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驴和大白鼠脾虚证动物模型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祖国医学以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是脾的主要功能之一,但脾的另一种重要功能是防卫功能。《内经·五癃津液别篇》就有季脾为之卫”的论述;《金匮要略》提出了“四季脾旺不受邪”的论点;《难经》“诸病由脾胃生”更提出了脾胃旺盛,不易发病;脾胃  相似文献   

2.
1)从中医角度来分析,猪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差主要是脾虚胃燥所引发的。脾与胃以膜相连,位于腹中,一脏一腑,互为表里,为机体气化升降的枢纽。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为胃行其津液,升清降浊,输布水谷之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胃强脾健,则水谷气盛,精神足旺,气机畅和,先天得养,后天得济。另外,脾还有益气、统血、主肌肉、主四肢等重要功用,脾胃还能使糟粕腑气自大肠传导、输化,以化腑浊泄毒热,故称之为“后天之本”。  相似文献   

3.
一、脾胃学说概况祖国医学的“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有关对疾病辩证施治的重要学说。它是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把脾胃归属于五行中的“土”,认为“土”为万物之母,是生发万物的根本。《内经》指出:“脾胃者,仓廪之友,五味出焉。”、“安谷者昌,绝谷者亡。”、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可见古人对脾胃的重要性早有明确认识。脾主运化(运化输布营养精微,升清降浊)为气血生化之源,胃为水谷之海,所以说脾胃是  相似文献   

4.
治脾疗喘案     
脾胃学说是中医学说一大支柱。它认为脾胃为水谷之海,是血气津液之源。脾是身之本,为五脏之母;胃为腑,若胃不和,则脾不磨。所以脾胃正,则五脏受荫;脾胃伤,则百病丛生。脾主运化,化生气血;胃主受纳,熟化水谷。脾胃分工协作,相辅相成,以造化营养,运滋全身。故善治者,注重调理脾胃。多年来,中兽医引用此学说,指导临床辨证施治,疗效甚为满意。如肺部  相似文献   

5.
牛前胃弛缓,是以牛前胃兴奋性和收缩性减弱为主征的消化道病。多因长期饲喂稻草、麦秸等粗纤维多的饲料,饮水不足,而损伤脾胃。因“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故其治疗原则是健脾为主,脾气充则可运化水谷之营养,达到康健之目的。  相似文献   

6.
参苓白术散出自《和剂局方》,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形体消瘦,四肢无力,大便泻池等症。在多年的兽医临床实践中,加减化我该方用于治疗牛马脾虚泻泄(包括消化不良、胃肠卡他)及便秘、肠炎、前胃驰缓等病的继发症,取得f较好的疗效。现介绍于后。l病因探讨导致脾虚泻泄的原因,主要是脾胃功能障碍。胃为水谷之海,脾主运化精微;如果脾胃受病,影响对水谷草料的消化吸收,致使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并走大肠,则成泻泄。从228例发病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门)受寒湿之邪侵袭,以湿邪最能引起泻泄。脾喜燥而恶湿,湿盛则泻。…  相似文献   

7.
脾虚泄泻是畜体命门火衰 ,脾阳不振而引起的一种消化道疾病 ,临床上较为多见。 1990年以来 ,笔者应用附子还阳汤治疗腹泻患畜 2 7例 ,治愈 2 6例 ,1例并发它症死亡。1 病因病机本病多因劳役过度 ,饲养管理不善 ,饮喂不节 ,暑天过饮冷水 ,或寒冬过食冰冻水草 ,或在治疗结症过程中反复施用峻泻攻下药以致损伤脾胃 ,使脾胃失去正常功能。胃能纳谷容水 ,并能消化 ,是供养的泉源 ,故有“胃为水谷之海”和“胃为后天之本”之说。脾主运化 ,能运化水谷之精微并输布全身 ,以营养机体。而五脏六腑得水谷之精气方能维持其功能活动。而脾胃受病 ,便影…  相似文献   

8.
健脾蜜膏方     
正中医认为,脾对应土,主运化、统血,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与胃相表里,主受纳腐熟水谷,与胃合称为"后天之本"。人以水谷为本,人体生长发育,维持生命的一切物质,均赖脾胃生化。脾胃虚衰,化源不足,气血亏虚,元气不充,则体弱多病而早衰。调理脾胃,坚固后天,可祛病延年,故养生学家认为健脾为"养生之大要",可选用下列蜜膏方。1五苓膏验方:黄芪、薏苡仁各300 g,冬瓜皮200 g,  相似文献   

9.
家畜脾胃病在兽医临床诊疗中较为常见,其多由脏腑生理功能虚弱,常因饮食、寒湿等伤及脾胃,或因脾胃本身气虚运化无力等,以致饮食积滞,湿浊困脾,以本虚标实或虚中夹湿者居多。其虚在脾为本,其实在胃为标,与张仲景“虚则太阳,实则阳明”之论相符。脾胃同居中焦,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肝主疏泄,协助脾胃纳化,脾、胃与肝,三者一气相通,则升降有度,纳化有常,共同完成水谷的受纳、运化功能,  相似文献   

