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不同产地不同玉米品种营养品质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河南省小区域范围内不同产地不同玉米品种所含主要营养物质含量的差异,在河南省3个不同的产地对其广泛推广的3种玉米品种进行扦样,对其所含蛋白质、脂质、淀粉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不同玉米品种间营养品质差异性较为显著,同一产地不同玉米品种间营养品质差异较小,同一玉米品种不同产地间的营养品质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表明在适宜的环境和合理种植下,这3种玉米品种均可以表现出其优良品质,可以进行混合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当前漳州市长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稻谷对镉的富集特性及其质量安全,以当地15个水稻主栽品种为试材,采用添加镉源的盆栽试验及大田试验,考察稻谷对镉的富集系数及评价其质量安全风险。结果表明,在弱酸性(5.5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同一产地不同品种的木瓜种子的形态学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木瓜种子的长、宽、厚、百粒重,根据种子的长、宽、厚、长×宽×厚、长/宽、厚/宽、百粒重7个指标,分析木瓜种子的品种差异及其形态学相关性.结果:同一产地不同品种木瓜籽差异不明显,种内差异较为显著.木瓜籽的形态学指标间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国主要储粮生态区中相关粮食储存库点历年质量品质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对各生态区稻谷的品质指标水平、年度差值以及与质量指标和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等角度进行统计分析,从不同品种、不同生态区域、不同储粮条件、不同储存年限的储存品质和质量品质的数据进行研究,掌握稻谷关键品质指标——脂肪酸值的变化规律,从而探索不同地区的稻谷...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不同品种稻谷在储藏过程中碾米品质、食用蒸煮品质和储藏品质的变化,采用高温高湿人工加速老化法,对3个优质稻品种和3个杂交稻品种在100%相对湿度和40℃条件下分别处理0、1、3、5、7天。结果显示,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不同品种稻谷的脂肪酸值含量均明显升高,但优质稻上升幅度明显大于杂交稻。稻谷糙米率、蛋白质总量和胶稠度的变化不大,优质稻的直链淀粉含量有所升高,所有稻谷的整精米率经老化处理后都有所降低,试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储藏时间稻谷的安全性和品质的差异。稻谷在真空包装下品质变化速度小于网袋包装条件,说明真空包装可以适当延缓稻谷的陈化。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稻谷耐储藏实践中延缓稻谷陈化和品质劣变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不同储藏条件下稻谷整精米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不同温度、不同水分条件下,对不同品种的稻谷进行模拟储藏,探讨其对稻谷整精米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温度和水分是影响储藏稻谷整精米率的主要因素.在实际工作中,应采用各类储粮技术尽量控制稻谷在安全水分以内、20℃以下低温储藏.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产品产地环境开放,生产行为不受控。因此,必需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以稻谷为例,运用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CCP)原理分析了在其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害因子。确定了产地环境、田间管理、产地准出及市场准入等环节是维系稻谷质量安全的关键控制点,提出构建由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地/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和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评估/预警中心组成的四级监控体系及相应的纠偏程序与验证程序。通过对风险因子持续的监查、监测、评估、预警等,实现对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危害的有效管控。  相似文献   

8.
云南烤烟主要推广优良品种生态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11个烟草品种在云南不同生态区的产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参试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种植,烟叶品质的变化大于产量变化,说明生态因素主要是影响烟叶的品质。②不同品种在同一生态区种植,品种间烟叶品质的差异大于产量差异,说明品种间的差异主要是品质上的差异。③不同品种在同一生态区种植,品种间的产质量差异小于同一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种植生态间造成的产质量差异,说明生态因素间造成的产质变化大于品种间的变化。④各品种有其特定的适应区域,有些品种适应区域较广、适应性强,有些品种适应区域较窄,云烟85和K326适应性强,K358和K346适应性较强,云烟317和RG11适应性一般,红大、G28、NC82、V2、RG17等品种适应性较弱。  相似文献   

9.
粮食不完善粒是反映原粮质量的重要指标。作为粮油检验员考评员,在对基层检验员的培训中发现:对于不完善粒的理解存在很大分歧,同一份样品,不同操作者的结果差距较大,玉米不完善粒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有5个值,小麦相差4个值,稻谷相  相似文献   

10.
研究浙江省多种不同优质水稻品种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的储存质量,研究内容有助于优化高温高湿地区稻谷的储存方法并建立有效的标准.7种不同的优质晚稻谷分别通过常规储藏、准低温储藏和充氮储藏一年后进行储存品质评估,检测指标包括脂肪酸值、食味品质、发芽率、新鲜度和直链淀粉含量.通过检测储藏前后的稻谷储存品质指标,对比了三种储藏方式的...  相似文献   

