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科学推动规模化生态养猪的发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以环境友好、安全健康、资源节约为主要目标的规模化生态养猪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南省某猪场进行评价,从实践层面对指标体系进行了佐证。此猪场被评为二星级规模化生态猪场,年生态效益保守估计约为70万元。基于评价结果,指出了猪场存在新能源利用率低、总体能耗偏高、经济效益较差、污水(沼液)利用率有待提高、资源环境领域相关制度不完善等五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规模化养猪的快速发展,生猪粪便和污水已成为许多地方农村和城镇新的污染源,规模化猪场排放的污水不仅水质差,而且排放呈大。同时,规模化猪场空间分布日益向发达地区集中,向城郊和居民聚居点集中,不少规模化猪场建在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和水资源充沛的地方,已经对自然环境和居民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对生态风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鉴于此,研究新时期生态养猪技术,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规模化养猪的快速发展,粪污处理滞后及资源化利用不高,已成为制约全州县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全州县开展以规模猪场粪污处理为主清洁养殖,减少粪污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了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自2007年以来,耇街乡养猪业逐步由千家万户散养不断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养猪技术、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出现良好的势头。但由于受猪场选址建设不合理、养殖设施不完善、卫生防疫制度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猪疫病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严重,威胁着养猪生产的发展。为做好规模化猪场疫病的防控工作,减少疫病对养殖业主带来的困扰,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全力地做好规模化猪场疫病的防控工作。本文对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措施进行探讨,希望能为规模化猪场在猪群疫病防控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对规模化猪场病发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规模猪场疾病防治有效途径,以期为我国规模化养猪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猪场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猪的管理和疫病防治是规模化养猪的重要工作。本文将对规模化猪场养殖的疫病防治及防疫保健程序进行重点阐述,为规模化猪场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猪肉是我国主要的肉食产品,需求量一直比较大,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养猪专业户扶持力度的加大,养猪产业已从家庭养殖模式转向规模化养殖。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国肉食产品市场对猪肉的需求量,但是在规模化猪场常常会出现较多疾病,这对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旨在通过对规模化猪场常见疾病和防治对策进行探讨,借此满足社会对规模化猪场疾病的防治需要。  相似文献   

8.
丹麦养猪业呈现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程度均较高的特点,其生产效率居世界领先地位。同时,丹麦十分重视养猪业的生态环境建设,其大力发展种养循环经济,以及完善的科学饲养体系与严格的准入制度,筑起丹麦猪肉食品的安全屏障。中国虽是养猪大国,但不是养猪强国,在规模化养猪、食品安全与生态养猪、饲料资源、猪场建设等方面仍存在发展空间。基于此,本文对比丹麦养猪业生态建设优势与中国养猪业生态建设劣势,试图借鉴丹麦养猪业的成功经验促进中国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利用2008年对武汉市29家规模化猪场及其周边145个农户的调查数据,描述了武汉市规模化猪场环境污染的现状,并通过对猪场环境承载力的测算,进一步论证了猪场环境污染的严峻现实,提出以大中型沼气工程为载体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城郊规模化养猪可持续发展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养猪业不断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养猪技术、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规模猪场的防疫工作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要确保养猪的防疫安全,提高规模化猪场的养猪效益,必须抓好以下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大型养猪场粪污零排放处理是通过污染排放控制系统、能源回收利用系统和物质循环利用系统完成的。污染排放控制系统可使养猪场污水的日排放量减少一半,能源回收利用系统通过高效厌氧折流反应器对猪尿减量厌氧常温发酵产生清洁能源沼气,物质循环利用系统充分利用了养猪场粪便、沼渣和沼液。通过对年存栏量4 000头左右的养猪场进行研究,确定了零排放模式的养猪场规模和配套农田数量,全量发酵年存栏量1 000头左右的养猪场的粪污需要配套13 hm2农田,减量发酵需要配套1.67 hm2农田。  相似文献   

12.
猪-沼-粮、菜(果)循环农业模式能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贵州种植业、养殖业相配套的循环农业模式推广提供科学依据,运用能值分析法对贵州猪-沼-粮、菜(果)规模化养殖场循环农业模式能值投入和产出进行了分析,对该模式的资源利用效率、环境压力和可持续发展指数等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与单一生猪养殖业相比,该模式的自然资源利用从0增加至2.02%;系统净能值产出率和可持续发展指数分别为18.60和25.12,比单一养殖业提高245.0%和249.37%;环境负载率为0.74,降低了22.10%。猪-沼-粮、菜(果)循环链有利于降低环境压力,提高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数。  相似文献   

