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怎样养猪才快、大,无病或少病,经济效益显著?这是千千万万农户养猪户的追求。应加大科学养猪的技术向广大农户传授的力度,并使他们不但学到养猪新技术,更重要的是解放思想,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来养猪。如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在养猪技术指导与跟踪服务过程中,广泛与养猪专业户接触,发现有的农户养猪成本偏高,导致养猪经济效益低,影响了养猪业的发展。现就养猪经济效益低的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正>农村养猪要提高经济效益,最重要的是要改变传统的养猪观念,将科学的现代的养猪观念与农村养猪实际相结合,根据本人十多年工作实践与经验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六点:  相似文献   

4.
后洁  杜维军 《畜禽业》2012,(7):43-44
<正>现代养猪生产中,提高养猪经济效益是促进养猪业发展的原动力。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除了准确把握市场行情、降低投入成本外,重要的是降低猪的死亡率。养殖过程中,仔猪阶段死亡率最高,严重地影响了养猪场的效益。在市场行情和成本投入相同的前提下,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尤为重要。实践表明,死胎、弱仔、冻死、压死和仔猪传染病等是影响仔猪成活率,造成仔猪成活率低的主要因素,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增加养猪经济效益,是每个养猪场、户非常关心的问题。为  相似文献   

5.
<正>2007年起,猪价和猪肉高位运行,养猪经济效益显著,养猪业在市场调节和国家政策扶持下实现较快恢复,随着养猪行业特别是母猪养殖的升温,我区小规模猪场数量不断增加,大量社会资金、人员进入养猪行业,生猪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2,(3):5-6
<正>利用优质牧草养猪,不但可以降低饲料成本,而且可以提高瘦肉率,从而大大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但猪是单胃动物,对粗纤维的利用能力有限,因此所种植的养猪牧草一般应是粗纤维素含量低,而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  相似文献   

7.
陈莹 《畜禽业》2007,(2):25-26
<正>哺乳仔猪是指仔猪出生至断奶为止,在这一阶段饲养管理好哺乳仔猪是搞好养猪生产的物质基础,仔猪培育的成败,既关系着养猪生产水平的高低,又对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加速猪群周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哺乳仔猪饲养的好,仔猪成活头数就多,母猪的年生产力就高,仔猪断奶体重大,肥猪生长就快、出栏率就高,饲养成本就低,经济效益就好。  相似文献   

8.
王焕章 《畜禽业》2003,(2):64-65
养猪生产包括种猪的繁殖和饲养管理、哺乳仔猪的培育、肉猪的育肥、猪场的经营管理以及猪病的防治等技术环节。决定养猪经济效益的因素除上述技术因素外,还包括猪场的规模、销售渠道和养猪类型等非技术因素。农村养猪专业户要取得养猪经济效益,必须根据自身的养猪技术水平、对市场的敏感性和资金实力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养猪类型,否则将难以取得理想的养猪经济效益。下面就根据我们近年来对各地一些养猪专业户的调查,提出几种典型的养猪类型,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以供参考和选择。l专业饲养育肥猪这种类型是指养猪专业户到仔猪…  相似文献   

9.
宋夕勤  郭苓 《畜禽业》2010,(7):44-44
<正>在养猪生产实践中,许多养猪大户遇到母猪发情症状不明显或迟迟不发情,不能及时配种,造成养猪经济效益降低。造成母猪不发情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多为饲养管理不善和疾病引起。结合对规模化养猪场、养猪大户出  相似文献   

10.
<正>仔猪是发展养猪生产的基础。在猪的一生中,仔猪阶段是生长最快、发育最强烈、饲料利用率最高、生产成本最低、开发潜力最大,是奠定养猪经济效益高低的关键时代。同时又是可塑性最大、发病最多、死亡率最高和最难  相似文献   

11.
牟立众 《畜禽业》2007,(11):32-33
<正>目前,我县的养猪产业迅猛发展,养猪大户不断涌现。但由于相当多的养猪大户缺乏规模化养猪的经验和科学饲养管理技术,致使养猪效益不高。为了解决养猪大户赚钱少的问题,在实践中本人总结出五项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简言之,就是养猪户要全面抓好品种、饲料、管理、防治、市场等5项饲养措施的落实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仔猪是养猪生产的第一阶段,是养猪生产的基础环节。此阶段仔猪的生长发育,直接关系到生猪的生产成本及发展水平,也影响到养猪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就几个关键养殖技术环  相似文献   

13.
<正>养猪的目的是用最少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利润,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就如何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技术途径和方法谈一点肤浅之论。  相似文献   

14.
养猪生产包括种猪的繁殖和饲养管理、哺乳仔猪的培育、肉猪的育肥、猪场的经营管理以及猪病的防治等技术环节.决定养猪经济效益的因素除上述技术因素外,还包括猪场的规模、销售渠道和养猪类型等非技术因素.农村养猪专业户要取得养猪经济效益,必须根据自身的养猪技术水平、对市场的敏感性和资金实力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养猪类型,否则将难以取得理想的养猪经济效益.下面就根据我们近年来对各地一些养猪专业户的调查,提出几种典型的养猪类型,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以供参考和选择.  相似文献   

15.
提高规模化养猪场经济效益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日土 《畜禽业》2010,(7):36-37
<正>如何提高经济效益是衡量规模化养猪场投入与产出的一个尺度,要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佳的养猪经济效益,就必须把猪群的饲养管理提到重要的位置,只要这样才能提高规模化养猪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正>2006年,我们对全县生态养猪小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疾病的流行是制约养猪业持续发展和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特别是新近发生的高致病性蓝耳病,危害就更大。为了开拓生态养猪小区兽医工作的新局面,现提出当前生态养猪小区兽医防疫工作的新思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规模养猪条件下,兽药作为预防治疗生猪疾病、调节生猪生理机能的物质,是养猪生产者必备和常用的。然而,不正确使用兽药,给养猪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仍时有发生,其代价是沉重的、教训是深刻的。为此,在规模养猪生产中,科学合理地使用兽药,克服盲目使用兽药的误区,进一步提高养猪经济效益,是养猪生产者必须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7,(5):37-38
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是规模化养猪生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通过对后备母猪、怀孕母猪、泌乳母猪各阶段所需要营养供给及需要注意事项进行全面分析,控制养殖场母猪疾病的发生,从而使养猪场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正>商洛市无公害养猪小区综合技术推广项目2005年~2006年在商州、洛南、丹凤、山阳、商南、镇安、柞水7县(区)50个养猪小区实施,饲养规模、技术和效益均完成了预定计划。为配合项目实施,进行了养猪成本与效益分析。采用现代企业广泛应用的量、本、利分析法,客观地判断、反映和评价养猪技术和经济效益,研究决定效益的内在因素,为规模养猪提供预测、决策、成本控制和提高效益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养猪生产在我区畜牧业生产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6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7.5%。猪的生产状况如何,直接影响我区畜牧业的发展和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如何找到我区现阶段合理生产模式,以提高养猪的生产效益、更好地避免养猪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