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在鱼类工厂化育苗中,轮虫作为鱼苗的开口饵料,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鱼苗的成活率和质量。近几年来,北方地区都在冬季进行牙鲆鱼孵化生产,由于无法收集到天然的活轮虫,育苗单位都在工厂(大棚)进行轮虫培育,一些单位由于没能掌握好轮虫培育中的技术关键,常出现败池现象,导致鱼苗缺少开口饵料,  相似文献   

2.
在鱼类的工厂化育苗中,轮虫作为鱼苗的开口饵料,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鱼苗的成活率。我国北方地区的牙鲆育苗在冬季进行。由于冬天无法收集到天然的活轮虫,育苗单位都要在塑料大棚中培育轮虫。轮虫培育中的技术关键若掌握不好,常出现败池现象,导致鱼苗缺少开口饵料,直接影响育苗产量,造成生产亏损。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实际生产经验,就海水轮虫工厂化培育中的几个重要技术环节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采用牡蛎受精卵-轮虫-丰年虫幼体-桡足类-鱼肉糜育苗饵料系列,双棘黄姑鱼的育苗水温为23.5℃以上,2003年出苗全长4.11cm鱼苗12万尾;2004年出苗全长2.7 cm鱼苗8万尾;2005年出苗全长3.41 cm鱼苗33.7万尾,2005年育苗单位水体出苗率为3 510尾/m3,育苗成活率为41.6%.双棘黄姑鱼苗的特点为前期生长很慢而15日龄后生长极快,全长1.0 cm开始出现严重的自相残杀现象.  相似文献   

4.
鱼苗放养前轮虫的培育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轮虫是鱼苗的开口饵料。在池塘中直接增殖轮虫是解决鱼苗开口饵料,降低鱼苗成活率的关键。发塘池培育轮虫的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大菱鲆苗种培育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文善 《齐鲁渔业》2000,17(4):36-37
1卫生条件 大菱鲆的仔稚鱼对微生物,尤其是弧菌类,特别敏感。育苗水体中微生物的滋生往往会导致鱼苗大量死亡。因此,大菱鲆的苗种生产必需保证非常好的卫生条件。育苗用水应过滤到1~5μm,并用紫外线消毒。此外,作为饵料的轮虫和卤虫在营养强化过程中,往往会伴随有害菌(弧菌、假单孢菌为主)含量的增加,因此投喂前应适当处理(尤其是轮虫),如用洁净海水冲洗、淡水浸泡、冷藏或抗生素消毒等,以降低有害菌含量,否则,稍有不慎,将对鱼苗产生严重后果。2轮虫的营养强化 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 HUFA),通常指廿碳五烯…  相似文献   

6.
轮虫,对于刚下塘的鱼苗,具有适口性好、易得、营养价值高等优点。利用轮虫培育鱼苗,生产成本低、效益好,鱼苗生长速度快,规格一致。因而,这一技术有着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而轮虫育苗的关键在于做到轮虫高峰期鱼苗下塘,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相似文献   

7.
渤海半滑舌鳎人工育苗工艺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2,他引:19  
对渤海半滑舌鳎人工育苗的水温、盐度、饵料等培育条件与种苗发育、生长及成活率的关系进行了试验,建立了人工育苗工艺流程。结果表明半滑舌鳎受精卵在不同水温范围内的孵化率有明显差别。种苗培育分前期、后期和幼鱼期3个阶段。前期鱼苗成活率为12.9%;后期为66.0%;幼鱼期为100%。饵料种类为轮虫、挠足类和卤虫,开口饵料为轮虫。1987年2次分别育出仔鱼4.8万尾和0.6万尾;1989年育出仔鱼3.13万尾,45天内培育出完全变态的鱼苗3080尾。种苗培育80天,体长达30.0mm,外形与成鱼完全相同,达到放流规格。  相似文献   

8.
53、如何防治轮虫病?答:轮虫本是鱼苗的一种优质天然饵料,然而,它也对鱼苗至夏花培育阶段构成威协,一旦轮虫寄生鱼苗机体就会带来危害,造成鱼苗死亡,此病主要由于施用有机肥料过量后,轮虫生长旺盛所致。当鱼苗被轮虫寄生后,焦躁不安,四处游窜,无法摄食,造成鱼苗体质消瘦,出现死  相似文献   

9.
轮虫高密度循环水培育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轮虫是工厂化鱼类育苗、虾类育苗必不可少的生物开口饵料,轮虫的数量和质量往往是育苗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介绍了轮虫的高密度培养技术及营养强化技术,研究设计了一种轮虫高密度循环水培育装置,其设计指标为轮虫培育密度>5000个/mL,轮虫培育温度为20-38℃恒温可调,培育水氨氮含量<0.6mg/L。  相似文献   

10.
轮虫是淡水浮游动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来源广、繁殖迅速、适应性强、易于培养、营养丰富、大小适宜、游泳速度慢、在水体中分布均匀、不污染水质等优点.是绝大部分鱼类的鱼苗从内源性营养向外源性营养转化阶段中最适口的优质饵料.在生产实践中,提高鱼苗培育水体中轮虫的含量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育苗培育率的关键.一、试验方法1.池塘清理及池塘条件鱼苗培育池采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清塘,清塘后人工机械搅动底泥,施有机粪肥(发酵腐熟鸡粪),分期注入水.  相似文献   

