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2 毫秒
1.
1987年5月驻宝清县解放军某部养鸡场的肉用仔鸡发生以卷趾、瘫痪、飞节触地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现场调查、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维生素B_2缺乏症。 1.发病情况该场于4月5日—4月18日,分3批引进星布罗雏鸡8486只,地面平养,密度为10—30日龄70只/米~2,30—40日龄40只/米~2,40—70日龄30  相似文献   

2.
养禽业的高度集约化饲养大大提高了家禽的饲养密度,但也增加了换气方面的困难。苏联“拉高罗沃”家禽厂幼鸡舍的通风系统如下:在饲养17000只1—30日龄的雏鸡舍内,设一台通风机,送气量为9,000米~3/小时。舍内还装置两台轴式排风机,其中一台风量为33,000米~3/小时(在雏鸡10—30日龄时使用);另一台风量为20,000米~3/小时(在雏鸡3—30日龄时使用)。采用上述换气系统时,尽管舍内  相似文献   

3.
禽巴氏杆菌病来势猛、传播快、发病集中、死亡率高,对养禽业造成很大的威胁。该病虽有相应的疫苗和多种药物的防治,但在山区农村,由于疫苗供应不足、保存不易等使其应用受到限制。1987年春季,内邱县种禽场鸭暴发了巴氏杆菌病,我们试用喹乙醇防治,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一、发病经过种禽场饲养Z—1系父母代种鸭1900只,1—30日龄条板平养,30日龄后分3群地面平养,每舍面积180米~2,运动场400米~2(包括120米~2小水池)。种鸭  相似文献   

4.
分别在试验场与养户处开展2个试验。一是试验场试验:随机选择长天龄三黄肉鸡1 600只,分为4组(对照组、试验组1、试验组2、试验组3),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200只鸡。对照组全程使用常规饲料(36~75日龄使用饲料粗蛋白17%),试验组1、试验组2、试验组3小鸡阶段(1~35日龄)、大鸡阶段(76日龄至上市)使用常规饲料,中期阶段(36~75日龄)使用低蛋白日粮,且饲料粗蛋白质含量各不相同,但其中可消化必需氨基酸含量一致。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各组上市肉鸡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1中鸡使用饲料粗蛋白质14%,其上市肉鸡只鸡利润最高,比对照组高了1.15元/只;二是养户试验:随机选取长天龄三黄肉鸡养户8个,分成4组(对照组1、对照组2、试验组1、试验组2),每组2个养户,每个养户大约8 000只鸡。其中对照组1、试验组1限量饲喂,对照组2、试验组2自由采食。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1(使用低蛋白日粮且限量喂料)上市肉鸡出现较多"啄毛"鸡,次鸡率最高,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使用低蛋白日粮条件下,不宜采取限量喂料方式。  相似文献   

