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0 毫秒
1.
GA3 和PP333调控苹果花芽孕育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连续3 年用多效唑(PP333) 1 000 mg/L 和赤霉素(GA3) 1 000 mg/L 处理‘首红’苹果, 结果表明, PP333处理降低了芽内吲哚乙酸( IAA) 和赤霉素( GAS) 含量, 增加了玉米素核苷(ZR) 和脱落酸(ABA) 含量, 提高了ZR/ IAA、ZR/ GAS、ABA/ IAA 和ABA/ GAS 比值,从而促进了花芽形成。GA3 处理则增加了IAA、GAS 含量, 降低了ZR、ABA 含量, 降低了ZR/IAA、ZR/ GAS、ABA/ IAA 和ABA/ GAS 比值, 从而抑制了花芽形成。PP333和GA3 在花芽孕育临期内应用效果显著, 在其它时期无效。  相似文献   

2.
GA3处理对采后竹笋木质化及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罗自生 《园艺学报》2005,32(3):454-457
 研究了外源GA3 浸泡处理对采后竹笋木质化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 竹笋贮藏期间,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肉桂酸- 4 - 羟化酶(C4H) 和过氧化物酶( POD) 活性先增加后减少, 木质素含量和组织硬度逐渐增加, 而可食用率逐渐下降, GA3 和IAA含量逐渐减少, ABA含量先增加后减少。PAL、C4H和POD活性与ABA /GA3 的比值呈正相关。外源GA3 处理能增加内源GA3 含量, 降低ABA /GA3 的比值, 并抑制PAL、C4H和POD活性的上升, 降低木质素含量和硬度, 提高可食用率, 从而延缓竹笋木质化进程。推测外源GA3 处理可能通过降低ABA /GA3 的比值来延缓竹笋木质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大葱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苏华  徐坤  刘伟 《园艺学报》2007,34(3):671-676
为探讨激素与大葱花芽分化的关系, 研究了不同大葱品种花芽分化过程中植株根、假茎及叶片内源激素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 大葱植株根、假茎及叶片ABA、GA3、ZR的含量均在花芽分化基本完成时达到高峰, 而IAA则至低谷, 且内源激素出现高峰或低谷的时间, 与不同品种花芽分化完成时间一致, 表明测试激素均与花芽分化有密切关系。但不同器官内源激素含量高低及变化幅度显著不同, 其中叶片ABA、GA3及根系ZR含量较高, 且变化显著, 而IAA在根系及叶片中的含量及变化幅度差异较小, 但显著高于假茎。大葱叶片ABA / IAA、ABA /GA3均随花芽分化率的增加而显著升高, 花芽分化完成时达峰值, 之后迅速降低, 说明叶片内源激素间的平衡关系, 在大葱的花芽分化过程中亦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3种不同温度下卵叶韭更新芽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 卵叶韭更新芽休眠完全解除必需经过一段时间的冷温处理, 且冷温积累量与休眠解除程度和植株长势呈正相关趋势; (3 ±1) ℃处理不少于92 d可完全解除休眠, 而5~12℃、(20 ±1) ℃处理均不能完全解除休眠。(2) 贮藏31 d后, (3 ±1) ℃和5~12℃处理的GA3 和ZT含量上升, ABA含量下降, 其中( 3 ±1) ℃处理的上升和下降幅度更大, 解除休眠所需时间更短; 而(20 ±1) ℃处理在鳞茎干枯腐烂前GA3 和ZT含量下降, ABA含量上升, 更新芽不能萌发。(3) 卵叶韭更新芽休眠过程可分为预休眠、真休眠和强制休眠3个阶段, 其中预休眠阶段更新芽的GA3、ZT、ABA和IAA含量居中; 真休眠阶段更新芽的GA3 和ZT含量较低, ABA含量较高, IAA含量较高或居中; 强制休眠阶段更新芽的GA3、ZT含量达最大值, IAA含量略有增加, ABA含量降至最小值。