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热处理对果蔬采后品质及病虫害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采后热处理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果蔬采后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改善果蔬贮藏期间的品质、增强抗逆性等 方面。从果蔬贮藏期间的生理生化、采后品质及防治病虫害等方面阐述了热处理的机理,讨论了热处理对果蔬衰老 方面的生理特征如色泽、风味、硬度(软化)、失重、呼吸、乙烯释放、酶活性等变化及与抗逆性有关的诱导蛋白质合成 及基因表达的影响,较全面阐述了热处理防治果蔬贮藏期间病虫害的机理如直接作用于病菌、害虫与提高果蔬的抗 病虫性等。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热处理技术对果蔬采后贮藏品质、病害和冷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简要介绍了热处理结合其它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热处理技术潜在的重要意义,旨在对果蔬采后热处理机理研究及其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不同采后处理对果蔬功能成分和品质的影响,具体包括冷藏贮藏、气调贮藏、热处理、辐照处理等主要果蔬保鲜方法的保鲜条件及保鲜效果。通过综述发现,冷藏贮藏温度保持在0~10℃时对果蔬保鲜效果最好,操作简便,应用较广。为果蔬保鲜贮藏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后热处理对苹果贮藏性影响及病虫害控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艺泽  屠康 《果树学报》2004,21(3):264-268
采后热处理作为近年快速发展的贮藏保鲜技术,已经应用于多种水果的采后品质与病虫害控制方面。苹果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水果之一,热处理在苹果贮藏保鲜方面已得到较为深入的研究。介绍了采后热处理的各种方法及其组合,着重阐明了采后热处理对果实贮藏期间病虫害的控制。此外还探讨了热处理对苹果化学成分、外观品质、成熟衰老、耐热性等方面的影响以及相关作用机制。最后对热处理不当有可能产生的热伤害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果蔬贮藏实践与乙烯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在果蔬采后生理研究领域,还是在流通实践中,乙烯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地关心注目。围绕着乙烯的控制,近年来科研人员和广大果蔬冷库技术人员开发应用了多种贮藏保鲜技术,收到了良好效果。一、乙烯的主要生理作用与果蔬品质 (1)促进呼吸低温和密封(CA)包装可抑制果蔬正常呼吸,防止品质下降,但乙烯作用于许多果蔬,又可促进呼吸。  相似文献   

6.
采后热处理技术最早出现于1920年,用来控制柳橙的腐烂,但后来由于化学药剂保鲜技术大为推广,使将这一技术没得到长进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及绿色食品知识的普及,化学药剂使用范围一定程度上被限制,热处理这一方法又被人们采用.所谓热处理即在采后适宜温度(一般在35℃一50℃)处理果蔬,杀死或抑制病原菌的活动,降低酶的活性,来达到贮藏保鲜的效果.其处理方式有①热空气,②热蒸汽,③热水浸泡,④远红外线或微波处理.  相似文献   

7.
果蔬等农产品品质安全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只有充分了解它们生物学特征,采取有效的采后处理方法才会保持果蔬良好的品质和口感,延长果蔬储存时间。本文从温度、呼吸作用、乙烯、水分流失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其对果蔬采后生物学特征及品质影响,并提出了冷库建设要注意的几个方面,以期指导冷库建设,减少果蔬贮藏损失。  相似文献   

8.
一、冷链与预冷方法果蔬的采后保鲜工作非常重要。现在常用的果蔬采后处理技术包括低温处理,高速冷冻,化学药物处理,生长激素处理,薄膜袋包装或气调,打蜡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低温处理。这里所说的冷链就是果蔬采后马上预冷,预冷后还继续保持低温,以排除呼吸热,延长果蔬的贮藏寿命。  相似文献   

9.
钙与果实采后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钙是植物细胞内功能调节的第二信使。钙处理在延缓果蔬采后衰老方面,具有保持果实硬度、降低果实呼吸,减少乙稀释放和防止生理病害等作用。将浸钙处理与热处理相结合用于苹果贮藏,其保鲜效果明显优于任何一种单一处理。因此,钙对果蔬采后所产生的生理效应,正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钙处理对果实采后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作一综述。1钙处理对果实钙水平和果实硬度的影响采前或采后处理均可增加果实的钙水平,而果实硬度与果实中的钙水平呈正相关。较高的钙水平不仅能增加果实硬度,而且能延缓果实的软化。钙处理还影响钙在…  相似文献   

10.
果蔬营养丰富,是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是人们维持身体健康、增进营养必不可少的主要食品。但果蔬具有易腐性,采后需要及时处理,我国采后技术相对落后,造成了大量的果蔬资源浪费,同时降低了果蔬的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进入21世纪后,社会经济水平飞速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人们对果蔬的品质与安全的重视度逐渐提高。因此,本文简单介绍了果蔬采后保鲜、加工领域的常用技术。  相似文献   

