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农业科学》2004,(6):52-52
秸秆生物反应堆对于果树栽培是一项效益显著的新技术。近年来,利用该技术进行保护地和大田果树高产、优质早熟裁培.结果是:20厘米地温增加4-6℃,气温增加2-3℃,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提高4-6倍,成熟期提前10—15天;开花坐果率提高.果实变大,产量提高30%—300%;含糖量提高1%—2%,平均售价提高30%;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60%。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塑料温室和玻璃温室在荆州市夏季的小气候性能。结果表明,温室内的气温、地温和空气湿度日变化均明显比温室外的高,但光照强度低于温室外的,玻璃温室的气温、地温、空气湿度和光照强度日变化均高于塑料温室的。塑料温室内外温差可达0.2~2.1℃,玻璃温室内外温差可达0.4~2.7℃;塑料温室内外地温差达0.4~2.7℃,玻璃温室内外地温差可达0.6~2.4℃;塑料温室内外空气湿度差达0.8%~2.3%,玻璃温室内外空气湿度差达1.6%~6.0%;塑料温室的光照强度为温室外的34%~46%,玻璃温室的光照强度为温室外的45%~80%。  相似文献   

3.
黄瓜栽培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和植物疫苗技术,冬天20厘米地温提高4~6℃,气温提高1~2℃,二氧化碳浓度增加4~6倍,减少化肥用量60%,减少农药用量70%,连用3年可不施化肥;投资成本下降60%~70%,平均增产30%以上,提前10~15天上市,收获期延长30天以上。该技术以秸秆替代化肥,以疫苗替代农药,是黄瓜高产、优质、无公害栽培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灵武长枣日光温室环境因子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灵武长枣为试材,观测促成栽培温室内的温、湿度及光照强度变化规律;研究悬挂反光膜对温室环境因子的影响;研究新旧棚膜对枣树生长、物候期的影响;研究覆膜对地温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内温度、地温与外界温度变化成正相关,且高于同期外界温度;室内湿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显著高于外界;室内光照强度变化规律同外界,但低于同期外界;悬挂反光膜晴天使光照强度平均增加4.5kLx,增光率为64.3%,阴天平均增加1.5kLx,增光率为40.4%,可明显提高反光膜附近温度;新棚膜透光率高,早期棚温高4℃,枣树萌芽、开花、果实成熟期分别提前2d、8d、22d;覆膜能提高地温17%~20%,覆黑膜可杀灭杂草。  相似文献   

5.
根据1999年1月27~28日、2月1~2日,7~8日塑料大棚内光照强度、温度和相对湿度实测资料进行分析,结论是:棚内光照强度平均透光率36.3%~47.7%,晴天只有3h达到鹤望兰生长要求,而新膜及清洁膜面能有效提高膜内光强;无滴长寿保温膜覆盖大棚,新棚内白天适宜温度持续6h~5h,棚外权有4h~5h;棚内相对湿度比棚外高出11%~48%,仅有1.5h~4.5h为适宜时段。该研究为鹤望兰的生产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徐建堂 《油气储运》2009,(10):57-58
黄瓜栽培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和植物疫苗技术,冬天20厘米地温提高4~6℃,气温提高1~2℃,二氧化碳浓度增加4~6倍。底肥不用化肥、不用鸡粪,减少化肥用量60%,减少农药用量70%,连用3年可不施化肥;投资成本下降60%~70%,平均增产30%以上,提前10~15天上市,收获期延长30天以上。该技术以秸秆替代化肥,以疫苗替代农药,是黄瓜高产、优质、无公害栽培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1、碳酸氢钠 在奶牛泌乳日粮中,每头每日添加碳酸氢钠150克.可有效地提高奶牛的泌乳性能,使产奶高峰提前,并能保持8个月,使产奶齄提高30%,乳脂率提高0.48%。  相似文献   

8.
秸秆生物反应堆和植物疫苗技术,用于黄瓜栽培,冬天20厘米地温可提高4~6℃,气温提高1~2℃,二氧化碳浓度增加4-6倍,减少化肥用量60%,减少农药用量80%,连用3年可不施化肥、农药;每667平方米(1亩)大棚投资成本下降2000元左右,平均增收4000元左右,上市期提前10~15天,收获期延长30天以上。该技术以秸秆替代化肥,以植物疫苗替代农药,是黄瓜高产、优质、无公害栽培的好措施。其应用方式有三种:内置式、外置式和内外结合式。  相似文献   

9.
甜椒、辣椒是一种高温型、需求二氧化碳较多的作物,保护地栽培有四大难题:地温偏低、二氧化碳亏缺、病虫害严重、土壤板结。使用秸秆生物反应堆冬天20厘米地温增加4~6℃,二氧化碳浓度提高4~6倍,减少化肥用量60%,减少农药用量80%,连用2年可不施化肥、农药,成本降低60%以上,平均增产50%~310%,平均售价提高30%,成熟期提前15天,  相似文献   