(4) 卵叶韭更新芽休眠的解除可能主要受控于内源激素GA3、ABA的含量水平和GA3 /ABA比值, 当GA3 / IAA比值大于16.59 ±3.90时, 卵叶韭更新芽的休眠就可能完全解除, 此外ZT也对萌发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葡萄实生树开花节位与内源激素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酶联免疫法( ELISA) 分析了巨峰葡萄2年生自然实生树不同节位芽中内源赤霉素(GA3和GA4 + 7 ) 、吲哚乙酸( IAA) 、脱落酸(ABA) 、玉米素核苷(ZR) 和异戊基腺嘌呤( iPA) 的含量; 并对实生树自然条件下最低成花节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2年生巨峰实生树在20节左右进入生殖生长阶段, GA3和GA4 + 7的含量随着节位升高而降低, ABA的含量却急剧增加, 但在第31~35节又降到很低;ABA /GA3和ABA /GA4 + 7在16~20 节前变化不大, 而在此之后, 都一致表现出上升的趋势, 这反映了以GA3或GA4 + 7为基数的比值, 可以更明显地反应激素的变化及其与巨峰葡萄阶段转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试管薯形成过程中几种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连勇  邹颖  东惠茹  金黎平  林桓 《园艺学报》2002,29(6):537-541
 以马铃薯早熟品种‘费乌瑞它’脱毒试管苗为材料, 在试管薯形成过程中, 研究其GA3、IAA、6- 呋喃氨基嘌呤( KT) 、6- 苄氨基嘌呤( BAP) 、ABA 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无论是换入试管薯诱导培养基前的试管苗, 还是试管薯诱导形成过程中的母株试管苗, 根内各种内源激素含量始终高于茎叶。随着诱导环境的改变, 以及匍匐茎、试管薯的形成和发育, 各种内源激素含量发生明显变化。转入诱导培养基后的试管苗在光照培养条件下, 茎叶内GA3、IAA、KT、BAP 和根内ABA 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黑暗培养3 d 匍匐茎形成时, GA3、KT、BAP 及茎叶内IAA 含量下降; 黑暗培养7 d 匍匐茎顶端开始膨大时, 茎叶内GA3、KT、BAP 含量再次增高, 而根内GA3、BA 含量继续下降, IAA、ABA 含量无明显变化; 黑暗培养14 d 试管块茎基本形成时, IAA、BAP 含量缓慢上升, 根内GA3 含量下降, 茎叶GA3 含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7.
 含氯化肥主要是影响黄瓜叶片叶绿体的形状和淀粉粒的体积; 破坏叶绿体基粒片层; 使黄瓜叶片ABA 和IAA 含量升高, GA3 和ZR 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8.
 在常规种植条件下,对蕾期马铃薯进行摘心处理,研究其对块茎发育中激素的影响,从而明确摘心对促进块茎发育的生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摘心相比,摘心处理明显增加了块茎发育中期GA3、IAA和ZT的含量,使JAs含量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并且改变了JAs含量出现高峰的时间。从激素间的平衡关系看,摘心处理提高了块茎发育中期IAA/ABA、IAA/JAs、GA3/ABA、GA3/JAs值,降低块茎发育前期和后期其比值,说明蕾期摘心主要是通过改变块茎发育各时期激素的含量和平衡状态,优化了块茎发育中期的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9.
甘蓝结球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与裂球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4份耐裂球性不同的甘蓝高代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间接酶联免疫(ELISA)检测技术,对甘蓝结球过程中球叶中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4大类内源激素的含量和比值变化进行了分析,以探讨甘蓝裂球性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整个结球期,耐裂球材料各个时期的IAA、GA3含量均高于易裂球材料。ZR含量对甘蓝的裂球性影响不大。ABA含量在4种内源激素中含量值最大,而且耐裂球材料与易裂球材料间的动态差异较大。叶球生长后期(IAA+GA3+ZR)/ABA比值高可使叶球保持较高的生长势头,从而承受内部生长应力的能力较大,减少叶球开裂。  相似文献   

10.