13.
王翠霞  丁雄  贾仁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356-4358
以地处井冈山西域的兰坡村泰华猪场为例,构建了规模养殖污染物综合利用系统的动态反馈因果关系图模型并进行反馈分析,揭示了综合利用系统有效运行的作用机理,分析了其在运行、推广中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更加突出,发展生态农业迫在眉睫。生态农业模式不仅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利用,还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带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较为客观,所以发展可持续的种养结合生态农业模式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用生物经济模型方法探讨我国优质猪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对我国优质猪培育的若干问题进行量化分析和探讨,利用农场模型的方法,构建含或不含地方猪血缘的商品猪场的生物经济模型,并考虑模型的生物学效率,对模拟的2个猪场进行保本分析、成本结构分析和性状边际效益分析。结果显示,模拟的各600头母猪的2个猪场:瘦肉型良种商品猪场每年利润为56.01万元,净能利用效率为27.69 MJ/kg,全群料重比为3.106;而含地方猪血缘的优质商品猪场,相同生猪价格、土杂猪价格销售和优质优价3种条件下的年利润分别为-21.92万元、-91.39万元和35.98万元,保本生猪价格为8.256元/kg。上述优质商品猪场净能利用效率只有31.58 MJ/kg,全群料重比仅为3.534。研究表明,猪肉优质优价和降低饲料成本是优质猪培育和利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对“紫云英-猪-沼肥-水稻”复合生态模式能流特征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证明:作物种植是该系统主导产业,水稻光能利用率为2.70%。紫云英较大幅度提高了系统的光合效率。家畜养殖亚系统饲料转化率高,转化为肉能比例较大。紫云英青贮用作饲料在饲料能投中占有重要地位。沼气生产亚系统能量产投比为0.91,产出能中以沼肥含能为主。紫云英、沼肥和稻草归还农田可大大节约化肥能投,有机能投为主要人工辅助能投,有机肥料为肥料主要能投。整个系统有机能输入输出比为3.18。说明农牧沼复合生态系统是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具有能投少,能量转换率高,养分利用率高,高功能、高效益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张颂心 《农学学报》2018,8(6):86-91
在农业供给测结构性改革和生态环境资源约束趋紧的背景下,低碳农业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是农业领域探究的新热点。低碳农济发展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有利于为低碳农业发展过程提供重要指导、为低碳农业发展质量评价提供重要依据,以农业大省、经济发达省双覆盖的浙江省为例对低碳农业进行评价,具有很强的先导意义。[方法]基于低碳农业概念与内涵系统分析,构建农业发展水平、投入品强度、能源使用率、资源使用水平、废弃物利用水平5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利用AHP确定指标权重并应用到浙江省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评价上。[结果]浙江省2006年开始,低碳农业取得快速发展,能源使用率是促进其快速发展的因素,投入品强度是限制其发展的主要障碍。[结论]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农药化肥和农膜等投入品使用量,提升环保投入使用量,能有效提升浙江省低碳农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丘陵山区中小型规模化养猪场粪污处理达到资源化利用目的,形成种养结合模式。文章以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域洪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例,针对其粪污原有采用“场内储液池(水泡粪)+场外储液池+固液分离+黑膜储液池”排放灌溉处理工程工艺存在的处理后养殖废水未能达到灌溉标准的问题,通过新增UASB厌氧反应池、高温智能禽畜粪便发酵罐、A/O系统反应池等处理设备与设施,把原工程工艺改为“养殖废水(水泡粪)+格栅渠+废水收集池+固液分离+缓冲池+UASB厌氧反应池+中沉池+一级A/O系统反应池+二级A/O系统反应池+二沉池+深度处理池+清水池+生态氧化塘”,同时对处理后的粪污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优化改造后的工程工艺,运行效果良好,最终排出的养殖废水符合GB5084-2021《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旱作”标准,养殖粪便经过无害化处理后转化为优良的有机肥料。该工程工艺可有效解决丘陵山区中小型规模化养猪场面源污染问题,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9.
Ameliorating waste treatment by technological improvements affects the economic and the ecological-environment benefits of intensive pig production. The objective of the research was to develop and test a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technical optimization to ameliorate waste treatment methods and gain insight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ical options and the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effects. We developed an integrated bio-economic model which incorporates the farming production and waste disposal systems to simulate the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improvements in pig manure treatment on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for the case of a pilot farm in Beijing, China. Based on different waste treatment technology options, three scenarios are applied for the simulation analysis of the model. The simulation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economic-environmental benefits of the livestock farm could be improved by reducing the cropland manure application and increasing the composting production with the current technologies. Nevertheless,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the waste treatment capacity and the economic benefits could be further improved by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It implies that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support policies should be implemented comprehensively on waste disposal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intensive livestock production in China.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中国生猪养殖产生污染物的减排潜力,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利用2004—2016年生猪养殖的省级宏观数据,测算了不同规模生猪养殖的环境效率,并从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计算了生猪养殖产生污染物的潜在削减量,最后进一步探究了生猪养殖环境效率的提升路径。结果表明:1)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生猪养殖的环境效率均值依次为0.924、0.953、0.926,随着养殖规模增大环境效率呈现出"倒U型"趋势,而且随着时间推移3个规模生猪养殖的环境效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2)在时间维度上,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生猪养殖1头猪1年产生的污染物还可以平均减少5.89、2.42和4.13 kg,但随着时间推移3个规模生猪养殖污染物的潜在削减量均在不断减少;3)在空间维度上,小规模生猪养殖东部地区污染物的潜在削减量要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规模生猪养殖污染物的潜在削减量在各区域中相对均衡;而大规模生猪养殖污染物的潜在削减量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两级分化趋势;4)本研究选取的生产要素投入量、饲养天数以及环境治理费用等对生猪养殖环境效率均有显著影响。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的措施建议以提升生猪养殖环境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