5.
不同饲养方式和饲养密度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和饲养密度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3×2双因子试验设计,选用7日龄的Ross 308白羽肉鸡504只,3种饲养方式分别为地面厚垫料平养、笼养和网上平养,2个饲养密度分别为12(正常密度)和16只/m2(高密度),共6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试验期35 d。试验结果显示:1)饲养方式极显著影响7~28日龄和29~42日龄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 P<0.001)。7~28日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为垫料平养>笼养>网上平养,平均日增重为垫料平养>网上平养>笼养,料重比为网上平养<垫料平养<笼养。29~42日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垫料平养显著高于笼养和网上平养(P<0.05),平均日增重笼养显著高于垫料平养和网上平养( P<0.05),料重比笼养<网上平养<垫料平养。在7~28日龄,高饲养密度有降低平均日采食量的趋势(0.050.05)。在29~42日龄,高饲养密度则有提高平均日采食量的趋势(0.050.05),且垫料平养的高饲养密度肉鸡的腿肌pH1最低。综上所述,饲养方式和饲养密度都会影响肉鸡生长性能,但两者不存在交互作用;但在垫料平养和网上平养方式中提高饲养密度会对腿肌肉品质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日粮中添加酸化剂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酸化剂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1日龄罗斯308商品肉仔鸡3 84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公母各160只。处理1组为空白对照组(基础日粮),处理2~4组分别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添加酸化剂1号3 kg/t、酸化剂2号2 kg/t、酸化剂3号2 kg/t。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酸化剂2号和3号组22~35日龄肉鸡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各处理组1~42日龄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不同酸化剂组肉鸡日均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酸化剂3号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正>1雏鹅管理1.1保温1~5日龄26~28℃(相对湿度60%~65%)、6~10日龄24~25℃(相对湿度60%~65%)、11~15日龄23~21℃(相对湿度65%~70%)。判断温度是否适宜,看鹅群是否打堆,分布是否均匀。1.2密度1~5日龄,20~25只/m~2;6~10日龄15~20只/m~2;11~15日龄,12~15只/m~2;16~20日龄,8~12只/m~2;20日龄后密度渐降。1.3光照管理第1周24h光照;第2周18h光照;第3周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V_(D3)对不同生长阶段(1~20、21~40日龄)罗斯308肉鸡生长性能、骨骼矿化和钙磷利用的影响。将1~20、21~40日龄肉鸡各100只均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V_(D3)添加水平为0(对照组)和1 000 IU/kg(试验组)。1~20日龄肉鸡处理组分别在5、10、15和20日龄屠宰,21~40日龄肉鸡处理组分别在25、30、35和40日龄进行屠宰。结果显示:1日粮中添加V_(D3)可提高1~20、21~40日龄肉鸡体增重和采食量(P0.05),降低料重比(P0.05);2V_(D3)可提高20日龄血浆无机磷浓度(P0.05),但对40日龄肉鸡血浆无机磷浓度无影响(P0.05);3V_(D3)可提高20和40日龄肉鸡股骨、胫骨和跖骨重量、长度、灰分重量、灰分含量、钙含量和磷含量(P0.05);4V_(D3)可增加11~14和31~34日龄肉鸡钙磷沉积率(P0.05)。表明:日粮中添加V_(D3)能改善肉鸡生长性能,促进骨骼矿化,增加钙磷沉积率;V_(D3)对1~20日龄肉鸡生长性能和骨骼矿化的改善效果大于21~40日龄肉鸡。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不同季节室内、外饲养方式对黑脚麻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本试验在冬季、夏季各选用180只35日龄的黑脚麻鸡雌雏,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分别进行室外放养和室内平养。在49、63、77、91日龄分别对黑脚麻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抗体效价进行测定。结果显示,①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试验期室内平养的黑脚麻鸡体重均大于室外放养,冬季两试验组均差异显著(P<0.05),夏季仅在77日龄时差异显著(P<0.05),其余日龄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夏季室外放养组黑脚麻鸡平均日增重(ADG)高于冬季室外放养组,料重比(F/G)显著低于冬季室外放养组(P<0.05),而室内平养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ADG在两个季节间无显著差异(P>0.05);③在免疫功能上,冬季室内平养黑脚麻鸡免疫器官指数和新城疫(ND)抗体效价均大于室外放养组,而夏季室外放养组部分免疫器官指数和禽流感H5亚型(AI(H5))、ND抗体效价高于室内平养组;冬季两种抗体效价均高于夏季。综上所述,气候和季节是影响放养黑脚麻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畜牧工作者在北京鸭原有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些生产性能较高的新品系。为研究其血液激素和脂质含量与屠体生产性能的关系,特进行了本试验。材料和方法动物:参加试验的北京鸭分别为前辛庄Z—1系鸭(17只)、前辛庄Z—1×Z—2杂交鸭(21只)和肖家河地区饲养的未经系统选育的北京鸭(19只)。饲养:饲喂湿粉料,补充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自由采食。饲料水平为:1—3周 4—5周 6—8周粗蛋白(%) 21.48 19.36 16.60代谢能(兆卡/公斤) 2.925 2.906 2.9171~3周网上育雏,密度14只/米~2,室温85°F(第1周)、65°F(第2、3周)。3周龄以后地面平养,饲养密度5.5只/米~2。自然光照,有室外运动场。血样采集:采血时间为3、7、8周龄  相似文献   

11.
900只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分3个处理组:处理组1是对照组,不添加抗生素和化学合成抑菌药物;处理组2添加细菌源脂肪酶,处理组3添加真菌源脂肪酶。结果显示:处理组3肉鸡42日龄末体重显著高于(P0.05)处理组1肉鸡。29~42日龄以及试验全期,处理组3肉鸡饲料/增重比,显著小于(P0.05)处理组1和2;处理组1肉鸡平均日增重,与处理组2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小于(P0.05)处理组3肉鸡。15~42日龄阶段,处理组3肉鸡对饲料粗脂肪和能量的表观代谢率显著大于(P0.05)处理组1和2,且处理组1和2差异不显著(P0.05)。本试验证明,在无抗日粮配方条件下,真菌源脂肪酶能够改善15~42日龄肉仔鸡的生产性能,但对1~14日龄肉仔鸡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发病情况我县香泉镇一养鹅户于2007年3月12日购进1日龄雏鹅3 200只,分别于1日龄和8日龄两次用小鹅瘟精制高免卵黄抗体颈背侧皮下注射0.5 ml/只和1 ml/只,12日龄免疫注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0.5 ml/只.15日龄突然发病死亡7只,次日死亡26只,病鹅40余只,禽主认为鹅感染了小鹅瘟.  相似文献   

