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连敏  裴爱民 《畜禽业》2007,(12):24-25
<正>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猪呼吸道疾病的总称。是保育猪、生长育成猪普遍存在的疾病。可引起保育猪、生长育成猪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导致猪群生长缓慢或停滞,降低饲料转化率,增加治疗费用,推迟上市时间等。发病率通常在30%~60%,死亡率一般为10%~20%,一旦发生将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PIC猪与长荣猪育肥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对PIC配套系五元杂交仔猪和长荣杂交仔猪在相同营养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下进行育肥饲养对比,结果表明:PIC猪的育肥性能和经济效益显著优于长荣猪:(1)PIC猪育肥期内日增重826g,长荣猪为779g;(2)PIC猪饲料报酬明显优于长荣猪,PIC猪为2.88∶1,长荣猪为3.27∶1;(3)PIC猪瘦肉率(64.4±3)%,长荣猪瘦肉率(47.6±3.4)%,差异极显著;脂肪率、皮率、膘厚,后腿比例、眼肌面积等其它主要指标也差异极显著(P<0.01),PIC猪胴体屠宰主要性状指标明显优于长荣猪;PIC猪与长荣猪屠宰率、骨率、pH值、大理石纹评分、肉色评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皮厚和熟肉率差异显著(0.01相似文献   

3.
<正>猪呼吸道病综合征是一种多致病因子性疾病,它是由病毒、细菌、不良的饲养管理条件及易感猪群等综合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疾病综合征,体现在咳嗽、气喘、较高的死亡率、增加治疗成本、降低饲料转化效率、生长速度以及猪群整体的均匀度,多发于13~15周龄和18~20周龄。1病因1.1潜在的原发病原常包括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猪肺炎支原体、猪流感病毒、伪狂犬病毒、猪圆环病毒、猪呼吸道冠状病毒和支气管败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2,(3):17
<正>1猪传染性胃肠炎及流行性腹泻疫苗免疫:用"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在产仔前20~30d预防接种综合防控:实行全进全出,避免从疫区或疫场引入带毒猪,对引进的猪  相似文献   

5.
<正>合作猪,又称蕨麻猪,是当地藏族群众长期在海拔3000m左右的严酷自然环境中以放牧的方式培育出来的小型、独特原始藏系猪种。分布在青藏高原海拔2500~3000m之间的丘陵山地和河谷地带,主产于甘肃省甘南  相似文献   

6.
<正>猪支原体肺炎,又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猪霉形体肺炎,俗称猪气喘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猪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患猪长期生长发育不良,饲料转化率低。尽管一般情况下死亡率不高,但继发感染也造成严重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给养猪业带来严重危害。在治疗过程中发现,猪肺炎支原体对抗菌药易产生耐药性,一般很难彻底治愈而令人十分头疼。世界上绝大多数猪场都一定程度地受到肺炎支原体的困扰。临床上的发生率在25%~93%之间。感染猪的生长速度降低14%~16%[4]。目前,猪支  相似文献   

7.
<正>2007年5—6月份,本镇养猪户黎某养有110头40~50kg的育肥猪,已做过猪口蹄疫、猪瘟、猪伪狂犬、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疫苗注射,5月20日开始发病,期间出售45头,截止6月16日,实际存拦65头,发病14头,死亡4头,发病率21.5%,死亡率为百分之28.6%。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鲜红  郑鸿培 《畜禽业》2004,(1):56-57
猪精液常温保存技术是实现猪人工授精的重要环节,研究适宜的常温保存稀释液配方,有效延长猪精液保存时间并维持其有效活力在0.5级以上,对降低生产成本,大力推广猪人工授精具有重要意义。试验在葡柠液基础上设计了8个猪精液常温保存的稀释液配方,通过测定精子有效存活时间、总存活时间、存活指数等项目筛选出3号、9号稀释液配方,14~18℃恒温下精子0.5级保存时间分别达93.0±19.0h和101.0±11.0h、总存活时间为126.0±12.0h和134.8±18.2h、生存指数为70.4±11.2h和76.8±15.0h,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9.
<正>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和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而猪支原体肺炎又叫猪霉形体肺炎或猪气喘病,是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病,以咳嗽和气喘为主要症状,不同品种、年龄的猪只均易感病,尤以哺乳仔猪和幼猪易感,发病无明显季节性,气候骤变、猪群拥挤、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常促使本病的发生与流行。这两种病单独发病时诊断不难,一旦混合感染后,会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现将一起猪附红细胞体病与猪气喘病混合感染的诊治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3,(5):79
<正>猪气喘病可以左右很多疾病的病情,例如:猪气喘病常并发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猪蓝耳病常与以下疾病继发感染: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猪副伤寒、猪巴氏杆菌病。猪圆环病毒II型感染长与下列疾病继发感染: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猪巴  相似文献   