10.
《元亨疗马集》脾胃证治论述张挨双(山西省山阴农场一分场038400)《元亨疗马集》的作者非常重视脾胃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如在生理方面记载:“脾灌四旁”“胃潮百脉”“脾与胃通连血脉并合阴阳一处行”;病理上也将二者相提并论,如“脾冷者,脾胃冷也”,“胃寒者...  相似文献   

11.
脾胃阳虚亦即脾胃虚寒,多发于体质虚弱的马,本症以体质虚弱,腹胀、腹痛、大便稀塘、耳、鼻、四肢俱凉,口色淡,舌黄软,脉沉细无力为特征.兼有食欲减退,口唇下垂,肛门松驰,神衰力乏等.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之精微,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胃虚弱,运化无力,不能升清,降浊,久而失治,泄泻不止,津气俱亏,采用补液扶正,温补脾胃,健脾利水,和中止泻中西结合的方法,先后对23例患畜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l西药11患畜有腹痛症状者,先静脉注射安演注射液5()In,或30%安乃近3OInl,以缓解腹痛症状,防止卧地…  相似文献   

12.
1 祖国医学脾及其功能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脾位于腹中,其主要生理功能为主运化、统血,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在液为涎。其经脉络于胃,与胃相表里。机体的各脏腑、四肢百骸、筋肉、皮毛,均有赖脾的运化,以获取营养,故脾为“后天之本”“五脏之母”。脾主运化的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化水谷精微。  相似文献   

13.
“脾主长夏”出自《素问》卷第七“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原文说“脾主长夏,是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巳,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王冰《重广补注体》释:“长夏,谓六月也。夏为土母,土长于中,以长而治,故云长夏”。林亿《新校正本》云:“按全元起云:脾王四季,六月是火王之处。盖以脾主中央,六月是十二月之中、一年之半,故脾主六月也。”在当代所编中医、中兽医教材、专著多使用了“脾主长夏”这一观点,如《中兽医学》(全国中等农校兽医专业统编教材,梁国英主编,农业出版社1979年8月)、《中兽医学》(山东省职高教材,山…  相似文献   

14.
脾胃在中兽医藏象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认为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是机体赖以生存的重要脏腑。称之为“后天之本”。由于脾胃在家畜机体生理上的重要作用。脾胃虚弱是构成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即所谓“内伤脾胃,百病由  相似文献   

15.
脾与胃,一脏一腑,一运一纳,升清降浊,调和阴阳。二者皆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幼畜脏腑柔弱,脾常不足,易为六淫所犯和饮食所伤。脾胃虚损,运纳失司,是幼畜脾胃疾病的主要因素。笔者在临床上应用“脾以运为健,胃以通为补”的理论,治疗幼畜脾胃病,收效较好,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6.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两者经脉络属,互为表里,生理上协同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治疗时相提并论,用药时互相兼顾。 1 脾胃的生理功能以“升”、“降”为主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是畜体赖以生存之仓廪,为后天之本。功能主要为升清降浊,脾气主升,将草料中的精微上输于心肺而化生气血,胃气主降,使水谷草料下行,以便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17.
《脾胃论》云 :“元气之充足 ,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 ,而后能滋养元气。”即脾胃是正气之源 ,这就决定了治病必须重视脾胃。从家畜脾胃病的辨证来看 ,不外乎分别辨属于虚寒、实热、气滞和血瘀四种类型。余集十六年反刍兽和马属动物脾胃 2 14 6例之经验 ,就这几种类型家畜脾胃病辨  相似文献   

18.
牛泄泻辨证诊治洪建龙龙海市紫泥兽医站泄泻多因感受外邪,饲喂不当,脏腑虚衰或失调.脾胃功能障碍所致。胃为水谷之海,脾主运化精微.如脾胃受病,则草料消化吸收受阻,以致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形成泄泻。临床上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寒泻发病急,大便稀薄感如水样...  相似文献   

19.
耕牛久泻是由饲养管理不当,寒湿与湿热入侵,劳役过度,饮喂不节所致。耕牛久泻常责之于脾、胃、肾虚。《景岳全书·泄泻篇》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又曰:“肾为胃之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所主”。可见脾胃虚弱,升降失常,或肾阳不足,釜底无薪,确系泄泻?..  相似文献   

20.
<正>脾胃不和是指脾胃的升降失调纳运失常,而引起消化机能降低的病症。脾主运化,胃主纳藏,互为表里,为后天之本,又为中气之源,两者共同担负消化机能,当脾胃发生障碍,即可产生消化机能的变化,所以脾胃不和是多种消化机能反常后而出现的多种综合症。常见有胃寒、胃热、脾虚、过食四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