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处暑”过后 ,食用菌进入自然气候栽培的黄金季节 ,而且秋、冬又是国内、外国庆、圣诞、元旦、春节 4大节日的菇品旺销时期。然而今年秋、冬菇品市场趋势如何 ,这是广大菇农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这里就关于 3大类 2 4种菇菌市场行情进行分析 ,供栽培者掌握并顺应市场变化 ,因地制宜地安排生产 ,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1 传统的“五菇三耳”1 1 香菇  去冬、今春价跌 ,低于成本 ,大部分菇农亏本 ,南方主产区“退菇还林” ,出现了“菇县不出菇”现象。今年秋栽香菇数量将比上年减少 2 5 % ,出口货源也将相应减少。而世界香菇市场主要依靠中…  相似文献   

2.
龙信 《油气储运》2005,(11):3-3
业内人士预测,今年秋冬菇品市场总体趋势看好。食用菌销量将比上年同期增长18%~22%,且不同品种的菇价略有不同程度的上浮。传统骨干品种香菇.统货收购价每千克将达32-38元.同比上浮4~6元。尤其是3厘米以上出口规格的光面菇价扬。每千克将上浮到42~46元。白花菇、茶花菇市场平销。价格稳中有升,但幅度不大。黑木耳、银耳是市民菜篮子必备货,销量预测上升25%.价格上浮13%~15%。鉴于市场新变化,栽培者必须顺应市场需求生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栽培香菇过程中,菇农经常发现一些香菇出菇异常,香菇菌筒长出的不是香菇,而是长出有柄无盖的“假”香菇,“假菇”的发生有不少菇农误认为是菌种质量问题或是菌种型号出错所致,放弃了对菌筒的管理,有的甚至把菌筒当作废料处理,这样不仅浪费了资源还给菇农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因此本人就香菇“假菇”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并为广大菇农提供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冬季播种的食用菌到6月就基本结束出菇了,而春季播种的食用菌正在出菇,高温型食用菌品种即将出菇。但是,自去年冬季以来的气候有点反常,该冷不冷,该热不热,这让菇农直犯嘀咕:今年的蘑菇怎么管理?如何安排生产?根据菇农反映的情况,笔者对今夏食用菌出菇管理的几个关键点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广大菇农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 一般情况下,每年的春节后约15~30天左右一段时间内,各种食用菌价格均偏低,一般年份只是成本价水平,但为了不让鲜菇烂在家里,菇农大多选择低价"出手",个别年份甚至不及成本价的50%,令人心痛.为了帮助菇农解决该问题,我们将于近期连续刊载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曹德宾同志关于食用菌加工增值的实用技术文章,希望能对菇农生产有所帮助.香菇的呼吸强度较大,每千克鲜香菇每小时可排出CO2700 mg;在温度偏高且干燥的环境极易失水,导致菇体萎缩,降低商品价值;如环境湿度高,则易发生腐烂,影响生产效益.鲜香菇一般可采取下述方法进行保鲜处理.  相似文献   

6.
<正>食用菌生产过程中虫害(菇蚊、菇瘿、跳虫、螨类、线虫类等)的防治是让菇农头痛的事。现向菇农朋友介绍几种巧治食用菌虫害的方法,供菇农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福建农业》2010,(1):36-36
2009年永春县蓬壶镇汤城村食用菌生产基地引进了一批种植食用菌用的机械,实现菇农了机械化种植食用菌。 汤城村有菇房800多座,种植面积40多万平方米,是永春县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村。一直以来,当地菇农都采用传统的人工种植,收入增长缓慢。  相似文献   

8.
夏秋是香菇反季节栽培的出菇期,按照一般规律,此时香菇价格高,市场波动大,菇农对夏秋香菇市场也十分关注。笔者近期对几个香菇产销地区进行了调研,对今年夏秋香菇市场作了简要分析,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酒红球盖菇。其菇色鲜红、菌盖半球形,朵形大,菌盖直径6~10厘米。大球盖菇嫩滑柄脆,味道鲜美,维生素B和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及烟酸含量十分丰富,国内市场鲜品每千克6~12元,国际市场鲜品每千克5~7美元,干品每千克40~60美元。大球盖菇是国内商品生产栽培的珍稀食用菌,  相似文献   

