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控释氮肥对不同部位棉铃素质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设计100%树脂包膜尿素基施、50%普通尿素+50%树脂包膜尿素基施和棉花控释专用肥基施3种控释氮肥处理,以100%普通尿素为对照,研究等氮条件下,不同控释氮肥处理对棉花(鲁棉研28号)不同结铃部位棉铃素质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氮肥处理相比,控释氮肥处理对棉株3~5果节和中上部果枝的棉铃素质及纤维品质影响显著,呈现出铃重增加、衣分降低的趋势,而对其他部位棉铃素质及纤维品质无显著影响.控释氮肥处理显著增大了纤维马克隆值,增加了纤维比强度,提高了纤维成熟度,但对纤维长度影响不显著.3个控施氮肥处理以100%树脂包膜尿素基施处理和棉花控释专用肥基施处理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2.
控释氮肥对夏玉米氮素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控释氮肥在夏玉米上的最佳用量,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控释氮肥与普通氮肥掺混比例及减少施氮总量20%的处理对夏玉米产量、氮素积累、肥料表观利用率和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相同施肥量的普通氮肥处理相比,控释氮肥全量及减量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玉米植株氮积累量。完熟期100%包膜尿素处理、70%包膜尿素处理、50%包膜尿素处理和50%包膜尿素减氮处理氮积累量分别较普通尿素处理增加了16.46%、39.02%、20.97%、8.22%。控释氮肥全量及减量处理对玉米植株氮素积累趋势基本无影响。控释氮肥全量及减量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氮、磷、钾肥的表观利用率和农学效率。与相同施肥量的普通氮肥处理相比,控释氮肥全量及减量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其中70%控释尿素处理产量最高,增产率达12.33%。  相似文献   

3.
控释氮肥对盆栽棉花产量及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硫加树脂包膜尿素(PSCU)和树脂包膜尿素(PCU)2种控释氮肥及普通尿素对棉花产量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氮肥一次基施较等氮量普通尿素一次基施子棉产量显著增加6.78%~28.91%,但与等氮量尿素基施40%加追施60%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基施控释氮肥较尿素增加了棉花铃重,但对衣分和单株成铃数没有显著影响;且显著提高了盛花期和始絮期土壤中的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同时也显著提高了初花期和盛花期土壤中的速效钾含量,但不同处理间有效磷含量差异不显著。因此,在盆栽条件下,控释氮肥一次基施既可满足棉花全生育期对氮素的需求,又在保障产量的前提下减少了追肥次数。  相似文献   

4.
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混施对夏玉米产量和氮肥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以释放期60 d的控释尿素为供试材料, 研究相同氮肥用量条件下0、10%、30%、50%、100%的控释氮肥与普通尿素配合追施对夏玉米光合性能、灌浆速率、产量、经济效益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1)与单施普通尿素处理比较, 控释掺混处理的夏玉米穗位叶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均较高, 籽粒灌浆启动较快, 灌浆活跃期延长。(2)随控释尿素比例的增加, 玉米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 控释掺混处理的玉米产量分别增加2.90%、7.91%、9.48%和5.68%, 经济效益依次增加397.34、1077.65、1263.94和611.3元 hm-2。(3)各控释掺混处理的氮肥农学效率依次为8.31、10.55、11.81、12.50和9.46 kg kg-1, 氮肥利用率依次为29.71%、31.83%、38.49%、40.72%和44.63%, 两项指标分别比普通尿素处理增加1.15%~4.19%和2.12%~14.92%。(4)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的掺混比例为50%时, 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喷施脱叶催熟剂对棉花不同部位棉铃的干物质质量、产量性状以及纤维品质等的影响,明确河北省喷施棉花脱叶催熟剂的最佳时期。【方法】以机采棉品种冀丰1458为供试材料,分别于2020年和2021年的9月下旬到10月上旬,设置4个时间喷施50%(质量分数)噻苯·乙烯利悬浮剂,以9月20日喷施等量清水作为对照,分析棉花的脱叶率和吐絮率、不同部位棉铃的干物质质量、铃重、籽指与衣分、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纤维品质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各处理喷施脱叶催熟剂当天的吐絮率为40%~65%,处理后20 d的吐絮率和脱叶率均大于90%。与对照相比,9月20日处理的上部棉铃的铃重、籽指、衣分、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均显著降低;9月20日或9月25日左右喷施,上部、中部棉铃的干物质质量和单株棉铃总干物质质量均显著降低;9月20日至10月5日左右喷施脱叶催熟剂导致上部棉铃籽指显著降低,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显著提高,其中9月30日左右处理的籽棉和皮棉产量最高,并且其纤维品质综合表现也较好。【结论】初步认为,河北省植棉区露地直播棉田脱叶催熟剂的最佳喷施时间为9月30日、吐絮率为56%左右...  相似文献   

6.