源于大蒜花苞的生长素对蒜薹伸长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梅荣  甘立军  夏凯 《园艺学报》2006,33(6):1241-1245
 研究源于大蒜花苞的生长素对蒜薹伸长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切去大蒜花苞(去顶) 明显抑制蒜薹的伸长生长, 说明蒜薹的伸长受其上部的花苞控制。去顶后, 在切口位置分别施用吲哚乙酸( IAA)和赤霉素(GA3 ) , 均能提高去顶蒜薹的伸长率; 外源IAA和GA3 也能促进离体蒜薹切段的伸长; 在上述过程中IAA的促进作用高于GA3。在不去顶的花苞基部施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2, 3, 5 - 三碘苯甲酸(2,3, 5-triiodobenzoic acid, TIBA) , 降低了下部蒜薹的伸长率; TIBA也能抑制离体蒜薹切段的伸长。内源激素分析表明, 去顶后蒜薹中IAA和GA1 +3含量急剧下降, 为正常留花苞蒜薹的14.00%和13.76%, 表明花苞是维持蒜薹中高水平的IAA和活性GA所必需的。外源IAA处理显著增加去顶蒜薹和离体蒜薹切段GA1+3的含量。说明来自花苞的IAA能维持蒜薹中活性GA的水平, 由此共同发挥出调控蒜薹伸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6-苄基腺嘌呤对黄瓜幼果生长及其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瓜幼果的生长过程中,其生长与果内IAA含量变化呈显著负相关,与GA3、ZR及ABA含量变化无明显的相关性.用6-BA处理雌花后,幼果中IAA含量减少,GA3含量及后期ABA含量增加,ABA/IAA和ABA/ZR值也有所增大.6-BA处理使幼果的生长与GA3、ABA含量及ABA/IAA值变化呈显著的正相关,并使得幼果细胞数目增多,生长加快.  相似文献   

12.
张建农  李计红 《园艺学报》2007,34(5):1195-1200
 以甜瓜雌雄异花同株和雄全同株近等基因系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析雌花、雄花和两性花4种内源激素和4种多胺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雌花和两性花发育初期和后期GA3含量高于雄花;多数时期雄花ZT和IAA含量高于雌花和两性花;雄花发育中、后期 ABA含量较大幅度上升,且明显高于雌花,两性花ABA含量变化趋势与雌花相近,但整体明显高于雌花;ZT/GA3比值雄花高于雌花和两性花。由此表明,较高的GA3含量,较低的ZT和IAA含量有利于雌蕊的发育,较高的ABA含量有利于雄蕊中、后期的发育。花蕾发育初期,尸胺(Cad)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雌花、两性花和雄花,随着发育的进行,雄花和两性花中Cad含量呈现较大幅度上升,而雌花始终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因此,相对较高的Cad含量可能有利于早期雌蕊的发育,较低的Cad含量有利于雄蕊的发育,而后期则相反,高含量的Cad有利于雄蕊的成熟;高含量的Spd可能有利于早期雌蕊的发育。  相似文献   

13.
 以7年生甜樱桃( Prunus avium L. ) ‘红灯’和‘早红宝石’为试材, 研究了自然休眠期间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休眠花芽酚类物质含量、相关酶活性以及萌芽率的影响。结果发现, 自然休眠前期,ABA促进酚类物质的积累, 6-BA、GA3 减缓了酚类物质的积累; 中期ABA使酚类物质一直维持较高水平,6-BA、GA3 促使酚类物质达到高峰, 然后降低; 后期ABA延缓了酚类物质的降低, 6-BA、GA3 效果相反。6-BA、CA3两种生长调节剂中, CA3对酚类物质的作用效果较为显著。ABA使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 活性增强而降低了多酚氧化酶( PPO) 活性, 6-BA、GA3 降低了PAL的活性而使PPO活性增强。自然休眠的不同时期,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萌芽率的影响效果也不同。6-BA、GA3 处理在自然休眠前期对萌芽率影响不明显, 中期打破了休眠, 使萌芽率超过50% , 后期效果与中期相似; ABA处理在整个自然休眠期间使萌芽率略有降低, 并抑制了休眠的解除。  相似文献   

14.
以越橘品种‘北陆’(Northland)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花、果实、花芽、叶片、新梢和须根中各个发育时期的生长素(IAA)、玉米素(ZT)、赤霉素(GA3)及脱落酸(ABA)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越橘花中ABA和ZT含量呈上升-下降的趋势,GA3和IAA含量变化分别呈上升-下降-上升和下降-上升的趋势;果实中4大类激素含量变化趋势均是下降-上升-下降;花芽中IAA和ABA含量变化趋势相同:下降-上升后趋于平稳,ZT和GA3含量变化趋势是上升-下降;新梢中GA3、IAA和ZT的含量变化趋势均是上升-下降-上升-下降,而ABA含量起初保持在较低水平,后迅速升高然后降低并保持在较高水平;叶片中GA3和ZT含量变化趋势均是上升-下降-上升-下降,IAA含量变化趋势是升高然后持续降低并保持在较低水平,而ABA含量变化与IAA含量变化呈完全相反的趋势;须根中GA3、IAA和ZT的含量变化趋势均是上升-下降-上升-下降,而ABA的含量变化与之相反。各个器官的各个发育时期都离不开激素的调节,这为今后如何使用生长调节剂来调节越橘植株更好地生长,如何合理地控制开花坐果以及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1年生苹果矮化砧木‘9-3’为试材,研究了绞缢处理对压条新梢生根和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及生根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绞缢处理的新梢生根时间早于对照,且其生根率显著高于对照;在愈伤组织形成期,绞缢处理的新梢内IAA、ABA、ZR含量和IAA/ABA、IAA/GA_3、IAA/ZR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ARRO-1、ARF7和ARF19基因表达量也显著高于对照;在不定根发生始期,绞缢处理的新梢内IAA和GA_3含量及ARRO-1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在不定根发生盛期,绞缢处理的新梢内IAA含量和IAA/ABA、IAA/GA_3、IAA/ZR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而ZR含量和ARRO-1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6.
