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达到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减量用药、有效控害和增效增产的目的,在中稻上实施全程组合用药示范。结果表明,将稻腾、艾美乐、吡蚜酮、拿敌稳、安泰生5种药剂作为衡阳水稻主要病虫害全程组合用药的防治药剂,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防治区,每季中稻减少施药次数1~2次,减少药剂用量(商品量)63.89%;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和稻曲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92.43%、93.44%、94.04%、85.97%和90.78%;平均产量增加111.26 kg/667m2,平均增收145.55元/667m2。  相似文献   

2.
为验证先正达“稻之道”对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以及对水稻的增产效益,特进行了田间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解决方案示范区田块秧苗素质、病虫害防治效果、综合效益以及对环境的友好性均优于常规用药区。示范区使用的福戈、顶峰、爱苗、阿米妙收等药剂对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好,且持效期较长;较常规用药区增产120.0kg/667m2,增幅为21.95%,实现节本增收242.7元/667m2,综合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3.
阿维·氟酰胺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10%阿维.氟酰胺(稻腾)悬浮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以2龄幼虫高峰施药优于卵孵高峰至1龄幼虫期施药;在水稻二化螟2龄幼虫高峰每667 m^2用稻腾30,40 mL,施药后15 d杀虫效果为94.9%和95.3%,保苗效果为90.3%和96.5%,优于每667 m^2用20%氯虫苯甲酰胺10 mL和常用药剂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浦东新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防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浦东新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综合配套使用后的防治效果、增产效果等,2 0 1 4年在浦东新区川沙新镇新浜村水稻高产示范方开展了性诱剂诱捕螟虫、全程植保防治技术等绿色防控技术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综合配套使用绿色防控技术,水稻绿色防控区主要病虫害总体防治效果较好,对纹枯病、稻曲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大螟的防治效果优于常规防控区。减量用药控害成果显著,绿色防控区大田用药4次,比常规防控区用药减少2次,化学农药使用纯量减少72.6%。增产增收效果较好,较空白对照区(完全不防治)每667 m~2增产135.77 kg、增幅27.31%,较常规防控区增产14.67 kg、增幅2.37%;每667 m~2净收入比常规防控区增收33.99元、增1.94%,比空白对照区增收298.21元、增20.06%。  相似文献   

5.
不同药剂对防治水稻稻瘟病的药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10种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的田间防效。[方法]以稻瘟病感病品种新两优6号为试验对象,测定了10种药剂对水稻稻瘟病的田间防效。[结果]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100g/667m^2、32.5%阿米妙收SC l00mL/667m^2、30%爱苗EC l00mL/667m^2、75%拿敌稳WG100g/667m^2、75%稻艳WP100g/667m^2、2%春雷霉素液剂l00mL/667m^2,防治水稻稻瘟病有很好的效果,以上6种药剂可以作为防治水稻稻瘟病的药剂。[结论]该试验研究为我国水稻稻瘟病害的防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锐劲特等防治水稻主要害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喷施5%锐劲特悬乳剂40 mL、48%乐斯本乳油80 mL对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对水稻螟虫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1.75%和87.34%,对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达到90.61%和90.34%,是防治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的优良药剂;每667 m2喷施10%乙虫腈(酷毕)悬浮剂40 mL对稻飞虱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 d防治效果达85.99%,是防治稻飞虱的优良药剂,建议进一步在水稻主要害虫的防治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防治水稻二化螟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兆鸿  陆泉宇 《广西农学报》2013,28(4):21-22,26
为明确目前较常用的一些药剂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筛选出高效、低毒、安全的药剂应用于水稻生产,选择氯虫苯甲酰胺等8种药剂在水稻破口期进行防治二化螟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C10ml/667m^2、10%氟虫双酰胺SC25ml/667m^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20ml/667m^2、1.8%阿维菌素EC100ml/667m^2对二化螟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是当前防治二化螟比较理想的药剂,值得在今后生产上大力推广应用。18%杀虫双水剂250ml/667m^2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较差。不宜在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8.
水稻常见的病虫害有稻飞虱、稻曲病、纵卷叶螟、纹枯病等。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纹枯病与纵卷叶螟的重点防治工作,科学合理地应用防治药剂。稻腾与拿敌稳是一种新型水稻田农药,前者可以用于纵卷叶螟、二化螟的防治,后者对于稻曲病、稻瘟病与纹枯病有着良好的防治效果,两者合用具有残效长、高效防治病虫害的优势。联合使用稻滕、拿敌稳能够有效提升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减少用药,取得理想的降本与保产作用。本文主要分析稻腾、拿敌稳组合防治水稻病虫害的保产效果。  相似文献   

9.
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前7d和齐穗期各施用30%爱苗乳油15m L/667m~2、43%好力克悬浮剂18m L/667m~2对水稻稻曲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病穗防效分别为74.85%、73.93%,病指防效分别为80.08%、79.30%,极显著优于常用药剂5%井冈霉素250g/667m~2,且对水稻安全性较好,可以作为今后防治水稻稻曲病的替代农药,在生产上与其它药剂轮换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农技服务》2017,(3):66-67
试验药剂30%咪鲜胺·丙环唑EW40g/667m~2、60g/667m~2、80克/667m~2第一次药后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60.61%、66.23%、75.32%;对照药剂25%咪鲜胺EC66.7ml/667m~2、25%丙环唑EC25g/667m~2药后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67.53%、69.05%;第二次药后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69.78%、75.90%、85.01%;对照药剂25%咪鲜胺EC80ml/667m~2、25%丙环唑EC25g/667m~2药后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75.54%、78.66%。30%咪鲜胺·丙环唑EW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最佳施药时间是水稻破口期,最佳用药量为80g/667m~2。  相似文献   