经过氮肥不同基追比和氮肥种类对夏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以33.3%普通尿素基施+33.3%大喇叭口期追施+33.3%抽雄期追施处理最佳,产量最高,达8 670kg/hm2。控释BB肥基施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最高,达49.5%,高于施用普通尿素的各个处理。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树脂包膜控释氮肥在超级水稻上的应用效果,通过树脂包膜控释氮肥小区定位试验,以常规施肥为对照,分析了控释氮肥不同配比和用量连续施用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收获后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产量以CRU 50%+PU 50%处理最高为11200.5 kg/hm2,与CRU 70%+PU 30%无显著差异,但极显著高于其他施氮处理,70%氮肥用量控释氮肥处理效果优于一次施用普通氮肥处理,与分次施用普通氮肥相当。100%氮肥用量控释氮肥配施普通氮肥处理通过增加水稻穗长、总粒数、实粒数和千粒重,达到增产效果。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氮肥利用率显著降低,施用控释氮肥各处理显著高于施用普通氮肥处理,其中CRU 42%+PU 28%和CRU 70%氮肥利用率为53.73%和52.06%,显著高于其他处理8.90~29.29个百分点和7.23~27.62个百分点。水稻收获后70%氮肥用量施用控释氮肥土壤养分含量最高。70%氮肥用量的CRU 42%+PU 28%处理达到节本、增效目的,在超级水稻应用效果最好。本试验结果为控释氮肥在超级水稻上合理施用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
包膜控释尿素对冬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土壤施用包膜控释尿素对冬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0%普通尿素 35%控释期90 d包膜尿素 35%控释期120 d包膜尿素配合施用(F1)冬小麦籽粒产量最高,氮肥利用率也达到最高,比40%尿素底施 60%尿素拔节期追施(F2)增产5.36%~7.16%,氮肥利用率也提高了13.03%~16.73%。在0~40 cm土层中,30%控释期30 d包膜尿素 35%控释期90 d包膜尿素 35%控释期120 d包膜尿素一次性底施(F3)土壤残留氮最高,土壤表观损失最少。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控释氮肥施用的最佳用量,在大田条件下,试验设6个处理:T1不施氮肥、T2常规施肥(基施)、T3常规尿素(基施+追施)、T4控释尿素100%、T5控释尿素90%、T6控释尿素80%。研究控释氮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及其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控释氮肥处理提高了玉米株高、地上部干物重,且从拔节到成熟期,控释尿素100%、控释尿素90%处理地上部干物重高于普通尿素处理,且控释尿素90%处理最大。控释氮肥合理用量提高了玉米的茎粗、穗粒数,减少了玉米秃尖长度。控释尿素90%处理产量最高,达到8637.6 kg/hm2,与不施氮肥相比产量提高16.7%,与常规施肥(基施)相比产量提高9.5%,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从产量和经济效益分析,控释尿素90%:处理是比较理想的肥料用量选择。  相似文献   

10.