11.
土壤与植被总是相互作用、协同发展,其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对土壤和植被的管理都有重要意义。为了深入揭示土壤-作物系统中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形成和维持的机制,为因地制宜实施土壤-作物系统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土壤与植被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文献,并以稻田-水稻为例,从稻田土壤养分与水稻的产量、品质以及元素信息这3方面的关系特征,阐述了稻田土壤与水稻主要特性间的协容特征。土壤类型和土壤养分的空间差异都会造成产量的差异,同时,不同的土壤类型由于营养元素的不同对稻米的各品质指标也有影响。近年来,学者们展开了利用元素指纹分析技术鉴别水稻产地的研究,虽然直接将水稻元素与当地土壤元素结合的研究较少,但已有研究表明水稻的元素信息带有该地区土壤的信息。因此,一方面,不同的土壤类型或养分状况会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另一方面,水稻谷粒的元素组成又能反映出一定的土壤信息。这说明任何一个地区的稻田和水稻都有其特性,形成一个协容的系统。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辽河平原稻区不同产地稻米品质差异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 a 7点共23份次的试材,研究了辽宁省辽河平原稻区相同品种异地栽培产生的稻米品质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米质存在差异,但差异大小与年份有关;不同品种异地栽培引起的米质变化大小不同;整米率、垩白率、垩白面积3性状受产地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浙江地产稻米订单生产原粮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浙江嘉兴市稻米加工具有一定规模的二个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对象,研究分析了浙江地产稻米订单生产原粮不同来源间的稻米品质差异。结果表明,订单稻谷生产以一家一户为主,农户数量多、规模小,水稻品种偏多。订单稻谷品质以外观品质(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差异最大,脂肪酸和脂肪含量其次,再者是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和整精米率,其他指标差异则较小。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农户间栽培措施上的差异。因此,提高订单农户水稻栽培技术的到位率,实现订单稻谷生产的标准化,是提高稻米企业稻米品质及其稳定性、储藏品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西藏农田土壤有机质研究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西藏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农田土壤有机肥使用量急剧减少、耕作管理制度的差异以及农牧民对耕地保养力度的减小导致农田土壤养分退化严重,有76%的耕地有效养分含量缺乏,且肥力因素严重失衡。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已有超过一半的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降至2.0%,仅1990—2001年间,西藏主要农区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下降26.7%~52.0%,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急剧减少导致耕地土壤肥力持续下降,土壤通透性及保水保肥能力降低。应开展西藏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全面普查、对农田土壤有机质转换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增加农田有机肥使用量、种植绿肥等措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肥力退化速度。  相似文献   

15.
为了比较分析投饵与不投饵养殖模式对稻田养殖‘福瑞鲤’的生长情况,评估分析养殖经济效益。笔者在福建省武夷山地区开展了稻田不投饵养殖‘福瑞鲤’和不同放养密度投饵养殖‘福瑞鲤’试验。结果显示:经过74天养殖,投饵组2号、3号的平均日均增重量、平均瞬时增重率、平均体重分别是不投饵组1号的2.96和2.31倍,2.67和2.14倍,1.52、1.44倍;不同放养密度投喂组间‘福瑞鲤’生长速度和平均规格差异不显著(P>0.05),但单位产量差异较大。在试验条件下,不投饵组1号平均单位利润达到2.12元/kg,分别是投饵组2号、3号的1.1和1.23倍;售价差异导致投饵与不投饵养殖模式稻田养殖‘福瑞鲤’的总利润无明显差异。因此,在一定渔获量、售价差异显著的前提下,稻田养殖‘福瑞鲤’无需开展投饵养殖方式;在投饵条件下,适当提高‘福瑞鲤’鱼种的放养密度,则有助于单位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种植方式对陆稻中旱3号和水稻武香粳99-8米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陆稻中旱3号和水稻武香粳99-8为材,设覆膜旱种和裸地旱种2种方式,以水层湿润灌溉为对照,研究了种植方式对米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水种(对照)相比,中旱3号覆膜旱种的产量显著降低,而武香粳99-8覆膜旱种的产量则无显著差异,裸地旱种的产量均较对照显著降低。旱种可降低垩白度、粒长/粒宽、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峰值黏度,提高蛋白质含量和糊化温度;中旱3号覆膜旱种和裸地旱种以及武香粳99-8裸地旱种的垩白粒率显著低于对照,而武香粳99-8覆膜旱种则无显著差异。三种种植方式中,两品种均以覆膜旱种的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崩解值和灌浆期稻株含N率下降值最小,蛋白质含量和消减值最大,籽粒Q酶活性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与武香粳99-8相比,中旱3号的垩白粒率和胶稠度显著降低,垩白度没有显著差异,粒长/粒宽、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崩解值和糊化温度显著提高。Q酶活性、籽粒灌浆参数与米质指标关系密切。旱种有利于改善稻米的外观和营养品质,但蒸煮食味品质有所变劣。  相似文献   

17.
蓝、紫粒小麦的营养品质研究   总被引:29,自引:6,他引:29  
利用色素基因来源于6种不同的遗传背景的15份蓝、紫粒小麦种质资源材料,进行了子粒品质分析,结果证明,无论色素基因来源于哪种遗传背景,蓝、紫粒的品质性状普遍好于白粒品种,同一粒色不同色素基因来源的种质资源的子粒品质不同,这些蓝紫粒材料不仅可用于小麦优质育种,还可以作为人们生活的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18.
以粳型陆稻中旱3号和粳型水稻扬粳9538为材料,设置裸地旱种和水种两种方式及低氮(100 kg hm-2)、常氮(200 kg hm-2)和高氮(300 kg hm-2) 3种氮素水平,比较了陆稻和水稻米质的差异。结果表明,旱种高氮处理下陆稻和水稻的产量以及水种高氮处理下水稻的产量较常氮有所下降,但水种高氮处理下陆稻的产量较常氮增加;增加施氮量使陆稻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均先增加后下降,两品种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下降,蛋白质含量增加,而水稻在旱种方式下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下降,在水种方式下增加。陆稻以常氮处理及水稻以低氮处理的崩解值最高,消减值最小。旱种使陆稻外观和营养品质有所改善;陆稻和水稻旱种的其他品质指标与水种无显著差异。与水稻相比,陆稻的营养品质较优,外观和蒸煮品质稍差,其蒸煮和营养品质指标与叶片含氮率的相关程度较低。表明陆稻和水稻的米质对种植方式和氮素的响应有明显差异。对陆稻和水稻的高产优质栽培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