以多分枝西瓜品种陇抗9 号与不分枝西瓜品种无杈早为试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分析方法,研究分 析不同分枝西瓜品种生长过程中引哚甲酸(ICA)、引哚乙酸(IAA)、玉米素(Z)、二氢玉米素(DHZ)、脱落酸(ABA) 等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伸蔓期与果实膨大初期,不分枝西瓜品种叶片中ICA、IAA+ICA 含量显著高于多分 枝西瓜品种;在整个生长期,不分枝西瓜品种叶片中Z、DHZ+Z 含量低于多分枝品种;且不分枝西瓜品种的(ICA+IAA)/ (Z+DHZ)、(ICA+IAA)/ABA、(ICA+IAA)/(GA1+GA3+GA4+GA7)在伸蔓期与果实膨大初期显著高于多分枝品种。由此 可见,较高含量的ICA 对西瓜侧枝的分生有抑制作用,较高含量的Z 与DHZ 对西瓜侧枝的形成有促进作用;(ICA+IAA)/ (Z+DHZ)、(ICA+IAA)/ABA、(ICA+IAA)/(GA1+GA3+GA4+GA7)的较高比值不利于西瓜侧枝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花烛愈伤组织不同继代培养的再分化差异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对花烛( Anthurium andraeanum) ‘Jolanba’无菌苗叶片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进行3 种不同的培养处理, 观察其再分化表现, 并探讨了3 种继代培养愈伤组织的生理生化特点。结果表明, 适当降低基本培养基浓度、减少继代次数和延长继代周期培养的愈伤组织分化的芽较多、较壮; 再生芽的分化需要较高水平的可溶性蛋白质, 其生长需要较高水平的可溶性糖; POD 和SOD 活性与分化的芽数呈正相关; GA1 + 3/ABA、ZRs/ ABA 的高比例与再生芽的高度呈显著正相关; IAA/ ABA 及IAA 的高水平与花烛离体根的发生呈正相关。重新诱导培养和延长愈伤组织继代周期以提高再生芽生长势的主要生理生化基础之一是维持较高的可溶性糖水平和有利的激素平衡。  相似文献   

18.
以5 a生Own Choice品种为试材,研究赤霉素对澳洲坚果成花的影响。对用赤霉素处理植株与对照植株的花芽分化物候期进行了比较,并对花芽分化期间细根、枝条、叶片中的内源激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促进植株营养生长,抑制成花,花序伸长时期明显推迟,成花量显著减少,每节花序数量为1.45~1.52,而对照植株每节花序数量为2.55~2.60;澳洲坚果花芽分化期间,枝、叶中内源激素GA3、IAA水平下降,ABA水平上升,枝叶中较高的(ABA+ZT)/(GA3+IAA)比值可能有利于花芽分化;赤霉素处理使枝条、叶片中内源GA3、IAA含量增加,ABA含量减少,(ABA+ZT)/(GA3+IAA)的比值降低,但对根的激素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对‘粤引无核荔’ (Litchi chinensis Sonn. ‘YueyinWuheli’) 正常果和退化果果皮的内源激素进行测定, 同时比较正常果和退化果结果母枝叶片中的碳水化合物。结果表明, 在谢花后56 d和66 d, 正常果果皮中的IAA /ABA、GA1 + 3 /ABA、iPAs/ABA值均高于退化果; 在谢花后56 d, 正常果结果母枝叶片的淀粉含量高于退化果; 在谢花后66 d, 正常果结果母枝的蔗糖含量高于退化果。认为退化果中IAA、GA和细胞分裂素与ABA的比值处于相对低的水平, 以及退化果结果母枝叶片碳水化合物水平相对较低可能是退化果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