度变化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冬季新型发酵床育肥舍室内平均温度波动幅度较大,而普通育肥舍室内日平均温度波动幅度较小;在冬季中午室外温度较高时新型发酵床育肥舍室内日平均温度基本能达到普通育肥舍室内日平均温度(P〉0.05),而在早上和晚上室外温度较低时猪舍室内的日平均温度明显低于普通育肥舍内日平均温度(P〈0.05)。试验表明,冬季新型发酵床育肥猪舍室内日平均温度具有显著变化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选用不同的保育及育肥猪舍,通过分别控制保育及育肥舍日清粪次数、猪只日龄及清粪方式设计了4组试验,分别探究保育舍日清粪次数、猪只日龄及育肥舍日清粪次数、清粪方式对猪舍内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NH3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保育舍的日清粪次数对温湿度及有害气体浓度影响没有显著差异,增加育肥舍的日清粪次数可以显著降低舍内NH3浓度,而清粪次数过于频繁也使得舍内CO2浓度上升;随着猪的日龄增长,舍内的温湿度及有害气体浓度均有所增加;采用不同清粪方式的育肥舍中,水冲粪尿沟的育肥舍内NH3浓度显著低于只冲粪沟的猪舍。因此在猪舍的粪污管理中要注意及时清理粪尿沟,随着猪只日龄增加适当加强舍内通风,维持冬季猪舍良好的生长环境需求。  相似文献   

7.
冬季猪舍内温湿度与有害气体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冬季不同类型猪舍(妊娠舍、分娩舍和保育舍)内温度、相对湿度、风速、氨气(NH3)和二氧化碳(CO2)浓度的变化规律、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猪场的环境调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1412型光声多点气体检测仪,RC-4HC温湿度计以及Testo425型风速仪,分别监测猪舍内的NH3和CO2、温湿度和风速的动态变化。监测高度设在距离地面0.8m和1.5m处,每日间隔2小时监测1次,连续监测3d。结果显示:分娩舍内的温湿度最高,其次为保育舍,妊娠舍最低;而风速则相反,妊娠舍内风速最高,其次为保育舍,分娩舍最低;妊娠舍、分娩舍和保育舍内的NH3浓度范围分别为9.16~11.17mg/m^3,9.52~10.79mg/m^3和8.08~8.31mg/m^3;CO2浓度范围分别为2687~4107mg/m^3,3084~3792mg/m^3,1654~2233mg/m^3;通过三个舍内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温度、湿度、NH3与CO2彼此间显著相关。研究表明NH3浓度水平表现为分娩舍>妊娠舍>保育舍>舍外,四者均未超过国家标准(20mg/m^3)。CO2浓度水平表现为分娩舍>妊娠舍>保育舍>舍外,三种类型猪舍浓度均超过国家标准(1500mg/m^3)。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利用不同配方比例发酵床对猪生产性能进行实验,确定适合本地区的发酵床配方及比例;并研究发酵床对猪舍温度和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床可明显提高冬季猪舍温度,降低猪舍内NH3、H2S的浓度,提高舍内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发酵床饲养育肥猪的实际效果,将日龄和体重接近的100头DLY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在发酵床和普通猪舍用相同的日粮进行饲养,以比较两种猪舍对猪生长育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床饲养的生长育肥猪,其达100kg体重日龄、30-100kg日增重和料重比分别为(170.67±3.31)d、(731±28)g和2.94:1,分别比普通猪舍饲养的生长育肥猪缩短3.61d(P〈0.01)、提高26g(P〈0.01)和降低0.17kg,节水效果和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0.
选用3—4月龄的南江黄羊断奶羔羊1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4只公羊,1只母羊。在基础日粮和饲养方式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于试验组日粮中添加硒0.15mg/kg,铁60mg/kg,对照组只喂基础日粮,进行45d舍饲育肥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期对照组、试验组只均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为4.20±0.681kg、5.84±0.83kg和93.34±15.18g、129.78±18.50g,试验组山羊的增重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在整个育肥期间,试验组每只羊毛利润比对照组多13.12元,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解新疆阿克苏地区初冬时节肉牛舍的环境空气质量情况,对肉牛舍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评价。[方法]对阿克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肉牛养殖场的1栋牛舍中的CO2、NH3、CH4和H2S4种主要有害气体以及空气中的PMl0、TSP进行现场测定,并对牛舍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测定结果显示,肉牛舍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标中CO:平均浓度为404mg/m3;NH3平均浓度为4.0mg/m3;CH4和H2S平均浓度〈0mg/m3;PMl0平均浓度为0.04mg/m3;TSP平均浓度为1.222mg/m3;C02、NH3、CH4、H2S、PMl0、TSP最高浓度和日平均浓度均低于:畜禽舍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结论]该肉牛舍的空气质量属于清洁级别,符合肉牛养殖环境标准。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研究不同精粗比和酵母菌(酿酒酵母)的添加对乳用小母牛粪便中NH3排放量的影响,分别开展了2个生长试验和1个消化试验。玉米青贮为唯一的粗饲料源,通过代谢室或实验室测定NH3的排放量。试验1中,选用24头荷斯坦小母牛(体重159kg±3.3kg),分别饲喂低精料日粮(77%玉米青贮,23%精料)和高精料日粮(33%玉米青贮,67%精料),试验设计为随机试验设计。结果表明,精粗比对母牛粪便(粪和尿)中NH。排放量无显著影响(314.0VS(174.4±36.1)pg/(cm2·min))。试验2中,选用24头小母牛(体重227.9kg±27.1kg),结果发现,高精料组释放NH3的量比低精料组有轻微的降低,但差异不显著,这与前一个试验结果相似。试验3中,选用9头9月龄的小母牛(体重234kg±15kg)和4头14月龄的小母牛(体重409kg±20kg),平均分配到2×2因子的试验设计中,分别饲喂添加或不添加酵母菌的高低精料组日粮。结果显示,高精料组母牛单位粪便的NH3排放量较高,精粗比对母牛每天NH3的总排放量无显著影响,酵母菌对NH3排放量也无显著影响。结果显示,精粗比对NH3的排放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人们对猪的饲养环境越来越重视,猪舍内空气质量是健康养殖不可忽视的因素。通过对发酵床养猪和普通水泥地面养猪两种养殖模式下猪舍内空气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发酵床养猪猪舍内NH3、H2S在冬季和夏季平均浓度均低于普通水泥地面猪舍,但猪舍内PM10浓度在夏冬两季却有增有减。分析认为,发酵床养猪可有效降低猪舍内NH3和H2S气体的浓度,但管理措施不到位,将会增大PM10浓度,影响猪舍内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解新疆阿克苏地区初冬时节肉牛舍的环境空气质量情况,对肉牛舍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评价。[方法]对阿克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肉牛养殖场的1栋牛舍中的CO2、NH3、CH4和H2S4种主要有害气体以及空气中的PM10、TSP进行现场测定,并对牛舍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测定结果显示,肉牛舍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标中CO2平均浓度为404mg/m3;NH3平均浓度为4.0mg/m3;CH4和H2S平均浓度<0mg/m3;PM10平均浓度为0.04mg/m3;TSP平均浓度为1.222mg/m3;CO2、NH3、CH4、H2S、PM10、TSP最高浓度和日平均浓度均低于畜禽舍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结论]该肉牛舍的空气质量属于清洁级别,符合肉牛养殖环境标准。  相似文献   