10.
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食用菌栽培做为一项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的致富好项目在我国得以迅猛发展.食用菌产品曾一度供不应求,卖价不菲.然而近几年来,随着食用菌品种、产量的迅速增加和买方市场的逐步形成,平菇、香菇、草菇等众多的食用菌品大都卖价平平,甚至滞销.对此,众多菇农无不忧心忡忡,难道食用菌在当今市场经济形式下就取得不了好效益了吗?回答无疑是否定的,全国最大的食用菌企业--北京京都菇业开发中心在生产、加工和销售食用菌产品过程中的许多做法就颇值得同行们借鉴.  相似文献   

11.
曹德宾 《农技服务》2005,(10):13-14
相同的栽培基料和配方,相同的菌株及接种培养.在同一区域内管理出菇,而长出的香菇质量却有天壤之别,产量相差1倍以上,生产效益更是对比悬殊,其原因何在?近日有菇农来电咨询。为照顾到更多的读者和菇农朋友,特作文以答,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文 《新农业》2010,(5):59-59
益临香菇生产基地位于岫岩满族自治县牧牛乡境内,每年香菇生产均有大量的污染棒产生。菇农曾试用污染棒重新加料生产香菇和滑菇,效果不理想,便把废弃的污染棒抛弃在河边及荒滩上,严重污染水质和环境  相似文献   

13.
在食用菌出菇后期,为了增强出菇后劲,菇农往往会采取各种手段添加营养液进行追肥。但只有采用正确的方法添加,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反之,则如拔苗助长,适得其反,给生产者带来损失。  相似文献   

14.
相同的栽培基料和配方,相同的菌株及接种培养,在同一区域内管理出菇,而长出的香菇质量却有天壤之别,产量相差1倍以上,生产效益更是对比悬殊,其原因何在?近日有菇农来电咨询。为照顾到更多的读者和菇农朋友,特作文以答,供参考。(一)香菇菌棒转色的必要性按正常操作程序,香菇菌丝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省食用菌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涌现出不少食用菌专业户,不少农民以此脱贫致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种菇户以赔钱而告终,由此带来了我省日前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菇农栽培失败,不仅自己洗手不干,而且还影响周围人不敢干,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我省食用菌的进一步发展。那么一个食用菌业户如何取得经济效益,并能发展壮大。笔者结合这几年的教学与生活经验,并同菇农广泛接触,总结了几条经验,供广大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食用菌生产已成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之一,在生产面积的扩大和品种增多的同时,病虫害的发生也不断加重,给部分菇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挫伤了菇农的积极性。积我们多年的实践,做好食用菌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是确保产量和绿色产品质量的关键。 1.保护环境卫生 菇房应远离鸡舍、猪圈、饲料场、粮仓、粪堆和垃圾  相似文献   

17.
香菇产量一直居于全球食用菌产量的第2位,在我国许多地区的香菇产业都朝着规模化发展,在新的香姑生产户不断涌现的同时,香菇生产中的病害和药残问题也凸现出来,许多传统的食用菌病害防治方法已失去效用,菇农正在寻找新的无污染防病防治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由于北方菇农习惯于栽培中低温型食用菌,对高温型食用菌了解甚少,故我国北方市场冬、春、秋季食用菌种类及数量较多,而夏季市场食用菌比较缺乏,价格偏高。鲍鱼菇[Pleurotus abalones]又名台湾平菇,其风味与海鲜鲍鱼相似,是一种高温季节发生的珍稀食用菌,适台于我国北方夏季栽培,对于丰富北方夏季食用菌市场的种类和数量、提高菇农的经济效益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现将鲍鱼菇在北方夏季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白灵菇是一种珍稀食用菌,秋冬季生产白灵菇,一般在5至6月份制作生产的母种和原种,7月份制作栽培种,8月份制作出菇菌棒进行发菌管理,10月份后创造出菇条件,进入冬季出菇采摘。通常栽培白灵菇一般只在冬季出一潮菇,第二潮菇量很少,并且菇形也差,多数菇农不再管理。第一潮菇生物学效率只有40—50%,为了提高白灵菇的效益,充分利用白灵菇菌袋中的营养资源,菇农一般在春季利用白灵菇菌筒废料栽培鸡腿菇,  相似文献   

20.
金福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福菇是台湾洛巴依口蘑的商品名,日本称之为白色松茸,是一种珍贵天然保健食品和高品位食用菌.其菇体圆整,菌肉肥厚嫩白,营养丰富,每100克干菇中含粗蛋白27.56%,粗脂肪7.85%,总糖38.44%,粗纤维8.20%,味微甜而鲜,菇香浓郁口感好,干品价值每千克高达180~200元.是极具经济价值、市场前景看好的食用菌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