11.
<正>2011年5月,太平镇某猪场的部分猪突然发生一种以高热,耳、鼻、下肢及后躯皮肤发绀,后期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临死前口鼻流出泡沫样淡红色黏性分泌物等症状的传染病。其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病程一般为1~3d,经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与猪弓形虫的混合感染。1发病情况该猪场饲养母猪18头、60~90kg体重的商品肉猪80多头。2011年初该  相似文献   

12.
林之武 《畜禽业》2012,(3):26-27
<正>瘦肉型商品猪按照生长发育阶段可划分为三期:体重20~35kg为生长期,体重35~60kg为发育期,体重60~90kg为育肥期;相应称为小猪阶段、中猪阶段和大猪阶段。本文就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提出拙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副猪嗜血杆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其病变特征为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主要危害2~8周龄的小猪。发病率一般为10%~15%,死亡率可达50%。已成为严重危害生猪生产的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猪气喘病又称猪支原体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多为慢性经过,主要危害是引起猪的生长受阻和饲料转化率大幅下降,其高发病率严重影响养猪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就气喘病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治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章红兵  李松明  麻延峰 《畜禽业》2002,(3):Y032-Y033
猪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特性为养猪者饲养管理好猪群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整个养猪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些特性精心安排各类猪群的生活环境,使猪群处于最优生长状态,发挥猪的生产潜力,达到繁殖力高、产肉多、消耗少、经济效益好的目的. 1四季发情,多胎高产 猪是常年发情的多胎动物,妊娠期平均为114b,母猪的利用年限一般为5~6年.  相似文献   

16.
陈定宏 《畜禽业》2008,(3):48-49
<正>养猪户每年都需要1~2次或更多次地对猪进行免疫接种,但猪依旧发生免疫过的传染病,造成的损失极大。这与不重视免疫接种的注意事项有极大关系。猪的免疫接种是给猪接种生物制品,使猪群产生特异性抵抗力,由易感动物转化为不易感动物的一种手  相似文献   

17.
猪常见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猪呼吸道疾病是指猪表现为以咳嗽、喘气、呼吸困难、体温升高或正常,生长受阻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类疾病。该类疾病常因患猪感染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猪喘气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链球菌病、猪巴氏杆菌病、猪流行性感冒等疾病所致。近年来,由于养猪生产朝集约化模式发展,猪呼吸道疾病在养猪生产中已成为常见疾  相似文献   

18.
<正>猪痢疾(Swine dysentory)是由猪痢疾蛇形螺旋体引起的猪特有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临诊以消瘦、腹泻、粘液性或粘液出血性下痢为特征,又称血痢、黑痢、粘液出血性下痢等。本病常见于7~12周龄之猪群,但是它也能够发生在仔猪及成猪。康复猪带菌时间长达数月,随粪便排菌、致使本病较难消除,缓慢持续流行。疾病爆发初期,可能有突发死亡的病猪。该病具有发  相似文献   

19.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5~8周龄的猪最易感染和发病的、临床上以呼吸道症状和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猪的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该病又称为革拉泽氏病,以5~8周龄的仔猪最易感染和发病。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  相似文献   

20.
涂灿 《畜禽业》2003,(9):26-27
养猪生产过程就是通过猪体将饲料变成产品的过程,生产效果的好坏与饲料营养、环境条件、防疫措施、管理水平有直接关系。生产中,以提高生产力和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可分为种公猪,种母猪,断奶仔猪和后备猪的饲养管理等几个部分。1种公猪的饲养管理种公猪关系到整个猪群的质量和母猪妊娠率的高低,是养猪生产的核心部分,对全场的经济效益有重大影响,其管理要点如下:1.1饲养定时定量,日粮2.5kg/头,冬季可增加到3kg/头,避免公猪肥胖。1.2卫生猪栏、猪体保持清洁,防疫病。1.3防寒防暑种公猪最适宜的饲养环境温度为18~20℃,气温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