包膜控释尿素用量试验对花生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2008年在肥东花生原种场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包膜控释尿素不同用量对花生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金正大包膜控释尿素增产效果显著。在等氮条件下,与普通尿素相比,SPCU100%和PCU100%分别增产15.6%和13.00%,氮素利用率分别为51.14%和54.92%;SPCU70%和PCU70%分别增产9.66%和23.12%,氮素利用率分别为48.36%和60.87%。金正大包膜控释尿素一次性在花生上基施具有增效、节肥、省工的特点。此外,金正大包膜控释肥还可以改善花生农艺性状。金正大树脂包膜控释尿素减氮30%施用,在花生上应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缓/控释肥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提高氮素利用率及增产机制。本研究以杂交中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在180 kg hm-2施氮量基础上,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 主区设控灌、干湿交替灌溉、传统灌水灌溉3种水分管理方式,副区设尿素一道清、尿素常规运筹、硫包膜缓释肥、树脂包膜控释肥4种氮肥种类,研究缓/控释肥和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干物质量和氮素吸收、运转、分配和产量的影响及其互作效应。结果表明, 缓/控释肥和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主要生育期干物质量和氮吸收、转运、分配及产量具显著影响及互作效应,产量构成因素与氮素在结实期转运总量及其分配呈显著正相关。干湿交替灌溉和缓/控释肥均能提高干物质量、氮素吸收及产量并表现出显著互作效应,施用缓/控释肥氮素表观利用率达42%~53%,相较于尿素一道清和传统的尿素常规运筹,氮肥偏生产力提高6%~23%,氮素农学利用率提高26%~71%,增产8%~19%。控灌条件下,缓/控释肥处理氮素有效性高,保证足穗、促进重穗;干湿交替灌溉条件下缓/控释肥处理能保持氮素的高效释放,有利于高产群体的形成,从而提高稻株氮素积累、协调氮素分配;淹水灌溉条件下,缓/控释肥处理无效分蘖减少,氮素入渗、淋溶降低,成穗率提高。综合产量与氮素吸收、运转的表现,干湿交替灌溉条件下施用缓控释肥为本试验最佳处理,能有效提高氮素利用率,促进高产形成。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自制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型缓释氮肥的养分释放规律及其对小麦-水稻产量的影响,采用浸泡试验分析了2 种包膜缓释氮肥(氯乙烯-醋酸乙烯型缓释氮肥、羟基改性的氯乙烯-醋酸乙烯型缓释氮肥)的养分释放规律,同时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水旱轮作条件下其对小麦-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氯乙烯-醋酸乙烯缓释氮肥的释放期为60 天,羟基改性的缓释氮肥为50 天,2 种缓释氮肥的土壤铵态氮含量在30 天时达到了最高峰,土壤硝态氮含量在60 天时达到了最高峰。在小麦产量上,各处理间没有差异,但在后期的水稻产量上,氯乙烯-醋酸乙烯缓释氮肥显著高于羟基改性的缓释氮肥处理(P<0.05),原因在于氯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与羟基改性的相比,表面平滑更加均匀,降解速率更慢,养分的释放时间更长,进而氮肥利用率高,产量高。本研究阐明了氯乙烯-醋酸乙烯型缓释氮肥的释放规律,得到了水旱轮作条件下氯乙烯-醋酸乙烯缓释氮肥比羟基改性的水稻产量高的结论,对开发氯乙烯-醋酸乙烯型缓释氮肥和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控释氮肥对莴苣生长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盆栽和田间试验,探讨了控释氮肥脲甲醛(UF)不同供氮水平条件下的肥料效应;并采用微区试验比较了控释氮肥与其他速效氮肥品种对莴苣生长,形态指标,产量及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氮肥的供量与产量密切相关,中氮水平处理,肥效最佳,过量供应,单位肥料的肥效明显下降。等氮量条件下,莴苣对控释氮肥的吸收利用率最高,达40.10%,较其它氮肥品种其利用率增加6.93%~31.04%,控释氮肥处理,莴苣的生长指标及增产效应优于其他氮肥品种,不同氮肥品种的增产顺序为UF> CO(NH2)2 > NH4NO3>NH4HCO3。  相似文献   

14.