10.
大棚改造对棚内环境因子及月季切花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普通塑料大棚上增设自动通风和二道膜装置,结果表明:这种改造大棚月均(11月~翌年3月)最低气温比普通大棚内提高1.8℃,比露地提高4℃;改造大棚月均地温比普通大棚内高0.8~1.5℃,比露地高36~5.4℃;改造大棚的光照强度比普通大棚和露地分别均减少为17.2%~33.7%和48.0%~65.3%;改造大棚对温度的调节作用,提高了月季切花的产量和优质花率。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采用4种温光管理方式,研究苗期不同温光条件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弱光处理A(日平均温度16℃,日平均光照强度504μmol.m-2.s-1)、B(日平均温度19℃,日平均光照强度385μmol.m-2.s-1)、C(日平均温度19℃,日平均光照强度504μmol.m-2.s-1)、D(日平均温度16℃,日平均光照强度385μmol.m-2.s-1)中处理C黄瓜产量、单瓜重、果长、果粗、果皮厚度、瓜把长最大;处理C的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最高;单株结瓜数、单株分支数最小;其中单瓜重、瓜把长、单株结瓜数、单株分枝数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2.
光滑足距小蠹[Xylosandrus germanus(Blandford)]雌成虫具有明显的趋光性,光照强度为1~400 lx时,趋光性随光照强度提高而增强。25℃时,完全黑暗条件下该小蠹雌成虫不起飞,光照强度为1~1 500 lx时,起飞虫量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且起飞虫量在光照强度为1 500 lx时达最大,光照强度超过1 500 lx时,起飞虫量又逐渐减少。在光照强度400 lx、温度21℃时雌成虫开始起飞,温度21~30℃,起飞虫量随温度升而增加,温度为25~27℃时起飞虫量较多,温度升至35℃时,小蠹雌成虫停止飞行。研究表明,光照和温度两个因素中,温度是光滑足距小蠹雌成虫起飞的先决条件,只有当环境温度高于起飞的临界温度(21℃)时,在低光照强度下雌成虫才起飞。  相似文献   

13.
《油气储运》2009,(11):57-57
芸豆保护地栽培有四大难题:地温偏低、二氧化碳亏缺、病虫害严重、土壤板结。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和植物疫苗技术,冬天20厘米地温提高4~6℃,二氧化碳浓度提高4~6倍,化肥用量减少60%,农药用量减少70%,连用3年可基本不用施化肥、农药,成本降低60%以上,平均增产30%以上,平均售价提高30%,成熟期提前10天,收获期延长30天。该技术内置式用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茶园中种遮荫树,使光照强度下降30~40%,散射辐射量增加6~15%;冬春季气温提高0.5~2.0℃;夏季气温降低0.5~4.0℃;土壤绝对含水量增加17~41%;空气相对湿度提高2~20%。用塑料薄膜覆盖茶树,也有相似的生态效应。因此,遮荫或覆盖可以提前7~10天采茶。  相似文献   

15.
鸡饲养与气象环境条件关系密切,鸡孵化的最佳温度为37.3 ~ 37.8℃,最高温度为42.0℃,最低温度为24.0℃,孵化的相对湿度为50% ~ 60%,氧气含量为21%,CO2为0.5%;育雏期42日龄的雏鸡的最适宜温度为30 ~ 32℃,此后每周降温2℃,直至降至18~21℃,仔鸡期49~56日龄时,舍内温度保持32~33℃,以后每周降温2℃,降至20℃左右为止,相对温度65%左右为宜,仔鸡期每天需23 h的光照,1h的黑暗,1~2周龄内光强为10~15 lx/m2,3~4周龄5 lx/m2,育成期的光照管理措施是种鸡饲养的关键,增加光照时间可以促进性成熟,光照强度以5 lx/m3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6.
1反光幕应用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在保护地后墙上,张挂反光幕,利用其光亮如镜的镀铝面反射阳光.2007、2008年我们采用光照仪测量,结果表明,后墙张挂反光幕的相对于不张挂反光幕的光照强度平均提高了30.5%,后墙2米内的地温提高2~3℃。由于每天早晨反光幕上凝聚着很多水珠,用毛巾擦干后,  相似文献   

17.
大棚油桃、杏、葡萄、。大樱桃等果树,收益大小决定于成熟早晚、产量高低、品质优劣。在果树上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和植物疫苗技术,能够高产、优质、早熟和无公害。秸秆生物反应堆可使大棚内20厘米地温提高4~6℃,气温提高2~3℃,二氧化碳浓度增加4~6倍。果树的生长表现为:叶片变大增厚,叶色浓绿发亮,枝干粗壮,病虫害减少,果树根癌病明显减轻;开花坐果率提高,果实变大,着色鲜艳,成熟期提前10~15天,含糖量提高,果味香;平均增产30%以上,平均售价高出30%以上;化肥用量减少70%以上,农药使用量减少80%以上,投资成本降低60%。连续3年应用后,可基本不需要用化肥、农药。  相似文献   

18.
1.玉米隔行去雄能增产的原因是:首先,减少了养分的消耗。使玉米子粒饱满。千粒重提高,产量增加。其次,隔行去雄后,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叶片的光合利用率。据测定.去雄厚后顶部叶片光照强度平均增加27.2%.中部叶片光照强度平均增加21.4%.下部叶片光照强度平均增加15.9%.促进了有机物的积累。第三.玉米去雄后.可减轻害虫的危害程度。据调查.由于去雄,玉米螟发生率减少1/3。去雄后植株高度相对降低.利于防止倒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大豆胚芽经微波和超声波前处理提取皂苷和异黄酮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大豆胚芽经450W功率微波处理30min,400W功率超声波40℃处理45min,固液比为1:20,温度为60℃,时间为1h,再经40%的乙醇浸提2次.异黄酮提取率从1.2%提高到1.74%,皂苷提取率从4.4%提高到5.8%.比溶剂法的提取率分别提高了45%和32%;经聚酰胺柱层析分离纯化,大豆异黄酮和大豆皂苷产品纯度分别达到38%和94%。  相似文献   

20.
薛玉华 《新农村》2008,(4):20-20
提高仔猪成活率,搞好以下“四防”是关键。 1.防冻死 初生仔猪,被毛稀疏,皮下脂肪极少,保持体温能力很差。因此,必须加强初生仔猪的保温工作。初生仔猪的最适温度:1—3日龄32—30℃;4~7日龄30~28℃;8—15日龄28~25℃;16~30日龄25—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