13.
β-羟基-β-甲基丁酸( HMB),是一种促进肌肉生长的营养补剂,本试验目的旨在探讨胚蛋给养HMB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胴体组成、肌肉品质、血浆生化和激素指标的影响。选用260枚爱拔益加( AA)肉鸡商品代受精蛋,随机分为2个组,分别在17.5胚龄向羊膜腔内无菌注射1 mL 0.1% HMB或等量的生理盐水(对照组)。出壳后,从每个组中各选取48只体重相近健康公雏随机分成6个重复,每重复8只,饲养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胚蛋给养HMB对肉仔鸡孵化率无显著影响( P>0.05),肉仔鸡的体重在1、21和42日龄时分别提高了1.9(P<0.05)、41.8(0.050.10);HMB组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在1~21日龄和1~42日龄均高于对照组(0.050.05);胚蛋给养HMB对肉仔鸡的胸肉品质无显著影响( P>0.05)。3)胚蛋给养HMB对肉仔鸡的肝脏和免疫器官指数均无显著影响( P>0.05)。4)胚蛋给养HMB对肉仔鸡血浆生化指标(总蛋白、尿酸、肌酐含量)以及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含量均无显著影响( P>0.05)。综合本试验结果,胚蛋给养HMB可促进雄性肉仔鸡生长前期的平均日增重和肌肉发育,随日龄增加促生长作用逐渐减弱,且促生长作用与血浆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含量变化无关,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宁都三黄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56日龄宁都三黄鸡母鸡2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分别进行笼养(L组)、网上平养(W组)、地面平养(P组)和散养(S组),L组、W组、P组饲养密度均为15只/m^2,相同饲粮饲养至120日龄,分别测定出性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生长性能:84、112日龄体重L组显著高于其他三组或部分组(P<0.05);98日龄体重L组、W组、S组显著高于P组(P<0.05);112日龄体重S组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71~84日龄平均日增重L组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85~98、99~112、56~112日龄平均日增重S组显著高于其他三组或部分组(P<0.05)。(2)屠宰性能:P组肌胃重显著高于L组(P<0.05)。(3)血清生化指标:总蛋白含量P组和S组显著高于W组(P<0.05);白蛋白含量L组、P组、S组显著高于W组(P<0.05);甘油三酯含量L组显著高于W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球蛋白、尿素氮、尿酸、乳酸脱氢酶含量P组显著高于其他三组或部分组(P<0.05)。由此可见,饲养密度为15只/m^2时,笼养有利于宁都三黄鸡体重增加;在高温季节,活动范围大、养殖密度低的散养方式在增重和饲料转化比方面要优于无降温设备且高密度饲养的舍饲方式;平养条件下宁都三黄鸡对蛋白质的利用率较低;四种饲养方式对宁都三黄鸡屠宰性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不同季节室内、外饲养方式对邵阳黄鸡生长性能的影响,本试验在冬季、夏季各选用120只40日龄的邵阳黄鸡雌雏,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分别进行室外放养和室内平养。在55、69、83、97日龄分别对邵阳黄鸡生长性能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试验期室内平养的邵阳黄鸡体重均大于室外放养,冬季两试验组均差异显著(P0.05),夏季仅在77日龄时差异显著(P0.05),其余日龄差异均不显著(P0.05);夏季室外放养组邵阳黄鸡平均日增重(ADG)高于冬季室外放养组,料重比(F/G)显著低于冬季室外放养组(P0.05),而室内平养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ADG在两个季节间无显著差异(P0.05)。所以气候和季节是影响放养邵阳黄鸡生长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25-OH-D_3单独添加及其与维生素D_3同时添加对0~42日龄肉鸡生产性能、养分利用及肉品质的影响。选用健康商品代艾维茵(Avian)肉仔鸡(公雏)进行,采用双因子随机区组设计,以Hy·D与VD_3不同水平组合处理为6个试验组,每组四个重复,每个重复0~21日龄10只,0~21日龄8只。记录初生重、21日龄体重、42日龄体重,计算各阶段增重、日增重,测定投料量、余料量,计算日耗料量、料重比;在12~14日龄采用全收粪尿法进行代谢试验,计算养分利用率;在42日龄时进行屠宰试验,测定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重要内脏器官的重量和发育情况。结果表明:添加Hy·D(25-OH-D_3)69μg/kg+VD_32760IU/kg组极显著影响肉仔鸡生产性能和养分利用。结果提示肉仔鸡日粮添加Hy·D(25-OH-D_3)34.5μg/kg+VD_31380 IU/kg为最好,且两者有协同效应。Hy·D(25-OH-D_3)69μg/kg+VD_32760 IU/kg是艾维茵肉仔鸡0~21d饲粮添加的分界点。  相似文献   