11.
贮前复合热处理对果蔬品质和病虫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屠康  邵兴锋  静玮 《果树学报》2006,23(3):442-447
贮前热处理是一种无毒无残留的物理处理方法,可在贮藏期间延缓某些果蔬衰老,控制病害的发生,提高贮藏质量。热处理与其它处理相结合可增强热处理的效果、降低热处理强度、弥补其不足,成为现在热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复合热处理主要包括热处理与生物拮抗、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相结合的综合处理方式。生物拮抗菌中对酵母菌的研究较深入,取得较好效果。热处理与其它物理或化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保鲜效果。综合处理的先后顺序和处理参数的选择对处理效果起决定性作用。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以期为此领域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着重介绍了我国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动向,简要总结了新近研发和应用的新技术;针对国内水果蔬菜质量安全监控情况,分析了影响蔬菜水果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切实解决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超标的关键治理措施和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3.
热处理技术改善果蔬贮藏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述了热处理对果实表面的杀菌、杀虫卵,减轻低温贮藏冷害,调节果实后熟,改善贮藏品质,延长贮藏期等方面的作用。作为一种非化学处理方法,果蔬贮前的热处理极具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果蔬中富含维生素、矿物质、有机酸、糖、植物纤维等营养和功能性成分,是维持人体生理活动和增进健康的重要食物。目前,果蔬采后分级主要依靠人力,成本较高;其营养功能成分指标采取抽样破坏性检测的方法。无损检测技术作为一种经济、快速、方便的质量检测方法,在果蔬分级、成分检测和损伤快速鉴别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常见的果蔬品质无损检测方法及研究现状,阐述了各类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并综合分析提出了果蔬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果实采后病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实采后病害严重影响水果的贮藏及果品质量。因化学杀菌剂在应用中存在危害人体健康及污染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利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防治果实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手段作为一种有效替代方法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枯草芽孢杆菌是革兰氏阳性细菌研究的模式菌株,为重要的生防菌源。在探讨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果实采后病害拮抗机制的基础上,阐述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展示了枯草芽孢杆菌应用于果实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可行性和潜力,为今后果实采后生防产品的开发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果蔬的成熟和衰老受体内氧化还原防御系统的调控,果蔬体内的氧化还原防御系统能够及时清除自身产生的活性氧并维持动态平衡,然而逆境胁迫将引起活性氧的过量积累,导致果蔬发生氧化损伤,进而加速其衰老进程,直接影响果蔬采后的品质和贮藏时间。本文总结了采后果蔬活性氧产生及其诱导果蔬品质劣变的机理,分析了果蔬体内的酶促抗氧化体系和非酶促抗氧化体系,并阐明了其清除活性氧的机制,为维持果蔬采后的贮藏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钙处理对白凤桃果实冰温贮藏后细胞壁代谢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白凤桃为材料,研究了生长期和采后喷钙(1%CaCl2+0.1%Vc混合液)对冰温贮藏后果实细胞壁代谢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钙处理能较长时间地维持果实的硬度,生长期喷钙和采后喷钙的果肉中钙质量分数比对照分别高34.3%和3%。高钙质量分数的果实在货架期期间可减少果实中可溶性果胶和松弛结合型多糖的质量分数,这可能与细胞壁水解酶纤维素酶和果胶甲酯酶活性较低有关。说明生长期钙处理对冰温贮藏后白凤桃果实硬度的保持效果较好,在生产中使用生长期喷钙处理,可以达到延长白凤桃果实货架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Summary

A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ostharvest water dipping treatments and storage conditions on shelf life and quality of ber (Ziziphus mauritianaLamk). Fresh fruits of ber ‘Umran ’ were dipped in either cold (128C) or hot (50?C) water for 5 min and packed under different storage containers i.e. corrugated fibre board boxes, sealed polythene bags and perforated polythene bags. Control fruits were packed without dipping treatment. Result showed that postharvest water dipping at 508C for 5 mi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shelf life and maintained the quality of ber fruits, particularly late in the storage period. Fruits packed in sealed polythene bags significantly lowered the loss in fruit weight, spoilage and ripening with consequent increase in acidity and organoleptic score. Interactive results showed that hot-water treated fruits stored in modified atmospheric bags (sealed polythene bags) were qualitatively better than control fruits in terms of colour, taste and appearance. The organoleptic score reveals the acceptability of these fruits even after day 8 of storage. The control fruits were not found acceptable after day 4 of storage. It is suggested that postharvest fruit dipping in hot water (508C) forfive minutes followed by packaging in sealed polythene bags can enhance the shelf life and quality of ber frui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