15.
试验针对夏季北方地区正常生产的哺乳母猪舍、保育猪舍、育肥猪舍的氨气浓度,检验纳米光催化环境改良剂干粉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处理20 min后猪舍平均氨气浓度快速降至1.11 mg/L~1.61 mg/L之间。哺乳母猪舍处理后72 h内保持较好的使用效果,96 h恢复至处理前氨气的浓度水平。保育猪舍与育肥猪舍再处理后96 h仍然保持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试验为了研究发酵床育肥猪舍与实心地面育肥猪舍有害气体的浓度变化,分别检测NH_3、H_2S及CO_2浓度,为育肥猪生态养殖,粪便除臭及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随机选取健康、体重60kg左右、品种一致的育肥猪400头平均分为两组。发酵床猪舍为试验组,实心地面猪舍为对照组,在为期一个月的试验中每天分不同的时间、高度进行NH_3、H_2S及CO_2浓度检测。在相同条件下发酵床组测得的NH_3及H_2S浓度要低于在实心地面组(P0.05);而CO_2浓度是发酵床组高于实心地面组。发酵床猪舍有效降低NH_3及H_2S的浓度,但会使CO_2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以φ2mm轧花钢丝网为笼底材料,制作半网和全网床面仔猪保育笼的方法,并系统地比较了两种床面饲养180头36-70日龄约花F1代断奶仔猪的效果。结果表明:半网床面和全网床面饲养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354.0&#177;31)g、(282.9&#177;41)g,前者比后者高71.1g(P&lt;0.01);饲料利用率分别为1.77%,2.02%,前者比后者高0.25%;半网床饲养的仔猪成活率为93.3%,比全网床85.6%提高7.7%(P&lt;0.05)。在半网床饲养条件下,每头仔猪销售收入增加22.18元。这两种笼的制造成本仅为75.00元/笼,而现在广泛使用的钢筋床面仔猪保育笼成本为760.00元/笼,即每只网笼的成本仅为钢筋笼的10%左右,可大幅度降低保育舍设备投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杜♂&#215;长大♀、杜♂&#215;大长♀、杜♂&#215;大本♀、大♂&#215;大本♀这4个猪杂交组合进行育肥试验比较。结果表明,杜♂&#215;大长♀获得了最高的平均日增重(715g)和较好的饲料报酬(料肉比2.86),较高的后腿比例(29.87%)和较薄的背膘厚(2.25cm);瘦肉率最高的是杜♂&#215;长大♀(67.23%)。以杜洛克种猪作为终端父本,长大、大长为母本进行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在主要育肥指标上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今日养猪业》2010,(3):52-52
以发酵大豆型日粮(fermented soybean meal,FSBM)作为保育猪替代饲用植物蛋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S.W.Kim等人用671头保育猪进行了4项试验来研究该新型日粮的效能。试验1(192头,19.2&#177;0.3日龄断乳)研究添加3%和6%FSBM试验日粮的效能;  相似文献   

20.
试验成功地进行了貉按摩法采精与精液评定,并初步建立了貉按摩法采精技术。采精成功率为27.9%,每次平均射精量为(0.29&#177;0.18)mL,pH值为6.64&#177;0.19,密度为(0.99&#177;0.83)&#215;10^8个/mL,活力为0.81&#177;0.71,畸形率为16.41%&#177;2.20%,活精子率为85.11%&#177;8.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