17.
用饱和盐水漂浮检测法及剖检法对南昌3个动物房(Ⅰ、Ⅱ、Ⅲ组)3种日龄段(20~25、28~32、35日龄以上成年)的135只小鼠进行调查。粪检结果:被检小鼠感染球虫、线虫、绦虫的感染率分别为4.4%、11.1%和5.2%,以线虫最高;第Ⅰ、Ⅱ、Ⅲ组寄生虫总感染率分别为(16/45)35.6%、(10/45)22.2%和(4/45)8.9%。剖检结果:被检小鼠感染四翼无刺线虫、隐藏管状线虫、短膜壳绦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4.07%、5.2%、9.6%,以四翼无刺线虫最高;第Ⅰ、Ⅱ、Ⅲ组寄生虫总感染率分别为(19/45)42.2%、(16/45)35.6%和(4/45)8.9%。粪检、剖检结果均表明:以第Ⅰ组寄生虫感染率为最高,第Ⅲ组最低。3组3种年龄段小鼠寄生虫感染率20~25日龄为最低;28~32日龄及35日龄以上成年小鼠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基于生长性能和肉品质,评价胍基乙酸(GAA)对肉鸡的适用阶段和饲粮蛋氨酸(Met)配套强化效果。选取1日龄雄性爱拔益加肉仔鸡1920只,随机分为16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试验分前期(1~21日龄)和后期(22~42日龄)2个饲养阶段,1组为对照组,饲喂常规饲粮(Met水平前期为0.50%,后期为0.40%)。2~6组仅在前期设置Met或GAA处理,其中,2组只把饲粮Met的水平提高至0.65%;3~6组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2个饲粮Met水平分别为0.50%和0.65%,2个GAA添加量分别为300和600 mg/kg。7~11组仅在后期设置Met或GAA处理,其中,7组只把饲粮Met水平提高至0.55%;8~11组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2个饲粮Met水平分别为0.40%和0.55%,2个GAA添加量分别为400和800 mg/kg。12~16组在全期(1~42日龄)设置Met或GAA处理,前期和后期饲粮设置分别同2~6组和7~11组。试验期42 d。结果发现:1)与对照组相比,只在前期饲喂高剂量GAA并强化Met供应能够显著提高1~21日龄平均日增重和21日龄体重(P<0.05),显著降低1~21日龄料重比(P<0.05);仅在后期饲喂高剂量GAA能够显著提高22~42日龄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22~42日龄料重比(P<0.05),同时强化Met供应还可显著提高1~42日龄平均日增重及42日龄体重、胸肌指数(P<0.05),显著降低22~42日龄和1~42日龄料重比及42日龄腹脂指数(P<0.05);全期饲喂高剂量GAA能够提高22~42日龄和1~42日龄平均日增重及42日龄体重和胸肌指数(P<0.05),显著降低22~42日龄和1~42日龄料重比及42日龄腹脂指数(P<0.05),同时强化Met供应还可显著提高1~21日龄平均日增重和21日龄体重(P<0.05),显著降低1~21日龄、22~42日龄和1~42日龄料重比(P<0.05)。2)与对照组相比,全期单独强化饲粮Met或联合添加低剂量GAA可以显著降低42日龄胸肌、腿肌亮度(L^∗)值和剪切力(P<0.05),提高红度(a^∗)值和24 h pH(pHu)(P<0.05);单独饲喂GAA对肉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当全程饲喂高剂量GAA时,无需额外补充Met就可使肉鸡终末体重和胴体质量达到最佳;若要阶段性使用GAA,宜在后期高剂量添加且同时补充Met。  相似文献   

19.
为弄清略阳鸡早期生长速度和产肉性能,确定其选育方向,对3批共186只雏鸡进行了早期生长速度观察。雏鸡是从产区选购来作观察用的70余只母鸡所产蛋孵从得到。30日龄内采用笼养,30日龄脱温后改为室内大群网养。笼养密度为30—40只/平方米,网养密度为15只/平力米。每30天称体重1次。试验结果:在90日龄时,3批公鸡的日增重分别为母鸡日增  相似文献   

20.
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的维生素D3水平(0、400、800、1200、1600、2000、3000 IU/kg)及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0、10、20、30、40、50、75μg/kg)对1~14日龄北京鸭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而探讨1~14日龄北京鸭维生素D3及25-OH-D3需要量.选取1040只体重基本一致、健康的1日龄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13个处理,每处理8个重复,每重复10只鸭.结果表明,维生素D形式对1~14日龄北京鸭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料重比和死亡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维生素D水平对1~14日龄北京鸭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料重比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但维生素D缺乏组试验鸭无明显缺乏症.以平均日增重为评价指标,依据二次曲线模型和折线模型估测1~14日龄北京鸭维生素D3和25-OH-D3的需要量分别为1849.8 IU/kg(P=0.0206)和38.1μg/kg(P=0.02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