11.
生产实践中,饵料生物的培养与鱼苗适时下塘的有机结合,即鱼苗在轮虫高峰期适时下塘,是鱼苗培育成败的关键。笔者结合生产实际,谈谈如何人为制造轮虫繁殖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12.
<正>轮虫作为许多水产动物的优质开口饵料,在苗种生产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根据轮虫、鱼苗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征及鱼塘中的浮游生物的消长和鱼苗个体发育中食性转化规律,探索出鱼塘肥水增殖轮虫技术。预测和掌握轮虫繁殖高峰,适时投放鱼苗,称为肥  相似文献   

13.
轮虫是淡水浮游动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绝大部分鱼类的鱼苗从内源性营养向外源性营养转化阶段中最适口的优质饵料.在渔业生产上,鱼苗培育水体中轮虫的数量直接影响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淡水枝角类通称水蚤,又称"红虫"、"金鱼虫".水蚤营养价值极高,是鲢、鳙、鲤、鲫等常规养殖鱼类鱼苗培育阶段和特种水产养殖幼体阶段的良好活饵料.  相似文献   

14.
张弼  姜志强 《水产科学》2002,21(5):16-17
经6个月室内人工育苗,共培育出约10cm的大规格美国红鱼苗种10.8万尾,其中从仔鱼到全长3cm的苗种成活率为75%,3-10cm大规格苗种的成活率为725。育苗中饵料系列为轮虫(2-20d)、卤虫无节幼体(12-26d)、配合饵粒(14d以后)。  相似文献   

15.
<正>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营养丰富等特点,现已成为鱼、虾、蟹类人工育苗不可缺少的优良动物性饵料,且在生产中需求量很大,特别在近几年来的河蟹育苗中,由于育苗时间较早,野生轮虫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为提高育苗成活率,降低成本,笔者结合省内外轮虫室内高密度培养实践简要总结如下,供育苗同仁参考。 1 培育池  相似文献   

16.
过去育苗多用豆饼和黄豆,把每万尾刚孵化的鱼苗培育到三寸长的鱼种,最少要用粮食三十斤。今年河北天津兴淀公社养鱼社员创造用“灰水”(含有一种浮游生物的污水)繁殖浮游生物——轮虫,来喂养小鱼苗,效果很好,滤食器官还不发达的小苗最喜欢吃这种微小的生物。这个生产队用轮虫喂养了350万尾鲤、鲫鱼苗,经过40天饲养,成活率高达90%,鱼苗已长到1—2寸长,游泳活泼。轮虫的繁殖力很强,对鱼苗的营养价值也高,繁殖方法简便,只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斜带髭鲷鱼苗室外水泥池不同生态系的育苗试验。在育苗前的“养水"期间,1号池接入小球藻、微绿球藻、扁藻、金藻、轮虫、桡足类、枝角类等生物饵料;2号池仅接入小球藻、轮虫生物饵料。在水温19.1-23℃、比重1.019、pH值8.5的条件下。二池鱼苗经100d的培育后,平均全长各为31mm和29mm,平均体重各为0.90g和0.75g,成活率18.5%和10.1%。试验表明:在育苗前期,生物饵料的多样性有利于开口仔鱼的摄食和营养,也利于鱼苗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正> 在池塘中直接增殖轮虫,是解决鱼苗开口饵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鱼苗成活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现将其技术要点作一介绍。1 排水清塘 轮虫是依靠底泥中的休眠卵萌发  相似文献   

19.
轮虫的室内高密度培养与营养强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轮虫是一种小型浮游动物,具有适应性强、繁殖迅速、营养丰富、大小适宜、易于培养、不污染水质等优点,是虾、蟹幼体和各种鱼苗的最佳开口饵料。目前轮虫已被应用于60多种海水鱼和20多种甲壳动物的育苗。随着海水育苗(特别是海水鱼育苗)的发展,轮虫的培养日益受到水产工作者的重视。轮虫培养技术不断进步,尤其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生物“包裹”技术,利用轮虫这个活载体,可以将海水鱼幼苗所需的某些营养物质,如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二十碳五烯酸(EPA)、各种维生素等传递给幼苗,这一技术已在欧、美、日等国家的海水育苗场中得…  相似文献   

20.
王刚 《科学养鱼》2003,(12):62-62
一、鱼苗培育刚孵出的鱼苗吸附在池壁或鱼巢上,不吃不动,依靠吸收腹部的卵黄为营养。经过3~4天,鱼苗开始自由游动并摄食,这时应投喂较小的轮虫、草履虫、变形虫和单细胞藻类等活饵料。若缺乏活饵,可喂煮熟的鸡蛋黄。7~10天后仔鱼长到1厘米以上时,取出鱼巢,改喂小鱼虫、大轮虫等,鱼苗池内应不断保证有鲜活的饵料。鱼苗长至2~3厘米时,每5~7天清污换水1次,加水时应沿容器壁徐徐添加,以免损伤幼苗,饵料可投水蚯蚓、黄粉虫及适口的配合颗粒饲料。二、鱼种培育鱼种培育宜采取单养,水深保持在80厘米即可。每亩放3~4厘米体长的夏花鱼种6000~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