11.
寒地水稻秸秆还田配施氮素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研究了水稻秸秆在不同处理条件下还田对水稻生长和产量以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秸秆还田后对水稻产量均产生增产作用,增产范围在2.7%~10.6%。其中秸秆全量还田(500kg/667m^2)配施碳铵14kg/667m^2+碳酸钙20kg/667m^2时水稻产量最高,达到553.4kg/667m^2,比对照每667m^2增产10.6%;其次是秸秆半量还田,配施碳铵14kg/667m^2的处理,667m^2产547.8kg,比对照667m^2增产9.5%;秸秆全量还田+施碳铵6kg/667m^2的处理产量最低,增产率为2.7%。同一调查日期内各处理株高相近。处理4对水稻稻瘟病、胡麻斑病、褐变穗等病害的抗性明显增强,稻瘟病发病率降低20%,抗倒伏和抗早衰能力明显增强。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穗粒数、空瘪率呈递增趋势,千粒重呈下降趋势。碳铵施用量与产量呈良好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1。处理4比处理3每667m^2增产水稻18.3kg,增产率为3.4%。  相似文献   

12.
针对南方地区酸性水稻土淋溶作用强、硅钾素缺少等问题,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水稻土增施硅钾肥对土壤理化性状、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试验设硅钾肥15kg/667m2、30kg/667m2、45kg/667m2、60kg/667m2及硫酸钾9.6kg/667m2和对照6个处理,三次重复,结果表明:随着硅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p H值也呈递增趋势,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尤为明显,分别比对照(习惯施肥)增产3.21%、12.46%、10.65%、17.05%、9.35%,说明增施硅钾肥料,不仅可以改善酸土理化性状,而且可以促进水稻增产。  相似文献   

13.
沼肥在稻田养鱼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国英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B07):89-90,76
为探索沼肥在稻田养鱼生产上的应用效果,2004-2006年进行了稻田养鱼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沼肥对水稻和鱼产量提高、品质改善均具较为明显的效果,水稻平均增产43.47kg/667m^2,增幅为8.02%;鱼平均增产28.38kg/667m^2,增幅为45.27%,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8000IU/g农用青霉素钠SP防治稻瘟病的效果。结果表明,3种不同处理对稻瘟病均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施用8000IU/g农用青霉素钠SP60g/667m^2可达到施用20%三环唑WPl00g/667m^2的防治效果,其防治效果为80.20%。该药剂能有效地控制稻瘟病的发生和蔓延,且对水稻植株生长安全,无药害表现。  相似文献   

15.
金都尔防除向日葵田一年生杂草试验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6%金都尔EC100~130ml/667m2于向日葵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施药后45d对向日葵田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株防效为75.1%~84.9%,其中130ml/667m2处理防效略优于对照药剂50%乙草胺EC100ml/667m2处理82.3%的防效,而且对供试作物向日葵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免耕抛秧栽培水稻在一定产量范围内对氮肥的需求量,在磷、钾肥及管理水平相同的条件下,研究不同施氮量(10.5kg/667m2,11.55kg/667m2,13.6kg/667m2)对免耕抛秧栽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1,2]。结果表明:在各个阶段,水稻生长与氮肥施用量均密切相关,在本试验条件下产量与氮肥施用量呈正相关,其平均产量依次为489.25kg/667m2、496.50kg/667m2及503.25kg/667m2。  相似文献   

17.
为摸索最佳施氮量,对5种不同氮肥施用量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的潴育潮沙田中,每667m^2施腐熟栏粪500kg、P2O5 4kg、K2O 9kg的基础上,水稻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一定量后,产量下降;最高产量施氮量:667m^2施纯氮量早稻为10.92kg,晚稻为12.15kg,晚稻施氮量略高于早稻;早稻667m^2施纯氮10.07kg。晚稻667m^2施纯氮11.03kg,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8.
桂林市早造超级稻品种试验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进经农业部确认、可在桂林市作早稻种植的超级稻株两优819、两优287、中早22等5个品种进行抛秧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株两优819产量、生育期等综合性状表现最好,单产达515.9kg/667m2、增产5.4%,日产量达5.01kg/667m2、增产14.6%;其次是中早22,单产达499.2kg/667m2、增产1.9%,日产量达4.62kg/667m2、增产5.7%;其他组合作早造综合性状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水稻的沼液浸种及生态旱育秧沼肥不同用量培肥苗床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沼液浸种时间以36h为宜,沼肥培肥育秧以1300kg/667m^2为宜,平均单产497.25kg/667m^2,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统一推荐的“3414”试验设计,通过肥料效应函数法,对大麦氮、磷、钾肥料效应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产量与施肥量效应函数数学模型为:y=256.16+22.46x1+8.1x2+5.97x3+0.25x1x2+0.57x1x3+0.15x2x3-2.01x1^2-0.5x2^2-0.5x3^2,最高产量为432.4kg/667m^2,最佳施肥量为氮6.3kg/667m^2、磷7.5kg/667m^2、钾6.7kg/667m^2,最佳施肥量产量为409.8kg/667m^2。土壤对大麦的养分供应能力:供氮量为7.92kg/667m^2,供磷量为2.93kg/667m^2,供钾量为7.53kg/667m^2。氮肥利用率47.54%,磷肥利用率6.45%,钾肥利用率17.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