控释氮肥对土壤硝态氮和玉米植株全氮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了探讨控释氮肥施用的最佳用量比例,在大田条件下,试验设6个处理:T1不施氮肥、T2常规施肥(基施)、T3常规尿素(基施+追施)、T4控释尿素100%、T5控释尿素90%、T6控释尿素80%。研究控释氮肥对土壤硝态氮和玉米植株全氮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硝态氮和秸秆全氮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下降趋势,且拔节期含量最高。控释氮肥处理灌浆期到成熟期不同氮素含量高于常规施肥处理。控释氮肥处理提高了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地上部干物重,而从拔节期到成熟期,控释尿素100%、控释尿素90%处理地上部干物重高于普通尿素处理,且控释尿素90%处理最大。控释氮肥合理用量提高了玉米的茎粗、穗粒数,减少了玉米秃尖长度,但对百粒重影响不大。控释尿素90%处理产量最高,达到8637.6 kg/hm2,与不施氮肥和常规施肥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with sorghum variety CSH-9 in kharif season of 1983 and 1984 to find out the efficiency of coated urea fertilizers over urea alone. The coated urea fertilizers used were neem cake coated urea, neem extract coated urea, coaltar coated urea, 10% didin coated urea along with ordinary urea. Four rates of urea application viz 50, 100, 125 kg N/ha were used along with control in single and split application.
The dry matter yield was recorded to be higher with ordinary urea at initial growth stage of sorghum. However the coated urea fertilizers recorded more dry matter at advancing growth stages. The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N rates. Split application of N registered higher dry matter. The grain yield was increased due to coating of fertilizers. The neem cake coated urea and 10 % didin coated urea produced highest grain yield which was about 1.5 times more over urea alone. The grain and fodder yields were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N rates, the highest yields being with 120 kg N/ha application. N concentration in plant was decreased with advancing growth stage. The concentration, uptake and N recovery were highest with 10% didin coated urea in 1984 and with neem cake urea in 1983. Coated urea fertilizers and split application of N resulted in increasing the N use efficiency over single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16.
分别采用腐植酸和钙镁磷肥包裹颗粒尿素的方法自制了两种缓释氮肥,并通过室内土壤培养和盆栽实验研究了其氮素释放特征和肥效。结果表明,两种缓释氮肥较普通尿素均有明显的缓释效果,在室内培养24h后,尿素溶出率为56.78%,而两种自制缓释氮肥分别仅为15.28% 和11.58%;以玉米为供试作物,两种自制缓释氮肥与普通氮肥(尿素)相比,均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并显著提高玉米吸氮量和氮素表观利用率,其中以腐植酸包裹尿素(SRF2)效果最佳,较普通氮肥增产13.62%,氮素表观利用率达66.2%。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几种缓/控释肥在宁夏淡灰钙土上的氮素释放特性和生物学效应,寻求合适的缓/控释组合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在氮磷钾等养分供应下研究了5个施肥处理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几种缓/控释肥在土壤中的氮素释放规律。结果表明,相对不施氮处理,施用缓/控释肥可提高春玉米株高、地上部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同时也能显著促进地上部氮、根系氮和总氮吸收量,其氮肥利用率达33.9%~39.7%,较NPK平衡施肥(31.5%)提高了2.4%~8.2%。自研制缓/控释肥在土壤中的氮素释放天数在65天左右,释放高峰在第32天前后;而商品包膜尿素的氮素释放高峰在第17天前后,65天后依然有较高的氮素释放。因此,与商品包膜尿素相比,自研制缓/控释肥的氮素释放周期有待延长,但其对春玉米生育前期的氮素供应相对充足。  相似文献   

18.
有机质包膜尿素对冬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此文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3类有机质包膜尿素对冬小麦的产量、氮肥利用率与农学效率、氮素生理效率与收获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氮量条件下,有机质包膜尿素可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在含N 0.10 g/kg土和含N 0.20 g/kg土水平下,YU2(有机质包膜尿素2)处理较普通尿素分别增产12.7%和19.4%,氮肥的利用率分别提高14.8%和10.8%,效果最为显著。在含N 0.20 g/kg土水平下,与普通尿素相比,3类有机质包膜尿素不同程度的提高了氮肥的农学效率、氮素生理效率和收获指数,YU3(有机质包膜尿素3)对氮素生理效率和收获指数的影响最大,分别提高了0.83 kg/kg和2.56%;YU2处理对提高氮肥农学效率的效果最显著,在含N 0.10 g/kg土和含N 0.20 g/kg土水平下,每千克氮分别增产4.04 kg和3.64 kg小麦籽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